四川在線消息(眉山頻道 鄒鈺)12月1日晚,一則關於「華春瑩回應泡菜問題」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在當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提問:「韓國和中國媒體在網絡上就韓國食品泡菜的起源問題有爭議。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回應:「有這方面的爭議嗎?我不太清楚。我認為中韓之間更多的是合作和共享。」
原來,11月24日,一項由中國(眉山)主導制定、眉山市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準正式誕生,引發了韓國有關部門的關注。
據悉,針對泡菜行業國際標準誕生的消息,韓聯社29日報導稱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表示中國四川泡菜國際標準不適用韓國泡菜。
針對此次爭議,網友紛紛發表意見:「四川泡菜也好,韓國泡菜也好,都是醃漬文化的一部分,兄弟泡菜,百菜齊泡嘛。華姐姐說得對:宜共享。」「我國的泡菜有南方的和北方的,很多菜系,朝鮮泡菜只是其中一支。」「兩種泡菜就像兩個同名同姓的人一樣,有什麼好解釋的。」……
那為何中國(眉山)能主導定製泡菜行業國際標準?
天下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作為中國泡菜之鄉,眉山製作泡菜的歷史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早在北宋年間,蘇東坡就留下了「三白飯」佳話:一碗白飯、一碟白鹽、一碗白蘿蔔。為紀念蘇東坡,眉山人把醃製的泡菜統稱為「東坡泡菜」。
「東坡泡菜」通過科技化支撐產業發展,以國內高標準提升產品質量安全,創造了六個全國第一:全國第一個泡菜產業園區;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泡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全國第一個泡菜產業技術研究院;全國第一個中國泡菜博物館;全國第一個泡菜行業標準;全國第一個泡菜行業4A級景區。
截止今年上半年,「東坡泡菜」市場份額佔全國的1/3、全省的50%以上,已建成中國最大的泡菜產業基地,泡菜產品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8年10月23日,市委書記慕新海會見國際標準化組織秘書長塞爾吉奧•穆希卡
將「小泡菜」做成了「大產業」的眉山,牽頭提出國際標準,並在國家標準委、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形成ISONP24220《泡菜(鹽漬發酵蔬菜)規範和試驗方法》國際標準提案。
2019年3月,由中國、土耳其、塞爾維亞、印度、伊朗等5個成員國專家參與的泡菜國際標準立項提案進入第一輪投票。
2019年6月8日,國際標準化組織食品製品技術委員會水果與蔬菜及衍生製品分委會(ISO/TC34/SC3)通過投票批准立項。
201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ISO/CD 24220泡菜國際標準項目第一次會議在北京成功召開
歷時1年多,分別經過NP、CD、DIS、FDIS等多個階段投票和處理各成員體國專家意見,通過數次國際會議討論和數十次郵件交流,對工作組同行專家提出的166條反饋意見逐條分析處理並修改標準文本,最終獲得一致認可,形成ISO24220《泡菜(鹽漬發酵蔬菜)規範和試驗方法》國際標準。
該國際標準的成功發布,打破了「東坡味道香飄世界」的綠色壁壘,有效提升了中國泡菜特別是「東坡泡菜」在國際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擴大了眉山市的國際知名度,對我國泡菜產業向更優、更強方向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