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這教科書式幼兒社交金句,實則是坑娃?

2020-08-27 C位老爸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育兒的過程中,第一次當爹媽的新手父母難免會覺得心裡沒有底氣。有的父母,可能會通過翻閱育兒書籍,尋找育兒經驗。但有的時候,別人的育兒經驗未必有用。


&34;這教科書式幼兒社交金句,實則是坑娃?


網上有一位寶媽發帖訴苦,說自己的孩子交不到朋友讓她很苦惱。據寶媽介紹,她的女兒今年3歲了,9月份就要去幼兒園上學了,為此還專門搬了家。為讓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寶媽經常帶著女兒去小區的花園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寶媽按照書上所說,給女兒支招:&34;,每次女兒都很有禮貌地說:&34;但其他的小朋友都拒絕,理由五花八門:&34;、&34;等等。這樣的情況經常有,讓女兒很傷心,寶媽也認為自己的孩子被孤立了。


&34;這句話,是很多父母心目中教科書式幼兒社交金句,或許有的父母發現,孩子用這句話去社交往往取不到好的效果。

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孩子的社交思路和成人是不一樣的。面對不認識的人,成年人或許會留一點面子,對方有禮貌的話都能適當地結交一下。但在孩子的世界裡、在彼此了解之前,&34;的潛臺詞基本就是&34;。


相信父母應該理解了吧,當孩子在新的環境,用&34;這句話試圖融入群體,結交新的朋友時,就等於是給其他的小朋友一個明確的拒絕的機會。因此這句教科書式幼兒社交金句,其實很容易坑了孩子。

那孩子應該怎麼融入群體更有效呢?


①稱讚以及討論


這個方法,就是稱讚小朋友們在做的事情。比如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玩遊戲,可以通過稱讚的方式打開場面,比如&34;通常情況下,被稱讚的小朋友,就很樂意解答遊戲規則,這就有了討論交流的機會。互相討論一番後,小朋友甚至會直接邀請孩子加入遊戲。

②遵守&34;


作為一個剛融入遊戲群體的新人,孩子要做的還有遵守&34;。這個規則,一般都是小朋友群體中固有的,比如玩遊戲的時候,誰誰誰負責扮演小偷、誰誰誰負責扮演警察等。而孩子遵守規則的行為,就等於告訴對方,我願意和你一起玩。

③有&34;精神


俗話說&34;,孩子想要快速融入一個集體,&34;精神不能少。比如別的小朋友一起過家家,孩子可以把對方沒有的玩具拿出來分享;當然,不僅僅是玩具、零食也可以。也可以先嘗試幫助別的小朋友,再提出一起玩,大多數情況都不會被拒絕。

小貼士

想要讓孩子更快地融入一個小集體,交到好朋友,那麼父母就要讓孩子學會一些社交小技巧,或者是提高情商。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交朋友的方式是怎麼樣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教科書式社交金句,為何是在「坑娃」?
    陽陽媽媽一聽,趕緊教兒子:「沒關係,大家都是小朋友,你去做個自我介紹,問『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小朋友自然就會接納你了!」陽陽懵懵懂懂地就去了,在小朋友邊上鼓起勇氣道:「大家好,我叫陽陽,我想跟你們一起玩,請讓我加入你們吧!
  • 「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這句教科書式社交金句,竟然是在坑娃?
    前些天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兩歲半的女兒非常喜歡跟比她大的孩子一起玩,比如四五歲甚至五六歲,總是跟在大哥哥大姐姐屁股後面。她每次都會很有禮貌地說:姐姐,我也想和你們一起玩,可以嗎?可總是被狠狠地拒絕。
  • 教科書級社交金句:「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竟是坑娃名言?​
    但小女孩明顯和滑梯上的那群平均5、6歲的孩子不熟,害羞地拉著媽媽的手搖了搖,此時她媽媽又接著說:「你去找哥哥姐姐玩呀,跟他們說『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沒關係的!」聽了媽媽的鼓勵,小女孩終於鼓起勇氣上前,找了離她最近的男孩小小聲問:「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
  • 「我可以一起玩嗎?」別再教孩子說這句社交金句了,很容易坑娃
    文|西紅柿媽媽孩子越長越大,很喜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特別是獨生子,家長就會教孩子一些社交金句。但這些金句並不是萬能的,還可能會坑娃,家長可別不知道哦。麗麗媽媽經常告訴女兒,要懂禮貌,做事之前要先徵得別人同意,詢問對方「可以嗎?」
  • 「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這句教科書式社交金句,竟然是在坑娃?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的故事:兩歲半的女兒非常喜歡跟比她大的孩子一起玩,比如四五歲甚至五六歲,總是跟在大哥哥大姐姐屁股後面。她每次都會很有禮貌地說:姐姐,我也想和你們一起玩,可以嗎?甚至有時候小朋友看見她來了就躲,或者直接跟她說我們不歡迎你,我們不想跟你玩!如果對方是一個小朋友的時候還好,有可能就一起玩了,但是如果是一群小朋友是肯定會被拒絕的。
  • 「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孩子總被拒絕,教科書社交方式在坑娃?
    有一次,她帶著女兒在超市的兒童娛樂區玩,裡面剛好有幾個年紀稍大的孩子,寶媽就想讓女兒加入他們一起玩耍。小丫頭怯生生地走上前去,然後禮貌地對正玩得起勁的哥哥姐姐們說: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沒想到小丫頭剛說完,那頭一個男孩就沒好氣地說:我們不跟小屁孩玩。
  • 「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孩子教科書式的禮貌,為何總被拒絕?
    不難發現,許多孩子非常有禮貌,他們想跟別的小朋友玩時,會乖巧地問&34;,然而效果卻似乎不盡人意。孩子教科書式的禮貌,為何總被拒絕?倩倩家有個3歲的女寶,寶寶在家長的教育下十分有禮貌,很是乖巧。這句教科書式的社交金句,為何卻屢屢在小朋友這裡碰壁?倩倩看著眼泛淚花、委屈得不行的女兒,陷入了疑惑。
  • 「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這句教科書式社交問候,其實是在坑孩子
    知乎上有一個熱帖引來網友的關注:2歲的女孩,身邊的小朋友都是4-6歲之間,每次小女孩都會禮貌式的招呼:我能和你們一起玩耍嗎?可女孩一直被拒絕,時間長了,小朋友對她煩了,直截了當的說不希望和她玩,女孩很是委屈。女孩的媽媽看到後比較心疼,誰願意自家的孩子被孤立呢?她嘗試和小朋友溝通,誰知孩子七嘴八舌的表示,不願意和她玩,理由也不同。這讓寶媽很困擾,該咋辦?
  • 比教孩子說「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這個五步法好用多了
    前些天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  兩歲半的女兒非常喜歡跟比她大的孩子一起玩,比如四五歲甚至五六歲,總是跟在大哥哥大姐姐屁股後面。  她每次都會很有禮貌地說:姐姐,我也想和你們一起玩,可以嗎?  但凡帶娃在小區或遊樂場玩過的,恐怕都遇到過這個問題。  當你用教科書式的社交方式去解決,詢問對方「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時,你會發現,十次有八次都不會得到繪本中那樣熱情而友好的回應:「好啊!歡迎歡迎,一起來吧!」  大多數情況都和知乎上求助的那位媽媽差不多,不是被拒絕就是沒反應,或者口頭答應但行動上卻沒有接納。
  • 我能和你玩嗎?不能!社交金句不好使,這4步更適合娃的腦迴路
    最近,3歲的兒子很喜歡跟在大孩子的屁股後面玩,喜歡和他們一起瘋跑。但是有一個問題讓他很鬱悶,每次他很有禮貌的問:「大姐姐,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得到的多數是惡狠狠的拒絕「不能」!各位寶媽,這樣的場景你們遇到過嗎?看著兒子被孤立的感覺,媽媽也非常苦惱,問題出在哪了呢?我一直反思著對兒子的社交教育,「我能和你一起玩嗎?」,為什麼這種教科書式的社交金句在實際中不好使呢?
  • 別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被拒絕多了,孩子會灰心的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昨天大家聊天,有位媽媽談起孩子的社交問題,說疫情期間孩子隨著奶奶回了鄉下,空氣好、地方大,孩子也就野了起來。可想跟其他小朋友玩,卻又跟不上節奏,尤其是剛回到鄉下的那段日子,天天哭訴沒朋友。然後奶奶就教他:下次碰見這樣的情況,你就問「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 鼓勵社交,你還在教孩子"我能跟你一起玩嗎",別傻傻坑娃還不知
    表妹的女兒小青,是一個性格內斂又膽小的孩子,每次想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都對媽媽說:&34;,看到孩子如此退縮依賴,表妹給孩子支招讓她跟對方說&34;,結果這個方法真的很有效果,小青和其他孩子也很快就玩到一起去了。
  •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父母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帶孩子到小區遊樂場或者公園裡,看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孩子也想加入,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候,很多父母會給孩子出主意說:你去對他們說「你們好,我叫天天,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
  • 知愈心理:「我能跟你一起玩嗎?」經典開場白卻讓孩子交不到朋友
    不難發現,許多孩子非常有禮貌,他們想跟別的小朋友玩時,會乖巧地問"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然而效果卻似乎不盡人意。 01父母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帶孩子到小區遊樂場或者公園裡,看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孩子也想加入,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 還在讓孩子用「教科書式」社交?孩子的朋友「反減不增」
    在這個過程中姐姐就發現,每當她讓孩子主動找組織融入時,總會被拒絕,這讓姐姐很是苦惱。我問她你是怎麼教孩子社交時,她回答我:「當然是讓他過去問小朋友能不能一起玩啊。」類似這種教科書式的打招呼後的回應,通常不像故事情節那麼美好。
  • 「一起爬山嗎?」你們為何總喜歡把金句印在手機殼上
    或許你沒有一個像張東升一樣的奧數老師,也暫時沒什麼機會爬上廣西的六峰山打卡,但還是有機會get到「張東升同款」,演員秦昊在社交網絡上曬出的「一起爬山嗎」手機殼。淘寶上各種《隱秘的角落》非官方衍生手機殼從各種「xx同款」的搜索量和銷量,你可以窺見眼下在流行什麼。
  • 「懶家長」能培養出勤快孩子嗎?
    人生在世,我認為有兩個詞最重要,一個是「信任」,一個是「責任」。父母把孩子生下來就要把他養大成人,把他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對待小孩不能因為他是聰明可愛而對他過分寵溺;也不能因為他調皮頑劣過於厭棄。同樣,父母老了孩子就要贍養父母,夫妻結為連理就要彼此為一生的幸福負責,這就是責任。
  • 千萬別教孩子這句話:「我能一起玩嗎?」
    其實這樣的情況一般會得到三種結果: 小一點的孩子會愣住,幾秒鐘後「蹭~」地跑開了;大一點的孩子會拒絕,「不可以,我只和她玩」;還有一些孩子會說,「好的」,然後大家一起愉快地玩耍。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們在平常帶孩子的時候都出現,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社交引導問題。
  • 孩子想一起玩被拒絕,因家長喜歡教這句話,提升孩子社交力有技巧
    小女孩點點頭,女孩奶奶接著說:「那你自己去說,你們好,我叫思琪,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思琪並沒有聽從奶奶的建議,而是要奶奶去跟小朋友說。奶奶鼓勵了幾次她也沒動,但嘴裡一直讓奶奶去說。最後,奶奶帶著她一起,對玩遊戲的小朋友說:「小朋友,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其中一個小女孩說:「不可以,我們正在烤鮮香味的羊肉串呢!」
  • 這部動漫教科書式教學:看到女友跟帥哥一起親密逛街,該怎麼做
    中二君問你們一個問題,如果你在路上看到自己的女朋友跟一個帥哥很親密的在路上逛街,你會怎麼做?是跑過去大罵一頓狗男女,然後跟女友分手?還是過去把帥哥打打一頓,再跟女友分手?亦或是由於太懦弱了,不敢聲張,就這樣看著女友跟別的男生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