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育兒的過程中,第一次當爹媽的新手父母難免會覺得心裡沒有底氣。有的父母,可能會通過翻閱育兒書籍,尋找育兒經驗。但有的時候,別人的育兒經驗未必有用。
&34;這教科書式幼兒社交金句,實則是坑娃?
網上有一位寶媽發帖訴苦,說自己的孩子交不到朋友讓她很苦惱。據寶媽介紹,她的女兒今年3歲了,9月份就要去幼兒園上學了,為此還專門搬了家。為讓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寶媽經常帶著女兒去小區的花園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寶媽按照書上所說,給女兒支招:&34;,每次女兒都很有禮貌地說:&34;但其他的小朋友都拒絕,理由五花八門:&34;、&34;等等。這樣的情況經常有,讓女兒很傷心,寶媽也認為自己的孩子被孤立了。
&34;這句話,是很多父母心目中教科書式幼兒社交金句,或許有的父母發現,孩子用這句話去社交往往取不到好的效果。
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孩子的社交思路和成人是不一樣的。面對不認識的人,成年人或許會留一點面子,對方有禮貌的話都能適當地結交一下。但在孩子的世界裡、在彼此了解之前,&34;的潛臺詞基本就是&34;。
相信父母應該理解了吧,當孩子在新的環境,用&34;這句話試圖融入群體,結交新的朋友時,就等於是給其他的小朋友一個明確的拒絕的機會。因此這句教科書式幼兒社交金句,其實很容易坑了孩子。
那孩子應該怎麼融入群體更有效呢?
①稱讚以及討論
這個方法,就是稱讚小朋友們在做的事情。比如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玩遊戲,可以通過稱讚的方式打開場面,比如&34;通常情況下,被稱讚的小朋友,就很樂意解答遊戲規則,這就有了討論交流的機會。互相討論一番後,小朋友甚至會直接邀請孩子加入遊戲。
②遵守&34;
作為一個剛融入遊戲群體的新人,孩子要做的還有遵守&34;。這個規則,一般都是小朋友群體中固有的,比如玩遊戲的時候,誰誰誰負責扮演小偷、誰誰誰負責扮演警察等。而孩子遵守規則的行為,就等於告訴對方,我願意和你一起玩。
③有&34;精神
俗話說&34;,孩子想要快速融入一個集體,&34;精神不能少。比如別的小朋友一起過家家,孩子可以把對方沒有的玩具拿出來分享;當然,不僅僅是玩具、零食也可以。也可以先嘗試幫助別的小朋友,再提出一起玩,大多數情況都不會被拒絕。
小貼士
想要讓孩子更快地融入一個小集體,交到好朋友,那麼父母就要讓孩子學會一些社交小技巧,或者是提高情商。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交朋友的方式是怎麼樣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