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這句教科書式社交問候,其實是在坑孩子

2020-09-03 育兒房間

知乎上有一個熱帖引來網友的關注:2歲的女孩,身邊的小朋友都是4-6歲之間,每次小女孩都會禮貌式的招呼:我能和你們一起玩耍嗎?可女孩一直被拒絕,時間長了,小朋友對她煩了,直截了當的說不希望和她玩,女孩很是委屈。

女孩的媽媽看到後比較心疼,誰願意自家的孩子被孤立呢?她嘗試和小朋友溝通,誰知孩子七嘴八舌的表示,不願意和她玩,理由也不同。這讓寶媽很困擾,該咋辦?

其實很多娃都會遇到這樣的心塞的問題,看似「能和你們一起玩嗎?」是教科書式的社交模式,其實大家十有八九會拒絕,為什麼會這樣?

孩子的社交其實和成年人有很大區別,孩子玩耍時,很少會正式的介紹自己,反而是直接加入隊伍中,並不會像成年人一樣八卦名字、年齡,可能小夥伴之間玩了很久,還不知對方的名字。

在孩子的社交模式中,很難會直接說出「請」、「謝謝」等禮貌用語,當你開口詢問「我能加入其中嗎?」那就給了對方拒絕的時機,孩子的拒絕原因並不難,他們也缺少社交技能。

正確的社交是在旁邊觀看,找到彼此的興趣點,並說出自己的想法或建議,順其自然的加入圈子裡。也就是說,想要融入孩子的社交,需要服從這個圈子特有的規則,還要能為圈子做貢獻。

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步驟:

1、讓孩子先在旁邊觀察,看看這群小夥伴在玩什麼、聊什麼、需要得到什麼幫助?只要了解了後,後面就好辦了。

2、對小夥伴的活動進行肯定,並探討什麼規則,表明自己是學習的態度,而不是從中搗蛋的,這樣才會被接納。

3、想要真正融入群體,那就要做出貢獻才行,懂得去主動幫助別人,這樣才不會被拒絕,比如說看到小夥伴摔倒就扶起來。

4、新加入這個群體後,一定要懂得遵守秩序才行,能夠按照要求和規則行事,先別去反駁規則,不然別人一定不會和你玩耍。

5、加入其中後,也需要學會關心每個同伴,安慰那些輸掉遊戲的夥伴或遊戲項目不成功的玩伴,讓他們能夠振作起來。

可能自己的孩子還小,不懂得這些步驟,父母可引導孩子學習並踐行,鼓勵孩子加入陌生的群體中,相信這對孩子的情商提升是很有必要的。

相關焦點

  • 「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教科書式社交金句,為何是在「坑娃」?
    陽陽媽媽一聽,趕緊教兒子:「沒關係,大家都是小朋友,你去做個自我介紹,問『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小朋友自然就會接納你了!」陽陽懵懵懂懂地就去了,在小朋友邊上鼓起勇氣道:「大家好,我叫陽陽,我想跟你們一起玩,請讓我加入你們吧!
  • "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這教科書式幼兒社交金句,實則是坑娃?
    &34;這教科書式幼兒社交金句,實則是坑娃?網上有一位寶媽發帖訴苦,說自己的孩子交不到朋友讓她很苦惱。據寶媽介紹,她的女兒今年3歲了,9月份就要去幼兒園上學了,為此還專門搬了家。為讓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寶媽經常帶著女兒去小區的花園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 「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這句教科書式社交金句,竟然是在坑娃?
    前些天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兩歲半的女兒非常喜歡跟比她大的孩子一起玩,比如四五歲甚至五六歲,總是跟在大哥哥大姐姐屁股後面。她每次都會很有禮貌地說:姐姐,我也想和你們一起玩,可以嗎?可總是被狠狠地拒絕。
  • 「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這句教科書式社交金句,竟然是在坑娃?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的故事:兩歲半的女兒非常喜歡跟比她大的孩子一起玩,比如四五歲甚至五六歲,總是跟在大哥哥大姐姐屁股後面。她每次都會很有禮貌地說:姐姐,我也想和你們一起玩,可以嗎?「你們好,我叫天天,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
  • 「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孩子總被拒絕,教科書社交方式在坑娃?
    有一次,她帶著女兒在超市的兒童娛樂區玩,裡面剛好有幾個年紀稍大的孩子,寶媽就想讓女兒加入他們一起玩耍。小丫頭怯生生地走上前去,然後禮貌地對正玩得起勁的哥哥姐姐們說: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沒想到小丫頭剛說完,那頭一個男孩就沒好氣地說:我們不跟小屁孩玩。
  • 「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孩子教科書式的禮貌,為何總被拒絕?
    不難發現,許多孩子非常有禮貌,他們想跟別的小朋友玩時,會乖巧地問&34;,然而效果卻似乎不盡人意。孩子教科書式的禮貌,為何總被拒絕?倩倩家有個3歲的女寶,寶寶在家長的教育下十分有禮貌,很是乖巧。這句教科書式的社交金句,為何卻屢屢在小朋友這裡碰壁?倩倩看著眼泛淚花、委屈得不行的女兒,陷入了疑惑。
  • 別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被拒絕多了,孩子會灰心的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昨天大家聊天,有位媽媽談起孩子的社交問題,說疫情期間孩子隨著奶奶回了鄉下,空氣好、地方大,孩子也就野了起來。可想跟其他小朋友玩,卻又跟不上節奏,尤其是剛回到鄉下的那段日子,天天哭訴沒朋友。然後奶奶就教他:下次碰見這樣的情況,你就問「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 「我可以一起玩嗎?」別再教孩子說這句社交金句了,很容易坑娃
    事情是這樣的,女兒麗麗玩耍時,總喜歡跟樓下五六歲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玩,不樂意跟同齡三歲左右的小孩子玩。可惜,「大孩子」根本就不理會她,嫌棄她才三歲,就是個小不點,直接拒絕了。但女兒呢,偏偏想要跟著一起玩,總「死皮賴臉」的求著對方,反覆詢問人家「我可以一起玩嗎?」
  • 教科書級社交金句:「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竟是坑娃名言?​
    但小女孩明顯和滑梯上的那群平均5、6歲的孩子不熟,害羞地拉著媽媽的手搖了搖,此時她媽媽又接著說:「你去找哥哥姐姐玩呀,跟他們說『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沒關係的!」聽了媽媽的鼓勵,小女孩終於鼓起勇氣上前,找了離她最近的男孩小小聲問:「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
  • 比教孩子說「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這個五步法好用多了
    前些天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  兩歲半的女兒非常喜歡跟比她大的孩子一起玩,比如四五歲甚至五六歲,總是跟在大哥哥大姐姐屁股後面。  她每次都會很有禮貌地說:姐姐,我也想和你們一起玩,可以嗎?  但凡帶娃在小區或遊樂場玩過的,恐怕都遇到過這個問題。  當你用教科書式的社交方式去解決,詢問對方「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時,你會發現,十次有八次都不會得到繪本中那樣熱情而友好的回應:「好啊!歡迎歡迎,一起來吧!」  大多數情況都和知乎上求助的那位媽媽差不多,不是被拒絕就是沒反應,或者口頭答應但行動上卻沒有接納。
  • 為什麼不要教孩子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父母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帶孩子到小區遊樂場或者公園裡,看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孩子也想加入,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候,很多父母會給孩子出主意說:你去對他們說「你們好,我叫天天,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
  • 我能和你玩嗎?不能!社交金句不好使,這4步更適合娃的腦迴路
    最近,3歲的兒子很喜歡跟在大孩子的屁股後面玩,喜歡和他們一起瘋跑。但是有一個問題讓他很鬱悶,每次他很有禮貌的問:「大姐姐,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 得到的多數是惡狠狠的拒絕「不能」!各位寶媽,這樣的場景你們遇到過嗎?看著兒子被孤立的感覺,媽媽也非常苦惱,問題出在哪了呢?我一直反思著對兒子的社交教育,「我能和你一起玩嗎?」,為什麼這種教科書式的社交金句在實際中不好使呢?
  • 還在讓孩子用「教科書式」社交?孩子的朋友「反減不增」
    我問她你是怎麼教孩子社交時,她回答我:「當然是讓他過去問小朋友能不能一起玩啊。」類似這種教科書式的打招呼後的回應,通常不像故事情節那麼美好。當孩子聚成堆之後,有另外的小朋友想要主動加入時,大概率會被拒絕。媽媽們不少為此困擾,甚至還擔心起了孩子未來社交會不會因此出現問題。「我能不能和你們一起玩啊?」
  • 千萬別教孩子這句話:「我能一起玩嗎?」
    其實這樣的情況一般會得到三種結果: 小一點的孩子會愣住,幾秒鐘後「蹭~」地跑開了;大一點的孩子會拒絕,「不可以,我只和她玩」;還有一些孩子會說,「好的」,然後大家一起愉快地玩耍。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們在平常帶孩子的時候都出現,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社交引導問題。
  • 孩子想一起玩被拒絕,因家長喜歡教這句話,提升孩子社交力有技巧
    為什麼說「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的效果往往不佳在《媽媽他們欺負我——幫孩子解決社交難題》一書中有所解釋:孩子的核心社交技能與成人不同。弄混了,會教孩子說一些禮貌的話,【請】、【謝謝】,比如,「請問,我能和你一起玩嗎?」
  • 知愈心理:「我能跟你一起玩嗎?」經典開場白卻讓孩子交不到朋友
    不難發現,許多孩子非常有禮貌,他們想跟別的小朋友玩時,會乖巧地問"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然而效果卻似乎不盡人意。 01父母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帶孩子到小區遊樂場或者公園裡,看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孩子也想加入,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 鼓勵社交,你還在教孩子"我能跟你一起玩嗎",別傻傻坑娃還不知
    ,表妹給孩子支招讓她跟對方說&34;,結果這個方法真的很有效果,小青和其他孩子也很快就玩到一起去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孩子的社交技能有些還真不是天生的,而&34;這句話也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說,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談論社交這件事情,這就需要有技巧性地反誘為導了。那麼,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父母該如何有價值地幫助孩子反誘為導呢?
  • 新年新氣象,女生這三句玩笑話,其實是想和你在一起了
    新年新氣象,女生這三句玩笑話,其實是想和你在一起了在現在的這個社會上,很多老實憨厚而且樸實的男孩並不太受到女生的喜歡,反而是那些看起來有些壞的男生更受到的女生的歡迎,那到底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個情況呢?
  • 「我才不要和你玩」,處在「社交敏感期」的孩子,我是這樣引導的
    其實在3~5歲的時候,正是孩子的社交敏感期,孩子在這個時候剛剛開始社交,剛剛開始接觸外邊的世界,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和自己一樣小的小孩子啊!這個時候孩子們出於好奇心,就會十分渴望和孩子們多接觸,和那些和自己一樣小的孩子一起玩耍。
  • 跟小朋友一起玩!」不會社交的孩子最不愛聽這句話
    對比之下我們發現,社交能力有時候真的是天生的。有些孩子不用老師家長引導,很自然就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有些孩子,不管怎麼引導、鼓勵,想讓他們快速融入集體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家長喜歡向孩子不停嘮叨:「去啊!跟小朋友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