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裁判:鑑定意見作出後,申請人也可以撤回鑑定申請

2020-10-09 滕州市木石司法所

轉自煙雨法明

裁判要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六條關於「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鑑定」之規定,當事人有權申請鑑定,當然也有權撤回鑑定申請,此系當事人的程序上的處分權。因此,在土地估價報告作出之後,一審法院準許合創公司撤回鑑定申請,並無不當。由於一審法院已準許撤回鑑定申請,故該報告對本案的審理已無關聯,不再作為證據使用,一審法院未出示、組織質證,程序上並無不當。

案號:(2019)最高法民終608號

四、關於財產保全責任保險費、鑑定費的分擔問題

(一)關於財產保全責任保險費的分擔問題。合創公司原起訴標的額為1.2億餘元,並根據該起訴金額申請財產保全,為此購買財產保全責任保險,保險金額為1.2億元,支付保險費為84000元。一審訴訟中,合創公司撤回原訴訟請求第三項,即撤回關於薛成林賠償合創公司經濟損失60368400元的訴請,將起訴標的額下降將近一半。在此情形下,一審法院按照合創公司原起訴金額判令薛成林承擔全部保險費不當,本院予以糾正,應當由雙方各負擔一半,也即由薛成林承擔42000元保險費。

本院雖然對保險費的責任承擔主體進行了調整,但經計算,一審法院所收取的本訴案件受理費並未包括撤訴部分及保險費部分的案件受理費,故此項調整並不影響一審訴訟費的分擔,故一審案件受理費的負擔無需相應調整。

(二)關於鑑定費的分擔問題。根據已查明事實,土地估價報告作出時間為2018年12月22日,合創公司於2018年12月24日申請撤回鑑定申請,同日一審法院已經收到技術室轉來的該報告。在土地估價報告已經作出的情況下,合創公司自行撤回鑑定申請,由此導致的鑑定費應當由其自行承擔。一審法院判令合創公司全額負擔鑑定費,並無不當,其此項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五、關於一審程序是否違法的問題

薛成林上訴主張,案涉土地估價報告作出之後,一審法院準許合創公司撤回該項鑑定申請,未組織質證,並準許撤回原訴訟請求第三項,程序違法。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六條關於「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鑑定」之規定,當事人有權申請鑑定,當然也有權撤回鑑定申請,此系當事人的程序上的處分權。因此,在土地估價報告作出之後,一審法院準許合創公司撤回鑑定申請,並無不當。由於一審法院已準許撤回鑑定申請,故該報告對本案的審理已無關聯,不再作為證據使用,一審法院未出示、組織質證,程序上並無不當。至於一審法院準許合創公司撤回訴訟請求的問題,合創公司撤回有關訴訟請求系其行使處分權的表現,一審法院在判決作出前準許亦無不當

相關法律條文

《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六條 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鑑定。當事人申請鑑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資格的鑑定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當事人未申請鑑定,人民法院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鑑定的,應當委託具備資格的鑑定人進行鑑定。

權威解讀

主編:吳高盛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釋義及實用指南

2012年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曾對民事訴訟中的司法鑑定作了規定,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鑑定的,應當交由法定鑑定部門鑑定;沒有法定鑑定部門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鑑定部門鑑定。」根據這一規定,人民法院認為專門性問題需要鑑定的,可依職權啟動司法鑑定程序。實踐中,司法解釋規定了當事人可申請人民法院進行司法鑑定,並規定了鑑定人的確定方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5條規定:「當事人申請鑑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符合本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當事人申請重新鑑定的除外。」「對需要鑑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鑑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鑑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鑑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第26條規定:「當事人申請鑑定經人民法院同意後,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有鑑定資格的鑑定機構、鑑定人員,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2012年修改民事訴訟法時,考慮到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對於提出的主張負有證明責任,應當在法律中明確規定當事人可以申請司法鑑定,加上2005年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鑑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對我國的司法鑑定以及鑑定人管理制度作了新的規定,民事訴訟法中關於司法鑑定的規定應當與其保持一致,因此將啟動司法鑑定的方式規定為兩種,即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鑑定;當事人沒有申請鑑定,人民法院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鑑定的,應當委託具備資格的鑑定人進行鑑定。


1.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鑑定。根據本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實的專門性問題向人民法院申請鑑定。當事人申請鑑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資格的鑑定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按照原來的規定,是交由法定鑑定部門鑑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鑑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對從事司法鑑定的鑑定人和鑑定機構的資格和條件、登記和管理等事項作了詳細規定。符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鑑定管理問題的決定》規定的條件並經有關部門依法登記的鑑定機構和取得相應專業的鑑定人資格並經依法登記的鑑定人,可以從事鑑定業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鑑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第10條規定,司法鑑定實行鑑定人負責制度。因此,當事人申請鑑定的,可以通過協商方式,自主選擇具備資格的鑑定人。關於鑑定人的資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鑑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第4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人員,可以申請登記從事司法鑑定業務:(1)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鑑定業務相關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2)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鑑定業務相關的專業執業資格或者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工作五年以上;(3)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鑑定業務相關工作十年以上經歷,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因故意犯罪或者職務過失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受過開除公職處分的,以及被撤銷鑑定人登記的人員,不得從事司法鑑定業務。

關於委託鑑定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鑑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第9條規定,在訴訟中,對本決定第2條所規定的鑑定事項發生爭議,需要鑑定的,應當委託列入鑑定人名冊的鑑定人進行鑑定。鑑定人從事司法鑑定業務,由所在的鑑定機構統一接受委託。鑑定人和鑑定機構應當在鑑定人和鑑定機構名冊註明的業務範圍內從事司法鑑定業務。鑑定人應當依照訴訟法律規定實行迴避。

2.人民法院依職權委託鑑定。當事人沒有申請鑑定的,人民法院認為某些專門性問題需要鑑定的,也應當委託具備資格的鑑定人進行鑑定。

轉自:民事法律參考



相關焦點

  • 鑑定意見作出後,申請人能否撤回鑑定申請
    因此,在土地估價報告作出之後,一審法院準許合創公司撤回鑑定申請,並無不當。由於一審法院已準許撤回鑑定申請,故該報告對本案的審理已無關聯,不再作為證據使用,一審法院未出示、組織質證,程序上並無不當。案號:(2019)最高法民終608號四、關於財產保全責任保險費、鑑定費的分擔問題(一)關於財產保全責任保險費的分擔問題。
  • 「最高院」鑑定機構超越鑑定資質作出的造價鑑定意見,亦可採用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觀點關於辰宇公司作出的工程造價鑑定意見能否作為認定本案事實依據的問題。一審期間,鑑定機構辰宇公司依法舉行了聽證,進行了現場勘驗,並出具鑑定意見初稿,在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對鑑定意見初稿提出的異議後,最終定稿並出庭接受質詢,對當事人當庭提出的異議再次覆核後給予合理答覆
  • 最高法觀點:民事訴訟中「鑑定意見」怎樣才能成為定案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當事人申請鑑定,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請鑑定的事項與待證事實無關聯,或者對證明待證事實無意義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人民法院準許當事人鑑定申請的,應當組織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相應資格的鑑定人。當事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符合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職權委託鑑定,在詢問當事人的意見後,指定具備相應資格的鑑定人。」
  • 最高法院:100個最新民事證據規定、委託鑑定審查規定的裁判規則(附...
    A:根據《民訴法解釋》,當事人申請鑑定的,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若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認為待證事實需通過鑑定意見證明的,會向當事人釋明並指定提出鑑定申請的期間,此時,當事人應當在法院指定期間申請鑑定。30(新規第30條)再審申請期間,再審申請人申請法院委託鑑定的,法院是否準許?
  • 鑑定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作證,鑑定意見不能作為判案依據
    因本案原告某公司對鑑定中心鑑定結論中所使用的檢材提出質疑,認為鑑定意見書中載明的檢材並非原告方提供的檢材,並申請鑑定人出庭接受質詢,一審法院依法通知鑑定中心指派相關鑑定人出庭作證。鑑定中心接到通知後,函復法院稱,須由申請方按照5000元/人(差旅費500元/人;專家誤工費4500元/人)向其繳納出庭費,未按時支付出庭費視為放棄出庭申請。
  • 關於建設工程司法鑑定常見法律問題的辨析
    裁判觀點7:經法官釋明後,當事人未申請鑑定的,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案例7】墊江縣佳藝美庭家居裝飾有限公司、陳某紅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4557號,2017.11.27裁判最高院裁判認為:佳藝美庭公司申請再審提交的《招標控制價》即為原審中佳藝美庭公司舉示的委託四川久遠工程項目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作出的評估報告
  • 最高法院:100個最新民事證據規定、委託鑑定審查規定的裁判規則(附詳細問答+樣本文書)
    A:根據《民訴法解釋》,當事人申請鑑定的,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若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認為待證事實需通過鑑定意見證明的,會向當事人釋明並指定提出鑑定申請的期間,此時,當事人應當在法院指定期間申請鑑定。30(新規第30條)再審申請期間,再審申請人申請法院委託鑑定的,法院是否準許?
  • 最高法院裁判 :被違法強拆的房屋難以鑑定的,法院應判決按照徵收補償方案​賠償
    具體到賠償的數額,為確保當事人獲得及時、公平、公正的救濟,在行政機關違法強制拆除當事人房屋,難以對房屋及其他損失進行鑑定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原告提出的行政賠償訴訟請求,結合案件具體情況,參照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徵收補償標準,全面、充分考慮當事人的各項損失,確定損失數額,直接判決行政機關對房屋及其他人身、財產損失一併予以行政賠償,法院在判令賠償時的標準至少不應低於補償標準
  • 法學∣曹志勳:對當事人鑑定申請的司法審查——兼論書證真偽鑑定的特殊性
    其中,2019 年《證據規定》第 30 條第 1 款規定的當事人提出申請或經法院釋明後提出申請是更常態的情形。當事人自行申請鑑定時自不必說,而法官額外的鑑定釋明義務為本次修法所特別增設的內容,不但不違反法官中立原則,而且可以發揮爭點整理的效果,避免當事人由於遺漏事實爭點而遭受突襲性裁判。
  • 當事人對司法鑑定意見不服 能否單獨提起民事訴訟?
    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範某對A公司供應陶瓷磚的總價款提出異議,A公司申請對其供應的瓷磚材料價值進行鑑定,法院委託B鑑定機構進行鑑定,並通知A公司與範某至現場參與勘驗,後B鑑定機構做出工程瓷磚材料價值為173.1萬元的鑑定意見。
  • 經過多次通知當事人不配合鑑定應依法認定當事人拒絕鑑定,本案派出所認定拒絕鑑定情形時存有不當,以致鑑定時間過長
    張繼強提起行政訴訟,請求:1、確認被告潤州分局對楊某某毆打張繼強不作出處理的行政不作為行為違法;2、判令被告依法履行職責及時作出處理決定。一審法院認為原審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複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 最高院參考審判規則:重新作出的不予行政處罰決定違反禁止不利變更原則應予撤銷
    申請複議人梁恩偉因此撤回複議申請,大連市人民政府於2008年10月27日作出大政行復終字(2008)第70號行政複議終止決定,行政複議終止。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判決認為,大連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是大連市公安局的派出機構,具有作出本案具體行政行為的職權。治安分局收到梁恩偉與叢弄璟的治安案件,在詢問雙方當事人及證人後,先後三次帶領梁恩偉去鑑定機構進行司法鑑定,但鑑定機構均不予鑑定。梁恩偉當庭對治安分局三次帶其去鑑定機構表示認可,但認為鑑定機構即使不予鑑定亦應提供書面不予鑑定意見。
  • 一方自行委託的鑑定報告,另一方拒絕重新鑑定,可作為定案依據
    二、案情簡介再審申請人黑龍江省金寶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寶公司)因與被申請人新巴爾虎左旗甘珠爾熱力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熱力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2011)內民一終字第21號民事判決,向最高院申請再審。
  • 應設置專門對鑑定意見審查的訴訟程序
    但司法鑑定同當事人有利害關係,當事人卻不能參加、對有關的鑑定資料獲取有限,所以,對於鑑定意見同樣可以設置專門的審查和質證程序,集中解決鑑定意見的證據能力和證明力問題。從落實證據裁判原則的要求上,不先解決鑑定意見的證據能力、證據資格,對於其他訴訟程序的進行有可能會浪費司法資源。
  • 「雲聯惠」傳銷案鑑定意見不具有合法性?看法院是如何反駁的
    以下是歐某某提出的申訴理由,以及法院駁回的原因。廣東鑫證司法鑑定所的鑑定意見不具有合法性,應予排除。經查,歐某某提出的上述證據均是由公安機關依法定程序取得,經一審法院開庭質證、認證,且與本案其它證據相互印證,足以證明本案的事實,可以作為本案的定案依據。
  • 最高法院:有關「舉證時限」10條裁判觀點 | 法官說
    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第一百條:「當事人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申請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適當延長舉證期限,並通知其他當事人。延長的舉證期限適用於其他當事人。申請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並通知申請人。」
  • 關於借款證明上筆跡鑑定申請責任人的確定
    如果因原告對借款證明疏於管理而導致無法作出確定的鑑定意見,將使原告所提交的借款證明失去證明力,使原告所主張的借款事實處於一種真偽不明的狀態,應當由原告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在此,原告所承擔的是一種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因此由被告申請鑑定並不會導致原告對借款證明的疏於保管。
  • 鑑定意見的證明力並不當然高於其他形式證據,更非必須採信的證據
    【裁判要旨】鑑定意見作為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民事證據種類之一,其證明力並不當然高於其他形式的證據,更非必須採信的證據。在證據審核認定過程中,人民法院仍需查證屬實才能將其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而對鑑定意見審核的一個重要方面即是鑑定所依據的材料是否充分,如果作為鑑定依據的基礎材料不能查證屬實,則鑑定意見即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自無採信之理。
  • 最高法案例:工程質量問題應進行鑑定,法院不準許鑑定屬程序違法
    本文系作者授權頭條號「最高院裁判規則」發布的原創文章,轉載須取得作者授權。工程質量是否合格,是否需要進行修復以及修復費用的確定均屬於專業問題,當事人有權向法院申請鑑定。一審法院未準許聯合利豐房地產公司的鑑定申請,理由是聯合利豐房地產公司未提供工程質量存在缺陷的相關證據,未完成基本舉證義務。
  • 以案說法:交通事故案二審法院不予採信傷殘鑑定意見,會怎麼判?
    事故發生後,鄭xx通過渾源縣交警隊給郝x墊付了醫療費57000元。  郝x一審提交了山西省渾源司法鑑定中心出具的鑑定結論,證明其為九級傷殘。原審法院對原告郝x的各項損失確認為共計158820.1元。,對審判人員認定案件事實起直接證明作用,法官應當嚴格適用證據規則,經過庭審質證和實質性的審查、判斷後作出是否予以採信的決定,其並不必然為法官所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