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身邊的工匠」:國家級品酒師杜豔紅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尋找身邊的工匠]國家級品酒師:杜豔紅

  ——千龍網「尋找身邊的工匠」系列報導之四

  【編者按】2016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一時間引發社會熱議。

  「工匠精神」是一種堅韌不拔、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中國的發展已開始轉型升級,從「中國製造」升至「中國創造」,因此我們的時代需要「工匠精神」。為此,千龍網從2016年4月發起尋找「大國工匠」,推出首都各行各業行業精英的系列報導。他們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之所以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鑽研,靠的是專注與磨礪。

  導讀:我國是最早釀酒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就發明了釀酒技術並不斷改進和完善。在釀酒技術改進和完善的漫長曆程中,品酒師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需要應用感官品評技術,評價酒體質量,指導釀酒工藝,貯存和勾調,進行酒體設計和新品開發。

  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的杜豔紅,就是一位國家級品酒師。她只需要用鼻子聞一聞,舌頭品一下,就知道這是什麼酒、採用什麼技術釀造,她的大腦就是一本白酒酒譜。

  她,矢志不移,咫尺匠心,嘗遍百酒。

  她,宵旰夜寐,千錘百鍊,只為降下一度白酒。

  她,克己奉公,襟懷坦白,把所學知識毫不保留的傳承。

  她,就是紅星白酒研發高級工程師,杜豔紅。

  酒,是一個國家文化和歷史的傳統,自古以來,酒與文化惺惺相惜,每一種酒都會催生一個區域的文化。「百禮之會,非酒不行」,從西周開始,酒就首先用在祭祀禮儀中,幾乎「無酒不成禮」。

  「紅星二鍋頭」,這個家喻戶曉、價格親民的白酒,一直高擎「京味兒」大旗,傳承著文化也記載著老北京人的回憶。作為新中國第一批註冊的商標,「紅星」一直成為二鍋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其獨特的釀造工藝也讓其成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一捧糧食到餐桌上一杯醇香濃鬱的酒,這之間經歷了一場怎樣的奇妙之旅?研發者與酒之間又發生過怎樣的故事?千龍網記者日前採訪了紅星二鍋頭的高級工程師、白酒國評大師杜豔紅,揭開白酒中不為人知的秘密。

  紅星白酒研發高級技師杜豔紅品評白酒受訪人供圖

  品出千味的舌頭裝滿「酒譜」的大腦

  早上6點,杜豔紅便從通州匆匆坐上開往「紅星二鍋頭酒」位於懷柔生產基地的班車,從落座的那一刻起,她便進入了工作狀態,這樣的習慣她已堅持數載。

  1999年,學習食品工程專業的杜豔紅碩士畢業後就被紅星相中,溫文爾雅、柔弱嬌羞的她毫無遲疑的就到紅星報到了。「家人聽說我到紅星工作,也沒有任何反對」,杜豔紅告訴記者,從此,她開始了由弱女子到女漢子的轉變。

  這一轉變是什麼?就是要從喝酒到學會品酒。對白酒研發人員來說,品酒是第一步,費盡千辛萬苦練習品酒,只為掌握和分析白酒,識得白酒真面目,從而研發出更受大眾歡迎的經典暢銷品。

  要想和酒打交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杯一杯的品、嘗。杜豔紅告訴記者,她第一次品酒是在車間裡,「師傅在我面前的桌子上擺了模樣相同的五杯酒,還沒等師傅說完品酒技巧,我就一杯接一杯的喝完了,之後才意識到舌頭全是麻的,腳下像踩了棉花一樣,臉燙的通紅,也談不上如何區分它們。「那是杜豔紅第一次沾酒,但也是從那時起,她開始與品酒卯上了勁。

  此後半年時間,杜豔紅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練習品酒,每一次品酒要先用舌尖咂摸然後再用舌根品味,且每杯只吸取三到五毫升,掌握了技巧的她開始感覺每一滴酒都像在舌尖上舞動的精靈,認識它們成了一種挑戰自己的趣事。有著超高悟性的她在半年內就成為一名合格的品酒師,但這距離白酒國家級評委還差的很遠。「買書、買期刊、買實物酒樣」,杜豔紅像著魔了一樣去研究、學習每一種酒,此外,通過交流與學習,她聆聽到了酒界德高望重的專家和學者的精彩報告,也接觸到了全國各地各種香型、各種典型風格特色的白酒。

  進入紅星白酒研發部門之後,杜豔紅在品酒方面的技能得到了質的提升。「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除了紅星之外其他品牌的酒,而且通過參加各種大型比賽,了解到更多的行業前沿動態。」

  「在參加比賽之前我們都需要苦練,除了上班時間練習品酒外,其他時間也都要自己刻苦練習,基本上雙休日也要到單位。」通過大量接觸不同種類的酒,杜豔紅對每種酒有了初步認知,也學會了用自己的語言把它們描述出來。就這樣,杜豔紅縮短了自身品評與客觀標準之間的差距,也建立起了對形形色色白酒的感官鑑評標準體系。

  功到自然成。2006年,杜豔紅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聘為白酒國家評委,進入了「國評」行列,已經品嘗過成千上萬品類酒的她只需要用鼻子聞一聞,舌頭品一下,就知道這是什麼酒、採用什麼技術釀造,她的大腦就是一本白酒酒譜。目前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有五位國家級品酒師,杜豔紅就是其中之一。

  紅星白酒研發高級技師杜豔紅酒體檢測分析受訪人供圖

  白酒降「1度」背後不為人知的艱辛

  白酒由糧食釀造,酒依附於農業。隨著近年來我國糧食產業需求嚴峻,節能降耗成為中國酒業鑽研的方向。如何節能降耗?這要從節約糧食、降低白酒度數做起。但是,酒精度每降低一度,需要研發人員做無數次實驗,這是何原因?這就得從製酒工藝上說起。

  在北京二鍋頭酒博物館,記者看到紅星白酒的製做工藝。製酒,首先把高粱碾碎,加入配料後上火蒸煮,待冷卻發酵形成酒醅以後進行裝甄,然後進入蒸餾程序,在碩大的蒸鍋上面,有一個「天鍋」,當酒醅與水遇熱發生物理反應之後,就在罩子上邊形成露珠,這就是白酒了。

  可見,糧食是釀酒的主要原料,「酒的度數越高,相應的,釀酒過程中需要使用的糧食也就越多,目前國家正在倡導節能降耗,消費者也在倡導健康飲酒,特別是年輕人,注重口感,追求時尚,要求飲時輕鬆,飲後舒適。」杜豔紅說,正因如此,紅星對白酒進行降度的實驗也被提上日程。

  「每瓶酒都有度數標識,市場上常見的二鍋頭酒的度數基本在56度左右,56度的二鍋頭酒是目前市場上最為成熟的。」 杜豔紅告訴記者,國內白酒按照香型大致分醬香、濃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型。其中清香的降度是難度最大的,其中如何控制好降度後酒體的平衡是一個關鍵難題。

  「如果掌握不好,釀製出來的酒就會有一股水味,不適口。」為了給予受眾更好的口感,杜豔紅團隊開始了一度一度的降度實驗。每降一度都需要經過大量的實驗、品評,每一度的數據都需要追蹤1-2年的時間,杜豔紅告訴記者,並不是所有的酒都是越陳越香的,只有適宜酒度,並且較為穩定的情況下,才具有儲藏價值,而且酒的度數越高才有儲存價值,所以低度酒不僅研發困難,儲存更困難。「即使當時口感很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水解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一兩年之後,口感可能就完全變了。」杜豔紅說。

  不過,這個困難並沒有讓杜豔紅退縮,她先是在市場上尋找受大眾歡迎的低度酒,然後通過品、聞琢磨酒的配方,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到「調味酒」。「調味酒」就是炒菜用的「佐料」,她通過一遍又一遍在酒體中添加不同的「佐料」,對實驗參數、數據、報告一次次對比分析,對新品雛形一遍遍品鑑,從而組合出口感優良的酒體設計方案,使得酒體中的各種微量成分達到了一種平衡,口感也更加的醇和、綿柔。

  如今,紅星二鍋頭藍瓶系列從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好評,這就是杜豔紅和團隊一起研發的二鍋頭新品。值得一提的是,由她主持研發的43度紅星二鍋頭(藍瓶)還榮獲了2014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金獎。

  「參賽的酒需要符合國際的標準,向國際酒的標準靠近,國際酒度數基本比較低。」杜豔紅現在致力的目標是將紅星產品與國際化接軌。目前低度酒的降度已經從56度降到了39度,完成了白酒幹烈向綿柔的轉變,把人體健康對白酒的要求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杜豔紅的同事告訴記者,杜豔紅是一個對自己有較高要求的人,認準的東西會特別專注,要強、精幹、雷厲風行,「說話快,走路快,辦事也快,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都特別強。

  正是杜豔紅這種勇於鑽研、絕不服輸的精神,讓她在研發部門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徒弟李婷婷印象中,杜豔紅是個腳不沾地的大忙人,「午休時間除了十幾分鐘的吃飯時間,其餘就是工作。」而杜豔紅自己也說,每天回家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將白天的工作「捋一遍」。此外,杜豔紅逛超市的時候還有一個習慣,基本都會去逛逛酒水區,看看有什麼新產品,會把銷量比較好的酒買回來研究。

  紅星二鍋頭酒博物館裡的傳統酒窖,一位參觀者細細研究釀酒時間和工藝。 受訪人供圖

  研發技術毫不保留的傳承意味著什麼?

  二鍋頭傳統釀製技藝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是每個紅星人的責任。

  今年29歲的李婷婷是杜豔紅的徒弟,雖進廠時間不長,但已掌握了品酒的方法。師傅如同領路人,李婷婷說,一杯她從來沒嘗過的酒,聞著的時候感覺這杯酒有股果香味,但是第一次品嘗的時候,她並沒有辦法辨別出這種香味到底是哪一種水果的味道,隨後師傅告訴她這種香味是葡萄的味道,而她再去聞的話就真的能夠聞到了,「從那以後,我不光記住了這種味道,知道了這個味道的特點,還可以記住這個酒。」李婷婷覺著這種感覺特別的奇妙,經過師傅的指點,便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以後不管多久再品嘗那杯酒,也都能找到那種感覺,而且直接脫口而出。」

  在紅星,李婷婷只是一個縮影,紅星「師帶徒」的傳統讓每一位新人都能快速掌握品酒的技巧。有句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在紅星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技術的進步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習得經驗,不斷開創和突破。」杜豔紅說,好的技藝需要一代一代的傳承,沒有積累就不能有質的飛躍。

  杜豔紅是這麼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她擔任紅星研發部部長以後,在工作中,她會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徒弟,在品酒交流會上,她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去告知她們相應的知識。她鼓勵每一個人都暢所欲言,積極的去思考,把自己對酒的感官評價轉化成技術,再轉化成酒體設計。同時,她也認為,除了師傅的指導,也需要徒弟自己一遍一遍的去領悟,在大量的試驗中總結經驗教訓。

  她不僅將研發知識毫不保留的傳授給同事,還通過建立工作流程,將所有的配方記錄成文,「我們都要時刻準備著,萬一有人離去,新來的人都能夠通過看這些資料迅速著手,不延誤工作。」這是杜豔紅的辦事風格,也是紅星毫不保留傳承精神的延續,在他們看來,他們傳承的不僅僅是技術,更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千龍網記者秦勝南查甜甜)

相關焦點

  • 85後美女品酒師日嘗四十餘種白酒 立志做「品酒工匠」
    85後美女品酒師日嘗四十餘種白酒 立志做「品酒工匠」 2017-12但在成為古井集團的品酒師後,她品嘗過六萬餘種白酒,品酒品到舌頭髮黑,為了一個白酒小樣做了上百種實驗......從邁入安徽第一白酒企業——古井集團的那一步起,李玉勤就決心專注地做好品酒事業,成為一名「品酒工匠」。  品酒師是應用感官品評技術,評價酒體質量,指導釀酒工藝、貯存和勾調,進行酒體設計和新產品開發的人員,能清楚地感受原酒的氣味、味道,並加以描繪。
  • 國家一級品酒師、全國人大代表,這個礦大85後校友把工匠精神做到了極致
    洋河股份有限公司品酒師、國家級品酒評委國家一級品酒師、全國人大代表2010年,中國礦業大學本科畢業生李薇應聘為洋河股份有限公司品酒師。不到8年的時間,85後的李薇成長為國家級品酒評委、國家一級品酒師,並於今年全票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是酒業人大代表中最年輕一位。
  • 「我是銷售員·更是品酒師」|金沙酒業國家級品酒師第二期培訓班開班
    8月20日,"我是銷售員·更是品酒師"金沙酒業國家級品酒師第二期培訓班在金沙白酒學院隆重舉行。,釀酒工程師、國家註冊一級品酒師陳波擔任授課老師。近年來,隨著醬酒熱潮的推動,金沙酒業迎來了高速高質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做優做強做大金沙酒業,躋身中國白酒前十強,實現上市"的目標,此次開展"我是銷售員·更是品酒師"金沙酒業國家級品酒師培訓活動,目的在於更好地服務消費者,以推動金沙酒業走向更好更快發展。
  • 古井貢酒5位國家級品酒師簡介
    現為政工師,國家級白酒特邀評酒委員。現任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亳州古井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    自2007年主管古井貢酒營銷以來,提出了「年份+原漿」的品質概念,首創中國白酒原漿級年份酒標杆典範——古井貢酒·年份原漿,挖掘出了中國年份酒的新價值。古井貢酒·年份原漿的出世,引爆了古井貢酒全面復甦,通過古井管理團隊幾年的運作,造就了行業的奇蹟。
  • 【揭秘】品酒師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杯酒?
    邵燕,瀘州老窖品酒師、國家級白酒評委、國家級果露酒評委、釀酒工程師、碩士研究生,也是四川工匠、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四川省技術能手。她用近十年的堅守告訴我們,嘗評員是用舌頭把守白酒質量的大門,讓每一滴酒都擁有自己的靈魂。
  • 85後女品酒師的芳華:精確到萬分之一的人生
    洋河股份的85後品酒師李薇,今年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品酒師」是幹什麼的?「品酒師」的酒量有多大?「品酒師」是怎樣練成的?作為基層的代表,李薇用八年的堅守告訴人們,女品酒師的芳華,是精確到萬分之一的工匠精神。
  • 「尋找民間品酒師」三甲誕生 將成為CMB首批民間大獎賽評委
    2018年4月29日,2018(北京海澱)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ConcoursMondial de Bruxelles,以下簡稱CMB)官方預熱活動「尋找民間品酒師」總決賽在賽事主會場北京稻香湖景酒店的展示中心舉行。
  • 迎駕洞藏尋找皖蘇民間品酒師總決賽圓滿收官!
    12月5日,迎駕洞藏尋找皖蘇民間品酒師總決賽在迎駕山莊圓滿收官。歷經皖蘇兩省、3個月時間、72個市場、千場海選、萬名選手的角逐,近200名皖蘇民間品酒師齊聚一堂,品酒論道,爭奪皖蘇品酒師總冠軍榮耀。迎駕集團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總裁丁保忠在致辭中表示,品酒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一種境界。中國白酒傳承發展已歷經千年,酒文化博大精深。迎駕連續多年開展尋找民間品酒師活動,正是為了弘揚中華酒文化,讓每個愛酒之人更深入地懂酒,體會生態洞藏的酒體之美、風格之美,感受生態白酒的魅力。
  • 啤酒品酒師舌尖上的「中國之味」
    新華社青島8月19日電(記者張武嶽 蘭恭來 吳書光)許多人都想不到,不施粉黛、柔聲細語的朱蕾竟然有一個響噹噹的名號:國家級啤酒品酒師。在她身邊的人看來,朱蕾像是擁有「超能力」一樣,特別擅長辨別、品評啤酒的口味,甚至有人說「一噸水裡加一勺鹽,她都能嘗出來」。
  • 知酒事品酒香 劉伶醉首屆全國品酒師培訓班開講
    4月16日,2018劉伶醉首屆品酒師培訓保定站正式拉開帷幕。此次品酒師培訓,由劉伶醉釀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劉伶醉)主辦,為期5天,即4月16—20日。劉伶醉舉辦品酒師培訓,對於普及酒知識、推廣酒文化和樹立健康飲酒理念,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劉伶醉作為酒企的擔當,也是行業協會義不容辭的義務。所以,中國酒業協會給予了劉伶醉大力的支持。當前,白酒行業舉辦的品酒師培訓比比皆是,但參與的人員多是集中在各個白酒生產廠家以及長期從事白酒生產和銷售的人員,較少有消費者能夠直接參與品酒師的培訓和選拔。
  • 「啤酒品酒師」舌尖上的酒香生活
    金色的液體,白色的泡沫,是如何經過啤酒品酒師的品鑑而進入市場的呢?  近日記者採訪了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80後」美女國家級品酒師——朱蕾,請她談談啤酒品酒師的「品酒生活」。記者 李解  揭秘  1  啤酒品酒師如何練成?
  • 全國3強「尋找民間品酒師」誕生,5月10日將代表中國參加酒界奧斯卡
    2018年4月29日,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以下簡稱CMB)官方預熱活動「尋找民間品酒師」總決賽在賽事主會場北京稻香湖景酒店的展示中心舉行。
  • 國家級品酒大師楊紅文:要把產品當藝術品對待
    近日,安微省人社廳發布《關於表彰首屆江淮傑出工匠和第五屆安徽省技能大獎獲得者的決定》,授予 46 人「江淮傑出工匠」稱號。 記者:在大眾眼裡,品酒師是個頗具神秘感的職業,做品酒師有什麼要求? 楊紅文:大家對品酒師的理解,和我們行業的要求不太一樣。大家認為品酒師品酒很準、酒量很大、喝的酒類別很多。其實行業對品酒師的要求有三個層級:一是要有敏銳的感官,經過訓練,能夠對產品的優缺點作正確的描述,這是基本技巧。
  • 2017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年會在茅臺舉行
    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茅臺集團技術顧問劉自力、茅臺集團總工程師王莉、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等首席白酒品酒大師出席年會。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在致辭中表示,美酒需要大師用智慧釀造出來,在工匠精神和消費升級的推動下,名酒企業近年來品質得到明顯提升。
  • 我是品酒師 醉愛醬香酒
    (原標題:我是品酒師 醉愛醬香酒) 商報訊昨日,記者從習酒公司了解到
  • 品酒師:品酒,更品文化
    衣著講究、彬彬有禮,常出席於奢華聚會、高級酒店,舉止優雅,用標準的手勢握著酒杯,沉醉又專注地深深一品,杯中之物的一切秘密瞭然於胸——這似乎是人們對「品酒師」的印象。如今,這充滿神秘又富有魅力的職業,似乎來到了我們身邊。  最近,佛山一些有超前意識的酒莊,開始聘請專家為員工進行品酒師培訓,掀起了品酒師考級的一股熱潮。技術高超的品酒師,更是眾多大型企業獵頭的對象。
  • 品酒師證書如何報考?
    品酒師是一種非常辛苦的職業,平均每年要品嘗3000多種新酒。腦子裡儲存了10000種以上的味道。中國釀酒業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工藝技術聞 名於世。品評是影響釀酒水平的關鍵技術之一。掌握品評技術的品酒師對釀酒工藝技術的改進、產品質量的控制、新產品的開發起著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以後,通過組織歷屆國家評酒活動,中國釀酒行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品酒人員的培訓、考核辦法。
  • 85後女品酒師李玉勤 4年品嘗6萬餘種白酒
    :和白酒慢慢有了「感情」  在位於安徽亳州的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質量中心的品酒室裡,品酒師們一人一個工作檯,臺上有品酒杯和電腦,工作檯間被隔板隔起來。  品酒師們端起酒杯,靠近鼻尖,在工作檯上認真品酒,並在電腦上輸入品評結果。他們之間不能說話,防止互相干擾,「沉默」地各自完成和白酒的「親密接觸」。  這是女品酒師李玉勤日常的工作場景。據了解,李玉勤每天在這裡品嘗40餘種白酒,而每一種酒都要品嘗兩至三次。在過去的4年裡,她已經品嘗了6萬餘種白酒。而這位1988年出生的姑娘,已是安徽古井集團最年輕的一位國家級白酒評委。
  • 青酌獎、包裝創意大賽、全國品酒師大賽獲獎名公布單
    3月15日至3月16日為期兩天的「酒城論劍·品酒爭霸」全國品酒大賽,來自全國的國家級白酒評委經過激烈的角逐,前三名選手脫穎而出。國家白酒品酒師同樣是工匠精神的堅守者,他們視技術為藝術,精益求精、一以貫之,從一捧糧食到餐桌上一杯醇香濃鬱的酒,無不凝聚著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在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當下,通過舉辦大型的職業技能競賽,對提高廣大白酒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和整體素質,推動產業整體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對壯大高技能品酒師隊伍、激發品酒師的創造活力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 品酒師:品酒,更品文化(組圖)
    國內頂級品酒師人才缺口大。品酒的味,更要品酒後的歷史文化。  品酒師到酒莊培訓員工。  衣著講究、彬彬有禮,常出席於奢華聚會、高級酒店,舉止優雅,用標準的手勢握著酒杯,沉醉又專注地深深一品,杯中之物的一切秘密瞭然於胸這似乎是人們對「品酒師」的印象。如今,這充滿神秘又富有魅力的職業,似乎來到了我們身邊。  最近,佛山一些有超前意識的酒莊,開始聘請專家為員工進行品酒師培訓,掀起了品酒師考級的一股熱潮。技術高超的品酒師,更是眾多大型企業獵頭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