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哭時,比「不許哭」,父母說這4句話更能做好孩子情緒管理

2020-09-05 朗朗育兒課堂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讓父母頭疼的事情就是,孩子不分場合地大哭大鬧,而且輕易難以停止,對此不少父母經常會用最簡單粗暴的一句「不許哭」來試圖阻止孩子哭泣。

但是「不許哭」此話一出,孩子非但沒有停止哭泣,反而會越哭越大聲,對於孩子哭鬧的時候,不少父母會用強制性語言如「不許哭」、抱怨性語言「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或者是採用冷暴力將孩子晾在一邊等。

以上不管是哪種做法,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是不利的,大哭是孩子情緒的一種發洩,孩子缺乏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因此通過大哭來宣洩。

如果父母試圖阻止孩子的哭鬧,使得孩子的情緒與情感得不到宣洩,悲傷消極的情緒一直積壓於心的話,那麼將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地發展,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使其變得敏感、消極、內向。

因此在面對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不要一味粗暴地阻止,而是要了解孩子哭泣背後的原因,用積極正面的措辭安慰孩子,取代對孩子的批評與打擊,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一、孩子哭泣的原因有哪些?

1. 情緒的宣洩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情感越發豐富,內心感受越深,但是孩子語言水平還未能跟上心理的感知,不足以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內心的感受,因此在面對悲傷、委屈與不滿時,孩子就會傾向於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所有感受。

2. 身體不舒服

人吃五穀雜糧長大,難免身體會有不適的感覺,成年人身體存在不舒服的話,可以準確說出自己哪裡不舒服並表達出自己的感覺,而孩子如果是身體不舒服的話,他們第一反應是通過哭來傳達自己的感覺。

對此父母要加以重視,認真觀察,看看孩子是哪裡存在不舒服,情況嚴重的話,讓孩子及時就醫,並做好孩子的情緒安撫工作。

二、當孩子大哭時,父母該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

孩子是脆弱的個體,需要父母多加關懷,給予足夠的耐心與關愛,因此當孩子大哭的時候,父母不要用強制性語言制止孩子哭泣,比起「不許哭」,父母說這4句話更能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

1. 媽媽知道你難過,想哭就哭吧

一個人悲傷哭泣的時候,最希望的是有人能懂自己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孩子亦是如此,他們如果哭泣的時候,肯定是希望獲得父母的理解與關心,而父母的一句「懂得」,這種同理心迅速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起到了安撫的作用。

想哭就哭,可以讓孩子的情感得到完全地釋放與宣洩,孩子大哭一場之後,便好了,如果讓孩子「不許哭」,壓抑情感,很可能讓孩子患上了情感障礙,使得孩子不願意與人交往,從而封閉自己。

2. 能告訴媽媽,你為什麼哭嗎?

每個人都有傾訴欲,通過詢問孩子哭泣的原因,可以讓孩子向父母傾訴自己的感受,同時可以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情緒,了解到情緒是怎麼一回事。

孩子在媽媽的提問之下,也能慢慢地認識到自己的情緒,懂得自己哭泣的原因,更好地了解到自己,傾訴結束之後,孩子的情緒也能夠漸漸地得到平復。

3. 媽媽能夠理解你

當媽媽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媽媽與自己是站在統一戰線的。媽媽的包容性與支持,讓孩子感受到充分的愛,對此,孩子更能聽得進去媽媽的話,使得情緒得到平復。

4. 讓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孩子哭泣的話,可能是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情感受挫而哭泣,這個時候,父母與孩子溝通之後,了解孩子哭泣背後的真實原因,然後跟孩子一起想解決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重塑自信心。

在日常的認知裡面,哭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哭代表著軟弱,一般面對孩子哭泣的時候,父母會制止孩子哭泣,這樣子反而會使得孩子的情感受到壓抑,不利於身心發展,因此父母要正確看待孩子的哭泣,併合理引導。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嚎啕大哭,比起「不許哭」,父母這樣做好情緒管理會更有效
    當孩子哭泣,家長們會感到心疼,可一旦孩子哭鬧不止,有的家長就會開始覺得煩躁。尤其孩子在公共場合嚎啕大哭時,家長會更加心煩。這時,家長可別只會跟孩子說"不許哭"。恰逢周末,寶媽小煦帶上自家4歲的女兒去附近的商場玩。
  • 孩子哭鬧不止,比起「不許哭」,家長做好情緒管理老師更有效
    當孩子哭泣,家長們會感到心疼,可一旦孩子哭鬧不止,有的家長就會開始覺得煩躁。尤其孩子在公共場合嚎啕大哭時,家長會更加心煩。這時,家長可別只會跟孩子說"不許哭"。恰逢周末,寶媽小煦帶上自家4歲的女兒去附近的商場玩。母女倆在兒童樂園待了一下午,正準備回家,卻發現商場一樓中央似乎是有什麼活動。
  • 當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這3個情緒管理方式更有效
    面對孩子大哭,大部分的家長都會選擇怒斥,例如:「你哭什麼哭」、「給我憋回去」、「再哭就不要你了」等等傷人的話語來制止孩子,不過一般孩子都會哭的更嚴重,對此家長就表示很無奈,但這並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家長用錯的方式而已。
  • 孩子哭鬧不止時,「不許哭」的命令很傷娃,父母做好三步巧處理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每個孩子都會哭,遇到這種情況時,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制止哭聲,其實,比起「不許哭」,父母做好情緒管理至關重要。這樣既能了解孩子大哭的原因,又能讓其感覺到父母能察覺到自身的不開心,緊接著父母再尋找解決辦法。
  • 孩子哭鬧時,別只會說「不許哭」,聰明家長會用這4句話代替
    依靠哭心情可以稍微放鬆一些,所以偶爾哭一下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有好處的,也是有必要的,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緩解他的情緒,舒緩他的壓力。孩子身體感到不適當孩子的身體有一些不舒服了,但是他還不會說話,沒有辦法把自己身體不舒服這件事情告訴父母的時候,他就會開始哭。
  • 孩子哭鬧時的一句「不許哭」,帶來的傷害比想像大,你還在說嗎?
    但媽媽說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不要買這個。但孩子卻遲遲不肯離開,媽媽催促著他快一點走,寶寶的情緒逐漸低落到冰點,號啕大哭起來。媽媽看到有人不停地往這個方向看,就生氣地大聲說:「不許哭!丟不丟人啊?」並且推搡著孩子離開。
  • 孩子哭時爸媽千萬不要說這句話!不僅毀掉孩子共情力更毀掉情商
    這是一種情緒上的共情能力,通常這類人總能很好地識別到他人的情緒,也更容易理解別人。但何炅也曾在節目中坦言,自己小時候因為和哥哥起爭執都會哭,但卻總會被父親訓斥。「不許哭!」英國進化心理學家MortenL Kringelbach說:「嬰兒和孩子的哭聲,會給父母的大腦帶來特殊的刺激,讓父母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感覺難受。」
  • 李玫瑾教授:當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優秀
    李玫瑾教授:當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會更優秀由於孩子還小,他們的言語組織能力和邏輯能力還不強,通常會用「我討厭你」來表示自己的不滿。但孩子的這4個字對父母來說,無疑是最傷人的。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發洩情緒可以,但有些傷人的話是不能說的,以免孩子養成惡言傷人的習慣。
  • 大部分家長都說過「不許哭」,事實並不對!這3個字對孩子傷害大
    所以,當家長聽到孩子哭時,最常說的話就是「不許哭」,這三個字甚至成為了面對孩子哭鬧時的「口頭禪」。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有強烈的自主意識,會不滿足成人強加於自己的想法,進而會做出相應的反抗行為。但父母自然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向去成長,那麼當孩子反抗無用時,自然就會用大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 孩子一不滿足就大哭大鬧,比起情緒管理,父母的「抱持」更有力量
    導讀:孩子一不滿足就大哭大鬧,比起情緒管理,父母的「抱持」更有力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一不滿足就大哭大鬧,比起情緒管理,父母的「抱持」更有力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請別在對我的孩子說「不許哭了!」
    關於抑鬱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一直以來就尚未明確,但是人的情緒得不到舒展發洩,卻是誘因之一。早上,趁著陽光正好,我在陽臺上晾頭髮,兩個小傢伙跟著跑到陽臺上玩耍。小孩子在陽臺上玩最怕的就是他們拿東西,然後往下扔,這樣不僅不文明,最主要的是不安全,一個不注意,高空拋物可能就會傷害到樓下的行人。我很注意這方面,一再跟兩個小傢伙說這點。
  • 孩子當眾哭鬧讓家長難堪?不會管理情緒的孩子,大多受父母影響
    不會管理情緒的孩子,大多受父母影響平心而論,如果是我們帶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肯定也會覺得難堪。但作為父母,也要思考一下,為什麼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要在公眾場合大哭大鬧。一看孩子哭鬧了,心疼孩子的父母就&34;了,這就會使得孩子變本加厲,慢慢地對情緒管理失去耐心,反正自己只要哭,目的就能達到。
  • 「棉花糖·家庭教育」:你的一句「不許哭」,毀了孩子好多溫柔
    但很多時候,哭泣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家長一句「不許哭」,言下之意是否認孩子的情緒。長此以往,孩子感到委屈時,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想一想我們小時候,當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嚴厲的父母怒斥我們「不許哭」時,我們當時的心情,是多麼的傷心和無助?
  • 孩子的性情陰晴不定?父母做好這幾點,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女兒便拉著父母進去,短短半小時,孩子手上就多了許多小飾品、玩偶。父母見狀便對孩子說,這些東西家裡有許多了,不可以買了。孩子一看父母的態度,便大哭大鬧,也不聽勸。父親按耐不住情緒,開始當眾責罵孩子,情緒激動甚至給了孩子一巴掌。
  • 期望孩子永遠開心,這是個偽命題,教孩子處理好負面情緒更關鍵
    在生活中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因為某件事傷心地大哭,旁邊的媽媽一下子呵斥道:"不許哭!把眼淚憋回去!""男子漢大丈夫,不要隨便哭鬧!""哭哭哭就知道哭,簡直就是個哭包!""一遇到事情就哭,哭能解決問題嗎?太沒出息了。"結果沒想到一般孩子會哭得更大聲,而父母的耐心也已經耗盡,這時候兩方都僵持不下,總是以父母更強烈的暴力呵斥或者妥協讓步在結束。這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我們是不是太限制孩子的情緒自由了?
  • 只許孩子笑不許孩子哭,你誤解了孩子的眼淚
    爸爸們唱著「哭吧哭吧不是罪」,媽媽們哼著「女人的淚」,我們知道心情不好了,大哭一場發洩一下最舒服。但是卻不允許自己的孩子這樣。而孩子的哭泣在父母眼裡就是懦弱甚至丟臉的象徵,所以父母們常常打罵的同時說著這樣的話:「不許哭,把淚給我忍著,動不動就哭,你怎麼這麼沒出息。」
  •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父母常和孩子說這3句話,比花錢上培訓班管用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培養孩子的情商能力,如果說智商高的人能決定你是否成功,情商則能決定你在這條路能走多遠,隨著時代的進步,情商逐漸變得比更智商更加重要了。1、當孩子哭的時候,輕輕地問:「告訴媽媽你為什麼哭。」當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哭泣,而且也喜歡用哭鬧的方式與家長交流,所以,面對孩子哭泣的時候,家長們千萬不能嚴厲的說:「不許哭,給我閉嘴!」
  • 一點小事就大哭發脾氣,教孩子情緒管理,80%父母一開始就做錯了
    等孩子三歲往上,上了幼兒園,去了學校之後,會收到很多來自社會、他人或是親人對他的評價,由於這些評價孩子會產生例如:自豪、羞愧、內疚等這樣的評價性的複雜情緒。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明幼兒時期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其未來發展有深遠影響,而情緒又是這一時期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對提高情商和社會競爭力有很大幫助。
  • 如果孩子經常哭掉眼淚,父母請別說這句話,因為這足以毀掉孩子
    哇~哇~哇……孩子在一旁哭的哇哇大叫,正在工作中的媽媽不耐煩的說,你哭什麼哭,不許哭,給我憋回去。孩子依舊不聽,繼續嗷嗷大哭。媽媽這下怒了,衝著孩子就發火。你再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孩子只好委屈的把眼淚給忍回去。這一秒的孩子,看的讓人心疼。
  • 孩子的情緒管理,父母該如何做
    可是她一下子忘記了這事,只當我是胡鬧,變成了她越兇我就越鬧。假如,大人願意聽一聽孩子的話,很多事情都沒有那麼複雜。▽其實,想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就需要父母做好傾聽者和理解者的角色,幫助孩子把壞情緒疏導出來,再進行教育,靠蠻力吵罵解決是不行的。如果不注意引導孩子情緒,嚴重的後果就容易造成孩子產生「情緒失控」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