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內向,這些知識你一定要知道,這3招讓孩子更好成長

2020-08-27 育朵

小凱今天5歲了,喜歡安安靜靜地看書、畫畫、搭積木。有一天在書中偶然看到了汽車,就變成了小車迷,現在已經了解了不同的汽車品牌、車型、性能參數等與汽車相關的豐富的知識,這讓小凱媽感到很自豪。不過小凱媽也有其他的擔心。參加集體活動的時候,他喜歡默默地坐著,聽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嘰嘰喳喳地聊天,不過活動結束後,他也能回憶起來老師講述的內容。

性格是可以塑造的

像小凱這種更喜歡安靜和獨處的特點,就是典型的內向性格。其實小凱媽不必擔心孩子不合群,這種性格的孩子雖然喜歡獨處,但是他擅長傾聽,不僅不會影響孩子的社交,反而因為懂得傾聽會受到小朋友的歡迎。

性格的形成受到基因和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孩子從一出生時就傾向於以某種方式行動和反應,這就相當於為孩子的性格發展打下了一層底色,比如有的孩子更容易接觸新鮮事物,有的孩子比較喜歡固定的、有規律的事物; 有的孩子喜歡社交,有的孩子喜歡獨處,等等,但是性格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父母的教養方式、家庭環境以及孩子相關經驗都會對性格的形成產生影響。

內向的孩子有獨特的優勢

對於內向的孩子來說,很多父母也會期望他能夠像外向的孩子一樣更加開朗、積極主動,尤其是對男孩子這方面的要求就更加突出。其實這種期望背後隱藏著一種價值判斷:相比外向,內向是不好的。

我們必須要明確的是,性格並沒有好壞之分,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內向的孩子更喜歡獨處,因此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很突出,在思維方面會更加具備邏輯性和整合能力;他們樂於傾聽,對情緒情感比較敏感,通常能體會到其他孩子的感受,容易設身處地地考慮別人的處境,因此一旦交上朋友,就會很受歡迎和尊重;他們還善於內省,因此更容易提出問題,在創造力發展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

父母可以從更加了解內向孩子的這些特點和優勢入手,幫助孩子不斷地發揮出自己的優勢,成就孩子。

尊重孩子的節奏

很多父母之所以覺得外向更好,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外向的孩子給人的感覺是容易接近,容易被注意到,也更容易交到朋友;而內向的孩子通常比較安靜,不喜歡主動地表現自己,所以容易被忽視,還容易因為交不到朋友而變得孤僻。

就像案例中的小凱在集體活動中更喜歡傾聽,父母可能覺得他會感受到孤單,其實孩子可能是這樣的感覺,「現在的我處在舒適的狀態之中,我很好」,所以如果孩子不願意加入某個群體,不要強迫他,要尊重孩子的節奏,允許他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相反,如果強迫他加入,或者隨口說一句「你怎麼這麼膽小,跟他們一起玩有什麼難的?」,會讓孩子產生自我否定和不自信,變得更加畏懼、退縮。

父母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時候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或者一個表情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父母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其實,家庭生活也是孩子適應人際關係的演練場。他們通過觀察和學習爸爸媽媽、祖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學習交往的技能和方法。良好的家庭關係和溫馨的家庭氛圍能夠幫助內向的孩子形成對人際交往的積極認知,即社交是一件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

這樣能讓內向的孩子更好成長

孩子內向並不等於不會交朋友,作為父母,一方面要尊重孩子自己的節奏;另一方面也要提供支持,幫助內向的孩子更好地成長。

教孩子表達感受

內向的孩子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但是往往不善於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而表達自己是提 升交往能力的重要影響因素。可以和孩子一起用練習「反應性傾聽」的方式學習表達:第一步是嘗試描述孩子的感受,並表示尊重和認可,比如我知道你現在很不開心,因為這個環境太混亂了,如果換作是我,也會很不開心的;第二步是幫助他描述需要和願望,你是不是想讓我幫你問問那個剛才來找你玩的小朋友,能不能繼續一起玩?這樣的練習不僅有助於培養親子之間的信任感,而且會幫助孩子對自己的感受和行為有更強的控制力。

讓孩子學會正向的心理暗示

內向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不自信的情況,尤其是經歷過幾次失敗的交往後,他們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和愧疚感,傾向於把失敗的原因歸於自身的不完美或者其他問題,所以我們要強化孩子在交往中的信心,多關注自己的優勢,讓孩子了解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大多數內向的孩子都是天生的傾聽者,可以主動地告訴孩子,你很喜歡他聽你說話的樣子,讓他知道這是很重要的特質,增加他對自己的信心。

鼓勵孩子多與同齡人交往

同伴是孩子影響形成性格和學會為人處世的重要因素,當孩子在社交中表現出合群,要及時地鼓勵、強化,增強孩子的信心。也可以創造一些條件讓孩子多與同伴接觸,比如說內向的孩子喜歡安靜,喜歡讀書,可以為他找幾個愛讀書的孩子一起組成讀書會。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一定要知道
    但你們知道麼?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當孩子見到親戚或鄰居時,總刻意讓娃叫人,一旦不叫,就開始怒其不爭:「你這娃膽子也太小了吧,叫個人還能吃了你咋地」。他們會一直在心中給自己定心裡預設:我這麼笨,經常惹媽媽生氣,她一定不愛我了;下次見人一定要打招呼,不然爸爸又要說我沒禮貌......
  • 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內向,一定要告訴他這4點
    用戶A:我是偏內向的那種,跟不熟的人不愛說話,也不知道要說什麼,主要也是不太想說。 用戶B:整個社會就是對內向的人很不友好,好像內向就是一種性格缺陷。尤其是找工作的時候,都會被要求外向大方。 社會上,內向者似乎不受待見。阿豪母親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 孩子性格膽小、內向,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助力他們更好的成長
    「有時候在家裡,都是大人在哪,孩子也跟著到哪,像個跟屁蟲。」「其他小朋友都大大方方,陽光活潑,就我家孩子見到陌生人就躲起來。」......相對比熊孩子來說,家長更希望孩子是個「慫娃」。但你可知道,其實不是孩子本身就膽小,而是家長的某些行為,限制了他們的自由成長嗎?
  •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孩子&34;內向怎麼辦?有些孩子的性格是比較內向,父母都希望能稍微的改變一下自己寶寶的性格,畢竟寶寶內向也是對以後的成長有著一些影響的,但是有一些事情父母是不知道的,有的時候孩子的性格內向是真假的,內向的孩子表現出來的方式都是有很多不同的。
  •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內向不是問題,3招幫助孩子成長
    孩子的媽媽看著我,無奈地說:「這孩子,好象有些內向,怎麼辦?」媽媽的言下之意是內向的性格不太好,希望孩子能更活潑一點。不僅僅是這個孩子的媽媽,在絕大部分人的意識中,「活潑開朗」都是一個優點,而內向,卻不太招人喜歡。
  • 孩子內向羞怯怎麼辦,父母知道這四點,讓孩子陽光成長
    成人有,兒童也一樣會出現類似的心理表現,常常以羞怯,憤怒,哭泣,推諉責任等表現釋放出來,眾所周知,兒童的身體特別脆弱,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成年人多年的精心照顧,這是人類一條亙古不變的規律,每一個生命都是從脆弱開始,都要對擺脫生活中出現的桎梏,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來尋找這樣的優越感。
  • 孩子內向?這樣培養孩子效果會更好
    但通過與他交流,他告訴我很想參與,只是擔心做遊戲時會出錯,不知道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我知道他是需要從外界獲取能量,得到認可才可以融入遊戲中,由此可見,誠誠不是一個內向的孩子。這一特質,與科學研究所需要的嚴謹、持久、細心等很契合。2.觀察力強、想像力豐富內向的孩子善於觀察,並且有豐富的想像力。對著一幅城堡的圖畫,孩子可以講出一個美麗的故事。3.情商更高這一點也許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內向的孩子依靠靜修獲取能量,並不代表他們在人群中會不知所措。
  • 家裡有內向的孩子,一定要看看這篇文章!受益無窮
    外向的孩子活潑可愛固然受到更多人的歡迎,但是內向的孩子做事沉穩冷靜,考慮周全,這同樣也是寶貴的品質。我們要做的就是,接受孩子的天性,幫助孩子找到合適自己性格的生活方式。如果家長將內向認定為一種不好的性格,並企圖去強行改變或扭轉,只能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很多的父母會強迫孩子外向,其實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受傷。
  • 你永遠不會知道一個內向孩子有多棒
    內向孩子的大腦很忙,所以他們傾向於:1. 在說話的時候減少目光接觸,聽的過程中增加目光接觸2. 知識有深度,令人印象深刻3. 在累了或壓力大的時候變得不機靈4. 先計劃後行動,做決定時間長5.看完了內向孩子跟外向孩子的特點,你會發現,其實他們各有優勢,在所有的個性特質中,內向和外向是最穩定而且遺傳性最好的,孩子從出生就表現出了明顯的氣質傾向,同時,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各位家長,不要老想著改變孩子的個性,而是要學會挖掘他們的優勢。
  • 如果你的孩子內向,不如趕緊慶幸一下
    與此相伴的時常還有「內向的小孩在社會上不受歡迎」、「優秀的孩子就應當在社會展現自我,和所有人打成一片,以此展現你的價值」。原來我之前很在意別人否定我內向的性格,更深層次原因在於這相當於否定了我這個性格人的全部,包括我的價值,我的能力,我的優點。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外向的人就是容易比內向的人受歡迎,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 內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差?答案與你想的不同,父母別急著貼標籤
    才十幾歲的孩子,就已經能做到處變不驚,在眾人面前發言絲毫不畏懼。這樣一個不苟言笑,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放到人群裡,都不一定能被辨別出來,可是這孩子就是比別人聰明,思考力強。所以,開朗外向的孩子不一定就更聰明,內向孩子的優點,你知道嗎?
  • 內向孩子就一定沒出息?告訴你,大張偉、郭德綱都是內向型
    文|秘籍君內向型孩子就一定沒出息嗎?這是一直存在於我腦海中的疑問。因為我親眼目睹了父母對自家內向娃的「歧視」和擔憂。上周末去一個朋友家作客,朋友是二胎家庭,看到我進門便忙著讓倆娃給我打招呼。老二嘴甜,喊了句「阿姨」還要給我拿糖吃,老大則站著一聲不吭。朋友氣得直戳孩子腦門,「你怎麼就是塊木頭呢,連個人都不會喊,以後會成啥氣候?!」一時間我特別尷尬。
  • 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負了,請一定告訴他這幾點!很多家長都弄錯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各種磕磕絆絆,由於原生態家庭不同,每個孩子,成長的社會環境不同,當然還有遺傳因素的差異,造就了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對事情的認知也不同,有的孩子習慣動手,用武力解決事情,有的孩子就比較內向,膽小,不善表達
  • 外向的孩子比內向的孩子未來發展更好?研究顯示:並非這樣
    你會認為內向的孩子不如外向的孩子好嗎?你也會因為孩子內向而焦慮不安嗎?如果是這樣,你一定要花費幾分鐘時間看完這篇文章。內向一詞往往與懦弱,自卑,逃避等負面詞語聯繫在一起,因此當父母們聽到有人評論自己的孩子內向時,父母都會想盡辦法讓孩子變得外向。
  • 孩子太內向怎麼辦?內向孩子也有潛在優勢,家長知道嗎?
    當我見到孩子之後,不管怎麼引導孩子,他都不說話。朋友就在旁邊說:「你別去逗他了,就這個內向的性格,怎麼說不改,簡直就是一個啞巴。」孩子在一旁低著頭,想要反駁,但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很多家長都會為自己孩子的性格內向而煩惱,最後都對孩子的這個內向的性格貼上負面表情,總認為這是一個「缺點」。
  • 兒童3-6歲是關鍵期,知道這些,讓你的孩子成長無憂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爸媽這時要學習科學育兒的知識,引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3-6歲這階段兒童大多數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有的幼兒園會教小朋友們做遊戲,在遊戲中學習知識、開發智力。做為家長也要引導孩子,開發孩子興趣、愛好。做好啟蒙第一歩,下面我們談談3-6歲孩子的科學育兒方法吧!
  • 孩子越大越內向,家長要負主要責任,三招讓孩子變回「活潑寶寶」
    好像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也不愛與人交往,不像別的小朋友那樣活潑好動,雖然這樣的孩子會給人一種乖巧懂事的感覺,但仔細想一想,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樣的性格在無形之中會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和未來的人生道路造成很大的影響,家長們看到孩子這個樣子也很替孩子著急,卻又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 孩子性格內向,該不該開導?內向孩子也有潛在優勢,家長先了解下
    就是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他慢慢的開始了解專業的知識,最終以突出的物理成績,進入了不錯的學校學習。開朗的孩子思維活躍,內向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究竟要不要開導自己那內向不已的孩子呢?從剛才的問題就可以看出,內向並不代表著孩子不思考,恰恰是不言不語的沉著,給了人更多的思考力量。
  • 孩子性格內向,不願說話怎麼辦?4P法讓你發現內向孩子的優勢
    前些天姑姑帶著表弟東東來家裡做客,剛一進家門姑姑就開始訓東東:「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在門口別人和你說話你為啥不吱聲?天天在家問你話你就知道搖頭點頭,話都懶得說,以後可怎麼辦……」姑姑吧啦吧啦說了好多,東東一直低著頭悶不吭聲。
  • 孩子缺點一定要批評教育嗎?父母掌握這5招,幫助孩子缺點變優點
    如果家長覺得「我的孩子問題太多,根本沒有優點」時,需要停下來問問自己,有多久沒有去發現和欣賞孩子的優點呢? 美國成功教育學家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有許多優點,而父母恰恰相反,他們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認為管好孩子的缺點,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其實,這樣做就像蹩腳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