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氣功注意的六個方面

2021-02-22 智能氣學中心

練氣功注意的六個方面

 

一.練氣功不要「死於理下」

深究氣功者要認真鑽研氣學理論,普通練功者也要適當地學習一些氣學基礎理論,以便從理上開竅。學習氣學理論對練功者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把所學的理論固化、僵化,並且不能在練功實踐中靈活運用,那麼所學的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將會成為練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即我們所說的「死於理下」。

氣學理論首先來自於氣學修煉者的實踐。由於人體生命活動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所以每個人的練功體悟也因人而異,由此所總結出的氣學理論具有鮮明的個體特徵,「法不傳六耳」的傳統授功模式更是如此。故此對理論的學習一定要考慮到它的普適性與個體差異,決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而論之。比如說:「開合拉氣」小功法,一般要求開合的距離小些,速度要慢些,但有的人開合時兩手的距離拉得很大,還有的人開合的速度很快,他們說:「這樣感覺更有狀態」。

另一方面,氣學理論要通過文字或者語言來表達。由於文字、語言的局限性,同樣用文字、語言來表達練功所產生的生命現象也有較大的局限性。鑑於此,我們在學氣學理論的時候,往往會執著於文字、語言本身,而沒有領悟到它背後所要表達的真正的精神實質。

佛家用「因指見月」的公案故事教育後學者:以手指月,把手指喻為語言、文字,月亮喻為真理。能不能看到月亮,關鍵是順著手指所指的方向去看。如果我們只顧看手指,這就相當於在修煉中執著於文字、語言本身,而陷於「語言障」「文字障」。

故此,我們就不難理解佛教創始人釋伽牟尼所講的「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一字」的道理。禪宗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說的也是這層意思。

總而言之,我們對待氣學理論既要重視學習之,又不能執著於此;既要理論聯繫練功實際,又不能把理論教條化。正如恩格斯所講:「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

同樣,智能氣學的《混元整體理論》也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教給了我們一種思想方法,一種用整體的超常的意識去認識自然、認識人的生命活動的思想方法。

二.練氣功不要「死於法下」

這裡所說的「法」是指練功的功法、方法。

道教認為:「法財侶地」為修道必備的四個條件,而且法為首要條件,可見修煉如果無法可依是很難修成的。雖然功法在修煉當中很重要或者說不可缺少,但畢竟它不是究竟、不是道,它只能算我們在修煉過程中的一個拐棍或由此岸走向彼岸的一隻渡船而已。隨著修煉層次的提高,功法作為修煉藉助的工具,必須逐漸地淡化甚而至於擺脫掉。

但在實際練功當中,不少練了二三十年功的同道在練功中依然死死地盯住功法不放,練功的程式、方法、意念尚在原地踏步,每天聽著「捧、三、形」口令詞一成不變按部就班。在練功的方法上缺乏認真地思索;在練功的內容上缺乏針對性;在練功的意念上缺乏細微的體察,甚至錯誤地認為每天只要付出時間練幾套功就是認真練功了。

筆者在重慶授功期間,曾遇到一位學員,他每天把智能氣學的「三莊三法」、「練氣八法」都要聽錄音帶完整地練一兩遍,十多年如一日,真可謂「練功專業戶」,就這樣苦練的一個人,身體最終還是出了「大問題」!毫無疑問,這位同學的練功模式純粹屬於典型的「死於法下」,為法所縛,被法所困,認為練氣功就是練方法、練套路。

所以練功不僅僅要苦練,而且要適練。所謂適練,一方面指練功的內容、方法要適合自己;另一方面練功的強度、量度也要適合自己。比如:重病人練功應該多練一些偏重養的功法(開合、環流貫氣、站樁等)。當然,這些關乎到練養結合這一重要練功原則,筆者將會在以後專章撰文分析。

總之,練功不能一味地執著於法,要學會活練,把死法練活了。比如:練捧氣貫頂法除了練習全套外,還可以拆開練,按照開合拉氣、導引、捧氣貫氣三部分反覆體會,練功感覺就會大不一樣,大家不妨一試。

三.練氣功不要「死於形下」

這裡所說的「形」,指練氣功的形體動作、姿勢要求。「形」作為練氣功三調之一,也作為智能氣學的四大要旨之一,不可等閒視之。

古人認為:「行不正,德不來」、「正形攝德」。我們現今的練功也講「從形上入手」,可見形體姿勢在練功初期是相當重要的。

但當練功到一定階段和層次時,意識裡應該把形體姿勢放開,從而更好地體察內外的氣機變化,即所謂的「忘形而察氣」。比如:捧氣貫頂法動作練熟後,在正式練功時,就不要管動作了,重點應放在體察意氣的開合出入上;站樁時,開始可以簡單地調整一下形體姿勢,正式站時,就不要在意形體姿勢,而要體察丹田內在氣機的變化。

道理雖然如此,但在實際練功當中,往往我們就會自覺不覺地把過多的意識放在關注自己的形體姿勢上,從而忽視了對自身內外氣機的體察。尤其練形神莊時,有的功友(包括一些練功多年的老功友)從始至終都在死死地盯住自己的形體動作,意識裡總想著自己的動作姿勢是否做到位。

其實,練形神莊姿勢合乎標準固然重要,但比它更重要的是在練形神莊時神形相合的緊密程度及意念透入形體裡面的深度。

事實上,練形神莊並不是說你的形體動作很標準,就能一定解決身體的疾病問題。相反,單純地注意動作姿勢而不注重意念的運用和體察,這樣的練功恐怕只會勞神耗氣。

筆者過去在成都教功時遇見一位年過七旬的老功友,其形神莊動作做得確實標準,但練二十多年依然疾病纏身。我通過觀察和交流發現:此人練功原來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死於形下」者。當然,導致其身體差的另一個原因是情志的隨意發作。

總之,練氣功如果死死抓住形,只琢磨形,不琢磨氣,神和氣就被形拘滯住了,那就是最低等的下士形傳了。

四.練氣功不要「死於氣下」

練氣功,顧名思義,是指練氣的功夫。

練功前期對氣的體察,是練功中極其重要的內容,比如:智能氣學第一步功「捧氣貫頂」,練功的主旨和原則就是強調神氣並重,但當練到一定階段和層次後,意念就不要過多地去注意濃濃的氣感,這時候要神與虛合,進一步體會體內外那種虛無的狀態,而這種虛無的狀態就越來越接近原始混元氣的狀態。練氣功把這種轉換稱為「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還虛」。這說明練氣功的「神與氣合」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同的階段,神氣有不同的合的方法。

另外,練功到一定層次後,如果還一味地執著於氣,不但功夫難以上進,而且會產生很多弊病。

首先,若過於執著於氣感,會使神受累於氣,相當於傳統氣功所說的「神為氣奴」的現象,從而使神的主導作用難以發揮。比如:在練功當中,有的功友會隨著氣感的強弱有無而伴隨情志上的喜憂變化;還有的功友在身體的氣脈、關竅將通未通且出現難受等症狀時,便將神意長時間滯留於該部位,這樣做的結果,就會使神意完全被氣、被感覺所牽累,所束縛,從而使神意成了氣的奴隸。

其次,意念過於執著與氣,就會把體內的氣練實了,稱為「踏實之氣」,這樣就使氣本有的活潑、流動之性被束縛,從而產生諸多弊病,如:氣滯、氣滿、腹脹、頭脹、頭緊等,甚至不敢想氣和往體內收氣等現象。

例如:曾經有一位同學告訴我,她說她氣練得很足了,再不能往身體裡面收氣了,如果再收就感覺身體要爆炸了似的。其實她真的是氣練得很足了嗎?我說你是把氣練死了,練實了,不流通了,是意念過於著於氣、意念過緊過重所致。

所以,練氣功可不能憑自己的想像胡亂練習,尤其神氣並重練法是需要正確理論的指導,切忌不要「死於氣下」。

五.練氣功不要「死於令下」

這裡的「令」指練功的口令詞。

嚴格講,口令詞應該是初練者的一個拐棍,練到一定程度,這個拐棍就該扔掉了。自己一個人練功時,儘量少用或者不用口令帶。如果在氣場裡集體練功,聽老師帶功口令,也要注意兩點:第一點:要似聽非聽,不要傾神而聽;第二點:不要搶口令,也不要等口令,最好是你的動作始終跟在口令的後面。

這裡特別強調一點,就是聽口令時千萬不要被口令捆綁、束縛你的動作和意念,否則,就是我們所說的「死於令下」了。比如:做環流貫氣時,有的功友經常搶口令,早早地手就捧到頭頂;做形神莊第一節鶴首和第二節展臂動作時,經常有功友等口令,這樣就使動作失去了連貫性,違背了動功的原則——勻緩連綿的特點,從而導致形、意、氣都中斷了。

真正練好一套功,動作應該是行雲流水而連綿不斷的。

六.練氣功不要「死於病下」

這裡所說的死於病下的「病」,指的是有病的人練功所注意的問題。

病人尤其是重病人迫於種種思想壓力,如:醫院檢查出的不好的結果及醫生帶有不良信息的話語等,使病人對自身的病產生極度的恐懼心理。

由於工作關係,筆者二十多年來一直和病人打交道。工作中大量的事實證明:這種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其實比疾病本身更恐怖。因為由緊張、恐懼進而產生的心理失衡,會使病人的生活徹底亂了章法。

按氣功道理分析,就是神亂導致氣亂,氣亂導致行亂。紊亂的神氣會導致身體各個系統、器官出現不良的連鎖反應,這些不良反應又反饋給意元體,從而形成一種不好的循環。

因此,智能氣學對待病人練功特別強調「調神」,強調對病人進行針對性的「話療」,即談話治療,講氣學理論,從而打開病人的心結,消除對疾病的緊張恐懼心理,樹立對氣學好病的堅定信念,深信氣功科學一定能夠戰勝自己的疾病。

事實上,筆者傳播智能氣學25年來,親眼見證了相當多的重症病人通過練功最終得以康復!

所以,病人練功,首先應該練掉的是意元體裡的病態的意識信息,即意識裡要和病脫鉤,不想病,不要總是談論自己的病如何如何,否則,就有意無意地強化了病的信息場,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我們所說的練氣功不要「死於病下」就指的是病人的這種不良心理狀態。

為了讓大家對這個問題能夠理解更深刻些,不妨舉個例子:

曾經接收一個鼻炎患者,其實他還患有心臟病、高血壓、高血糖病,但鼻炎的症狀最嚴重,以致於一度影響他的呼吸,所以,他練功最想快點好的病是鼻炎。為此,他每天給鼻子不停地貫氣,不斷地加信息,也不斷地盯著看每天練功的效果。結果一個月練完,幾乎沒啥效果,但是身體其它的病卻不知不覺地都好了。講到這兒,有的人可能想,會不會是鼻炎比其他病比較難治呢?其實,這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病不好的根本原因是病人太在乎病了,太在乎結果了。類似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因此,智能氣學把「只計耕耘、不計收穫」作為練氣功對待疾病,對待效果的最基本的指導思想。

最後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以加深對以上問題的進一步理解:

一則故事是講古時候有一個年輕女孩,得了一種手臂僵硬且上舉放不下來的病症,多方求醫無效,最後找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中醫治療。老中醫瞅準時機,做了一個非常詭異的動作——去扒這個女孩的褲腰帶,結果,女孩瞬間就放下了手臂。由於道德意識的促使作用,使她在老中醫扒它褲腰帶的這一刻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疾病,所以不藥而愈。

大家也聽說過有的老年人得了老年痴呆症後不久,原有的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高血糖等都比原來好轉甚至痊癒的例子,這些都是意識裡忘掉病的神奇效果。深層意識裡忘掉病再加上練氣功,不就好的更快嗎?!如果一時實在難以忘掉病,那不妨採取「移情法」作為權宜之計,有時也有很不錯的效果。

第二則故事就是講「移情法」的效用。說有一個女孩臉上長了一個大包塊,多方求治未果。後來聽說有一位老中醫的治病偏方甚為靈驗,於是她前去求治並討要偏方。其實所討偏方甚為簡單:老中醫說女孩的病根並不在臉上,而在腳趾頭上,讓她每天定時揉搓腳趾的穴位,並且時時注意腳趾有無水泡產生。如有,則立即將其挑破以放掉毒氣,如若不及時挑破,則毒氣攻心,恐怕性命休矣!於是,女孩把所有注意力都統統放在腳趾上,每天揉啊點啊,並且隨時注意觀察有沒有起水泡。數日後,水泡尚未產生,但臉部包塊已沒有了。大家想想,這個病之前為什麼總是治不好?原因就是病人對病的思想壓力太大。後來老中醫通過「移情法」巧妙地將其緊緊盯著病灶的不良意識轉移開,從而收到了不藥而愈的效果。

所以,重病人練氣功最忌「死於病下」。當真正從深層意識裡面忘掉疾病,徹底放下生死,做到心死神活,那麼好病就只是遲早的問題而已!

以上為筆者多年練功教功的一些粗淺體會和經驗,僅供作為氣學同道交流之用,不當之處,還望諸位同道指正!

 

           肖世強寫於河北滄州青縣康泰養老護理中心

                 暨青縣智能氣學中心

                 2018年12月08日

相關焦點

  • 健身氣功·六字訣的「三調」順序
    要求高可能還會讓他們失去學練的信心,知難而退不利於健身氣功的學習和推廣。所以,對於初練的人應該先從「調心」開始。      首先,教學者應以自身的體會告訴習練者健身氣功的好處以及學習方法,讓他們對健身氣功有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從心裡先接受它。
  • 莊子練氣功用腳後跟呼吸?六個好習慣幫助我們簡單練好睡功
    俗話說「人有絕頂聰明,無師不能自通」,所以一定要對師傅和老師的講話、著作、言傳身教之類事情留心參悟,很多的寶貴知識往往是通過這些細微信息傳遞出來的,例如:莊子曾經提到過「踵息」一詞,翻譯出來是練氣功用腳後跟來呼吸,正常人無法理解這種事情,但是,有些明白的師傅和老師卻能根據這個,講出很好的功法來。
  • 健身氣功——六字訣功理解析
    健身氣功·六字訣是在古代六字真言、六字訣、六字氣訣等傳統功法的基礎上編創而成的健身氣功功法。本文試就其主要功理作一簡要探討。吸新吐故 錘鍊臟腑六字訣是以調息為主的吐納類功法中的吐氣派。調息,也即呼吸鍛鍊,是氣功鍛鍊中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在於調節人體內氣的運行和錘鍊臟腑功能,故西漢時的《淮南子》謂「吹呴呼吸,吐故納新」。
  • 女人練氣功有什麼好處嗎修生養性抗衰老
    平常看到練習氣功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練習氣功能夠修生養性。那么女性練習氣功有哪些好處嗎?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女人練氣功的好處。(資料圖)氣功雖然沒有太極拳那樣普及,但是氣功的功效和好處也是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如果可以堅持練氣功會有獨特的好處哦。
  • 修鍊氣功的意念集中與心理學「注意」的區別
    )把氣功的運用意識,如意識集中、專一等與心理學的「注意」等同起來,這是對氣功的運用意識沒有認真研究與缺乏自身的真正體驗的結果。這裡且不說氣功的運用意識的高層次內容(如「明心見性」等),就拿意念集中來說,它與注意也是有著巨大差異的。誠然,注意的心理過程包括有心理活動指向對象與集中於對象,這與氣功意念集中的心理活動指向併集中於練功的需要似乎相同,其實有很多不同。試分析之:(一)產生之動因不同。注意雖然有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內部注意(指人體內)與外部注意之別,但都是自然產生的心理活動。
  • 全家習練暖意濃 健身氣功陪伴我們居家抗疫
    全家習練暖意濃 健身氣功陪伴我們居家抗疫 發布時間:2020-04-21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陳誠 字體:
  • 智能氣功的九大特點
    智能氣功功理之特點是簡單而直指根本,如果把陰陽、五行等理論滲合於智能氣功,便背離了智能氣功的根本理論了。 二、有一套系統的功法 智能氣功這套系統功法,包括動功、靜功和靜動功三種練法。三種練法都要經過外混元、內混元、中混元這一從初級到高級的練功過程。 智能動功分為外混元、內混元、中混元三個階段六步功法。
  • 智能氣功九大特點
    智能氣功功理之特點是簡單而直指根本,如果把陰陽、五行等理論摻合於智能氣功,便背離了智能氣功的根本理論了。二、有一套系統的功法智能氣功這套系統功法,包括動功、靜功和靜動功三種練法。三種練法都要經過外混元、內混元、中混元這一從初級到高級的練功過程。智能動功:分為外混元、內混元、中混元三個階段共六步功法。第一步功為捧氣貫頂法,屬外混元階段。
  • 容嘉練氣功 願與男友一起練功
    最近推出新書「0敏系美人:向過敏人生說BYEBYE」的Channel[V] Vj劉容嘉出席skincode保養品活動,平時頻頻練氣功的她,每周二是她的「氣功日」,「為了練氣功推掉好多通告
  • 智能氣功科學概論(40)——智能氣功簡介A
    但是注意,我們不能用智能功混元氣理論來衡量人家的功法。人家的功法搞陰陽、搞五行,我們不能去指責人家。反過來講,拿他們陰陽五行的功練智能功行不行?也不是不行,稍稍變一變就行了。他那些動作也有一開一合,一開開到天邊,一合合回來,這麼練就行了。但是人家講,這樣一開把我們開壞了,他們不敢這樣練,那就沒辦法了。其實真是按照智能氣功的混元氣理論練了之後,好多功法都提高了層次,只是我們現在不這樣講。
  • 美國英語班學練養生「六字訣」
    這不,一次Margaret 老師問她的學生Shu:「你們已是80歲的人了,還是精力充沛學英語,在養生方面有什麼決巧?」  Shu回答:「人的生命在於運動,而我們的運動又多是中國傳統的氣功和太極。1989年,我突然得了急性青光眼,右眼壓高達72度(正常是18——20度),眼壓居高不下,有失明的危險,醫生異常擔心。
  • 練習氣功怎麼做到「靜」
    練習氣功怎麼做到「靜」,這是練習氣功的入門常識,也是重要的必修課。練習氣功,坐有坐的要求,動有動的要求,收有收的標準,那麼,練習氣功怎麼才能做到「靜」呢?詳情請往下看。第一,氣功鍛鍊非常強調入靜,高度入靜又稱「入定」或「閉關」。
  • 氣功治病,首重心神
    古人用於強壯自身體魄,修身養性的方法,這是我在幾個月前對氣功的認識。倘若有人對我說在氣功修煉方面有一定成就者能夠通過發放外氣來治病,甚至治癒癌症,我必然回以微笑,嘴上亦不避諱:「你傻啊,這也信!」時至今日,雖也偶然聽聞甚至接觸了氣功治癒的案例,我卻仍是不建議大家狂熱、甚至盲目的追崇氣功,但也開始拒絕沒接觸氣功,僅憑道聽途說的一點認知,便把氣功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加以否定。
  • 養生氣功八段錦動作特點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人,會利用氣功進行養生,大家都知道,氣功養生的方法,有很多種,氣功養生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而且還可以調節精神,有助於增強體質,效果非常好,養生氣功八段錦動作特點?有助於養氣,大家需注意認識。
  • 氣功科學原理 - 血管共振(轉載)
    退休後沉迷氣功, 往返美加中港臺五地, 尋門而入, 破門而出. 先後學過自發功, 太極氣功, 智能功, 及各式靜功等等. 練完小周天 (俗稱打通任督二脈), 再練大周天, 創自家功法, 各地書局圖書館能看到的氣功書籍, 均一一翻閱, 不肯放過. 各種氣功實踐, 多有所體會, 但所言理論, 均牽強附會, 在一個科學工作者看來, 絕不能接受。
  • 養生氣功三字經
    氣功稱呼吸是「調息」也稱為「吐納導引」。吐故納新的過程,就是呼吸中新陳代謝的過程。要求在「勻」的基礎上「深細長」,也稱之為「和氣」。調息會濟助內氣運行的動力,調控內氣運行的規律,達到氣血運行的更加流暢。五官展,似佛容,內外竅,互貫通。練氣功不只要做到四肢百骸的放鬆,更要做到臟腑的放鬆。
  • 我與健身氣功結伴而行
    今生我有緣結識健身氣功,是一件多麼幸福和幸運的事!那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有拳友告訴我:「重慶市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到武隆體育館教健身氣功,你去學不?」「當然要去,這麼好的學習機會。」第二天我們早早地來到體育館,看見了氣功管理中心的幾位老師「哇,全是大美女和帥哥!」(時間證明練氣功的人確實要比普通人年輕一些。)經過簡單的開班儀式,我們正式開始學習健身氣功「易五六八」四套功法。我喜歡五禽戲,跟著老師學習。真是幸運之至,教我們五禽戲的老師是重慶工商大學副教授童世敏,後來我才知道童老師是重慶市入選國家健身氣功精英班的骨幹。
  • 智能氣功科學概論輔導材料(15)——氣功科學綜述C
    這個問題搞清楚了,才能對智能氣功為什麼是一門氣功科學,有個初步的領會和理解。同時,我們對現代的科學界對待氣功的態度,也就能夠進一步去認識了。我們要樹立起幾個觀點:  第一,樹立氣功是一門獨立科學的觀點。因為它本身具備了成為一門獨立科學的條件,它有理論、有特殊研究方法,有研究對象、研究範圍,還有研究目的。它是獨立科學,而且這個獨立科學不同於一般的獨立科學,它是嶄新的科學。
  • 健身氣功氣舞的藝術性分析
    健身氣功氣舞是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推出的「接地氣兒」的新形式,是「倡導中華美學精神,推動美學、美德、美文相結合」的一項重要載體之一。其核心是弘揚健身氣功藝術之美,展現健身氣功的獨特文化底蘊,以符合中國人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和審美追求。
  • 練氣功要懂得「意識」能帶著氣走,要加強哪的功能就把意念放哪!
    唐太宗知道後,給羅通娶了個醜媳婦。可是羅通家長得都漂亮,這個醜媳婦到他們羅家後也變漂亮了。從氣功的角度看,變漂亮是完全可以的。不要說人的本質,連相貌都能變。當然不是一下變的,就看你的意識有沒有那麼大能量。意識能量大,一下就能變。能量不大,慢慢也可以變。咱們叫「意識美容術。這個意識的問題,對人的生命活動有著非常重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