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三十年 老屋 今天請讓我說再見

2020-12-22 石棉縣融媒體中心

這座位於川心店的兩層民房建於1987年,三十載的春秋,這座房子見證了熊中六老人一家人四世同堂的其樂融融。今年,老人一家的老屋劃入了川心店地塊舊城改造項目中。忽然的改變讓住慣了的一大家人有點難以接受,不忍和老屋說再見。這時老人站了出來。

棉城街道巖子社區居民 熊中六

我家這個房子從1987年開始修

修了三年才修好

到現在也住了三十年了

已經很陳舊了

現在已經四世同堂

家裡面的人

(起初)還是有各種各樣的想法

一開始是不太同意的

我也反反覆覆的給家裡面做工作

作為一個老黨員

我說現在政府要幫我們舊城改造

提高城市品質

讓我們拆遷修新房

我表示支持政府

我們用舊房換新房

給我們造福

我表示支持

更讓家人沒想到的是這位耄耋老人講起改造政策、政府規劃更是了如指掌。

棉城街道巖子社區居民熊中六

這個政策是舊房一平方米

換一平方米新房

有什麼不好的呢

一戶人還有三萬九的補助

還有過渡費

這些都是很好的很滿意的

不能讓政府為難

不給工作隊添麻煩

作為一個老黨員

要站在黨的立場上

要和黨站在一邊

和黨保持一致性

目前,熊中六老人一家已經搬出舊居,為了不給政府添麻煩,選擇自己去租房屋。老人說,之所以要如此支持,除了因為政府規劃得好、項目讓百姓滿意,更是因為工作人員的細心、熱情、專業。

據了解,為了項目的順利開展,我縣組織了多個川心店地塊舊城改造拆遷工作組和新棉鎮領導幹部、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詳細宣傳、講解、動員。不過就如老人的家人一樣,居民們一開始也有點猶豫,為了讓大家能夠早點住上新房,拆遷工作組花了很多精力和時間向老百姓宣傳政策,對不同情況的居民進行不同的問題討論分析,積極為他們解決拆遷存在的問題。

川心店地塊舊城改造拆遷工作組四組組長 鄭東華

川心店這個舊城改造項目

從6月12日

我們召開動員會之後正式啟動

啟動之後

我們各個小組

迅速的入戶(進行)政策宣傳

剛開始的時候

很多老百姓也是不能理解

通過我們的工作隊員做工作

逐漸的也慢慢支持我們的工作

經過工作組的努力,很多居民對政策更加了解,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和老屋說再見是為了家鄉更加美麗,他們支持改造項目。這也使得拆遷前期宣傳籤約工作得到順利開展。

川心店地塊舊城改造拆遷工作組四組組長 鄭東華

在整個過程當中

湧現了很多讓我們感動的事情

包括我們這位老黨員

通過我們做工作

慢慢把政策理解了

他作為老黨員思想覺悟各方面都很高

然後他主動帶上家人來找我們工作組籤約

完了之後他還對周圍的親戚朋友做工作

舊房

舊房

現在川心店舊城改造項目穩步推進中,對於明天居民滿懷期待。

再見老屋,我們會把城市建設的更加美好!

再見老屋,我們會迎接新的生活!

再見老屋,我們會將對你的愛

蔓延在城市每一角落!

記 者:董海濤 李雅莉(實習)

責任編輯:羅宇

值班編輯:寧鈺潔

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戰略合作夥伴

石棉青年

致力於服務石棉青年成長,

提供青年資訊。

凝聚青年力量,

傳遞青春正能量。

相關焦點

  • 再見,故鄉!再見,老屋!
    我對這個世界最早的記憶裡,有這樣一幅場景:我躺在炕上,母親靠窗做著針線活,窗戶外面下著雪,哥哥不在——那會已經上小學了,院子裡則傳來父親掃雪的聲音。這幅場景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可是我卻一直記得,記得清清楚楚。剛上小學的時候,家裡添了一臺17寸的「黃河」牌黑白電視機,從那時起,老屋裡頭的裝飾布局就保持了二十年沒有變,直到我大學快畢業的時候。
  • 老屋
    我們把父親安葬在村子南頭青青的麥田裡,那是他翻犁、耕種、收割了五十餘年的土地,那裡種過小麥玉米,收過穀子棉花。他愛他的地,他再不會回家來了,不回來喝茶吃飯聽秦腔戲睡覺了。他走了。他走了。  我問沉浸在喪夫夫傷中的母親討要老屋的鑰匙,"媽,我想到老屋看看。""老屋裡沒啥了,就是放些糧食、飼料、舊東西,還有你大(家鄉人把父親稱大)的蜜和兩箱蜂。"
  • 別了,我親愛的老屋!
    "一、二、三——四······」隨著拆遷工人響亮的號子,陪伴著我四十餘年的老屋在「噼啪」聲中倒下。年過七十的母親一大早便來到了滑坡搬遷的亂石崗上,顧不上料峭的春寒,她親眼目睹著自己一磚一瓦建起的老屋眨眼之間轟然倒下。
  • 三十年農村老屋第一次翻修,請來瓦匠師傅掙錢不多幹活很仔細
    近日,安徽蕪湖,攝影師來到嶽父家,第一次見到這三十年的農村老屋翻修,請來的兩位瓦匠師傅掙錢不多幹活還真仔細!這嶽父家住的老村子裡,能看到有人家原來住的是泥土壘起來的老房,歷史悠久,有50多年了,不過現在已經不住人了。
  • 故鄉:時光裡的老屋
    1961年臘月,父親權衡了當時城鄉現狀後,決定自動辭職。回來後,父親請了石匠在門前河裡和山坡上選擇花崗巖石打了一堆石材一一立門石,條石和基腳石,又請人抬回,堆放在準備做屋的場地裡。秋天,在門前不遠處的田裡,一家人在父親的帶領下,用土坯磚模印了幾千塊土坯磚。
  • 我的老屋我的娘
    調皮的我總是喜歡從裡子上的破洞鑽進被子裡,在裡面翻筋鬥,跟哥哥姐姐捉迷藏,直到娘訓斥著把我趕出來。  小時候娘經常跟我說,算命的告訴她,我是石榴木命,根扎在繡樓底下,長大了一定會娶一個像穆桂英一樣的大小姐。這不禁讓我既充滿憧憬又滿是困惑:自己這麼好的命,為啥還要睡在這土坯蓋的房子裡,睡在這土坯壘的炕頭上?
  • 說再見|請查收這份特殊的日曆(2020上半年)
    2020,你好 再見2020 這個特殊的年份帶走了太多倒計時3天你準備好和2020再見了嗎越是要和2020說再見的時候,我們越是懷念這一年,小編翻開日曆,今天和大家一起悉數那些難忘瞬間。
  • 終於要和老屋告別了……
    文:徐平    終於要和老屋告別了,這是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為什麼,我的心如此的惶恐。父親去世,小弟擔心年過七旬的老母親孤獨,趁著回家的當兒,順便就要把母親接到他任教的小鎮去。姐姐說:「住半個月差不多了吧?」
  • 老屋一一你是幫我實現夢想的搖籃
    兩年前的冬天,離別故鄉30多年的我,回過一次老礦,特意去看了我住過時間最長,也最值得懷念的老屋。原以為這棟風雨滄桑七八十年的老屋,早已不復存在。不曾想她還挺立在寒風中,等著他曾經的主人到來。只是破敗得令人不忍目睹,暗自落淚。我是在礦山長大的,從小到大住的多是單位的福利分配房。
  • 那土牆老屋,是一代人的深情回憶,是一代人的青春年華
    每年回鄉下,都會帶孩子們回老屋去看看,她們每次都會在老屋前嬉笑打鬧,把這當作了一個旅遊景點。孩子純真的笑容在老屋的映襯下顯的格外生動,可他卻無從體會老屋曾經見證的苦難搬離老屋多年了,也沒怎麼管理了,但當年種下的桔子樹卻還結滿了果子。
  • 別了,我的老屋
    我曾問過公公,這樣把樹枝折斷會不會影響來年結果,公公笑著說:「不會的,這些結過果的枝條明年就老了,結不了果了,折了去明年還會發新枝,才能多結果。」此時還沒到結果子的時候,但柿子樹枝繁葉茂,高大挺拔。當老屋映入眼底時,久違的親切掠過心頭。家人們站在馬路上和村民寒暄,女兒拉著我的手走進老屋。走下那幾級臺階,來到門前的院子裡:水泥打的地面有了不少裂痕,棗樹、石榴樹和幾年前沒什麼變化,只有桔子樹露著滄桑:主幹的頂端開裂著,四周的枝條低垂著,幾乎靠著地面,像一隻蒼老的手臂支撐著身軀。
  • 農曆五月二十九 世親菩薩《唯識三十論》譯出紀念日
    《唯識三十頌》是《瑜伽師地論》要點的結晶(圖片來源:資料圖片)2014年6月26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是《唯識三十論頌》譯出紀念日。《唯識三十論頌》,一卷,古印度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又作《唯識三十頌》《唯識三十論》《三十唯識論》《高建法幢論》。以三十偈頌詮釋唯識教義,乃瑜伽十支論之一。《唯識三十頌》是世親菩薩在其滅度之前,以悲愍心,將篇幅浩瀚的一百卷《瑜伽師地論》,取其菁華,濃縮成此三十頌,以方便後世眾生受持讀誦,故《唯識三十頌》可說是《瑜伽師地論》要點的結晶。
  • 世預賽義大利遺憾出局 與那憂鬱的一抹藍說再見
    世預賽義大利遺憾出局 與那憂鬱的一抹藍說再見 原標題:   伴隨了很多中國球迷成長的義大利隊告別了2018年世界盃,不少人難免遺憾,但不必傷感——暫時的道別可能意味著更好的相遇。
  • 鄉下的那些老屋:剎那間把我帶回到懷舊的記憶裡!
    歲月的車輪滿盈盈沉甸甸地負荷著無盡的劫難,老屋載著我的全家闖過了危如累卵風雨如晦的年光。老屋,是我生命不沉的方舟。凝視著老屋年邁而熟稔的身影,我總是淚眼朦朧。日子就像樹葉一樣,一片一片地枯萎凋零,儘管已別數年,但一種堅固強烈的老屋情結總是久久地在胸際徘徊。
  • 廈門36路公交車今天退休 與20年公交線路說再見
    縱使萬般不舍,依然得和你說再見。會展中心到東渡,在這條路上默默重複了20年的公交線路,在它最後的一個星期裡,竟火遍全城。[不舍]司機說不出再見從駕駛公交的第一天起,王建勇就被分配到了36路,至今已有20年。「老司機都退休了,36路屬我開得最久。」對王建勇而言,36路取消,像一位好朋友即將遠行。「開久了都有感情,每天它平平安安地送我和乘客回家,這種情感即是不舍,也是感恩。」
  • 懷念故鄉的老屋……
    文:張利平圖:愚伯的自留地故鄉的老屋已經很老了。從我記事的時候起,老屋就有了。那時候的老屋顯得分外的熱鬧。老屋的外面是我家的院子,院子很大。靠近屋子的地方整齊的立著四棵大樹。三棵是楊樹,還有一棵是梧桐。聽家裡人說這四棵樹是當初蓋房子的時候種下的,和老屋一樣的年紀。年月漸久,四棵樹皆長得高大筆直,枝葉茂密。春天的時候梧桐會開出花兒來,灑落滿院子的花香。
  • 寫一寫「我家這四十年」:我家的老屋
    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一篇:我家的老屋40年,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滄海一粟,然而於人生,卻是從呱呱墜地到人至中年。40年中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我家的老屋。從我記事起,我家就住在有衛生間的房子裡。而我的小夥伴們,很多都要每天倒痰盂,所以她們都特羨慕我們這些住套間的姑娘們。房子是單位裡的,每月4.5元房租。手巧的父親和幾個朋友自己動手,地面塗上油漆,畫了一個個正方形,正方形裡面有四朵花,有規律地排列著,挺好看的。牆壁,自己用工具鑿,然後把電線放裡面,塗上塗料居然一點都看不出來。鄉下的表弟最喜歡到我家來住。
  • 老屋 - 老屋--浙江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老屋 好久沒去看看鄉下的老屋了,忽然接到鄰居的電話,說大風颳倒了老屋東邊一棵大樹,樹冠壓上了屋子,我趕緊驅車前往。 十多年前父母帶著爺爺奶奶搬家到了城裡,老屋便空寂了下來。父親常回去照看,他會爬上屋頂更換破損的瓦片,勸都勸不住,後來我們找來幾個泥瓦匠,把屋頂徹底翻修了一遍,老爸總算放心了。
  • 散文閱讀:老屋
    2018-01-21 關英 散文網每一個老屋都有不一樣的心酸故事,不平凡的過往……——題記老屋離開老屋已有二十多年了,但老屋卻是我心靈永遠的棲身之所,也是我永遠的痛。老屋裝滿了我童年的記憶,成長的快樂,還有出嫁時灑落在母親懷裡的眼淚,母親留在我臉上的愛撫。我的家,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小院兒,四間紅磚房,大門朝南開,大門的西面寬些,春天可以種菜,夏天品食綠色的味道,秋天做晾場。秋天到來的時候,院裡堆滿了玉米,如金子一般金黃耀眼。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面試說課技巧:小學語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我說課的題目是《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一、說教材《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選自部編版3年級上冊第4單元第12課,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以生動有趣的筆觸敘述了一間老屋與一隻小貓、一隻老母雞和一隻小蜘蛛之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