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同質化競爭加劇,多元化布局成乳企新選擇

2020-12-13 騰訊網

日前發布的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到奶業振興:「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升級改造中小奶牛養殖場,實施嬰幼兒配方奶粉提升行動」。

事實上,在經歷三聚氰胺這一標誌性事件後,我國乳品消費變化明顯,當下消費總體呈現個性化、多元化及同質化。與此同時,中老年消費市場升溫明顯,促使多家乳企轉向保健食品行業。高端液態奶的強勁需求,也吸引了包括伊利、蒙牛、光明等多家乳企的布局。

從當下發展趨勢來看,整個乳品行業功能、專業市場需求巨大,乳企開始向保健食品領域拓展,經營多元化;少子、老齡化等現象將推動服務消費成為主流,促進多元化和個性化市場繼續高速發展;專業食品亦是未來產業的重要趨勢,而營養技術研究實力將成為乳企市場競爭的核心力。高端產品成為新增長點

我國在2004年以後進入食品安全問題高發階段,尤其以2008年三聚氰胺為標誌性事件。這意味著中國食品安全矛盾到達頂峰,該事件也拉開了中國圍繞食品安全加強法治、管理及監管機制建設的序幕。

對於乳品消費而言,經歷了三聚氰胺事件後, 2008年至今呈現三個不同發展階段。2008至2013年是乳品消費的第一階段,乳品消費總量增速放緩,高端乳品消費需求開始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規模以上企業乳製品產量為2698萬噸,同比增長5.1%,比2012年下降3.0個百分點,比2009年下降7.8個百分點。同年,利潤總額為180.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2.7%,淨利潤率為6.36%,比2008年提高3.5個百分點。從微觀企業銷售方面看,高端產品已成為乳企銷售收入新增長點。

從2014到2016年,乳品消費開始呈現結構性快速升級,消費總量有所下降。這是乳品消費的第二階段。在此階段中,乳製品市場受進口衝擊及其他產品替代等因素影響,加上一二線市場消費趨於飽和,通過產品結構升級提升業績難度加大。而三線以下地區消費受收入下滑、產品價格高等因素影響,消費量增長明顯放緩,甚至出現下降,市場未來仍需繼續培育。加上受宏觀經濟及居民收入等因素影響,國內乳品消費增長整體放緩,結構升級帶來價格上漲,推動了銷售總額上升,也抑制了消費總量。

乳品消費的第三階段是從2017年至今,這個階段產品極大豐富,消費呈現個性化、多元化,同質化競爭在加劇,行業集中度開始不斷提升。

而當下市場消費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包括三四線及農村市場消費增長速度仍然快於一二線,並且消費者消費觀念與意識與一二線差距縮小。中老年消費市場開始升溫,使得中老年產品消費增長有望進一步爆發,我國乳企開始將目光轉向保健食品行業。隨著「80/90後」成為乳品消費主力,對高端液態奶需求強勁,國內企業調整產品戰略。與此同時,高端酸奶市場也成為企業發力的重點產品。

多元化布局拓寬消費市場

對於我國乳業發展來說,未來消費趨勢日趨明顯。

在奶粉市場產能過剩、行業加速洗牌、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增長開始放緩的大背景下,乳企開始向保健食品領域拓展,經營多元化。因此,未來不同消費群體需求將引導市場產品不斷細分,功能、專業性產品消費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少子、老齡化等現象也將推動服務消費使之成為主流。出生率下降對嬰幼兒奶粉行業帶來的影響將開始凸顯,品牌競爭進一步白熱化,各大企業都往羊奶粉、有機奶粉等高端、差異化產品方向發力。

未來,市場將向集孕期、產後、育兒、幼教為一體的產品、服務消費方向發展,且服務將成為拉動產品消費的主要力量。與此同時,有財富積累的老齡化人群增多,針對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等需求的保健品消費市場將快速增長。

隨著經濟增長,居民收入提高,物質極大豐富,中國年輕一代作為消費主體,消費日益呈現多元化和個性化,未來多元化、個性化市場將繼續高速發展。

此外,營養技術研究將成為市場的核心競爭力。近年針對中國人營養的相關研究,大型企業主要針對的是嬰幼兒人群。未來,針對中老年人、年輕人、中小學生等不同群體的營養研究將逐漸成為熱點,產品會更加細分和具有針對性。從未來市場機會和現實競爭格局來看,專業食品是中國未來產業的一個重要趨勢,而且以技術為屏障,不斷細分和專業化的研究實力也將成為乳企市場競爭的核心力。

多方合力修復消費信心

縱觀十年來中國乳品消費情況,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的消費信心尚未完全恢復。在此過程中,應以企業為核心,政府為推手,媒體為媒介,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正面引導,提振國產乳品消費信心,促進乳品消費市場繁榮發展。

政府層面需加大科普知識及政策宣傳。政府及協會應提升與媒體尤其是主流媒體合作力度,加大乳製品科普知識、安全事件、相關產業政策解讀等內容,著力提升消費者對乳品認知水平;建立企業誠信獎罰和消費者舉報制度。就企業誠信問題建立獎罰制度或「紅黑」名單。要引導消費,並推動乳製品結構性調整。可通過政策引導、消費者教育等推動乳製品結構調整,引導國內外「乳資源分工」,發揮國內奶源「新鮮」優勢,大力發展巴氏奶、低溫酸奶、奶酪等高附加值低溫產品消費。

企業層面要繼續完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國際化發展,有效利用國內外資源,借鑑國外生產技術、管理經驗,提升自身質量安全保障水平,增強自身技術研發能力。未來乳製品將針對不同消費需求,不斷細分和專業化發展。要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全面認知,增強信任度。

媒體方面應提升自身自律性,樹立良好社會責任感,營造奶業消費的良好氛圍。對國產乳製品安全性等多做宣傳,對假冒偽劣、摻假制假等事件報導應側重政府執法力度,做好消費引導。媒體是政府、乳企與消費者信息溝通重要紐帶,要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做好政策解讀、科普知識宣傳等活動,提升消費者對乳製品認知水平,促進國內乳業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羊奶粉價格同質化,市場競爭將更慘烈!
    隨著競爭激烈,我們發現羊奶粉市場同質化競爭加劇,這一趨向在價格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羊奶粉價格趨同,競爭加劇在這一拐點期,隨著新生人口下降,奶粉行業產能過剩,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講過2019年奶粉產能約75%閒置,閒置率比2018年提高8%,普通牛奶粉和羊奶粉的渠道之爭會更加白熱化。
  • 飛鶴、澳優、伊利、蒙牛、美廬、和氏等乳企爭相布局中老年奶粉!
    而隨著細分品類市場競爭的加劇,中老年奶粉也越來越受到乳企的重視,目前已有飛鶴、澳優、伊利、蒙牛雅士利、和氏、美廬、惠氏、雀巢、雅培等乳企涉足中老年奶粉領域。市場競爭加劇,中老年奶粉受乳企關注近幾年我國新生兒數量不斷降低,人口紅利式微,常規嬰配粉市場增長滯緩。
  • 新食代|伊利、君樂寶等乳企巨頭布局,爭議中的無添加酸奶為何受寵?
    其中,無添加酸奶成為乳企爭相搶奪的賽道。儘管無添加酸奶的概念在業內遭遇質疑,但其高毛利高附加值產品特性依然受到青睞,除了光明、君樂寶、簡愛、樂純等企業外,乳業乳頭伊利也表示要跟進產品。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常溫奶市場已經成為紅海,發展空間有限,隨著冷鏈技術完善,低溫酸奶市場的發展潛力持續釋放,成為乳企布局的重點。
  • 品類競爭火花四濺,乳企如何脫穎而出?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不少品牌紛紛擴大消費人群,以此緩衝嬰配粉的激烈競爭。比如a2推出兒童奶粉、佳貝艾特推出營嘉成人奶粉、雅培菁摯有機系列上市的媽媽孕婦奶粉和兒童奶粉。各大乳企從立足發展嬰幼兒配方到延展到全家,正不斷實施從品牌到品類的戰略布局。隨著行業競爭不斷升級,未來,乳企到底該如何突破品牌和品類的發展也引起了筆者思考。
  • 六大乳企齊聚東北奶源帶 競爭加劇或致奶價上漲
    在一季度幹乳製品產量同比上漲的背景下,作為乳業高利潤領域的奶粉日益成為各本土企業競爭的焦點,而其中的奶源問題更成為重中之重。伊利上周公告稱,將出資5.52億元投資黑龍江杜爾伯特年產45000噸配方奶粉項目,而實現內蒙、黑龍江、新疆石河子三大黃金奶源帶的進一步布局之後,伊利奶粉總產能有望從15萬噸提升至20萬噸。
  • 飛鶴、君樂寶、惠氏、貝拉米、合生元、菲仕蘭等乳企接連出新,有機...
    今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乳企的計劃都被耽擱,因此後疫情時代,我們看到不少乳企扎堆推新品。綜合來看,今年有機奶粉依然是乳企的重要戰地,特別是對於部分中大乳企而言。
  • 燕塘乳業:科技興乳 高標準護航高品質
    原標題:科技興乳,高標準護航高品質   擁有逾60年品牌歷史的燕塘乳業,於2014年登陸資本市場,在激烈競爭的乳製品市場中,走出了一條有別於幾大巨頭的
  • 光明神秘新品驚爆2018中國奶業展,百年乳企新戰略獨家深度解析
    光明展區等待展會正式開幕圖片來源:現場拍攝這一系列創新產品的背後,究竟反映了百年乳企光明,未來戰略布局上發生了哪些新變化?本文將通過梳理光明此次展出的新品,解析這家正變得越來越有創新活力的百年乳企最新的戰略!
  • 乳企競購輝山乳業背後:負債與上遊資產的選擇題
    自去年底退市後,輝山乳業的接盤者換了一波又一波。9月19日,有消息稱,新希望集團與越秀集團將競購輝山乳業。在此之前,伊利、蒙牛、菲仕蘭、中糧集團等都曾對輝山乳業有重組意向,但最終都紛紛退出。在眾多乳企爭相競購的背後,是上遊奶源正成為當下乳企競爭點,而輝山乳業存欄奶牛等上遊資產也成為了「香餑餑」。
  • 光明乳業擺脫莫斯利安「依賴症」 低溫鮮奶競爭慘烈
    在2018年上任後,濮韶華一方面啟動產品多元化,特別是重新加大了低溫產品的投入力度,即「領鮮」戰略,推出多款高端巴氏奶新品,以華東市場為核心,逐步向華中、華南、華北加速滲透。據濮韶華介紹,2020年仍將進一步推動低溫產品的市場擴張,目前光明乳業正在進入尚未布局的安徽市場,已在安徽北部開始審批投建牧場,下一步不排除與當地的存量乳企進行合作,搶佔市場。
  • 高端奶粉佔比達67%,乳企如何借勢增長?
    從幾家乳企財報可以看出,增速迅猛的高端、超高端奶粉已然成為乳企營收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未來高端奶粉市場或將會成為各大乳企重點競爭的領域。 勢不可擋,高端產品趨勢加劇 目前市場上奶粉品牌數量眾多,消費者認知競爭激烈,熱播電視劇、綜藝植入、明星代言等已經是常規操作,銷售成本增加,乳企的運營成本也在不斷提高。
  • 百億藍海市場,乳業「強龍」入局,羊奶能否迎來「牛市」?
    各方勢力都想盡辦法為一頭牛拼得你死我活,競爭白熱化,也趨於同質化:澳優有的配方奶,飛鶴也有;蒙牛有的特侖蘇、純甄,伊利也有金典、安慕希;新希望挖掘的鮮奶市場,光明早有布局......羊奶粉,就成了被乳企盯上的新的增長點。
  • 打造「數位化」科技型乳企 新希望乳業正成為「新鮮一代」的不二選擇
    近年來,新希望乳業把「鮮」作為核心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作為指引,確立了「科技型乳企」的發展模式,圍繞新鮮、新潮、新科技的「三新」維度,向數位化方向轉型,並在會上提出「新鮮一代的選擇」這一品牌戰略。從率先在世界範圍內,提出「24小時鮮奶」的概念,用時間的長短來定義一杯牛奶的品質高低;再到如今在乳業內率先提出建設「科技型乳企」,進行數位化轉型;新希望乳業似乎總能帶給外界不一樣的觀察與思考。建設「科技型乳企」,探索數位化轉型之路,對於新希望乳業到底意味著什麼?又能帶來什麼?
  • 乳企跨界分食烘焙「大蛋糕」
    火熱的烘焙行業自然成為企業跨界的選擇之一。日前,光明乳業首家烘焙麵包店「光明悠焙」在上海開業,這也是光明乳業繼進軍冷飲市場後,跨界的又一嘗試。此外,恆天然、新希望、蒙牛等乳企都瞄準了這一市場機遇,欲將烘焙打造成新的市場連接樞紐,助力企業發展。小烤箱「大蛋糕」烘焙市場規模數千億隨著居民收入增長,消費結構升級,我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 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儘管明治中國方面表示其牛奶業務未受此影響,但明治乳業盈利乏力卻是不爭事實。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購買力下降及進口高端乳品競爭加劇,業內預計明治乳業在華將迎來新的挑戰。
  • 君樂寶A2型奶粉試銷月訂單過億 國內乳企對標高端洋奶粉
    在行業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定位於高端細分市場的A2型奶粉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乳企入局。12月10日,君樂寶宣布,其全產業鏈A2型奶粉正式上線,試圖借其打破該類型進口產品對市場的壟斷。據君樂寶方面透露,至臻A2奶粉目前試銷一個月,經銷商訂單金額已經超過一億元。
  • 區域乳企困境:莊園牧場、皇氏集團預虧 燕塘乳業淨利下滑九成
    「隨著乳製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全國性乳製品企業有可能加快進入區域性市場,在全國性乳企品牌在西北地區投入力度的增大和本地乳品企業成長的背景下,公司市場營銷策略及新產品研發的壓力逐步增大,公司在甘肅、陝西和青海市場的競爭優勢將受到影響。」莊園牧場方面稱。
  • 重磅:中國或再現100億乳企!剛剛,「鮮奶爸爸」出手,新乳業17億收購...
    來源:胡說有理4月29日胡說有理剛剛報導新希望乳業(簡稱「新乳業」)在今年內或將發起新的併購,時隔一個「五一」小長假,新乳業於5月5日就正式對外官宣了:將以17.11億元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即寧夏夏進乳業)的全部股份,收購資金的60%為現金自有及自籌資金,40%擬通過可轉債募集現金支付。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中國狀況如何?
    儘管明治中國方面表示其牛奶業務未受此影響,但明治乳業盈利乏力卻是不爭事實。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購買力下降及進口高端乳品競爭加劇,業內預計明治乳業在華將迎來新的挑戰。而從明治、和光堂、森永陸續退出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到山東朝日綠源乳業巨虧「賣身」新希望,再到明治低溫液奶入華多年難獲盈利,業內認為日本乳企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水土不服」狀態。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儘管明治中國方面表示其牛奶業務未受此影響,但明治乳業盈利乏力卻是不爭事實。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購買力下降及進口高端乳品競爭加劇,業內預計明治乳業在華將迎來新的挑戰。而從明治、和光堂、森永陸續退出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到山東朝日綠源乳業巨虧「賣身」新希望,再到明治低溫液奶入華多年難獲盈利,業內認為日本乳企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水土不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