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最後一首詩,字雖不多,但讀來滄桑心碎丨可讀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毛澤東一首不到50字的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寫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 《訴衷情》。

《訴衷情》

當年忠貞為國愁,

何曾怕斷頭?

如今天下紅遍,

江山靠誰守?

業未就,

身軀倦,

鬢已秋;

你我之輩,

忍將夙願,

付與東流?

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歲時寫給周總理的。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好,疾病纏身,周總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經預感到,革命將發生曲折,他和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夙願將要「付與東流」。他問自己,也問周總理,社會主義的紅色江山究竟「靠誰守」?這首詞,字數雖然不多,但情感真摯,讀來滄桑心碎,令人潸然淚下。

12月26日是毛主席誕辰124周年,此時西方正熱烈的慶祝他們的聖誕節,而作為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不應該盲目推崇西方的聖誕節,而要慶祝比聖誕節更重要的節日---毛主席的誕辰!不是嗎,沒有毛主席哪有新中國,沒有毛主席哪有現在強大的中國,哪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讓每一個中國人都看到毛主席最後一首詩裡所表達的語重心長及殷切希望。

更多

賈躍亭,北京證監局喊你12月31日前回國!

這類檢測儀已被國家叫停,但有些醫院還在用!

流浪漢用20美元幫助了路邊的一個姑娘,改變的卻是自己的命運...

相關焦點

  • 杜牧失意後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經典,最後七字令人深思!
    全詩格調悽婉,深沉感人,短短二十八字,美到讓人心碎。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杜牧的這首《初冬夜飲》: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首句「淮陽多病偶求歡」,不僅點出詩題「飲」字,還奠定了全詩的悽婉格調。「淮陽多病」,指的是漢代汲黯的典故。《漢書·汲黯傳》載,汲黯被漢武帝召為淮陽太守,黯泣曰:「臣常有狗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
  • 蘇軾最有名氣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最後14個字飽含了人生哲理
    自打蘇軾被貶到黃州之後,通過在定慧院的修行和日夜的反思,終於讓輕狂不羈、口不遮攔的的蘇軾大大明白了人生的意味!有時低調一些並不是壞事,「難得糊塗」更多的時候並不是貶義詞。試問這世間又有多少文人墨客能夠做到難得糊塗?就算放到今日,正在捧著手機的你來說,面對錯綜複雜的人世滄桑,你又能做到幾回「難得糊塗」呢!
  • 毛澤東為何為一座小山坡專門抄了一首前人的詩?
    文丨伯平 (來源:資料圖) 1964年,毛澤東給他的秘書田家英寫了這樣一張條子: 田家英同志: 近讀《五代史後唐莊宗傳》三垂岡戰役,記起了年輕時曾讀過一首詠史詩,忘記了是何代何人所作。請你查一查,告我為盼! 毛澤東在許多年的戎馬倥傯後,讀五代史時仍能清楚地記起年輕時讀過的這首詠史詩,可見其對它的印象深刻和喜愛。
  • 趙翼最經典的一首詩,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清代一位詩人有一首最經典的詩,曾經讓無數人感動!題遺山詩清代:趙翼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無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行殿幽蘭悲夜火,故都喬木泣秋風。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趙翼是清代文學家,字雲崧,號甌北,乾隆年間進士。他長於史學,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他從小孤苦伶仃,15歲就開始掙錢養育弟弟妹妹。當了秀才後依然教書養家,考取舉人後做了幕府,境況終於有所好轉。這期間他努力學習,詩文水平也大進,終於成為清代著名的學者。
  • 李商隱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0字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因為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李商隱備受排擠而一生困頓不得志。所以李商隱的詩歌作品多抒發對身世坎坷的感慨,格調悽婉。比如,李商隱的一首經典詩歌作品《落花》。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李商隱也寫過很多無題詩,其中既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謳歌和追求,也暗喻自己的身世之感。讀者不僅非常熟悉這些無題詩中的警句和名言,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曾感動過無數人,最後7字更令人心碎。
  • 唐朝的一首思鄉詩,將滄桑寫到了極致,讀懂的人甚少!
    唐朝的一首思鄉詩,將滄桑寫到了極致,讀懂的人甚少!北堂種萱草,花開不見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古代遊子們出門遠行的時候都會在堂前種上一盆萱草,以減輕母親對遊子的思念,見物如見人,可以說古人也是非常的用心良苦了。
  • 歐陽修最感人的一首詩,寫盡了女子的相思之苦,美到令人心碎!
    古代的愛情詩可謂是多之又多,其中離別、相思的悲情詩詞更是佔到了多數。無論是誰都會有遇到自己喜歡、動心的人,但是愛情如同人生一樣,總有悲歡離合,總會留下遺憾,當遺憾來臨之時,我們會是怎樣的心情呢。由於生活或者其他原因導致彼此之間要分別,從而帶來了彼此深刻的相思之苦。
  • 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詩有百解、詞無達詁。比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很多作品,用典較多,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有些看似描寫閨怨,其實是表達詩人內心的愁情。而杜牧的作品貌似曠達不羈,其實又暗喻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下面介紹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 孟浩然很冷門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卻美得讓人心碎!
    相信大部分的朋友對於他的詩,那都是非常的熟悉,例如他的《過故人莊》、《春曉》、《田家元日》等等,那都是唐詩裡不朽的名篇,很多人都能夠背誦。孟浩然的詩大多都是充滿了真摯的情感,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尤其是他的《春曉》,那可謂是婦孺皆知,連小學生都能夠全篇一字不漏地背誦下來。而且他的這些詩,不僅朗朗上口,而且每一首詩,那都是極為的工整,情景交融,非常值得一讀。
  • 王勃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愁」字,卻句句都是愁,讀完令人心碎
    王勃,字子安,為唐代文學家,是古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市)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王勃是個非常聰明好學之人,他在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寫文章,文筆流暢,因此被稱為「神童」。
  • 白居易的一首詩,明白如話,卻直抒胸臆,最後10字更值得稱道
    歲月滄桑、世事紛紜,生活中充滿了悲愁和喜悅,更有無數說不清、道不明的坎坷與辛酸。有人笑對人生,在危急關頭依然鎮定自若;有人悲嘆命運,在存亡之間極易茫然失措。生命就像一曲交響,時而淺吟低唱,時而引吭高歌。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開篇10個字從未被超越
    詩仙太白再厲害,七絕他是很難勝過聖手王昌齡,出塞詩他是很難勝過詩豪劉禹錫的,這就是各人自有各人的風格,後世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排名不好排,但若論起誰的詩最美、最空靈、最有意境 ,那摩詰居士王維若不排第一,肯定沒人敢排第二。王維是詩人,也是畫家,這就註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喜愛山水,善於在自然萬物中發現人生的真諦,當時被人稱為「天下文宗」。
  • 李白的偶像寫了一首小詩,雖僅20字,驚豔了世人千年
    相比之下,他的「閨怨詩」自成一家,獨樹一幟,不過因為他的山水詩光芒太盛,反倒湮沒其間了。李白有一首閨怨詩《玉階怨》很出名,但實際上這首詩也是李白模仿謝脁的同題詩歌而作。 今天我們就再一起來讀一首謝脁的經典閨怨詩——《王孫遊》。唐宋乃至後世多篇詩詞或脫胎於此詩,或多少受到此詩的影響。
  • 王昌齡意象很美的一首詩,最後7字是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我國古典詩詞的意象極其豐富,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以月傳達思鄉、念親之情;「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是以芳草喻離恨或相思;「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是以鷓鴣鳥寄託處境之艱難等。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首《芙蓉樓送辛漸》,來體會一下詩詞的意象美。《芙蓉樓送辛漸》是王昌齡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寫於王昌齡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
  • 1961年,郭沫若因何翻譯魯迅的這首詩?與毛澤東的指示有關
    不對吧?郭沫若、魯迅都是同一種語言寫作的高手,何用翻譯?也許,是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吧?這兩位又都是通數國語言的翻譯家。不,不僅是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的確確是同一種語言——漢語的翻譯。而且,這次翻譯還與另一位詩人、政治家的毛澤東的指示相關。
  • 詩詞 | 「詩神」毛澤東霸氣詩詞集錦
    閱讀本文前,請點擊箭頭所指藍色字,再點擊關注,看下期更精彩的內容.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最後14字想像奇妙,令人拍案叫絕
    無論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還是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亦或是高適《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一首首流傳至今的送別名篇,無一不具有扣人心弦的藝術力量。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送沈子福歸江東》,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筆下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
  • 李商隱: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20字,美到令人心醉亦心碎
    唐朝經濟繁榮,國家安定,對外開放包容,對內和睦開明,因此唐朝的文化是多種多樣的,在唐朝也出現了非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今天我們所要講述的是一位晚唐的著名詩人,他的成就不亞於李白,杜甫等文人,他的詩樹立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卻也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確立了他在唐代詩壇一定的地位,他的詩歌創作風格對後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