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己孩子教育的一點小想法

2020-10-22 喀什文一

今天呢,突然想談談孩子的教育問題。

我自己有一個3歲多的女兒,從出生到現在,從來沒有動過一根手指頭,並且我和愛人呢,工作忙,都是孩子奶奶帶她,即使她犯了錯,也由於自身的虧欠情緒,最後不了了之。但是孩子逐漸的長大了,雖然只有一個女兒,也想著不能放任自流,要啥給啥,最後慣壞了可咋整?

孩子現狀,出去了表現不是一般的好,也許是自我感覺,出去知道叫人,有禮貌,隨時跟著大人,不亂跑,有想要的東西,經過同意拿一樣,即使不給買也不哭不鬧,吃飯也能自己吃,不想吃的東西不要,去遊樂場也是可以自己玩,和小朋友玩,不操心,叫走基本上就跟著走了,但是就是回家後到我跟前,就成了,想幹的事,想吃的東西,沒滿足,哭!那傷心的啊,鼻涕一把,淚一把,在她媽跟前不一樣,聽話、乖巧。

孩子這樣的現狀,我基本上是很滿意的,但是她上幼兒園了,真不知道怎麼教育她,她這個溝通能力呢,倒不是很擔心,打小發音清楚,也敢說,擔心學習,擔心她以後去了學校,除了學習成績不操心,別的都操心,也擔心她大大咧咧的,在學校、路上不安全。我和孩子媽呢,基本上沒有什麼教育理念,我呢,是個順其自然的性子,感覺不知怎麼就30多了,她媽感覺也差不離,想從自身找點經驗,發現確實是沒什麼經驗。

本來呢,孩子嘛,我想著能提供一定的物質條件,有一定的陪伴,健康、快樂的長大就行,但是這個社會不這樣看,孩子的教育,是個世界性的難題,現在是家長不會當家長,老師不會當老師,孩子不會當孩子,必須得絞盡腦汁去找方法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去拼搏,不然以後孩子什麼都不會,怪家長的可能也是有的。

孩子還小,我也想言傳身教,但是一上班就隔天才能回來,還是晚上,回來就引導孩子看書,感覺孩子好累,大人也累,但是嬌寵著不管,又害怕自己不教育,以後被社會教育了,更心疼。

現在能做的,就是把它當成一個小樹苗,按時澆水、施肥、修剪,當然還有磨練自身,同時儲備一定的教育知識,還是得以身作則,並且得讓孩子崇拜自己,不然真不好教育。

相關焦點

  • 關於英語教育的一點小想法
    關於英語教育的一點小想法路線設計一:高端路線二:大眾路線1:高端路線普通的學校教育完全無法滿足目前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期望,大家都爭先恐後地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英語教育作為普及中國很多年的教育品種確實給很多中國人打開了世界大門,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利用英語教育來真正改變自己,究其原因,學業太重,缺少應用的環境,並非每個人都有出國學習的機會,或者有老外天天陪著你既然做英語教育,就應該做到全外教,讓孩子們從內心用英語思考如何溝通,只要進了機構的大門就鼓勵說中文。
  • 獨裁式教育:以自己想法為中心,教導孩子不可取,4方面進行改善
    文丨巧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生活在這個萬千世界中,很多事情都需要一點一點去摸索,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家長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借鑑身邊人育兒的經驗,或者學習各種母嬰育兒的軟體上的育兒方式。但是,由於家長缺乏經驗或者不夠專業,在育兒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問題,獨裁式教育就是一種。
  • 關於《妄談瘋語》的個人小想法——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
    當然我個人可以評斷好壞,但相信每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在這裡就不做誘導了。下面給出一些小小的想法O(∩_∩)O。文墨人提起他的兒子,往往稱「小犬 」或「豚兒」。犬者狗也,豚者豬也。如此自謙,未免是自居為老犬老豚。然而說起他的女兒來,則用「小女 」,絕不比之為豬狗(有時稱兒子也用「小兒 」)。
  • 關於教育減負的一點想法
    說起教育減負,很多家長是極其不樂意的,甚至帶有強烈的牴觸情緒,好像中小學生就應該睡很少的時間,寫寫不完的作業,只有這樣才能「學而優則仕」。真的是誰睡得時間越少,寫的作業越多,最後成績就越好嗎?不見得! 應試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系統地針對個體不同的應試方案。我可能需要在英語方面做出額外的付出,你可能需要在另外的科目做出額外的付出,每個人的情況是不同的。
  • 「為了你好」是「自私」的教育?愛孩子請別忽略孩子內心真實想法
    1、「為了你好」是「自私」的教育?看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時,教育專家張敏老師提到了一點,「為了你好」的教育,是「自私」的教育。事情還要追溯到第一期節目。這檔節目播出後,一年級男孩凱凱因為在寒假寫了376張卷子,以及凱凱媽媽強勢的教育理念,引發了嘉賓和專家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凱凱的作業太多了。除了學校的作業,凱凱媽媽每天還要給他留其他作業。從主持人到嘉賓們,到教育專家張敏、以及演播室裡另一位孩子的媽媽,都紛紛勸凱凱媽媽,給孩子少留一點作業。到了第三期節目,凱凱的作業卻沒有減少。
  • 關於「聯想記憶」的那一點想法
    今天我就來說說關於「聯想記憶」的那一點想法。如果看了我前面文章的人應該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前面知識在記憶的過程中,基本都加入了個人的聯想,同時轉換的內容是可以產生畫面的。(等等難道你要說的是這個?)以上就是我對聯想記憶的那一些想法,記憶之路任重而道遠,願每個喜歡記憶的人都可以在記憶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如果你想獲得更多記憶信息,記得關注我喔!
  • 孩子的看法和自己不同:不要著急否定孩子的想法,學會傾聽孩子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因為年齡小沒什麼閱歷,所以他們覺得當孩子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的時候,孩子的想法一定是不成熟的,所以就讓孩子停止這想那樣的看法,必須要採納自己的看法。當孩子覺得自己想要買那本有趣的科學漫畫時,家長就覺得漫畫書一定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當孩子提出一個人去附近的景點玩時,家長覺得那樣不安全不允許一個人去……當然家長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兩個同齡人的看法不一樣很正常,兩個家長的教育觀念都一樣,更何況是和年齡差距大生活經歷不同的孩子們呢?
  • 懂教育的家長,從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比如,可以給孩子兩個選擇,要麼「看完動畫片,馬上來吃飯」,要麼「再看兩分鐘就來吃仮,然後吃仮後還可以再看一個動畫片」。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和決定,這樣執行起來就會比較容易。 家長們必須承認,孩子正在逐漸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個性、興趣、需求以及情感表達方式。父母應該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滿足孩子的需要。
  • 教育理念:百分百按父母想法長大的孩子最好騙
    第一次他說孩子的外教老師有口音;第二次說幼兒園裡有個孩子一不順心就尖叫,自己孩子現在也變得喜歡尖叫了;這一次他說幼兒園給孩子打小紅花,他很不認同這種教育方式。其實我特別理解這些家長,關於孩子教育問題,在所有家庭都是世紀工程,巴不得孩子能夠按照自己預想的那樣成長起來。而實際情況卻比想像的最差情況還要糟糕,於是有的家長就開始學孟母,三遷完全不能滿足他們了,簡直就是「走讀」,走到哪,讀到哪。要不是這個過程本身就很痛苦,都讓人很懷疑他們就是利用免費試讀的空子,這麼一家一家讀下去……別說,把北京所有幼兒園都讀一遍,孩子應該也能上小學了。
  • 不要把孩子當成孩子,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情緒
    同樣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有時會感覺自己孩子成長速度太慢,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想法。事實上,這已經是孩子最快的成長速度,只不過在父母看來始終覺得有些不夠。因此有些父母就採取一些極端方式來幫助自己的孩子成長,這種拔苗助長式的成長方式,的確能夠在短時間裡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當他真正長大成人的時候,會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著急。
  • 提倡尊重的教育理念:如果孩子的想法太「離經叛道」,要怎麼辦?
    聊到充分尊重的教育理念這個話題,我想請各位家長認真思考一下:你接受孩子的想法到了什麼程度?你真的能接受一些看起來有些標新立異,甚至「離經叛道」的行為嘛?近日,黃磊的大女兒多多曬了一組照片:清新短髮染了一點紫色。照片很美,但是也帶來一陣非議。有網友指出,多多才13歲,染髮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學生!
  • 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是我,我就會尊重孩子的想法,既然她自己不願意扎,拿她就得自己承擔不扎頭髮熱的後果,我們沒有必要非要孩子避免這個後果,再說,閨女前些天因為不肯扎頭髮已經把頭髮剪短了,現在並不那麼長,真不紮起來也不會熱到哪裡去。
  • 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兒童心理疏導有講究
    「小屁孩,知道什麼呀?」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事實並非如此。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科醫師張曉鳴介紹,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心理活動。兒童的心理和身體一樣,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營養」。
  • 教育孩子,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最難
    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最難 為什麼說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最難呢?因為在孩子面前為人父母者始終放不下架子,總是高高在上,沒有了解孩子的心裡在想什麼?也不知道孩子為什麼不喜歡上學。不要小看她是個一年級的孩子,在她的眼神裡我讀到了無助,發現了仇恨。短暫的時光,我也難以走進她的內心世界,可我發現了孩子的苦惱。
  • 9點教育孩子的小哲學——教育孩子就是約束自己
    之前說過很多接地氣的關於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育兒的小哲學,希望對作為家長的你有用~一、點滴細節才是你的生活。我們在忙著用相機、手機不停記錄的同時,正在不經意間錯過最值得體驗的東西。體會生活、感受美好,遠比忙著記錄來的重要。
  • 高明的教育是孩子既能聽家長的意見,也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
    在教育的過程中家長要考慮到孩子的個性和個人意願,但同時也要糾正不當的言行和錯誤。要把講道理和孩子自己的思想結合起來,讓他們真正能從心裡認同家長的話,才會改變自己的做法。作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父母一定要明白,教育不是單純地向孩子灌輸,而是需要雙方共同交流互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父母的眼睛不能只盯著孩子的錯誤和缺點,卻對自己做得不對的地方視而不見,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談,舉止,從而看到教育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樣才能根據現狀及時進行調整。反省並非只是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是要在此基礎之上,找到更好的方法去改正過去的錯誤行為。
  •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自我覺醒重要無比
    還沒結婚前,周圍有孩子的父母總會見縫插針地訴說孩子的點點滴滴,有幸福的,有頭疼的,有建議的,有純屬曬娃的,而我總會心裡一副和我有啥關係呢,只是附和的笑笑。心想以後我有孩子了一定不這麼做,一定做一個又開明又溫柔的媽媽,心裡對於別人的做法總有自己的想法去反駁,腦子就是只認為自己認為的。因為當你沒有時,你對於別人的任何說法總會沒法感同身受。
  • 關於工作 關於自己扮演的角色 關於虛榮心 關於教育孩子
    關於工作 關於自己扮演的角色 關於虛榮心 關於教育孩子關於工作曾經的我幻想過有一天可以過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這個想起我自己,有時候為了能夠讓家人過得安穩,自己何嘗又不是在外面受盡委屈,為了養家餬口,為了孩子可以燦爛地笑,可以心無旁騖安心上學,在自己外面做著一個安靜的小丑。
  • 關於教育的一點體會
    我對一蓮老師在培訓中所說的教育三論深以為然。未論育人,先論心念佛遺足跡於此,其跡長短,在人心念。老師要先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相信自己可以給他們帶來向善向上的影響,才能最終真的影響他們。就像皮格馬利翁一樣,將全部的熱情、全部的愛都賦予學生,學生一定會感知到這種心念,從老師的愛和熱情中得到滋養和生長的力量!
  • 關於對steam教育的想法,它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關於對steam教育的想法,它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格物斯坦機器人 發表於 2020-12-25 14:58:48 現在中國打著「STEAM教育」旗號的培訓機構,主要有這幾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