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有這麼一個說法,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的陪伴是特別重要的,好的陪伴甚至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不得不說,親子共讀在在這其中算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方式。
對於2歲到10歲之間的孩子,我們可以用這樣的一些方式去陪伴他們一起讀書。首先為什麼會有一個年齡界限,是2歲到10歲之間的孩子呢?是因為通常孩子在2歲的時候,他的語言發育期就開始了,有一些發育更早的,然後2歲的時候呢開始就會咿咿呀呀的學語,開始會說一些簡單的關鍵詞句段。那為什麼是到10歲呢?因為10歲是孩子通常在小學4年級左右,這孩子也都是個小大人了,但是父母還是可以陪著孩子一起閱讀的。
父母和他一起來讀一本書的時候,有一些交流互動,啟發思考啊,會對孩子未來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帶來非常大的幫助。我們今天的話題就是:親子共讀。
第一:為什麼我們要進行親子共讀?
第二:親子共讀到底讀什麼?
第三:如何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親子共讀?
我發現我們在家裡面跟孩子讀書存在著一系列的挑戰。有一種父母是自己本身就不愛讀書,不愛看書,沒有經常看書的習慣,卻會要求孩子要多看書。
第二類父母他非常喜歡看書,他想要求孩子讀書的時候,孩子很難持續專注地去看書。
第三類父母他會一邊在旁邊看電視玩手機,卻要求孩子要去看書學習。
第四類父母特別想要陪伴孩子看書,但是在陪伴孩子看書的過程當中,他只會幹巴巴的照本宣科的念,所以孩子聽起來很乏味,不感興趣,也就不想跟父母一起讀書了。
還有第五類的父母會和孩子一起看,自己也琢磨了一些方法,但是不知道怎麼通過這個讀書能夠去激發孩子的思考力和表達能力。他們會一直問孩子問題,希望孩子跟他們有一些互動,孩子就特別不耐煩。
還有一種父母他會在給孩子念書讀書互動的時候,孩子特別積極的提問,但是問出的問題很天馬行空,那父母又想特別要順著這本書的思路內容完完整整的講完啊,然後就被孩子老打岔弄得也很焦慮,乾脆就放棄了。
以上我列舉了幾類,在日常會遇到的父母跟孩子讀書的時候的現狀,你都中種了幾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