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課堂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方序
「馬上要考試了,我都不知道要做什麼好。」
「我睡不好,白天沒胃口也沒精神,感覺平時學的東西都不記得了。」
「我常感覺自己寫錯字,所以一遍一遍檢查修改,其實寫的都是同一個字。」
「最近不是頭痛就是心慌,看來我是沒法去考試了。」
「我覺得我是為父母去考試的,因為他們比我更緊張。」
……
這是浙醫二院精神科副主任劉微波教授在門診候診區裡,聽到的兩個來看心理門診的高三學生的對話。
再過半個月就要中高考了,這個時候孩子的身心是否健康顯得尤為關鍵。
上周六,浙醫二院和都市快報聯合推出的「全民健康課堂」,特意將主題定為中高考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由浙醫二院精神科專家為初三高三學生家長講授如何幫助孩子調節情緒,讓孩子精神好、睡眠好、精力充沛地迎接大考。
本次課堂的主講專家就是浙醫二院精神科主任劉微波。劉主任說,這段時間,門診中經常有因為情緒問題來醫院求助的學生。
2.適當運動。
建議學生在大考前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果有委屈、憤怒和不滿,可以選擇對抗性強的運動,比如足球、拳擊、散打、跆拳道和健身操;如果覺得抑鬱、焦慮,可以選擇慢跑、太極拳、散步和節奏柔和的舞蹈。
3.深呼吸。
如果在考場緊張了怎麼辦?用最簡單的方法——深呼吸。拿到考試卷,先不要急著落筆,給自己三分鐘深呼吸的時間。右手放在腹部肚臍,左手放在胸部,吸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腹部,胸部保持不動。
呼吸要深長而緩慢,用鼻呼吸而不用口,每次一個呼吸循環控制在15秒鐘左右,深吸氣3-5秒,屏息1秒,然後慢呼氣3-5秒,屏息1秒。身體好的人,屏息時間可延長,呼吸節奏儘量放慢加深,身體差的人,不要屏息。
深呼吸3分鐘,你會覺得情緒放鬆了,心跳放緩了,大腦裡的氧氣也更加充足了,花3分鐘讓自己平靜下來,可比慌慌張張馬上做試捲來得划算多了。
孩子沒壓力不會有好成績
但壓力太大會壓垮
說到壓力,很多家長聽到孩子考前有壓力,自己也開始焦慮,擔心孩子會因此發揮失常考砸。其實壓力是促使人體的精神、思想和身體狀況處於緊張狀態的條件。換句話說,一定的壓力是促使人們做出反應的先決條件,如果沒有壓力,精神、思想和身體就不會對外界做出回應。
適當的壓力會讓人在短時間內做出反映他真實能力的回應。心理學家說,壓力像一根小提琴弦,沒有壓力,就不會產生音樂,所以孩子考前有一些壓力是正常的,家長不必過度擔心。
但當壓力過大,超出心理承受能力,人就會無法從容應對並做出恰當反應,此時,就會被壓力壓垮,像琴弦繃得太緊,會斷掉一樣。
所以最好的臨考狀態是,考生不能完全處於放鬆狀態,要有一定的壓力,壓力的程度因人而異,要與日常活動相協調。
高三女生無論到哪裡都要拉著一大拉杆箱
裡面裝了備考用的所有東西
劉微波主任說,臨近大考,家長要做的是觀察孩子每天的狀態,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下表現,就要小心了——
社交行為的變化,比如喜歡獨處,不願意和爸媽朋友說話;
學習成績下降;
經常情緒不好,看起來悲傷,或者比較容易憤怒,其他人和他說話,動不動就發火;
吃飯不香,以前飯量比較大,現在消耗量大了,反而不愛吃東西;
有強迫性的重複行為,反覆檢查某些物品;
不願意上學,在學校時總是感覺身體不舒服,回到家裡就好了。
門診中,有位高三女生來找劉主任。進診室時,女生拉著一個不小的拉杆箱,差不多有25英寸電視機那麼大。劉主任問拉箱子做什麼?她說等會兒要去學校上課,裡面都是今天要用的教科書、參考書、考卷,還有各種文具。
劉主任提了提箱子,很沉,打開一看,裡面有高一到高三的各類教科書,還有一排黑色藍色的水筆原子筆。女生不好意思地說,「我怕等會兒要用到,所以都準備好了,有備無患……」
女生媽媽說,「這個箱子起碼有30多斤,每天看她拎來拎去,我們都覺得重死了。還有她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要檢查一遍,水筆有沒有水,書的次序有沒有打亂……我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趕緊帶她來醫院。」
劉主任和女生單獨談心,問她是不是曾經因為少帶東西受到影響?女生說,的確有一次考試評卷,老師讓她站起來回答高二學到的一條公式,她沒有回答上來。自此以後,她把書統統帶上,東西也越放越多。
「你有準備是好的,但是你的準備已經影響了你的生活,箱子象徵你的擔心,你的不自信。如果把箱子放開,針對明天的課程,準備適當的東西,即使有些東西要用,沒準備好,你也可以事後補救。試著應付突發狀況,這樣才能讓你自信起來。」劉主任說。
女生聽了不斷點頭,說自己會嘗試丟開那個大箱子。
通過這個事例,劉主任想告訴大家,首先要正視自己的不良情緒或者行為,然後找到根源,而不要逃避。
「大考前,家長看到孩子情緒行為異常,往往不敢幹涉,認為說出來會加重孩子的焦慮和壓力。」劉主任說,這是非常錯誤的,家長應該主動關心孩子。
但關心要講究策略。不能看到孩子就問,孩子你怎麼了?是不是不高興,是不是壓力太大?這樣問,孩子反而更緊張,也不願意和家長說真心話。
比較恰當的開場語是,「孩子,我看你這段時間很努力,很認真,媽媽很開心,很以你為傲。考試要你自己去考,我們都在後面支持你。」先表揚孩子,表示自己和孩子站在同一個角度,並能夠理解他,讓他產生認同感。如果他心裡不舒服、壓力太大,他對家長,就會慢慢產生傾訴的欲望。
下一場《全民健康課堂》將請浙醫二院院長王建安主講「心腦血管疾病的最新治療手段」
我國約有2.7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近300萬人,佔我國每年總死亡病因的51%,平均每10秒有一人死亡。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有50%以上的心腦血管意外倖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5月27日(星期日)下午3:00-4:30,浙醫二院院長、心臟中心主任王建安教授,協同浙醫二院心內科副主任項美香教授,將在杭州圖書館報告廳(杭州市解放東路58號市民中心J樓),為大家講授「心腦血管疾病的最新治療手段」。
想聽課的市民可撥打電話報名:86535070(9:00-11:30,13:30-16:30),或者到杭州圖書館社會文化活動部對外服務處現場報名。
如果沒有時間出來聽講座,沒關係,告訴我們,想聽什麼,浙醫二院和都市快報將把「全民健康課堂」辦到你單位裡來。你要做的僅僅是發郵件到郵箱quanmingjiankang@163.com(郵件主題請註明「報名參加全民健康課堂」),寫明單位名稱、想聽什麼課、聽課人數、聯繫方法等,收到郵件後我們會聯繫你們,看什麼時候方便上門給你們開講座。這一切全部都是免費的哦。
怎樣讓孩子精神好、睡眠好、精力充沛地迎接大考
講座現場,浙醫二院精神科主管護師楊穎教了家長几個實用的緩解壓力小辦法,我們普通人有壓力的時候,也可以做做。
1.列一個控制情緒的清單。
當你覺得壓力太大,無法承受的時候,你可以找爸媽或者朋友幫忙,一起列一個控制情緒的清單,然後按照清單做。
門診中有個初三女孩經常用刀片割自己的手,傷痕累累,她說,這樣感覺很爽。楊穎護師和她談心,問她是不是情緒很差的時候這麼做,女孩點點頭。「其實,她是沒有找到正確的發洩情緒的辦法。」楊護師說,她和女孩共同定下的控制情緒清單裡有一條:情緒不好的時候,就在紙上塗畫,怎麼畫都不要緊。果然,女孩自殘的行為慢慢少下去了。
控制情緒的清單可以有這些具體的小辦法——
洗個熱水澡;買點好吃的東西,壓力大的時候吃點甜食也無妨;聽聽舒緩的音樂;把自己的情緒寫下來;養個小寵物等。
楊穎護師說,她的一位病人曾經有強迫症,後來他迷上了看恐怖片,每周看一本,倒把病給看好了。「看恐怖片時,人的精神完全集中,能把一些糾結的事情完全放開,給情緒放個假,其實是有好處的。我就喜歡看周星馳的喜劇片,看電影好好笑一笑和好好尖叫一番,都是很好的宣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