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良是抗戰名將?民國是教育公平的典範?十大網絡謠言一次看清

2020-12-16 騰訊網

來源: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聯合發布

如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都不缺乏獲取信息的渠道

我們用電腦、手機

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連接上網

輕易就可以獲取到方方面面的信息知識

但是,這些海量信息知識中的許多內容

帶有很多迷惑性

比如有的內容本身就是錯誤的

是站不住腳的

有的內容可能在特定的

文化歷史條件下是正確的

但是在中國的體制和歷史背景下

是不適用的

還有的內容看似在講道理

事實上卻是在惡意扭曲

醜化我們的英雄形象

民國是教育公平的典範?

有網絡「大V」發微博

借民國時期某一流名校

領導子女高考落榜

感嘆民國是教育公平的典範

事實上

民國時期的教育主要服務精英階層

教育公平無從談起

據統計,當時7歲以上的人口中

只有30%的男性和1%的女性

具有能夠讀懂一封簡單信件的文化水平

孫元良是抗戰名將?

有網友發文稱讚揚孫元良

是淞滬會戰名將

為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

事實上

蔣介石1938年曾下令「嚴辦」孫元良

稱其剋扣軍餉

軍紀惡劣、聲名狼藉

國民黨師長宋希濂

也在《南京守城戰役親歷記》中

記錄了張元良臨陣脫逃

在妓院和難民區躲藏的「卑鄙可恥」行為

正如網友概括的

孫元良並非抗日名將

而是「飛將軍」

5G基站對人體有很大危害?

有網民稱,5G網速變快了

基站密度提高了

對人體的輻射危害也大大增加

事實上

5G基站功率雖然大於4G

但輻射完全符合國際規定的

40微瓦/平方釐米的電磁輻射安全標準

甚至小於家用電吹風的輻射量

英國貨車39具屍體系中國人?

去年10月

39人被發現殞命於英國冷凍貨櫃車中

外媒自行「確認」遇難者是中國人

甚至拋出「為什麼中國公民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

以極端方式離開中國」的問題

事實上

39名遇難者全部為越南公民

因中方為難美國駐武漢總領館,美國才關閉中方駐休斯敦總領館?

外媒稱

美方要求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

是因為中方沒有為

美國駐武漢總領館重啟

及美駐華外交官返華核酸檢測豁免

等提供便利

事實上

2020年6月

部分美外交人員已返回武漢

中方為美總領館依法履職提供了便利

香港女示威者被警察「爆眼」?

2019年香港暴力活動中

一位女暴徒因眼部受傷倒地

網上有輿論稱

「爆眼」系香港警察射擊造成

事實上

該事件與香港警察無關

後來有人拍攝到該女子和幾人見面「結帳」

雙方還就賠償金額討價還價

很可能是被「自己人」所傷

三峽大壩汛期出現扭曲變形?

今年夏季

我國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汛情

媒體稱

三峽大壩在汛期出現

位移、變形等情況

事實上

這一說法純屬

惡意炒作、子虛烏有

新冠疫情期間,武漢某殯葬館滿地無主手機?

疫情期間

網上流傳一張堆滿手機的圖片並配文稱

「殯葬館扔得滿地的無主手機

而他們的主人全已化為灰燼。」

事實上

照片是網絡上回收舊手機的廣告舊圖

新冠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

有外媒在網上發布新冠肺炎病毒

來自武漢實驗的視頻「證據」

以此來「甩鍋」中國

事實上

該視頻來自於一個科普紀錄片

《曠野青春》的第四集

視頻涉及到的人員

也並非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

中國「制止餐飲浪費」是因糧食危機來臨?

近期

國家加強「餐飲浪費」行為治理

一些媒體卻由此推斷我國面臨糧食危機

事實上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今年我國夏糧穩中有增

糧食危機並不存在

但制止餐飲浪費仍然意義重大

有一個成語叫做「流言止於智者」

意思是沒有根據的言論

是經不住聰明人求證的

這十大網絡謠言相信大家

或多或少有聽說過

網上流傳很廣

但其實仔細一推敲就能發現問題

其實大多數時候

我們並不怕前方道路曲折、荊棘密布

而是怕被迷霧遮住雙眼

看不清腳下的路

所以各位青年朋友

一定要撥開眼前的迷霧

以一種更為冷靜和清醒的眼光

來看待世界

才能明是非,辨曲直

向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來源:共青團中央

相關焦點

  • 《八佰》中的孫元良是黃埔十大名將之一,為何被稱為「飛將軍」
    此時的孫元良卻率師直屬隊和262旅一部擅自向下關撤退,企圖渡江北撤。在挹江門內被36師師長宋希濂的督戰隊用機槍「勸阻」,只得返回中華門繼續作戰。中午,中華門被突破。孫元良「飛將軍」本色再現,不通知部隊,獨自逃跑,躲入南京外館。
  • 著名的「逃跑將軍」孫元良:抗戰不誤享樂,生下一兒子家喻戶曉
    孫元良,一個歷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他既在前線抗過日,又私下貪財好色,是蔣先生命令查辦的"飛將軍"。稱孫元良為"飛將軍"可不是一句誇讚之語,而是因為他無數次在戰爭中貪生怕死臨陣脫逃,抗戰中不忘聽戲和逛窯子。令人意外的是,上世紀臺灣著名演員孫祥鍾(藝名秦漢)竟然和孫元良是父子關係,他的一生真算得上是一個傳奇。
  • 國共兩黨抗日十大名將
    國民黨軍隊抗日十大名將張自忠:第一名將。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臺兒莊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李家鈺犧牲得晚於張)。
  • 1949年,孫元良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怎麼樣?
    秦漢的本名叫孫祥鍾,其父名為孫元良,是國民黨高官,官至兵團司令,同時也是一位抗日名將。只是孫元良的名聲不太好,因為種種原因,孫元良在戰場上混了個「逃跑將軍」的稱呼,那麼孫元良身上有著什麼故事呢?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孫元良的家境很好,幼年的他從來不必像那些窮人家的孩子一樣為生計發愁,他喜歡讀書,從小的志向就是當一個文人,可惜他生不逢時,在中國正值兵荒馬亂的時候長大。
  • 孫元良簡介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率部在廟行一線頂住日軍攻擊;「八·一三」淞滬會戰時,堅守閘北陣地76天,後參加南京保衛戰;1944年,率29軍在獨山阻擋猖狂的日軍,使這裡成為了日軍侵華的終點站;1949年後去臺灣,2007年5月25日,孫元良在臺北去世,終年103歲。
  • 孫元良到底是不是飛將軍?
    孫元良祖籍紹興,他爺爺是個紹興師爺,專長刑名,63歲的時候才得了孫元良的父親,孫元良父親67歲的時候得了孫元良這個兒子。三代都是老來得子。孫元良的家境在成都屬於小康,有自己的四合院,但後來家道中落,孫元良上學的錢都是要靠兄長出去借,但是他自幼從私塾開始,一直上到中學,大學,最終考上黃埔軍校,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教育,在舊中國絕對要算入1%的階層裡。
  • 淮海戰役中的川軍,44軍坑了黃百韜,16兵團孫元良帶頭逃跑
    首先當然是著名的長跑健將孫跑跑、孫元良率領的十六兵團,下屬41和47兩個軍,都是川軍,其次是原本駐紮在海州的王澤浚的44軍。 16兵團的兩個軍原本駐紮在鄭州,是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孫震指揮的,但在淮海戰役之前,編組大兵團時,國軍統帥部對孫震不放心,於是起用了賦閒已久的孫元良。
  • 1946年三名女孩考清華落榜,民國教育公平?真相是......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歷史研究院」(ID:zglsyjy)綜合整理自風聞社區反謠言中心《民國時期的教育公平:三位大家的女兒都沒考上清華?》
  • 2019年十大網絡謠言盤點
    2019年十大網絡謠言盤點 2019-12-02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民國時期的教育公平:三位大家的女兒都沒考上清華?
    該圖片還有文字盛讚,「這讓人看到了那個年代中國教育的公平和良心」。轉發區也有另一位大V@董藩 對此進行附和,還稱「看這些也感動不了那些今天的高考腐敗者」。可如果以「大家的女兒都沒有能夠進入自己任教學校就讀」作為例子來高唱教育公平,其實忽略了一個本質的問題:教育公平應該體現在全民受教育上。試問一下,民國時期是否普及了義務教育,是否進行過掃盲,是否人人有書讀,教育的資源是不是依然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拋開時局動蕩的因素,民國政府其實並沒有花費很多的心思在教育公平上。
  • 他是抗日名將,晚年賣面養雞自食其力,兒子是大眾熟知的人物
    他是抗日名將,晚年賣面養雞自食其力,兒子是大眾熟知的人物「當代應該每隔十年都要拍一部八百壯士題材的電影,讓最當紅的明星去演,這樣這段歷史才不會被遺忘。」孫元良因此役榮獲寶鼎勳章,並升任第五軍第88師副師長,翌年又升為88師中將師長。「一二八」淞滬抗戰,259旅傷亡軍官89人,佔全旅軍官的四分之一;士兵傷亡1424人,佔全旅士兵的三分之一。
  • 民國歷史人物——抗日名將侯鏡如
    內容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      ..民國時期風雲變幻,政黨之間的強弱對比也在不斷變化,一些名將為了更高的前途而選擇改變信仰,這對其個人來看好像也無可厚非。從我黨脫離轉而加入國民黨的也有不少,比較抗日名將侯鏡如。
  • 「七七抗戰」名將吉星文在遠安
    近日,遠安縣檔案館在開展民國檔案清查工作中,發現館藏的抗戰時期《遠安報》中,有一期報頭有抗日名將吉星文的題詞,而在《遠安報》的名譽社長一欄,赫然顯示著吉星文的名字
  • 抗日戰爭中的中共十大抗日名將
    彭德懷:第一名將,彭德懷(1898—1974),原名得華,號石穿,湖南省湘潭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八路軍副總指揮(第18集團軍副總司令)。與朱德總司令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前線,配合國民黨軍作戰,取得平型關等戰鬥的勝利。1940年,在華北發動大規模的交通破襲戰(史稱百團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使全國軍民受到鼓舞。
  • 孫元良:他是抗日的國軍高級將領,可他又貪財好色,多次臨陣脫逃
    而導演去找孫元良後代合影而不去找謝晉元後代合影而飽受眾多網友詬病。為什麼網友反映如此強烈呢?主要是大多人認為孫元良這個人不行,臨陣脫逃被稱為「飛將軍」;涉嫌強暴女學生,人品極差。謝晉元是什麼人?著名抗日英雄,淞滬會戰中率"八百壯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鼓舞了人民的抗戰熱情,被國民政府授予抗戰最高榮譽獎章"青天白日勳章"(第69號)。這麼一對比,眾網友能不生氣嗎?
  • 活了103歲的逃跑將軍,抗戰結束後退役從商,生下一兒子家喻戶曉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之分,就像戰爭時期,既有堅守抗戰的烈士們,也有半路逃跑的人們。但如果是一個士兵逃跑了,在一場戰鬥中也不會有太大的關係,但如果一個將軍在半路逃跑了,那就不只是孬兵這麼簡單了,而是對戰士的生命完全不負責的表現。
  • 重樹「抗戰忠魂紀念碑」:從抗戰名將講起
    2015年9月29日,「抗戰忠魂紀念碑」揭幕儀式在河北高邑劉秀公園隆重舉行。  吉林省政協副主席支建華和河北省政協副主席曹素華為「抗戰忠魂紀念碑」揭去紅綢大幕。  豎立在河北省的「抗戰忠魂紀念碑」,為什麼由吉林和河北兩個省的政協副主席聯合揭幕?
  • 日本人眼中十大抗日名將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八十多年前的抗日戰爭,有無數的將士都為之付出了生命,到今天大家還是在懷念他們。
  • 《八佰》裡潛在的指揮官孫元良究竟是不是「飛將軍」?
    《八佰》上映了,有關國軍抗戰的話題火了。《八佰》因為導演管虎與秦漢的一張合影,引來了諸多批評。大概是,義憤填膺者都覺得孫元良是「飛將軍」,為啥要宣揚他呢?孫元良背上「飛將軍」的惡名,主要來自淮海戰役。不過,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