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大師季羨林的那些英語學習經驗

2020-12-13 平和英語村

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傳入我國已有幾百年歷史,在這段流光歲月之中,也留下了很多的掌握英語的語言大師,他們就像是一顆顆璀璨的明星,點綴在浩瀚的歷史星空之中。語言大師季羨林就是其中一位鮮明的代表,季羨林先生一生是傳奇的,他是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具有多重身份,不過最令我讚嘆的是他語言學家身份。在百度上的介紹中,他掌握了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法文、南斯拉夫語,能閱俄文等,如此算下來,他可謂是掌握了八門語言。那麼,同樣是一個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時的中國人,為什麼他能夠掌握如此多門語言,而我們更多的人只是學習一門外語(英語),卻要這般苦苦掙扎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可以看看大師季羨林學習語言的那些經驗,以便從中吸取一些寶貴的經驗。

學習語言沒有捷徑,天道只酬勤。

如今的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除了必要的課堂知識之外,我們還會去一些額外的補習班,這樣可以吸收到更多的英語知識。而當年季羨林也不例外,他在小學的時候參加過班主任給他們開的英文輔導課,他在課堂上認識了很多新單詞,在後來考中學的時候意外的派上了用場。可謂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後來在正誼中學,遇到了一個英文非常好的鄭又橋老師,寫英文作文的時候季羨林寫好一篇,是非常中國式的英語,鄭老師在旁邊另外寫一篇,是非常地道的英文作文,季羨林拿自己的作文和老師寫的作文一字一句對比,領悟得非常之多,老師固然認真,學生的勤奮和執著也遠非我們現在能比。除此之外,季羨林也在尚實英文學社補過多年的英文,那是個私人學社,老師水平很高,他記載,「自己每天(除星期天)早上從南關穿過全城走到大明湖,晚上五點再走回南關。吃完晚飯,立刻就又進城走到尚實英文學社,晚九點回家,真可謂馬不停蹄」。這種勤勞和吃苦的精神造就了他非常紮實的英文功底,以至於在後來的高中時,遇到一個記憶力超群的對手,那個人卻始終屈居於他,因為季羨林的國文和英文的功底實在太好,他自己也說這個絕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之事。學習語言就是一件天道酬勤的事情。

爭取的方法可以積極引導英文學習

我們來看季羨林先生寫的一段經驗總結:學外語與教外語有關,也就是與教學法有關,而據我所知,外語教學法國與國之間是不同的,僅以中國與德國對比,其懸殊立見。中國是慢吞吞地循序漸進的,學了好久,還不讓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讀原著。而在德國,則正相反。據說19世紀以為大語言學家說過:「學外語有如學遊泳,把學生帶到遊泳池旁,一一推下水去;只要淹不死,遊泳就學會了,而淹死的事是絕無僅有的。」 我學俄文時,教師只教我念了念字母,教了點名詞變化和動詞變化,立即讓我們讀果戈理的《鼻子》,天天拼命查字典,苦不堪言。然而學生的主動性完全調動起來了。一個學期,就念完了《鼻子》和一本教科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德國的實踐證明,這樣做是有成效的。「 這一段話就是季羨林先生對學外語方法的精闢總結!

其實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師學習英語也是跟我們常人大同小異,不外乎是足夠的勤奮加上正確的方法。

相關焦點

  • 如何學好英語?季羨林:在語言學習中勤奮更重要,不要妄想走捷徑
    但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卻顯得尤為尷尬,總是不得要領。雖然付出了很多努力,卻依然無法提高自己的成績和英語水平。對此,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生前,就曾經就這個問題給出過答案,而且頗為精闢。季羨林先生提出: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第一,要儘量接觸原文;第二,在天資和勤奮之間,後者在語言學習中更加重要;第三,不要妄想走捷徑,外語學習中根本不存在這種捷徑。季羨林先生的這三個答案,可謂是切中了問題的要害。
  • 中國傳統文化大師季羨林,精通12種民族語言,被兒子評為失敗者
    出生於季羨林是山東聊城人,他是中國著名的中國傳統文化大師,他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也是北京大學終身教授。如果僅用國學大師的一句話來概括,其中有些還不夠詳細,無法體現季羨林和影響力的偉大成就。總之,他是文學、語言學、漢學、佛教、歷史學、哲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大師。
  • 季羨林配得上「國學大師」稱號?實際上他的學術貢獻在於語言學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季羨林是以語言學家的身份著稱於世的,他精通漢語、德語、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吐火羅語、南斯拉夫語、梵語等12種語言,是當代不多見的語言學天才。能掌握這麼多語言,源於他在20歲就考取了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大學四年主修德語,課餘時間一邊堅持用德語寫作,一邊翻譯德語作品。
  • 翻譯大師季羨林
    主要譯著有《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印度簡史》、《中印文化關係史論文集》、《印度古代語言論集》、《關於大乘上座部的問題》、《羅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潤集》、《季羨林散文集
  • 大師季羨林:人生不過真實二字
    季羨林先生,山東臨清人,著名學者、翻譯家、作家,精通多種語言,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1911年,季羨林出生在山東省一個農民家庭。中學時代,季羨林便開始學習英文和德文。高中畢業後,他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方向是德文。
  • 國學大師季羨林:提到翻譯 我感覺慚愧
    國學大師季羨林佛教在線9月28日消息  據新華社訊:9月的北京,溫煦的陽光照進北京市解放軍總醫院的一間病房裡,身著病號服、精神矍鑠的季羨林說:「提到翻譯,我感覺慚愧」。站在季羨林老先生面前的是中國譯協會長劉習良和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吳志攀。他們在病房舉行了一次特殊的頒獎儀式,授予季老「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住在解放軍總醫院已3年多的季老安詳地坐在沙發上,滿面紅光,笑容可掬,一雙睿智的眼睛透著和善的光芒。他思維敏捷,邏輯清楚,完全看不出眼前就是剛剛度過95歲華誕的國學大師。 「我是搞翻譯的,但我不是多麼突出。
  • 大師豐子愷學習英語的方法百年一見,不得不服
    大師豐子愷學習英語的方法百年一見,不得不服!豐子愷 學英語三要素「我以為要通一國的國語,須學得三種要素,即構成其國語的材料、方法以及其語言的腔調。材料就是單語,方法就是文法,腔調就是會話。我們都知道,上個世紀的那些學術大師,個個英文都很厲害。有的人甚至精通很多門外語。當年他們還可以用英語上課呢!為什麼我們今天學習英語都那麼困難呢?箇中原因值得我們反思。
  • 大師的英語語言學習方法,除了努力,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值得收藏
    對於很多人來說,學習一門外語並非易事。然而,老一輩大師在沒有音頻、視頻資料,沒有穩定學習環境,甚至無法解決溫飽的時候,依舊掌握了過硬的外語技能。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1.馬克思卡爾·馬克思誕生於德國,德語是他的母語。他精通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還學會了俄語、羅馬尼亞語。
  • 十位語言大師給你的英語學習建議
    關於怎麼學英語,相信各位小夥伴都有自己的一套,所謂見賢思齊,要想學好英語,我們不妨看看那些超厲害的語言大師們有怎樣的學習秘訣,快來學習大神們的經驗吧!很多童鞋確實忽視了英語中那些最平常的單詞,學會挖掘它們的多種用法才能獲得地道英文的精華。
  • 英語語言大師的英語學習建議
    且看鄭板橋在《自敘》中所說:「人鹹謂板橋讀書善記,不只非善記,乃善誦耳。板橋每讀一書,必千萬遍。舟中,馬上,被底,或當食忘匕著,或對客不聽其語,並自忘其所語,皆記書默誦也。書有弗記者乎?」一代大師尚且如此,何況我輩凡人,更何況他背的大概不是外語。一般學習外語的,都知道有所謂「精讀」和「泛讀」。殊不知,在聽、說和寫這其他三「會」上,也都要作精和泛的工作。
  • 看國學大師季羨林談人生感悟經典語錄,博古通今,學貫中西
    聽國學大師季羨林談人生。「不完滿的,才是人生。」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季羨林語季羨林在大陸被許多人尊重,並被一些人奉為中國大陸的"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 不認識季羨林,怎敢說自已有文化
    #01:「大師」也是個不愛學習的皮小孩按照一般的劇情發展,大師之所以是大師,小時候必定已經開始顯露出高於他人的才華,有極高的天賦,成績優異。但季羨林並不是這樣,「我一生是靠運氣,第一個運氣,就是我生下來是男孩。」季羨林於1911年8月6日出生在山東的一個農民家庭,家境貧寒。
  • 國學大師季羨林《一生自在》的一點啟示
    近日讀畢國學大師季羨林的《一生自在》,有了一些啟發,想寫下來供自己思考。看這本書時,如果你不知道作者,你很難去把這樣簡單的文字與一個國學大師的稱號聯繫在一起。可轉念一想,可能也只有國學大師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簡單直接,樸實到位。
  • 季羨林獨子——大師之子太沉重
    中新網6月9日電 香港《文匯報》9日刊文《季羨林獨子季承:大師之子太沉重》說,在季羨林生命最後幾年,撲朔迷離的子女糾葛、匪夷所思的文物失竊,以及因此扯出的與北大道不明的恩怨,通過媒體傳播不斷發酵,不僅給纏綿病榻的大師帶來困擾,同時也把風波主角之一的季承影射成「季門逆子」的忤逆形象。
  • 十位語言大師的英語學習秘訣
    關於英語學習方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些學識淵博的語言大家們又有怎樣學習秘訣呢,快來看看,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 北大教授工資待遇一個世紀的演變過程—以季羨林大師的收入為例
    自蔡元培任第一任校長提出「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理念以來,加之許以高薪,召良納賢,北大陸續建立了全國最全的學科體系,其中就以東方語言文學系的創建者季羨林大師最為經典。1945年10月德國留學十年的季羨林大師衝破重重阻力,橫跨半個歐亞大陸,終於在1946年5月到達上海,歷時8個月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 《季羨林給孩子的成長書》專為8-16歲孩子選編的成長智慧全書
    學習方面,要完成布置的作文時,孩子也問這問那,磨磨蹭蹭不肯動筆。 作為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中國語言大師結合成長經歷和人生經驗,他寫下了大量生活味、人情味都很濃的散文,匯成《季羨林給孩子的成長書》。
  • 季羨林的留學生涯:求學十載路漫漫,大師也曾是少年
    其實之前我是不大了解季羨林先生的。僅有的了解也不過是他精通梵文,吐火羅文等多種語言,學貫中西,被稱為國寶……凡此種種,瑣碎遙遠而模糊不清,而翻開歷史畫卷,我得以一睹大師年青時的風採,得以看見了一個滯學他鄉的普通人的喜怒哀樂,讓人肅然起敬的同時,更覺親近可人。
  • 關於英語難學,季羨林老師曾回答了3句話:第一句就讓人啟發深刻
    而對於英語的學習,我國語言學家、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也曾引用這一句名言,告訴我們學習英語,不要想著有什麼捷徑可以走。在季羨林老先生看來,我們學習外語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儘快接觸原文,不能讓一些語法的內容纏住手腳,因為語法是在接觸原文的過程中被不斷深化的。
  • 十位語言大師給你英語學習建議
    託福、雅思、SAT等留學語培考試都是以英文的聽說讀寫等技能作為基礎的,英文水平有多高某種意義上決定了我們在留學類標化考試中所能達到的上限,平時學英文不花時間、不琢磨方法的同學僅僅靠考前突擊、以及好老師的幫助有時還是差一口氣,我們這就來看看我國著名的十位語言大師是如何建議我們學習英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