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文保留了一部分漢字而韓文卻沒有呢?日本人在這方面很聰明

2020-12-11 虎姐了不敵

本文為歷史研究基地原創,請勿轉載

為何日文保留了一部分漢字而韓文卻沒有呢?日本人在這方面很聰明

縱觀如今的日本文字,我們就可以發現大多數的字體中還是可以看到漢語的存在。因此在許多日本產品的包裝上,我們通常都會倍感親切。的確日本在後來借用我國文字,作為他們國家的一個支柱,在此基礎上加入片假這種讀音,共同構成了如今的日本文字書寫方式。

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他加上了自己的特有讀音寫法之後,一切都變了,與我國有了一些不同,也更加容易區分。同時上彰顯了他們自己國家的獨特魅力。

而除了日本之外,當年也有一個國家和中國的文字十分相近,但後來由於她的制度改動,如今的文字早已變得和中國完全不同,他就是韓國。當年韓國日本兩國都是共用中國文漢字作為文字橋梁,後期兩國都進行了一定整治。不同的是日本保留了一部分漢字語言只加入部分片假,而韓國卻在整改的過程中完全放棄了中國漢字,把他們所有的文字都通過片假書寫。

這也有一個十分嚴重的弊端,就是在許多情況下,韓國書寫的文字我們很多都不能正確理解,它會有很多同音不同意的現象出現。而這種奇異的發生則會導致許多書面上的文字,我們都難以理解。

而日本究竟為什麼沒有拋棄中國漢字的影子呢。其實原因我們也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考慮,第一點就是日本已經習慣用這種語言作為他們的文字,如果此時此時進行整改,自然有許多人難以適應接受,同樣還會對他們的文化造成一定衝擊。

再次,修改編撰一種全新的語言就可能會出現像韓國如今這種現象,句子不能找好的理解。而在如今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上,如若別人沒有辦法良好的理解你所表達的意思,其實就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得不償失的事情了。不得不說,日本人在這方面還是很聰明的。

相關焦點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近日,有日本教授在一個節目中稱,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起源於中國,這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爭議,甚至有日本網友罵其為「日奸」。
  • 日本文字裡依舊保留漢字,漢字對日本多重要?不光是日本還有韓國
    但中國漢字傳入日本是一個較為漫長的時期,從東漢光武帝時期,一直延續到了隋唐時代,這先後大概經歷了六七百年的時間,日本才逐漸利用漢字、仿照漢字,從而創造了屬於自己本國的文字。所以說,日本文字當中絕對是有漢字成分的,如果沒有日本古代學習中國漢字的歷史經驗。很難想像,日本文字如今會是一種怎樣的模樣?
  • 韓國人要對這塊漢字匾額「下手」 這背後可不簡單呢!
    當時韓國政府力排「去漢字化」的雜音,沒有繼續使用韓文匾額,而是本著恢復高宗時代風格的精神,採用了朝鮮王朝將軍任泰瑛題寫的漢字匾額。 當時,主張「去漢字化」的韓字團體,將反對的矛頭,對準了用漢字書寫的「光化門」匾額,經歷長達2年的調解,漢字匾額才得以保留。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自然,國會議員的提議招致了韓國韓文協會旗幟鮮明的反對,該協會給出的理由是,「韓文書寫的教科書對學生正確理解內容沒有問題,韓文不是學生提高思考和語言能力的障礙」,在他們看來,「韓漢混用」將導致原本平等的文字不平等,並且「漢字阻礙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
  • 日本為何沒有廢除漢字
    最近,韓國憲法法院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其徽章上的漢字「憲」將換為用韓文「憲法」二字。消息一出,網絡上自不免有論者以為不智。其實,如果將視野從朝鮮半島一隅放大到整個域外「漢字文化圈」的話,真正的問題反而會是:為什麼日本沒有廢除漢字?
  • 為何從古至今,日本人沒有放棄漢字呢,反而在重要場合都使用漢字
    為何從古至今,日本人沒有放棄漢字呢,反而在重要場合都使用漢字文/李偉說故事我們現在有很多的人都喜歡去日本,去韓國旅遊,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但凡是在日本的重要場合,你都會看到他們用的全部是中文,而且要是你接觸一些日本的老先生們
  • 為什麼日本和韓國在廢除漢字幾十年後,又都後悔了?
    ,他們是取一個大個體的漢字的一部分作為「」標記「來表示一個漢字」,部分代替整體,日文文字後來規範化後區分一般叫的片假名、平假名有點類似我們的拼音,古時候日文不能登入正規地方,後來慢慢發展起來,現在日本基本靠這些「假名」起來完善成一套日文體系。
  • 日本使用漢字1000多年,字庫是中國的7倍,為何不廢除漢字?
    韓國廢除漢字的影響,還要追溯到世宗大王發布訓民正音之後,但實際上當時普遍民眾都習慣了使用漢字,因此韓文推廣率並不是很高,為了徹底推行民族文字,韓國在1948年廢除了漢字,甚至在學校的教育中,也一律不準使用漢字,避免被中國文化同化影響,當然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地位不斷的提高,中文教育作為韓國一門選修課又重新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 韓國憲法法院宣布將徽章上漢字換為韓文:慶祝「韓文節」
    韓國憲法法院宣布將徽章上漢字換為韓文:慶祝「韓文節」 據海外網報導,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
  • 日本保留1800個漢字,韓國卻要全部捨棄,原因讓人無奈
    日本保留1800個漢字,韓國卻要全部捨棄,原因讓人無奈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裡,也都會經常去觀看電視劇。許多的日本電視劇之中,都會看到一些中國漢字的存在,而韓國的電視劇之中,卻很少會見到漢字的存在。但是為何,如今的日本保留了1800個漢字,韓國卻將其全部捨棄呢?
  • 日本的文字中有漢字,醫藥中還有漢方,為什麼單單是日本會保留這些...
    ,醫藥中還有漢方,為什麼單單是日本會保留這些,我記得朝鮮越南等國都使用過漢字,現在消失得無影無蹤?而越南,由於17-18世紀西方的傳教士幫他們發明創製了羅馬字的越南文(此前一直使用漢字漢文,雖然有一種他們自己創製的「喃文」,但用途很有限),在19世紀以後法國人的統治時代得到了廣泛應用,終於取代了漢字漢文,成了今天越南的語文。而日本則是在10世紀的時候,創製了一種將漢字與假名結合在一起的日文,一直沿用至今日,應該以後還會繼續使用。
  • 用不用漢字韓國又吵翻了,學朝鮮完全摒棄還是學日本,韓國很糾結
    據韓國媒體《朝鮮日報》消息,本月初,10名韓國國會議員聯名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提出在韓文書寫的中小學教材中「韓漢混用」,這是基於韓文中超過7成詞彙都是漢語詞,在他們看來這一有助於學生對韓文的理解,能夠提高學生的思考和語言能力。
  • 對文字曾包含漢字的日本韓國出現「去漢字化」的現象,小編想說…
    第二個日文韓文中可以用漢字的地方,就是用漢字代替本土本來就有的詞彙,也就是所謂的「固有詞」。比如日文的やま(山)、ちち(父)、はは(母),這些詞語我認為可用可不用,畢竟不是中國傳過去的概念嘛,但是如果用漢字反而更方便,那一般民眾自然會在長期的生活中,慢慢約定俗成用一些漢字來表示本土詞彙。在這一點上,日本和韓國相差很大。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日本文字中夾雜的漢字的意義與在中國語境中的意義相關嗎?我們來看下面這組詞:非常口、激安、老婆、放題、人參、注文。從推古朝(公元6世紀到7世紀)開始,日本正式從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接受儒釋道等思想,漢字正是其媒介。中國文字傳入日本之前的許多年,當地人已經生活了很久並有自己的語言,只是沒有文字。中文傳去以後,他們用漢字的發音來標他們說的話,他們對於漢字的理解也是按照他們自己的習慣來的。
  • 日本明治維新時曾對漢字進行了整改,為何之後又重新開始使用漢字
    本文為探聽歷史的聲音原創,請勿轉載日本明治維新時曾對漢字進行了整改,為何之後又重新開始使用漢字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進是來源於5000年的文化積澱,更是中國祖先的聰明智慧的結晶。而且中國是一個善於摸索的國家,從當時的甲骨文到現在的簡體漢字,經過了一系列的演變,從複雜到簡單,再到現在的最簡化,無不蘊藏了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人民的心血在裡面。
  • 已經廢除了漢字的韓國人,為什麼又在身份證上保留漢字呢
    可是,韓國人身份證上又為什麼要保留漢字呢?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是不是有一點小驕傲呢?反正我是有一點的。韓國文字有嚴重缺陷韓國文字,叫做諺文,也叫韓國諺文或朝鮮諺文。在15世紀李氏朝鮮世宗國王遣人寫成《訓民正音》,發明朝鮮諺文。屬於表音文字。
  • 日文中的漢字:這些漢字在日文中的意思讓人大跌眼鏡
    最近小編在追一部比較火的懸疑推理日劇《輪到你了》,簡直是讓人慾罷不能。越看越怕,越怕越看,讓人委實佩服日劇的腦洞大開和變態。不過,沉迷追劇的小編也發現一個問題:臺詞中有很多漢字的出現,但字幕的意思跟出現的漢字大多沒什麼關係,有的甚至大相逕庭,看得小編懷疑人生。
  • 日本街頭到處都是漢字,為何中國人基本上都看不懂?看了你就知道
    比如除了我們國家之外,還有很多的國家的文字,都有很多的漢字。在這方面表現最突出的就是日本了!這究竟是為何呢?其實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及日本文字的起源了。過去的時候他們是很落後的,當然就沒有自己的文字了。
  • 不經過專門學習,國人能看懂日文嗎?日本人能看懂中文嗎?
    因為日文裡有很多漢字,那麼,沒有學過日文的中國人,能不能看懂日文呢?沒有學過中文的日本人,能不能看懂中文呢?說實在的,我自己還真試過讀日文。一些漢字多的,有的能了解個大概意思,尤其上下文聯繫起來時。有時他給介紹,日文由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組成。平假名可以書寫所有的日語發音,主要用於表現具有語法功能的詞,漢字用於表示實物的名稱或動作。片假名用於書寫外來詞、擬聲詞、擬態詞和一部分動、植物的名稱。平假名和片假名,他們大部分是又古代漢字的偏旁部首演化來的。日本現在常用的漢字有2500個。別看日語中漢字不少。
  • 在日本到處都是漢字,為什麼中國人都看不懂?
    文|關關說史在世界上推廣最多的語言,肯定就是英語了,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其殖民地區,甚至達到了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這也就使得在那些地方的人民在被殖民的那段時間裡都需要學習英語。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在我國周圍的其他一些國家裡,他們是至今都還保留著漢字,但是她們卻是自願保留著漢字和學習的,就比如韓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