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水煮雞蛋,萬萬不可直接下鍋,很多人剛開始就錯了
水煮雞蛋,光聽名字簡直就不要容易做了。舉個小手,看看還有不會的嗎!應該是沒有的。
鍋中放些冷水,順手抓幾個雞蛋用水衝一下,丟進鍋中,勤快點把蓋子蓋上,懶一些直接開火煮就OK了。等個10來分鐘的樣子,撈出來,殼殼一撥,就進五臟廟了。簡直太簡單了。
好吧,好久之前我也是這麼煮雞蛋的。老想著反正瞧著也乾淨來著,再加上一直在開水中滾了好久,外殼上的亂七八糟的菌應該也早殺死了。恩,典型的自欺欺人了!直到連續好幾次,吃過水煮開裂後的雞蛋後,肚子不爭氣了,咽下肚沒多久就往廁所跑個不停,才總結出了一條看似很像是經驗的經驗:煮至開裂的雞蛋不能吃,吃了拉肚子。
可開裂的蛋不吃也不是法啊,有時候煮的好只裂開一個兩個的樣子,有時候直接全裂開了,總不能全丟了啊!浪費了不說,尤其是趕時間的時候,簡直是在幫倒忙了。
不過,好在通過多次的嘗試之後,雞蛋是煮的越來越好了,不開裂了,還嫩滑Q彈,再也沒有因為吃雞蛋而拉肚子了。把這個方法分享給友友們啦。
首先,雞蛋丟進鍋裡之前,先取少許食鹽把蛋殼上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東西都清洗乾淨,這一步千萬不能省哈,哪怕是肉眼看不見贓物,也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隨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冷水蓋上鍋蓋。水的分量已改過雞蛋為宜。
其次,開大火,煮至鍋中不停冒氣泡的狀態轉小火。用鍋鏟多翻動幾下,讓整個蛋都能受熱均勻。小火再煮5分鐘左右,關火稍微燜以下再取出來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冷水中浸泡下。因為剛煮熟的雞蛋,直接剝殼,蛋殼是和雞蛋粘結在一起的。而在冷水中浸泡片刻之後,蛋殼和蛋白已經分離了,浸泡後再剝的話,雞蛋剝出來會非常的完整。
最後,當然就是等著吃啦。有沒有感覺到連蛋黃都特別的嫩滑,比起煮老了之後特別噎的那種感覺,這樣煮出來的雞蛋連蛋黃都是特別好吃的。
其實,水煮雞蛋本是一件特別簡單的小事情了,可即便是小事情,想要把它做好,依舊還是要花些心思。這麼看來,還真有些小故事大道理的韻味了!也歡迎各位友友們能多多分享下你們在家都是怎麼做好水煮雞蛋的呢!謝謝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