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1LAN
自閉症女兒,是我折翼的天使
照片中面帶微笑的徐喜蘭,從未想過命運會和她開這麼大的玩笑。
1988年的時候,她懷了一對雙胞胎。這本來是一件大喜事,可悲劇來的又快又猛。
老二僅僅活了19天就離開了這個世界,老大,挺過了生死一關。
而到了上學年齡的時候,徐喜蘭發現孩子越來越奇怪,不與人交流,最終被確診為——自閉症。
當同齡人都在慢慢長大的時候,她的女兒堯華因為自閉症永遠的被留在了時光裡。
但是這位母親沒有放棄,從下決定的那一刻起,她堅持了整整30年去照顧女兒,不曾言悔。
她說:「不管在別人的眼裡,她是愚也好,瘋也好,神經病也好,但是在我的眼中,她就是天使,只是.....翅膀斷了。」
MI2LAN
我只希望她能每天都平安,健康的生活著
你以為自閉症的症狀就只是呆呆的不說話麼?
事實卻是自閉症的孩子除了行為刻板,也很容易暴躁,不能控制自己。
遼寧撫順的凌晨一點,女兒堯華在床上不停的大喊大叫,甚至還要拍牆壁、跺地板。而母親徐喜蘭只能跟著盡力的安撫她。
沒有幾個人能夠忍受30年間安安穩穩的覺都睡不了,白天還要去辛苦上班維持生活,只能擠出路上乘車時間補覺。
但是徐喜蘭忍下來了,母愛的力量總是能夠讓人震驚。
女兒吃飯洗漱都成問題,徐喜蘭經常都為女兒洗腳、剪指甲。
零下40度的東北,正常人都會覺得冷而穿上鞋襪。但是堯華只會脫襪子,不會穿襪子,母親則只好每天數十遍的為她穿襪子。
即使這樣,堯華的腳後跟經常會裂開大口子。
家裡的地板顏色參差不一,多少次的狠踢地板才會造成的磨損呢?
凌晨三點,擔心噪音打擾鄰居,徐喜蘭又帶她出門河邊散步。
每次為身高170的女兒洗頭時,徐媽媽需要站在高高的凳子上。
長時間舉著胳膊十分費力,凳子在溼滑的浴室裡也是非常的危險。
「我只希望她能每天都平安,健康的生活著。」徐喜蘭這樣說到。
這個在平常的家庭裡根本稱不上願望的「願望」,就是徐喜蘭最大的心願。而真正的要實現卻也並不輕鬆。
MI3LAN
「神之手」——本間貴史:設計的盡頭是愛
設計還給生活以愛和尊嚴,不管房子多奇葩,多狹小,經過設計師的手一點,總能搖身一變成溫暖舒適的「家」。
這一次擔任夢想改造任務的是日本著名的「神之手」——本間貴史。
改造前,本間先去了徐喜蘭家中拜訪、實地感受觀察,了解母女倆對住房的改造需求。
看到日常的生活有哪些困難之處後,還特地進入鄰居家,用分貝儀測試噪音大小,在隔壁能清清楚楚,聽到女兒砸牆跺腳還有尖叫聲。
由於自閉症患者對環境尤為敏感,輕易地改動會造成患者情緒的失控。
離開前,本間還特意讓徐喜蘭填寫了一份準備好的問卷,從電源、路線到燈光、壁紙、門的顏色......以更好了解母女生活需求。
連換氣扇的聲音、浴室的回聲各種小細節,也絕不放過。
第二次,本間還帶了團隊,對空氣、水質、保溫進行測試。
北方燃煤的冬天,空氣汙染和低溫都能成為母女的威脅,戶外因素也都考慮在內才行。
最終得出了以下4條核心的目標,其中降低對鄰居的影響,減少擾民是徐喜蘭特別著重要求的。
回去之後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了解關於自閉症患者的情況,但是自閉症患者房屋改造的相關案例卻是少之又少。
所以,本間只好獨自摸索,最終提出了「空間結構化」設計理念。
為了檢驗可行度,還特地去上海健康衛生中心問了專家。
具體到這個空間做什麼,那個空間做什麼,把家看成一種治療環境。
相關專家對他的想法大加讚賞,並提出了更為專業的建議,自閉症患者幾乎都有轉圈、拍桌這樣的刻板行為。
要是每一個自閉症家庭,都願意在家居空間加入康復設計,不失為一種極好的環境治療。
MI4LAN
牆體加固,地板,轉角,開放式廚房,極致的細節改善
去到東北監工的時候,本間貴史還嚴肅地強調:「要按我的圖紙做,這裡少了一根加強筋,牆體安全是很重要的事,請你認認真真做好。」
之所以稱神,不過是比我們「湊合、將就」的人,多了一點執著,他會把細節做到極致的執著。
為不再讓堯華發出的噪音對鄰居產生打擾,設計師對房子的隔音非常看重,再兩層隔音板中鋪上巖棉,足足有五層隔音措施。
除了照顧到左鄰右舍,連靠近樓上人家的天花板,也做了隔音效果。
本間貴史還特地返回了日本,挑選能夠模擬不同日光的燈具,根據時間自動變化光線的強弱起床時的光線,幫助女兒重啟生物鐘,睡眠規律。
除此之外,設計師還自己親身試驗了床墊,體驗不同的床墊翻身的難度。而相同的翻身次數,對比心跳數和呼吸數,特殊的床墊,會下降接近一半。
最後還去尋找了天然助眠的香薰,希望能夠通過床墊,氣味,燈光的調節,幫助堯華在夜晚能夠入睡。
使徐喜蘭也能夠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連續48小時不眠不休的狀況不再發生。
櫥櫃的高度是伸手就可以夠到的,全部換成了按壓式的扣鎖,方便開合,又能防止女兒亂翻東西。為了防止女兒拿到刀具等物品傷害到自己,柜子都安裝了特殊的安全鎖。
而最貼心的是,整條路線所有的拐角,牆面都做成了圓弧形,減小女兒碰傷擦傷的可能性。
而廚房的矮門,既將女兒擋在了危險之外,又方便徐喜蘭能夠在做飯的時候隨時看著堯華。
閒談中的細節,統統都被設計師放在了心上。
這些溫情的人性化的細節,雖然不是那麼的驚豔,卻依然讓人無比動容。
乾濕分離後的浴室,還配上了坐式淋浴,徐喜蘭終於不用在站在凳子上,舉著噴頭給女兒洗澡了。
而坐著洗澡不僅方便自閉症患者,對於一般家中有老年人的家庭來說也是非常貼心的,有效的防止了老人浴室滑倒。
可以吸音的牆壁和隔音窗簾,進入整個臥室就特別的安靜。
也正是因此,堯華進入改造後的房子裡之後,沒有表現出特別的煩躁不適等等,反而露出了笑容,她很喜歡本間設計師改造的臥房。
吸音的牆壁和窗簾,遇水升溫的被子,安神的香薰、藍色寧靜的天花板,和新風系統......讓臥室在細節上充滿愛意,這才是真正的對症下藥,量身定製。
就像徐喜蘭說的:「女兒只要願意往上躺著,就說明是最舒服的地方」。
除了這些,還設計了磁力牆,能夠幫助徐喜蘭和女兒能夠更多的交流。整體的開關下移15cm,防止女兒經常拍打牆面造成誤觸開關。
甚至還購買了帶刺的康復球,通過對手部的持續刺激,希望能夠緩解堯華手部僵硬的症狀。
連天花板上這個黃色、像不倒翁形狀的吊頂,也藏本間設計的小小祝福,希望母女能在生活風雨中堅守下去。
MI5LAN
世界很大,媽媽的懷抱就是你的家
母女兩人的生活,別人眼中看來儘是一路艱辛,母親自己卻仍然能夠嘗出一份甘甜。
史鐵生說,「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對於徐喜蘭而言,命運的確是沒
這位媽媽的脆弱,或許是在她看見本間留在茶几上的花而落淚時,不經意展露的吧。
「這麼多年了,我從來沒有在回家的時候收到屬於我的一束花。」
作為一名聲樂老師,她將生命雖有缺憾但也能閃耀光亮的心情寫歌裡面,「世界很大,媽媽的懷抱就是你的家」。
真正的愛就是這樣,不苛求什麼回報,單純用自己的愛去溫暖她,陪伴她。
本間其實還做了一件讓我非常感動的事。他帶著徐媽媽去到上海,介紹了優秀的自閉症康復學校,還帶她參觀了自閉症患者做服務員的咖啡館。
他不僅僅是在做家裝設計,更是真正的聆聽他們的故事,盡力的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設計的盡頭是愛,是任性的關懷。
面對接下來漫長而瑣碎的人生,希望徐喜蘭更能夠感受到這份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