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我和我追逐的夢丨修文縣灑坪鎮陽橋村駐村第一...

2020-12-16 天眼新聞

轉眼間,駐村工作即將結束,將近三年的駐村工作對我意義非凡,不僅是親身投入了「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偉大戰役,更是讓我找到了責任與使命的深層意義。

我叫曾鵬,是貴州貴陽市修文縣灑坪鎮陽橋村駐村第一書記。這這裡,有我和我追逐的夢,這段駐村經歷激勵著我未來的人生積極奮進。  2019年8月中旬一個炎熱的下午,我與駐村隊員在大水井組走訪時,來到貧困戶王華榮家了解近期生活、生產情況。  當核算其收入時,王華榮很生氣地對我說:「曾書記,我孩子王竣仟在修文二中讀初二,我每個月給他租房、生活開銷要花1000多元,因為擔心他的日常安全,我還常常在修文照顧他,馬上就要開學了,哪有時間在家裡搞種植或者外出務工嘛!」  「租房?」我立即詳細詢問了王俊仟的情況,當天便返回我的派出單位修文縣信訪局進行了匯報,並與縣教育局進行協調。三天後,王竣仟在修文二中順利辦理了住校手續。  這件事不大,但是對我感觸很深。我第一次感覺,農村群眾遇到事情缺乏溝通渠道,往往矛盾糾紛的源頭就是這樣積累起來,及時架起這座溝通橋梁就是我的駐村使命之一!  再說一件讓我感觸深刻的事情吧。

還記得2020年春節期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我立即結束了春節假期返回村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入戶宣傳、測量體溫、採購物資、卡點值守等工作,每天都處於高強度負荷的循環中。由於村裡的住宿和生活條件有限,我們駐村隊員在這個特殊時期顯得更為狼狽。  有一天特別勞累,我突然回想起2003年非典時,我還在讀初中,當時完全沒有危機感,每天還很快樂、充實,這是為什麼?此時我終於明白了,那是因為年少的我每天都處在父母和學校的保護中、處在社會各界無數「逆行者」用奉獻構築的防護網中!而今天的我,就是當年的「逆行者」,守護著曾經的「我」,守護著陽橋村所有群眾。   脫貧攻堅工作在各級部門、各批駐村隊員多年來的共同努力下,取得顯著成效,群眾都在往越來越幸福美滿的生活方向邁進,我們的駐村工作也將告一段落。此時我要對陽橋村曾經的貧困戶和所有群眾說,我們的暫離不是結束而是你們幸福的起點!

作者 曾鵬

見習編輯 吳一凡

編輯 劉娟

編審 王璐瑤 施昱凌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帶給我光榮和欣慰丨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駐村...
    我叫楊建,是黔東南自治州鎮遠縣衛生健康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8月,我被派駐到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參加扶貧工作,2019年10月成為駐村工作隊隊員,有幸投入到一線脫貧攻堅戰鬥中,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 「我的扶貧故事」陳興波:駐村工作的每件小事都有意義
    我叫陳興波,是白雲區牛場鄉石龍村駐村工作組副書記。2019年1月,我從白雲區稅務局被選派到石龍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駐村第一個月,我就幾乎跑遍了石龍村的每一個角落,與村民交流的內容記滿了兩個筆記本。我一步一個腳印地從小事做起,讓群眾逐漸開始接納我、信任我。我把派出單位黨支部的入黨紀念日送祝福、開展黨建知識競賽等工作經驗引入村支兩委、駐村工作組黨支部學習活動中,通過給黨員過政治生日、送祝福賀卡、重溫入黨誓詞、田間地頭上黨課等措施,讓黨員有了更多榮譽感和歸屬感。要致富,產業發展是關鍵。石龍村森林覆蓋率高、生態優勢明顯,我逐漸把目光對準林下散養土雞項目。
  • 「我的扶貧故事」丨把「駐」村變「住」村|遵義市匯川區松林鎮新莊...
    我叫陳名航,是遵義市匯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毛石分局派駐松林鎮新莊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我從2015年2月開始駐村以來,今年已是第6年。  初到新莊村,看著眼前的狀況——省級貧困村、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生產條件落後、經濟基礎薄弱……如何當好這個第一書記,我心裡很忐忑,有些不知所措。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深知這一道理。為儘快進入工作狀態,我進村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戶到群眾家拉家常、摸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兩洋村裡的「駐村人」丨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
    凌晨的兩洋村格外安靜,新鮮的空氣讓人精神振奮,村寨還有路燈和村委的燈在明晃晃的亮著……我習慣性地望下天空閃爍的繁星,不知不覺,我到兩洋村已經三年了。我叫趙仕平,是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
  • 「我的扶貧故事」我們仍需接續奮鬥丨鎮遠縣報京鄉石橋村駐村第一...
    我叫黃金保,自2018年3月起擔任鎮遠縣報京鄉石橋村駐村第一書記至今。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駐村以來,我常常利用向群眾宣傳扶貧政策的有利時機,挨家入戶訪民情、嘮家常。我每到一戶都要到農戶家中房前屋後、室內室外進行觀察貧困現狀,鼓勵貧困戶發展致富信心,向老百姓盤根問底,了解其發展意願和需求。  我通過走訪了解到,全村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於外出勞務和傳統的種養殖業,村內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養殖業主要以豬、牛、羊、雞、鴨等。
  • 「我的扶貧故事」駐進鄉親們心坎上丨匯川區松林鎮新莊村駐村第一...
    我叫陳名航,2015年2月起,我到了深度貧困村松林鎮新莊村駐村,今年是我駐村的第6年。   初到村上,看著眼前的狀況:省級貧困村、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生產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如何做好這個第一書記,我的心裡有些不知所措。
  • 「我的扶貧故事」從大學副教授到駐村第一書記丨正安縣新州鎮龍崗...
    我叫劉承亮,2018年3月,受組織的委派,從遵義醫科大學的一名副教授變成了正安縣新州鎮龍崗村的第一書記,從此便開啟了我的扶貧故事。  到村後,我便積極與村支兩委幹部進行溝通交流,到黨員同志、村民組組長、退休老村幹及村民家中進行走訪,了解村情民意,摸清大家最期盼、最迫切的訴求,再竭盡所能給予幫助。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精神永伴我前行丨獨山縣上司鎮打羊村駐村...
    6年前,「扶貧」只是我在新聞信息上看到的字眼,2015年9月在我踏進玉水鎮那一方熱土時,從此與「扶貧」結緣。2019年2月14日起,有幸到貴州黔南獨山縣上司鎮打羊村開展駐村工作。韋興祥(右)慰問困難群眾駐村後,我成為產業專班工作人員與打羊村點寨組包保網格員。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更「駐心」 我把這裡當成家丨平塘縣平舟鎮樂...
    我叫楊春雷,是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平塘公司職工,現是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平舟鎮樂康村駐村幹部。自駐村以來,總是行色匆匆,每次到單位辦公樓總是急著要走,大家都知道,我忙著回到樂康村,我記掛著那裡的一切。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我的扶貧故事」難忘的笑聲|織金縣茶店鄉山林村駐村第一書記龐成智
    我叫龐成智,是畢節市織金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管理局副局長,2018年3月擔任織金縣茶店鄉山林村駐村第一書記。該村是茶店鄉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有224戶82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7戶269人,易地搬遷7戶26人,貧困發生率曾一度高達20.09%。
  • 「我的扶貧故事」任職期滿,我主動申請繼續駐村丨桐梓縣新站鎮捷陣...
    我叫宋傑,今年45歲,多彩貴州網行政中心綜合行政科科長。2017年10月,我到桐梓縣新站鎮捷陣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三年多的駐村工作,我早已把這裡當成我的家,把村民當成我的家人,用心、用情去幫助群眾辦好每一件事情。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是我最大的幸福|赫章縣結構鄉沙壩村第一書記...
    我叫肖明軍,是畢節市委組織部人事科科長,2018年2月,單位派我到赫章縣結構鄉擔任沙壩村第一書記。  駐村期間,我做得最多事情就是走訪群眾,儘快精準掌握全村扶貧底數;多說,改變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有效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多做,用實際行動解決村民的實際困難,帶動大家真正脫貧。  「肖書記你又來了,快進屋來喝水嘛。」
  • 「我的扶貧故事」抱定初心赴徵程丨鎮遠縣羊坪鎮黃連村駐村第一...
    我叫王文杰,2019年1月,我闊別工作5年多的貴州省地礦局凱裡101地質大隊,調到鎮遠縣羊坪鎮黃連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王文杰與村幹在雨中討論綿綿細雨卷著刺骨的寒風滴在我的臉頰,吹打著我單薄的身軀,讓我頓感一陣涼意。初來乍到,這樣一份「見面禮」著實讓我肅然起敬,脫貧攻堅一刻等不起、一天耗不起,我與村兩委寒暄後,就和村幹走訪串寨、入戶了解當地村情民情。
  • 「講扶貧故事」王文勇:我和我的戰友
    又到了一年說再見的時候,回想起駐村這段時間,我和我的兩個隊員朝夕相處,一起迎接檢查,一起整理檔案,一起看望群眾,一起加班加點,感謝他們的無私付出和鼎力相助。第一書記是駐村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工作繁雜,而我慶幸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有兩個好隊員扶持相助。我們沒有上下級之分,只有同志般的互相理解和為完成工作的同心協力。我常常想,如果沒有他們的盡心盡力,不知道怎樣來完成脫貧攻堅收官時繁重的任務。我們是一個團結的團隊,戰友們身上的好品質,讓我體會到了滿滿的幸福,對他們的感激之情在心中湧動了許久,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
  • 「我的扶貧故事」夫妻同駐村 扶貧並肩行丨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
    胡中友、羅穎夫妻在接受採訪2018年3月,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來到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上任後,我心無旁騖、撲下身子、以村為家,用實際行動讓村寨改變面貌。這也慢慢影響了我妻羅穎。由於自然條件影響,郭家寨村是全特區9個深度貧困村之一,雖然只有6個村民組,可是多民族雜居,基礎薄弱,經濟社會發展十分緩慢。我駐村後忙於工作很少回家,和家人一個月也見不了幾次面,特別是妻子在2018年6月生二胎時,直到她被推進手術室後,我才氣喘籲籲地趕到醫院,內心非常愧疚。
  • 「我的扶貧故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丨黔西南貞豐縣魯貢鎮坡艾村駐...
    我是施鵬,在2017年有幸加入基層服務單位,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也是這一天正式接觸了扶貧工作,接下駐村這根接力棒,與全國上下一起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到今天,我可以很肯定、驕傲的回答他們:「我們做了很多很有意義的實事,有些人一輩子都趕不上的事被我們幾年就做了,成效顯著!」走在扶貧路上,回顧駐村參與扶貧工作的這幾年,是我感觸很深、感悟很多,也是自身進步和提升最為明顯的時候。
  • 「我的扶貧故事」巴臺村給了我歷練成長的機會丨獨山縣百泉鎮巴臺...
    2017年5月18日,我作為縣派駐村第一書記、同步小康駐村幹部,被安排到百泉鎮巴臺村開展駐村工作。時光荏苒,日月如梭,到如今駐村已有3年多時間了。一路走來感觸頗深,收穫很多;我始終以工作職責要求自己,傾注了真情,使出全身力氣參與駐村扶貧工作,與廣大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我的扶貧故事」「赤腳」書記駐村記丨黎平縣雷洞鄉美老村第一...
    我叫歐舉榮,是黔東南自治州黎平縣衛健局的一名老同志。2015年3月14日,我到雷洞鄉美老村駐村時53歲。一晃5年過去了,今年我58歲。五年的駐村生活,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我和駐村工作隊同志一起帶領美老村282名貧困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同時也結交了深厚的幹群友誼。如今「歐書記」這三個字已經烙印在全村799名群眾心中,當地幼兒園的小朋友見到我都會親切地喊聲「歐書記」「歐爺爺」。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心願」丨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駐村幹部...
    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開展以來,我被派到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任駐村工作隊隊員,並結對幫扶了5戶貧困戶,鄒孔祿就是其中之一。李俊松入戶登記群眾信息「我叫李俊松,是上壩村駐村工作隊隊員,今後就是我就是你的幫扶人。」
  • 「我的扶貧故事」換個思路 也能致富丨鳳岡縣永和鎮雙山村駐村第一...
    我叫謝應明,是鳳岡縣永和鎮雙山村駐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路上,我有很多記憶深刻的人和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村民張義勇,張義勇是雙山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個身板瘦小、穿著簡樸的「小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