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廣州一樓盤22年未交房,業主自嘲想「住進房而不是掛上牆」
因開發商資金斷裂,廣州市黃埔區「澳洲山莊」小區業主張齡豐走上了漫漫維權路。
購房那年,張齡豐剛滿30歲;22年後的今天,張齡豐仍未住進新房。
澳洲山莊小區一景。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供圖
澳洲山莊小區共有業主2384戶,除30戶左右接房入住的業主外,其餘的業主未能住進新房。
2013年,廣州市處理「爛尾樓」專責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澳洲山莊盤活重建工作方案》,澳洲山莊的開發商、廣州澳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美公司」,「開發商」亦指該公司)引進廣州方興房地產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興公司」)及其子公司合作開發。這也讓業主們一度看到希望。
《澳洲山莊盤活重建工作方案》(部分)
然而,希望又變成了失望,澳洲山莊盤活重建工作此後出現停滯,直至今日仍不見開工的跡象。
出現停滯的原因,在於澳美公司與方興公司尚未拿出「名下產權明晰、現狀條件較好的地塊」用於建設。用地的問題不解決,就無法向主管部門報建。
業主們不知道,究竟還要等多少年,他們才能住進新房。有業主自嘲,希望等到重建成功,住進新房的是他們本人,而不是他們的遺像。
開發商打廣告:首期3.8萬元,免息分期付款
張齡豐和宋衛(化名)都是澳洲山莊小區的業主,兩人也是業主們推舉的維權代表,對小區的情況十分了解。
張齡豐近日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廣州澳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打出「20年免息分期付款,首期3.8萬元,月供488元」的誘人廣告,推介澳洲山莊小區。
該項目位於廣汕公路金坑路段旁的一座山丘上,毗鄰金坑水庫和金坑森林公園,依山傍水、環境優美。
1997年9月,張齡豐與開發商籤訂《房地產買賣契約》,以總價17.89萬元的價格購買澳洲山莊小區一套面積為58.35平方米的住宅,算下來每平米單價3065元。
澳洲山莊小區分為A、B、C、D、E五個區和別墅區,共292棟樓,張齡豐購買的房子位於D區。
這是張齡豐購買的首套住房,但相對於她當時每月1萬元左右的收入而言,買這樣的房子並不算吃力。
當年,宋衛也買了一套與張齡豐所購房屋面積、總價差不多的住房,首付同樣為3.8萬元。宋衛說,澳洲山莊的定位算是「度假房」或「養老房」,購買的業主也大多是教師、工程師等收入條件較好的人群,且以中老年群體居多。
《房地產買賣契約》約定,開發商於契約籤訂之日起兩年內將房子交付給業主。也就是說,最遲到1999年9月,張齡豐就能接房。
「當時給了3.8萬元的首付,剩下的14萬以分期的形式支付給開發商。1998年下半年,開發商發信請求業主更改付款方式,讓我們去銀行貸款,貸款的利息由開發商支付。」張齡豐說,1998年12月,她將房產抵押給銀行,從銀行貸款9.6萬元,分16年還清。
據宋衛介紹,當時,也有部分業主選擇將剩餘房款一次性交給開發商。選擇去銀行貸款的業主大約有1600戶。
彼時,包括張齡豐和宋衛在內的絕大部分業主還沒意識到,這是開發商出現資金問題的前兆。即便到了約定的交房日期,開發商未按時交房,張齡豐等業主也未提高警惕:「那時候小區還在建設,而且當時開發商都晚交房,這是個普遍現象。」
直到2000年9月,澳美公司停止支付業主的貸款利息,業主們慌了神。
爛尾的樓棟。
不具備交付條件、辦不到房產證的「新房」
也正是從這時起,澳洲山莊小區的業主們開始了長達近20年的艱難維權。
業主們起訴了開發商,要求開發商支付延遲交房的違約金。業主們雖贏了官司,但並未能從資金斷裂的開發商手中拿到違約金。
2001年,開發商將實際並不具備交房條件的房屋交給部分業主。宋衛介紹,接房裝修併入住的業主只有30戶左右。他說:「所有的房子消防驗收過不了,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包括小區配套,什麼都沒有,根本辦不到房產證。」
張齡豐回憶,她當時花了2萬元開了個後門、做了個水池。由於她又在番禺區購買了一套現房,平時大多住在番禺那套房子裡,因此張齡豐打算以後再慢慢裝修。
2003年8月,張齡豐因帳戶資金不足停止月供。同年,張齡豐被銀行起訴至法院,要求其償還借款本金、利息、逾期利息等。
其他未按時償還貸款的業主均被銀行起訴。宋衛介紹,很多業主要麼東拼西湊,將本應該開發商交的利息補上;要麼就斷供,房子由銀行拍賣。
張齡豐告訴澎湃新聞,因為生意出了問題,資金緊張,她不得已將番禺那套住房賣了,才得以償還澳洲山莊的房貸及違約金。最終,張齡豐於2015年4月還清所有房貸。在業主被銀行起訴的同一年,澳洲山莊小區徹底爛尾:工程停工、小區也被斷水斷電。
當時,小區封頂(包括建成)共225棟,剩餘67棟是在建和爛尾工程。
此後,業主們建了維權QQ群,開始向各個職能部門反映澳洲山莊的種種問題。該問題也作為重大不穩定隱患被列為省、市、區信訪要案。
爛尾的房屋內部。
廣州市出臺重建方案,開發商引入其他公司合作開發
轉機出現在2013年。
當年3月,廣州市處理「爛尾樓」專責小組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通過《澳洲山莊盤活重建工作方案》(以下簡稱《重建方案》)。
《重建方案》稱,1992年,澳美公司徵用了當時增城縣鎮龍鎮金坑村約1000畝土地進行房地產開發,後由於該項目土地紅線重疊、消防驗收條件不具備、開發商資金斷裂後無新資金進入,致使樓盤爛尾,所有購房人無法辦理房產證。
《重建方案》載明,由於該項目大部分樓房已爛尾十多年,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影響城市整體景觀;已建房屋報建資料不全,未經規劃部門審批擅自建設,不具備消防驗收條件等,從辦理房產證角度進一步完善相關手續已無可能性。經蘿崗區(註:澳洲山莊最初屬於增城市,後屬於蘿崗區管轄,現歸黃埔區管轄)政府研究認為,為徹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將該項目重新規劃,將不符合規劃的房屋整體拆除重建,是解決該項目問題的較好辦法。經與開發商溝通,其也希望採取此方式盤活。
《重建方案》寫道:澳美公司已引進廣州方興房地產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興公司」)及其子公司廣州富鼎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鼎公司」)合作開發並幫助解決資金問題,合作各方擬將臨近廣汕路的10萬平方米暫未開發的地塊用於項目啟動區建設,計劃建成約30餘萬平方米的住宅及相關商業配套設施,方興公司表示同意用此項目的房源和回籠資金用於滾動開發。此外,澳美公司新建成了一批待售的別墅,有資金回籠的餘地。
此外,《重建方案》還列出設立監控帳戶、協調法院對澳美公司資產都採用「活查封」形式、加快相關行政審批手續等9項措施以保證重建工作的進行。
《重建方案》讓業主們看到了希望。
2015年,澳美、方興(富鼎)兩家開發單位共同向國土規劃部門提交了澳洲山莊重建整體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
據《廣州日報》2015年11月6日報導,(2015年)10月30日,澳洲山莊數百業主回到了澳洲山莊,鞭炮聲聲,鑼鼓喧天,澳洲山莊宣布重建方案正式啟動。山莊門口豎著的紅色充氣拱門上寫著:「澳洲山莊重啟雄風。」
文章還寫道,澳美公司法定代表人胡耀智告訴業主,兩年後他們就可以住上新房了!
兩家開發單位糾紛不斷
好景不長。
澳洲山莊的業主們很快發現,等待他們的不是新房,而是失望與憤怒。
據宋衛和張齡豐等業主介紹,澳美公司與方興公司產生一系列糾紛,從資金到土地,雙方也通過訴訟為自己爭取利益,「利益最得不到保障的就是我們這些業主」。
迫不得已,業主們又走上了信訪的道路。他們就想知道:開發商承諾的新房什麼時候能建好?
業主們沒想到,這條維權路,又走了近4年。
2018年6月,廣州開發區原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和黃埔區原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向宋衛與張齡豐作出《關於反映澳洲山莊盤活重建工作停滯等信訪事項的答覆意見》(以下簡稱《答覆意見》)。
《答覆意見》記載,《重建方案》是開發共建單位、有關購房權益人和市、區兩級政府普遍認可的重建工作方案,該方案要求各開發共建單位按市場運作方式處理澳洲山莊盤活重建工作,目前仍是澳洲山莊重建的總體指導性文件,該局一直以來也都積極按照該工作方案推進自身職能範圍內的有關工作。
針對信訪人反映的重建工作推進困難一事,《答覆意見》稱,該局此前建議參與共建的開發單位按照《重建方案》確定的工作框架,共同推動項目實質性建設,保障眾多原有購房權益人的利益;建議澳美公司及方興公司(富鼎公司)選擇各自名下產權明晰、現狀條件較好的地塊,備齊相關材料後向該局申請單體建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並依程序完成消防、環保、住建等動工前有關審批手續,即可開工建設。
但是,直到現在,「名下產權明晰、現狀條件較好的地塊」仍未被確定。
據宋衛和張齡豐等業主介紹,原本,開發共建單位和業主均同意澳美公司作為首期開發建設主體、啟動開發國土證編號尾號為017的地塊。
「那塊地相對來說是最『乾淨』的,一旦報批通過,馬上就可以開工。」宋衛說,由於方興公司堅持先過戶土地,在017地塊上建房的方案泡湯。
《答覆意見》稱,2018年1月,澳美公司又選擇編號尾號為021的地塊進行規劃報建諮詢。但由於該地塊被查封,也無法進行建設。
今年10月,澎湃新聞向廣州市黃埔區委宣傳部詢問澳洲山莊重建進展一事。黃埔區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此事可聯繫該區規劃與自然資源局。
10月18日,廣州黃埔區規劃與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有關澳洲山莊重建詳細情況,將由具體業務部門作系統梳理後,再進行回復。截至記者發稿前,澎湃新聞尚未收到詳細回復。
開發單位起訴業主侵犯名譽被駁回
更讓張齡豐沒想到的是,方興公司以其侵犯該公司名譽權將張齡豐訴訟至法院,要求張齡豐停止侵害、賠禮道歉並賠償100萬元。
經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和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張齡豐的行為不構成名譽侵權。
廣州中院於2018年12月27日作出的二審判決書載明,縱觀本案起因,系由於方興公司、澳美公司就澳洲山莊樓盤爛尾、重建以及土地權屬問題產生爭議進而引發的系列糾紛。
廣州中院於2018年12月27日作出的二審判決書(部分)
判決書寫道:儘快推動澳洲山莊的重建,是廣大業主的多年心願。作為澳洲山莊樓盤爛尾後所引進的開發商,方興公司在本案訴訟過程中亦多次陳述其一直致力於推動澳洲山莊的重建。希望雙方能夠放下猜疑和成見,保持和諧、理性的溝通,致力於共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才能讓廣大業主早日重返家園!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拿回屬於自己的房子。」張齡豐自嘲說,1997年購房時,她還是「女文青」;到了今年,她已成為創傷累累的退休大媽。
張齡豐說,他們這些維權的業主流傳著一句話,最能代表心聲:「我們希望,等到重建成功,住進新房的是我們本人,而不是我們的遺像。希望我們到時可以坐在沙發上,而不是掛在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