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這首詩僅20字,卻寫出了狂放不羈,縱使是李白也稍遜幾分

2020-12-17 騰訊網

唐朝是中國古代最繁榮的朝代之一,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之下,唐朝的經濟、文化都達到了空前的繁華水平,慕名而來的外邦臣屬也是數不勝數。而建立在繁華、自信之上的是,詩歌這種題材也成為了唐朝人用來記載日常起居生活、家國理想、個人抱負的載體,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之下,不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文人雅士、甚至是白衣百姓,都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篇章。而我們今天所說這首詩的作者,既不是詩仙李白也不是詩史杜甫,而是中國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

天降祥瑞,天生吉相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從出生開始便充滿了傳奇色彩。史載,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在懷武則天之前曾去過一個寺院,而就在路過河邊的時候,從河裡衝出一條金龍,將楊氏嚇暈了過去,等她再醒來的時候,便被告知懷有了身孕。

而且懷孕期間她也曾做過怪夢,她夢到自家的院子裡盤坐著一條黑龍,而這條龍瞬間又變成了天女散花,接二連三的奇怪現象,都讓人們以為楊氏這一胎會生個不凡的兒子出來,但孩子出生之後,卻不成想令人大失所望,乃是一個女兒身。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之下,武氏一家的心裡落差可想而知。當然考慮到中國古代不勝枚舉的人為臆造傳奇出身故事,一如劉邦之母夢與神龍交合,乃生劉邦;努爾哈赤其母懷胎十四個月,生時五彩猛虎護佑,才成就努爾哈赤的不平凡等等。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多半是臆造的。

不過與這些祥瑞相比,我們不得不佩服武則天的才智。雖為女兒身,但是武則天自小聰明,也讓父親對她十分的喜愛,而相伴她的還有袁天罡的卜卦。

在她沒幾歲的時候,有一個叫做袁天罡的人,見到了武則天,他說這個孩子充滿福相,如果是個男孩兒的話一定會做皇帝,現在雖為女兒身,但仍然擋不了她的福氣,袁天罡的這番說詞,讓武則天的父親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感到了害怕,因為在當時這種話一旦傳出去就會招來殺身之禍。

武家有女初長成

就在這種祥瑞加身之下,武則天在父母的庇佑之下度過了十幾年的快樂時光。在她的父親去世之後,14歲的她也因為才貌俱佳,美名外傳,就被李世民召進了皇宮。

在入宮之前她的母親曾哭哭啼啼,不忍分離,但她卻對母親說:侍奉的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

那個時候的武則天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她的這番話也充分體現了她的成熟一面。

不過武則天在李世民後宮當中的生活,歷史當中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可我們知道她在那十幾年當中並沒有受寵,只是因為自己的長相被李世民取名為媚娘罷了。

媚娘的生活徹底發生改變是在李世民生病之後,她被李世民的兒子李治看中,她和李治嚴格的來說應該算是不倫戀,可這種戀情在那個開放的唐朝是不足為怪的,而武則天也足夠聰明,想要改變命運就必須抓住眼前這個愛她入骨的男人,所以並不拒絕李治對她的好感。

感業寺寫下情詩,再次入宮成就巔峰人生

在李世民去世之後,她被送到了感業寺出家為尼。如果循例,無所出的武則天此後的生活必然是青燈古佛相伴,誦經以了此殘生。但是顯然,這對於頗有野心、抱負的她而言,是不能接受的,她要出感業寺重返宮闈。而想要重返皇宮最簡單的辦法,自然就是利用唐高宗,於是她抬筆寫下了對李治的思念——一首《如意娘》。

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我相思過度,以致於身體憔悴,你如不信且看箱子裡的石榴裙上我那斑斑淚痕。一首情詩,成功的再次勾起來了李治對她的愛、思念,於是李治不顧一切的將媚娘接到皇宮當中,而這才有了後來鬥敗王皇后、蕭淑妃一躍而起的武皇后。

武則天的智謀不僅僅用在愛情上,在政治上她更是有勇有謀。先期幫助高宗李治罷黜了褚遂良,除掉了長孫無忌等等。而在大權獨攬之後,一個女人要想稱帝,勢必會引起朝中的叛亂,但在狠厲手段之下,她更具智慧,甚至還以一首詩平息了悠悠眾口。

在武則天登基的第二年,朝廷當中還有很多李氏的人想要謀劃政變,奪回他們李家的江山,這一次他們以花園百花盛開為藉口邀請武則天去賞花,從而藉機除掉武氏,推翻武周統治。可是寒冬的天氣,哪裡會有百花呢?所以他們的這些心思,武則天早就明白了,但她如果不去就證明她膽怯,這自然不是一個帝王的所作所為,於是則天便寫了一封詔書——《臘日宣詔幸上苑 / 催花詩》。

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這首詩的內容,通俗易懂。大概意思是,武則天讓春神趕緊的通報消息,明天我武則天就要去御花園賞花,百花也不用等到春天再開了,通知它們連夜開花,好方便我武則天和各位大臣明天觀賞。

這封詔書是武則天頒給天神的,此時的武則天不僅僅是九五之尊,更是世間真正的主宰。花兒也要聽從她的旨意,逆時而放!由此可見,武則天雖然只是個女子,但她是多麼的狂傲啊!更加神奇的是,第二天當她與眾位大臣前去賞花的時候,御花園裡果然已經是奼紫嫣紅了。而那些不明就裡的大臣,真的認為是老天在幫助武則天,自然不敢在有所枉動。事實上,這其實只不過是武則天提前安排好了的把戲罷了。

而僅僅20個字就讓武則天化解了這次皇位被奪的危機,由此可見她的霸氣與果斷。她的這種氣勢來源於她對權力的渴望,也是對自我定位的準確認知,自身智慧的充分肯定,這一點放眼大唐三百年,也無出其右者,即便是寫下「白日放歌須縱酒」的狂人詩仙李白與之相較也差了那麼幾分霸氣。

武則天的一生充滿著的爭議,有人說她狠厲、暴虐,也有人說她對歷史的貢獻很大,而她對於自己是非功過,則只留下了一座無字碑任由後人評說。

相關焦點

  • 李白最為狂放的一首詩,流傳不廣,讀來便覺酣暢淋漓
    李白鬥酒詩百篇!杜甫對於李白的飄逸與才氣,深有感觸,所以才能寫出如此貼切的詩句。李白好酒,其詩多在醉中所作,因此肆意汪洋,瀟灑不羈。那麼,哪首詩才最能體現李白的狂放呢?「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雖然有氣勢,但卻是因奉詔入京的事情開心,算不得最狂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是因被排擠後的吟嘯,雖有氣節,但依舊不能算得最狂放,我認為,李白最狂放的還當數《江上吟》,他載酒泛舟江上,不禁詩興大發,寫下此詩,一氣呵成,氣勢磅礴。
  • 詩仙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狂放不羈,56字寫盡他的自信與傲慢
    杜甫作為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對現實生活的生動記錄,而李白則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詩上天入地,他的想像力汪洋恣肆,如大江大河,奔湧不息,令人讀來心潮澎湃。李白的性格極度張揚,和他寫的詩一樣,在當時讀李白的詩就像飲了一杯烈酒,火辣辣地刺激著人的神經。
  • 杜甫寫給李白的第一首詩,生動刻畫了李白傲岸、狂放的精神品質!
    唐玄宗天寶四年,李白與杜甫在山東兗州分別,杜甫寫下了第一首贈與李白的詩(現有資料顯示是最早的),用詞淺顯,但是卻將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傲岸風貌刻畫的入木三分:——贈李白——唐代:杜甫秋來相顧尚飄蓬,
  • 武則天稱帝後寫下大唐第一狂詩,讓李白也甘拜下風,專家:誰敢寫
    武則天有這麼大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她這個人的能力與才氣,在文化繁榮的唐朝,武則天也會寫詩,並且頗有名氣。她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是寫給李治的情詩,就是因為這首詩,武媚娘才得到了寵愛,從中獲取了極大的利益。
  • 李白為何是天才,讀這六首絕句你就懂了,不常見但精妙,不讀可惜
    這首詩以鷺鷥自比,寫出李白孤獨、飄逸之感,還略帶些許矛盾之情。鷗鷺是詩人筆下常有的意象,鷗鷺潔白,輕盈,且毫無機心,故詩人多以鷗鷺來寫恬淡、隱逸、自由飄逸之情。李白這首詩也如此。從用字來看。這首詩寫得極美,美在適意灑脫,美在淡淡的孤獨之感。李白為何愛飲酒?酒可以讓他和這個操蛋的世界達成暫時的和解。故而李白離不開酒,酒也成就了李白的瀟灑飄逸和狂放傲岸。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李白這個人,跟其他的才子還不太一樣,歷史上大多數的才子,基本都是後來才出名的,但是李白,在25歲的時候開始週遊天下,他的名聲就開始慢慢大震天下了。不然,為何皇家的人都會親自去邀請李白為愛妃題詩呢,要說李白的這麼多的詩中,拿一首詩是最狂放的,那就是《將進酒》了。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其實李白除了他的才華,最讓人佩服的就是他那狂放不羈的性格,也是因為李白的這種性格,所以他的詩歌大多都是比較狂放不羈的,你要是問我他最狂的一首詩是哪一首那應該就是他初入仕途的時候寫的那一首了吧。李白很多詩都是在遠遊的途中所寫的,為何李白的詩能寫得如此豪氣不羈,因為他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的。儘管他有心做官立志報國,但是命運卻讓他做了一個雲遊的詩人。
  • 經歷人生大起大落,李白登上高山寫首詩,20字寫出孤獨的至高境界
    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李白只能將一腔的豪情壯志都寄託於山水之間,此後多年他長期漂泊遊歷,結交了很多朋友,也留下了很多飽含自身情感的詩篇。筆者本期要介紹的李白登上高山寫下的這首千古名作就是其中之一,可謂是寫出了孤獨的至高境界。《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把豪放不羈的個性表現到了極致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並稱「李杜」,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的詩,風格飄逸灑脫,富有浪漫主義精神,並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
  • 瀟灑不羈的李白,酒後寫下這首田園詩,流露出如詩如畫的禪意
    背景:這首五言古體詩是李白於天寶三年春天在長安時所寫。詩人待在長安三年,著名的「御手調羹」「龍巾拭吐」"力士脫靴」和「貴妃捧硯」等傳說也發生在這一時期。但這些禮遇,終究敵不過宮廷中的勾心鬥角。瀟灑不羈的李白,怎能「折腰事權貴」?詩仙最後被賜金放還,黯然離開長安。
  • 武則天的一首情詩:唐高宗為之潸然,李白為之爽然若失
    這首詩的譯文為:相思過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離中竟將紅色看成綠色,身體憔悴,精神恍惚,都是因為思念你。如果你還不相信我近來因思念你而流淚,那就開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這首詩是武則天在感業寺為尼姑時所作。
  •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這首詩中寫絕了,還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幸好在那個時代,李白和杜甫不僅相識而且相知,而且還有過共遊梁地的經歷,為後人津津樂道。他們的交往之中,杜甫自然是小迷弟,對名滿天下的李白充滿了崇敬之情。在現存十多首寫給李白的杜詩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詩聖的才華,更看到了詩仙灑脫豪放的形象。
  • 李白的這首詩只有28個字,只要「煙花」二字讀懂了,妙不可言
    往往他說完這句話全班同學就會哈哈大笑,所以對李白喜歡喝酒,酒後能夠寫出大作這樣的傳聞。我們都記憶深刻。李白的詩有一個很大的特徵,談不上是字字珠璣,有一些經不起推敲,但是,他的整體意境特別高,猶如天外飛仙,讓人高不可攀。
  • 肖戰、那英新歌曝光,歌詞是王維、李白的兩首詩
    可以說,他與肖戰、那英已經合作了許多次了,而這一次合作,也是駕輕就熟,不過,在這首新歌中,劉卓老師不再是編曲,而是作曲了。肖戰、那英新歌《千年一聲唱》曝光,歌詞是王維、李白的兩首詩,很有中國風除此之外,這首新歌的作詞人也頗為有意境,之所以這樣說,自然是有原因的,新歌則是兩首詩,一首是唐代詩人王維寫的《少年行》(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
  • 李白最富殺氣的一首詩,金庸將其用作書名,絕世武功就在詩中
    這幾句詩,或許有人讀到過、了解過,但剛讀起這幾句詩的時候,莫不會都有一種驚嘆:如此豪氣、狂放的詩句,竟然是李白所寫?即使李白的詩一向有著狂放不羈的特點,但他畢竟不是牽馬執刀、騎行江湖的俠客啊,怎麼會有這樣的深刻體悟呢?
  • 此人有李白的狂放,蘇軾的灑脫,寫一首蔑視權貴的詞,千古流傳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大意是:我是天宮裡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賦予我狂放不羈的性格,曾多次批過支配風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雲,借走月亮。我自由自在,吟詩萬首不為過,喝酒千杯不會醉,王侯將相,哪兒能放在我的眼裡?
  • 李白的這三首詩,寫出了大唐盛世最美的容顏
    當這三個人聚在一起,便是盛唐時期最耀眼的時刻,而這最耀眼的時刻,被李白留在了他的詩《清平調三首》裡,讓後人得以在他的詩中,想像那個絕世的美人,那個偉大的帝王,那個流光溢彩的時代。 今天小樓就仔細品讀李白的《清平調三首》,看看李白怎樣用他絕世的詩才來表現楊貴妃傾城傾國的美。
  • 李白最難超越的一首詩,只是開頭17字,便驚豔了世人千年
    李白就像一座大山,雖心嚮往之,卻難以翻越。他繡口一吐,便是半個大唐。在他留下的千首詩中,最難以超越的應該是《將進酒》,只是開頭17字,便驚豔了千年,後人有人稱「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千古無雙」。這首詩是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後寫的,全詩洋溢著一種哀而不傷,憤而不怒,灑脫豪邁,狂傲奔放的情感,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即使再過一千年怕是也無人能及。詩歌開頭兩句便是兩組排比長句,如驚濤駭浪,驚豔了世人。黃河自古便是中華的母親河,李白以此發端令人倍感親切。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來無人超越,成為狂的代名詞!
    李白的詩中曾有:「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狂放,李白自比嘲笑孔子的楚國狂人,在這首詩中李白可謂是狂到了極點。下面是全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唐】李白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此詩第一句給全詩奠定了狂放的基礎,下面對於景物的描寫也十分的狂放壯觀,詩句層層深入,把長江和廬山的瑰瑋和秀麗,寫得淋漓盡致,引人入勝。最後更想要羽化升仙,脫離於凡塵俗世。通篇詩讀下來,我們感覺得到詩中最狂的這句話中所包含的狂妄,並不單單是因為李白覺得自己有才華而狂妄,更多的是看破世間的豁達。
  • 李白這首詩只有20字,卻成為史上最孤獨的詩,字字落到心坎上!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和杜甫並稱為當時的「雙子星座」。相信熟悉李白的讀者都知道李白一生非常豪放、灑脫,愛作詩、愛飲酒。提到李白我們都會想起「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邁;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美;想起「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氣勢。但是,就是這樣的詩仙,他也有心中無限感慨、無奈孤獨的時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李白的一首非常孤獨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