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被討厭的勇氣》:人生的煩惱都是自找的

2020-12-27 sweet小生活

書籍信息

書名:被討厭的勇氣

作者:[日]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譯者:渠海霞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05

最近看書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總是拿來就讀,不論是小說、傳記還是心理學讀物,點到哪本算哪本,讀開就堅持讀完。

《被討厭的勇氣》就是這麼開始的。這是一本非常好讀的心理學著作,全書沒有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沒有案例分析和解讀,僅通過「哲人」和「青年」兩人的對話來傳達作者的觀點:人可以改變、世界極其簡單、人人能獲得幸福。

人可以改變

推翻了弗洛伊德的「原因論」心理學,提倡阿德勒的「目的論」心理學,從「目的」的角度來看人本身,說明「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不是過去造就了「我」,是「我」對過去的解讀造就了現在的「我」,而未來「我」想要成為什麼樣子,也都取決於「我」的行動,過去並不能構成羈絆。人可以改變,不存在不能改變的原因,只存在「我」想與不想。

世界極其簡單

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這些煩惱歸根結底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競爭」、「權力之爭」、「比較」,我們努力按照他人設定的價值標準存活,所以會有無窮無盡的煩惱。如果我們只是追求自我的進步和提升,而不是與他人設定的「理想人生」進行比較,煩惱自然就不存在了。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幹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幹涉。只要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發生巨大改變。」學習是孩子的課題,父母不應該妄加幹涉;工作是自己的課題,工作幹不好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因為有一個討厭的上司。學會課題分離,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他人幹涉自己的課題,煩惱自然就少了,世界也就簡單了。

人人能獲得幸福

幸福就是在「共同體」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有價值就可以獲得勇氣,而價值的獲取來自於「他者貢獻」。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這個地球、這個宇宙,我們與這一切形成了」共同體「,關心這個共同體裡的一切,讓這個共同體越來越好,我們就能夠收穫價值,獲得繼續前進的勇氣,進而感到幸福。

人生只存在於剎那之中,是由連續的點組成的,所以我們要認真而謹慎地做好現在的事情,活在「此時此刻」。人生可以沒有遠大的目標,這並不影響認真過好當下。當下即完結,人生是由無數個當下組成的。

人生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幸福

世界很簡單,人生也一樣。

相關焦點

  •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這本書是劉媛媛推薦的,是一本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的以青年和哲人對話的方式展開的關於自由和幸福的思考和辯論
  • 讀書筆記:《被討厭的勇氣》
    ★蔡康永、張德芬 陳文茜、曾寶儀、勇氣推薦!★張沛超、胡慎之、動機在杭州 作序推薦!★阿德勒思想擁有改變人一生的力量。生活中我們太多時候在為自己的結果找原因,甚至可以說是在找藉口,這也就是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論,我們好像習慣了這種思考邏輯方式。而阿德勒的目的論則告訴我們: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目的論認為人無論何時也無論處於何種環境中都可以改變,人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對於這個我不敢完全贊同,有點唯心主義。
  • 《被討厭的勇氣》:人生的很多煩惱都是咎由自取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人生也一樣。 不是世界複雜, 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 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的世界。——題記看完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我忽然間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所有的煩惱都是咎由自取。
  •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劉月霞
    感謝沙龍學員月霞的讀書心得,期待更多人共讀、分享這本書。
  • 東湖夜讀·為你講書⑤|《被討厭的勇氣》: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剩下的就只有能否鼓起邁出一步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美的光彩,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前段時間,因為疫情持續蔓延,很多人待在家裡遠程辦公。雖然生活上有諸多不便,但是減少了一部分人際關係,也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
  • 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用56條人生法則,教你打敗一切煩惱
    一起通過文字,給情緒找個出口,讓內心得以放鬆,輕鬆前行!你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氣得幾天睡不著麼?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只是個被命運之神冷落的透明人?這些我都有,從小時候到如今的四十將近,這些問題困惱得我抓心撓肺。給孩子買書,無意中看到這本《被討厭的勇氣》,一下子被震住了,難道還有人喜歡被人討厭?索性買回來讀。
  • 《被討厭的勇氣》:我們為什麼要進行人生課題的分離
    過度的愛反而把小孩寵壞了,他們缺失了吃苦耐勞的能力,缺乏獨立面對困難的勇氣,養成了對父母過度的依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而父母也有自己的課題。《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是基於阿德勒心理學,以哲人與青年對話的方式帶給我們對勇氣的思考。阿德勒心理學提出的人生課題分離,對於我們面對生活中的人際關係,能減少很多的煩惱。
  • 讀書筆記: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
    近期讀到喜歡的一本: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全書又稱為: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阿德勒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最終因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而分道揚鑣。所以,無論是阿德勒的《超越自卑》,或者是這本《被討厭的勇氣》都更加注重一個人自我意識的建立與強大,還有個人與社會的連接。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
  • 《被討厭的勇氣》:學會做課題分離,不再害怕被討厭
    其實,我們都知道,不管你怎麼好也總人不喜歡你,你也不可能喜歡所有人。所以,我們需要一種勇氣,勇敢活出自己的勇氣,一種「被討厭的勇氣」。如阿德勒的目的論所說:「無論之前的人生發生過什麼,都對以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只要想改變,人人都可以改變。
  • 心理學:人所產生的煩惱都是自找的,如何消除煩惱?
    有數據顯示:百分之四十的煩惱在於杞人憂天,根本就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百分之三十的無論怎麼煩惱也沒有用的既定事實,百分之十二的煩惱在你的幻覺上產生的,百分之十的煩惱在於生活上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人的百分之九十二的煩惱都是自找的,只有百分之八的煩惱是存在正面的。
  • 《被討厭的勇氣》經典語錄
    本書的名字《被討厭的勇氣》,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知乎專欄作家 動機在杭州1、不害怕被別人討厭、勇敢做自己的勇氣。2、自卑都是與別人比較產生的,一切煩惱均來源於人際關係,假使這個世界只存在你一個人,便不會有任何煩惱了,處在群居性的人類社會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
  • 為什麼說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勇氣心理學教你妥善處理
    有一位青蔥少年,對自己的長相和身材很不滿意,性格也不大好,內向、固執,對一切悲觀失望,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覺得周圍人都討厭他,不願意跟他交往。他為此感到很煩惱,對人生感到無望。類似他這樣看待自己的人也許不少吧,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覺得生活乏味,不但別人討厭自己,連自己也討厭這個熊樣的自己。你是否也是其中之一?怎麼辦?
  • 岸見一郎《被討厭的勇氣》: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活得更灑脫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句話看似是在強調一個人的過去對人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用盡全力都很難擺脫。仔細一想有點悲觀和殘忍,幾乎否認了人當下的作為的努力,認為努力無用。
  •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第二夜: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1,為什麼我們會討厭自己?因為我們太害怕被他人討厭,太害怕自己在人際關係中被拒絕,被否定而讓自己受傷,所以先用「討厭自己」這一種症狀來欺騙自己,活在幻想之中來逃避面對現實中的實際問題。一方面需要「討厭自己」這一狀態來逃避現實問題,另一方面又為這種「討厭自己」感到非常的痛苦和煩惱,這樣就可以達到陷入痛苦和煩惱中一直出不來,永遠不用面對現實中的問題。2,為什麼我們會感到自卑?
  •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
    如何才能不被世間煩擾而煩惱?青年和哲人的對話,在《被討厭的勇氣》為你訴說。01我們或許在某些時刻都因為自己的出身、學歷,甚至長相而感到自卑,或許正因如此,我們總是陷入羨慕別人生活的情緒困境中,也總是難以衷心的祝福別人的幸福。那麼,我們的不幸到底是誰的錯?
  • 2020年讀書心得之120:讀《被討厭的勇氣》有感
    讀《被討厭的勇氣》有感李琪在圖書館借書的時候,偶然看到這本書,覺得標題十分有意思。勇氣被討厭了?這是為什麼,所以,出於好奇,我閱讀了這本書。後來才發現我對標題產生了誤解,這本書所闡述的意思是:有勇氣面對別人的討厭。
  • 《被討厭的勇氣》,讀出這4個道理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主要講述一名深陷自卑、無能與不幸福的青年與一名哲人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一夜又一夜的思考和辯論,青年思考著同樣也讓我們困惑的疑問,為什麼「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 《被討厭的勇氣》鬆開過去放過自己,分離課題重構關係,活好當下
    書中阿德勒的思想理念,顛覆了我過往的認知,我渴望擺脫舊模式,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這一切皆需要勇氣,而且是一種被討厭的勇氣。本書是日本兩位作家,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通過描述哲人與帶著許多人生困惑的青年之間的對話,把高深的哲學課程變得通俗易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阿德勒是誰?
  • 能夠改變人生的一本書是什麼?喜讀阿德勒哲學課《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將是引導我後半生如何活得更有價值意義的導師,隆重介紹它——《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緣起知道有這本書,我是從一個愛讀書寫作的朋友發的朋友圈裡才第一次知曉。本人在這兩個方面都受益匪淺。」
  • 成年人的潛規則:想要活得「爽」,就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通過一位深陷自卑、無能與不幸福的青年與深受阿德勒心理學影響的哲人之間的對話,揭示了一個人想要獲得自由,獲得幸福就必須要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而這種勇氣也是我們面對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青年自幼缺乏自信,他對自己的出身、學歷甚至容貌都抱有強烈的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