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信息
書名:被討厭的勇氣
作者:[日]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譯者:渠海霞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05
最近看書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總是拿來就讀,不論是小說、傳記還是心理學讀物,點到哪本算哪本,讀開就堅持讀完。
《被討厭的勇氣》就是這麼開始的。這是一本非常好讀的心理學著作,全書沒有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沒有案例分析和解讀,僅通過「哲人」和「青年」兩人的對話來傳達作者的觀點:人可以改變、世界極其簡單、人人能獲得幸福。
人可以改變
推翻了弗洛伊德的「原因論」心理學,提倡阿德勒的「目的論」心理學,從「目的」的角度來看人本身,說明「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不是過去造就了「我」,是「我」對過去的解讀造就了現在的「我」,而未來「我」想要成為什麼樣子,也都取決於「我」的行動,過去並不能構成羈絆。人可以改變,不存在不能改變的原因,只存在「我」想與不想。
世界極其簡單
「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這些煩惱歸根結底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競爭」、「權力之爭」、「比較」,我們努力按照他人設定的價值標準存活,所以會有無窮無盡的煩惱。如果我們只是追求自我的進步和提升,而不是與他人設定的「理想人生」進行比較,煩惱自然就不存在了。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幹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幹涉。只要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發生巨大改變。」學習是孩子的課題,父母不應該妄加幹涉;工作是自己的課題,工作幹不好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因為有一個討厭的上司。學會課題分離,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他人幹涉自己的課題,煩惱自然就少了,世界也就簡單了。
人人能獲得幸福
幸福就是在「共同體」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有價值就可以獲得勇氣,而價值的獲取來自於「他者貢獻」。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這個地球、這個宇宙,我們與這一切形成了」共同體「,關心這個共同體裡的一切,讓這個共同體越來越好,我們就能夠收穫價值,獲得繼續前進的勇氣,進而感到幸福。
人生只存在於剎那之中,是由連續的點組成的,所以我們要認真而謹慎地做好現在的事情,活在「此時此刻」。人生可以沒有遠大的目標,這並不影響認真過好當下。當下即完結,人生是由無數個當下組成的。
「人生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幸福。
世界很簡單,人生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