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項式定理的通俗解釋

2021-02-19 Mr. Why說數學

在中學數學裡,我們會經常遇到一個叫做「二項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的知識。

二項式定理描述了二項式的冪的代數展開。根據該定理,可以將兩個數之和的整數次冪諸如(x+y)n展開為類似axbyc項之和的恆等式,其中b、c均為非負整數且b+c=n。係數a是依賴於n和b的正整數。當某項的指數為0時,通常略去不寫。

二項式定理可以如下所示:


這裡的係數正好是一個組合數。比如:


好奇的同學可能會問?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以3次方為例來解釋一下:


我們知道,所謂的3次方,就是3個一樣的式子連乘,所以我們可以把式子改為:


在上式的展開式中,我們最終是要在這三個a+b中選擇一個a或者b來做乘法。


從上圖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二項式展開式中的係數就是組合數。比如:a2b的係數,其實就是在三個因數中選一個b的可能性,或者說選兩個a的可能性,都是3種;ab2的係數,其實就是在三個因數中選一個a的可能性,或者說選兩個b的可能性,也是3種;a3或者b3其實就是三個因數全是a或者全是b的可能性,也就是1種。

我們知道,二項式展開式的係數還和一個叫做帕斯卡三角形的數陣有關。


仔細觀察後我們可以發現:


在很多書上都會解釋,這裡的係數規律這是由帕斯卡三角形的特性所決定的,即相鄰兩個數之和等於下一行中間的那個數。


然後開始進行證明,即:


證明過程讀者朋友們自己找書去看吧(大部分讀者估計對這個證明過程沒啥興趣),這裡就不詳細展開了,反正不是什麼難事。


那麼,也許有人會問:有麼有通俗的語言可以解釋上面的這個等式呢?當然可以。讓我用最通俗的話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什麼意思呢?比如:n=5,k=2。假如我們要從A、B、C、D、E這5位同學中選出2位去參加演講比賽,有多少種組合的可能性呢?

學過組合數學的同學馬上就是會報出答案,5×4÷2!=10種。先從5個同學裡面選一個,再從剩下的4個同學裡面選一個,按照乘法原理,一共有5×4=20種可能性,但由於每選出兩個同學都會出現先選和後選的2!=2×1=2種的重複可能性,所以得到20÷2=10種。

這是傳統解釋,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理解這個問題。現在以是否選到A同學為出發點。第一種情況,其中一個入選的同學是A,那麼另外一個同學就只要在另外的4個同學中選一個即可;第二種情況,A同學沒有入選,那麼只要在另外的4個同學中選兩個就能滿足條件。這兩種情況加在一起,就是所有滿足5個同學中選2個的組合可能性啦!即:


對於這個解釋,我們也可以用下面的圖形來解釋:


這個圖形所代表的數學含義相信不用我再多解釋吧!


最後,我們不得不補充一點數學史的知識。二項式定理又稱牛頓二項式定理,由艾薩克·牛頓於1664年、1665年間提出。牛頓以二項式定理作為基石發明出了微積分。其在初等數學中應用主要在於一些粗略的分析和估計以及證明恆等式等。在複數中,二項式定理可以與棣莫弗公式結合,成為多倍角公式。


另外,二項式定理在生物學中也有其用武之地,具體應用範圍為:推測自交後代群體的基因型和概率、推測自交後代群體的表現型和概率、推測雜交後代群體的表現型分布和概率、通過測交分析雜合體自交後代的性狀表現和概率、推測夫妻所生孩子的性別分布和概率、推測平衡狀態群體的基因或基因型頻率等。

好了,今年就到這裡,希望本次二項式定理的通俗解釋可以解答你們心中的困惑。下次再見!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相關焦點

  • 利用楊輝三角形來解釋二項式定理
    我對二項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的熱愛無以言表,它看上去有很多數學符號,但本質上是用組合的方法來解決一個長得可怕的代數問題。尤其在你邂逅美妙的楊輝三角時,就會更感受到的數學不可思議之處。但當第一次遇到它的時候,二形式定理中這些並不熟悉的數學符號可能會讓你望而生畏。
  • 二項式定理的常見題型
    (2)二項展開式的通項公式:展開式中的第r+1項為:           本文將給同學們比較詳細地介紹二項式定理的常見題型和解題方法,供同學們複習時參考。【題型五】用二項式定理證明不等式.當然還需考慮二項式係數與展開式某項的係數之間的差異:二項式係數只與二項式的指數和項數有關,與二項式無關;而項的係數不僅與二項式的指數和項數有關,還與二項式有關.
  • 二項式定理知識點的匯總以及拓展
    二項式定理的公式的由來二項式定理是由(a+b)^2,(a+b)^3,(a+b)^4等展開式歸納猜想而來,並由排列組合的方法證明了這一歸納。二項式定理的性質二項式定理的係數具有對稱性。當n為偶數時,中間項是第n/2+1項最大;當n為奇數時,中間項為兩項,即為第(n+1)/2項和第(n+1)/2+1項的係數最大;Cn+Cn+Cn+…+Cn=2,這也是(1+1)^2用二項式展開所得,同時偶次冪係數相加等於奇次冪係數相加=2^(n-1);二項式定理係數項的增減性
  • 高中數學:二項式定理的常見題型
    (南寧三中   許興華數學)【重要知識點】(1)二項式定理即為公式:
  • 二項式定理
    其中二項式定理就是組合公式的一個簡單應用。二項式是指兩個變量和的正整數次方的展開式,n次展開式的展開項的種類是n+1種,因為展開之後的每項的次數之和都是n次,一共有n+1種兩個變量指數次數的組合。假設求取(a+b)的n次方的展開式,那麼其中a的指數為m的那一項的係數是多少呢?
  • 二項式定理」到底有多重要?
    二項式定理的定義可以這樣簡單的描述:將「兩數之和」的「任意實數次冪」展開成「和」的形式。這個重要的定理是牛頓於1664年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創立的。從其雛形的提出到被正式創立,前後歷經了1500多年。無數的數學家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向那些為人類文明作出卓越貢獻的偉大數學家們致敬!
  • 教學研討|1.3.1 二項式定理
    二、內容分析二項式定理是初中乘法公式的推廣,是排列組合知識的具體運用,是學習概率的重要基礎.這部分知識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和思維訓練價值.中學教材中的二項式定理主要包括:定理本身,通項公式,楊輝三角,二項式係數的性質等.
  • 高中數學:二項式定理的常見題型總結
    【相關閱讀】【重要知識點】(1)二項式定理即為公式:(2)二項展開式的通項公式:展開式中的第r+1項為:本文將給同學們比較詳細地介紹二項式定理的常見題型和解題方法
  • 高中二項式定理在新題型中的運用
    題型我們經常碰到的題都是運用二項式定理來求展開式的第幾項或者是第幾項的係數,只需要根據二項展開式的通項公式來求解即可。所以這道題,我們要先將(x+a)^9變形,然後再利用二項式定理求解即可。具體做法第一步,將(x+a)^9變形。(x+a)^9=(x+1+a-1)^9.
  • 2018高考數學二項式定理的題型總結
    同學們好,二項式定理是理科生的專利,當然理科生需要總結歸納二項式定理有哪些題型和變形。今天小新老師就將這些知識總結歸納出來,以供參考借鑑。我們在做題時一定要做到如下:(1)二項式定理的核心是通項公式,求解此類問題可以分兩步完成:第一步根據所給出的條件(特定項)和通項公式,建立方程來確定指數(求解時要注意二項式係數中n和r的隱含條件,即n,r均為非負整數,且n≥
  • 多項式定理:歐拉對牛頓二項式定理的擴展及延伸
    前面文章探討了牛頓發現二項式的歷程,體現了牛頓高超的思維技巧和卓越的數學才能,牛頓運用自己發明的二項式和微積分得到了許多函數的無窮級數,著名的三角函數級數第一次出現在歐洲人的草稿中,這個人指的就是牛頓。
  • 牛頓的數學成就(之一)——二項式定理
    牛頓的數學成就很多很多,今天只講一項,那就是二項式定理。我們大概應該知道,對正整數來說,二項式定理可以寫成下面的形式:其中的二項式係數為:牛頓除研究了n為正整數的情況,他還繼續研究了n為分數和負數的情況,比如
  • 數學的鑰匙:二項式定理,從初等數學通往高等數學領域
    數學的鑰匙:二項式定理,從初等數學通往高等數學領域二項式定理就是(a+b)^n,其展開有各項,即a^m*b^(n-m),各有其係數,稱為二項式係數。二項式定理這個公式有加法,和乘法。牛頓發現二項式係數和組合有關係,這個係數就是對a^m*b^(n-m)來說就是C(n,m)。
  • 教師招聘備考:二項式定理常見題型及解題技巧
    教師招聘備考:二項式定理常見題型及解題技巧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教師招聘備考,教師考試,教師筆試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我錯了,原來GRE真的考二項式定理
    從我2012年開始教學GRE數學開始,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發現ETS的官方真題需要用到二項式定理,而且OG的知識點講解裡面也沒有用到過。所以我在所有的課程都避免講到這個知識點,就算有些題用二項式定理解題更快,我也不會去講解。
  • 高考數學衝刺,二項式定理的應用講解分析
    考點分析;二項式係數的性質.題幹分析:利用二項式定理展開即可得出.典型例題分析4:考點分析:二項式定理;微積分基本定理.題幹分析:由條件利用二項式展開式的通項公式求得a的值,再利用積分的運算性質、法則,求得要求式子的值.
  • 掌握了這個數學方法,你就能夠快速驗證二項式定理
    說到二項式定理,這應該是初等數學中比較有趣的一個內容。因為二項式定理涉及到了代數學,組合學。很多的關於二項式定理的文章都是講如何通過組合方法或者數學歸納法來證明二項式定理的。組合論證方法以及數學歸納法都是初等數學中的經典內容,組合論證二項式定理的證明過程看上去有些抽象,而數學歸納看起來更像是事先知道結果而進行的略有些枯燥的論證。
  • 高中數學二項式定理及其應用1
    一、二項式定理 二、二項展開式的通項、係數、二項式係數,尤其要注意二項展開式中係數與二項式係數的區別。三、(1+x)^n的展開式 四、題型:1、求二項展開式的常數項 2、求二項展開式的有理項 3、係數問題:求二項展開式中含x^k項的係數;求二項展開式中第幾項的係數;求二項展開式中含x^k項或第幾項的二項式係數;求二項展開式中兩項係數之比的問題;求二項展開式中係數之和的問題;二項式係數之和問題,和為2^n;4、構造「母函數」證明恆等式問題。
  • 二項式定理中的「對偶式」
    同理,在數學的其他分支(特別是二項式)中,如果巧妙的構造二項式類型的對偶式,也可以簡便快捷解題過程,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下面通過有限的幾個客觀數學實例,拋磚引玉,以饗讀者。此題有多種解法(正餘弦定理就是上上之策),今給出構造三角互餘型對偶式的簡潔解法如下:以上的「三角互餘型對偶式」是三角函數求值中的常見方法,具體方法是:先構造出與要求解的問題A結構完成一致(角度相應不變化),但三角名稱互餘的對偶式B,然後通過A與B之間的內在關聯(加減乘除)關係,求得A的三角函數值。
  • 「楊輝三角」與「二項式定理」的相遇,成就了數學史上的一段美談
    「退」的目的就是為了「進」,在本題中,我們進的目標就是「兩數和」的「正整數次冪」——牛頓二項式定理。當我們結合「楊輝三角」和「牛頓二項式定理」就可以解決一些難題:比如,不用計算器求1.1^10的值,可以將該數值化成(1+0.1)^10,從而藉助「牛頓二項式定理」求出每一個「項」,再根據「楊輝三角」得出「每一項的係數」。在考試中,結合「楊輝三角」和「牛頓二項式定理」解決類似難題的例子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