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楊輝三角形來解釋二項式定理

2020-12-10 遇見數學

我對二項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的熱愛無以言表,它看上去有很多數學符號,但本質上是用組合的方法來解決一個長得可怕的代數問題。尤其在你邂逅美妙的楊輝三角時,就會更感受到的數學不可思議之處。

但當第一次遇到它的時候,二形式定理中這些並不熟悉的數學符號可能會讓你望而生畏。看下面的整個公式,有求和 ∑ 符號,帶有階乘的組合公式,還有各種指數都在其中。

其中從 n 個元素中選取 k 個元素的組合公式為:

二項式定理其實是一個二項多項式乘以自己 n 次最後展開得到的結果。下面就是一個抽象展開式,說明如何將二項式相乘 n 次的結果。實際上,這樣教科書般的展示方式很難閱讀。

不要擔心,這個公式實際使用並不太難,通過此文可以了解一個複雜的二項式是如何展開。

二項式定理的運用

讓我們從一個簡單的例子開始,假設我們想用算出 ,即便用逐項來乘這也並不難做,但是讓我們使用下二項式定理,以便於當你遇到更大的展開式,例如二項式的指數提升到 4,5,6…… 時,你會知道如何正確地去做。

首先,你需要確定二項式的兩項(上面公式中 x 和 y 的位置)和要展開的冪指數(n)。二項式定理的奇妙之處在於無需真得把一堆二項式相乘就可以找到展開的多項式。

另外,請注意最後展開的多項式的項數總是比要展開的冪指數大 1,這意味著如果冪指數是 3,則展開後多項式有 4 項。

例如,展開(2x-3),這兩項是 2x 和 3,冪指數 n 的值是 3。注意,每當你在二項式中做減法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把減號作為負號寫在相應的項上。

每一項都有一個(2x)和(-3)以及 n=3 的「n 選 k」公式。你可以寫下 4 次,每一項都寫一次,把 k 的值留在「n 選 k」公式裡,冪指數暫時為空。

接下來你要填入 k 值和冪指數。這裡增加每一項的次數你可以遵循求和公式,只要遵循這些模式就很簡單了。

「n 選 k」中的 k 值將從 k=0 開始,每一項增加 1,最後一項應該是 k=n,在這種情況下 n=3,k=3。然後我們需要在(2x)和(-3)上加上冪指數。

(2x)上的冪指數從 n 開始,所以這裡是 3,每一項減少 1,直到 0。(-3)的冪指數從 0 開始,每次增加 1 直到 n,在這個問題中是 3。

因為任何數的 0 次冪都等於 1,所以可以先簡化帶有 0 次冪的項。

接下來,儘可能地簡化這些冪。

楊輝三角形中隱藏的捷徑

二項式定理展開式中每一項係數(即二項式係數)由兩個非負整數 n 和 k 來決定 。

這個數其實表達了從 n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k 個元素的一個組合。最直接的方法是對每個問題應用下面組合數公式來計算,但是我們要藉助楊輝三角走點捷徑。

楊輝三角形是一個簡單而強大的三角形,又稱帕斯卡三角形、賈憲三角形、海亞姆三角形,它的排列形如三角形。楊輝三角的前 10 行寫出來如下:

這是很棒的一部分,隱藏在楊輝三角裡的是能解決任何「n 選 k」的答案!它就像一個秘密的小作弊技巧!下圖顯示了隱藏的「n 選 k」的位置。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解出:3 選 0,3 選 1,3 選 2,3 選 3,也就是第四行的所有值。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查找楊輝三角的第四行並把答案匹配起來。

第四行的值是 1,3,3,1,所以只需帶入 n 選 k 的值。

最後,你要做的就是將每一項相乘,並化簡為最簡形式。不要忘記檢查你的最終答案以確保每一項的冪指數仍然加到了原來的二項式上。相信我,在這類問題中很容易出現抄寫錯誤。

最後的答案:

二項式定理看起來非常令人頭痛,但是如果將其分解成更小的步驟並檢查各個部分,它展開的過程也並不複雜。

如果指數 n 推廣到任意實數次冪,即牛頓在 1665 年所發表的廣義二項式定理,這個定理不僅是微積分發明的基礎,也牛頓眾多數學發明的起點,或許在未來的文章中會單獨討論。

本文作者:[遇見數學翻譯小組] 核心成員姚佳

相關焦點

  • 「楊輝三角」與「二項式定理」的相遇,成就了數學史上的一段美談
    由上圖可知,「楊輝三角」是「二項式係數」在三角形中的一種「幾何排列」。它把「二項式係數」進行圖形化,把「組合數」內在的一些「代數性質」直觀地從圖形中體現出來,是一種「離散型的數與形的結合 」。當我們結合「楊輝三角」和「牛頓二項式定理」就可以解決一些難題:比如,不用計算器求1.1^10的值,可以將該數值化成(1+0.1)^10,從而藉助「牛頓二項式定理」求出每一個「項」,再根據「楊輝三角」得出「每一項的係數」。在考試中,結合「楊輝三角」和「牛頓二項式定理」解決類似難題的例子數不勝數。
  • 你可能不知道隱藏在楊輝三角形中的 10 個秘密!
    楊輝三角形,又稱帕斯卡三角形、賈憲三角形、海亞姆三角形,它的排列形如三角形。因為首現於南宋楊輝的《詳解九章算法》得名,而書中楊輝說明是引自賈憲的《釋鎖算書》,故又名賈憲三角形。古代波斯數學家歐瑪爾·海亞姆也描述過這個三角形。
  • 二項式定理」到底有多重要?
    公元263年,二項式定理的雛形已經出現在我國古代的數學巨著《九章算術》裡面。200年後的1261年,書中的部分內容「賈憲三角」和「增乘開方法」等內容被南宋的著名數學家抄錄入著名的《楊輝算法》,得以流傳於世,數學界又稱之為「楊輝三角」,為人類數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 二項式定理的通俗解釋
    二項式定理描述了二項式的冪的代數展開。根據該定理,可以將兩個數之和的整數次冪諸如(x+y)n展開為類似axbyc項之和的恆等式,其中b、c均為非負整數且b+c=n。係數a是依賴於n和b的正整數。當某項的指數為0時,通常略去不寫。二項式定理可以如下所示:這裡的係數正好是一個組合數。比如:
  • 教學研討|1.3.1 二項式定理
    二、內容分析二項式定理是初中乘法公式的推廣,是排列組合知識的具體運用,是學習概率的重要基礎.這部分知識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和思維訓練價值.中學教材中的二項式定理主要包括:定理本身,通項公式,楊輝三角,二項式係數的性質等.
  • 教學研討|1.3.2 「楊輝三角」與二項式係數
    利用二項式定理,結合「楊輝三角」數表,掌握二項式係數的對稱性、增減性與最大值; 2. 用二項式係數的性質,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過程與方法1. 熟知二項式係數的對稱性,單調性,最大值及所有二項式係數之和等結論;2.
  • 常用算法詳解——列印楊輝三角形
  • 港澳臺僑高考:歷年真題分類彙編--數學10(二項式定理)
    本章是第10個專題,二項式部分,請記得收藏轉發哦,二項式定理近些年來出現的頻率比較低,一般都是作為填空題出現的,分值5分,怎麼學習好這部分呢:二次項定理首先要把二次項定理《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口訣加法乘法兩原理,貫穿始終的法則。與序無關是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兩個公式兩性質,兩種思想和方法。歸納出排列組合,應用問題須轉化。排列組合在一起,先選後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慮。
  • 中國古代數學瑰寶之楊輝三角潛能挖掘及拓展應用
    楊輝,字謙光,漢族,錢塘(今杭州)人,南宋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生平履歷不詳.由現存文獻可推知,楊輝擔任過南宋地方行政官員,為政清廉,足跡遍及蘇杭一帶,他署名的數學書共五種二十一卷.所著的《詳解九章算術》(1261年)一書中用如圖的三角形解釋二項和的乘方規律.楊輝三角,是二項式係數在三角形中的一種幾何排列。
  • 奇特的楊輝三角(帕斯卡三角)有多麼奇特
    楊輝,字謙光,南宋時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詳解九章算法》一書中,輯錄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數表,稱之為「開方作法本源」圖,並說明此表引自11世紀中葉(約公元1050年)賈憲的《釋鎖算術》,並繪畫了「古法七乘方圖」。故此,楊輝三角又被稱為「賈憲三角」。它是二項式係數在三角形中的一種幾何排列。
  • 利用二項式定理解決三項式中求特定項或係數問題
    方法:在與二項式定理有關的問題中,主要表現為一項式和三項式轉化為二項式來求解;若干個二項式積的某項係數問題轉化為乘法分配律問題。配方法點撥:利用轉化思想,把三項式轉化為二項式來解決,本例採用的是配方法,解題時注意觀察式子的特徵進行配方。
  • 簡單而不平凡的楊輝三角
    楊輝三角,又叫做賈憲三角形,帕斯卡三角形。它在中國最早由賈憲在《釋鎖算術》中提出,後來南宋數學家楊輝在所著的《詳解九章算法》中進行了詳細說明。
  • 探秘楊輝三角
    楊輝三角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四章中學習了多項式乘法和完全平方公式之後的一個閱讀材料,它揭示二項式n次方展開式的係數規律:  接下來帶領大家走進楊輝三角的歷史: 楊輝三角: 這個三角形的二項式係數表,由於法國數學家巴斯葛的《算術三角專論
  • 牛頓的數學成就(之一)——二項式定理
    牛頓的數學成就很多很多,今天只講一項,那就是二項式定理。我們大概應該知道,對正整數來說,二項式定理可以寫成下面的形式:其中的二項式係數為:能不能也用二項式定理展開成多項式?我們只管套用二項式係數公式即可:比如,對n=-1,我們來寫一寫的各項係數:
  • 二項式定理的常見題型
    【重要知識點】(1)二項式定理即為公式:     (2)二項展開式的通項公式:展開式中的第r+1項為:          本文將給同學們比較詳細地介紹二項式定理的常見題型和解題方法,供同學們複習時參考。
  • 數學的鑰匙:二項式定理,從初等數學通往高等數學領域
    數學的鑰匙:二項式定理,從初等數學通往高等數學領域二項式定理就是(a+b)^n,其展開有各項,即a^m*b^(n-m),各有其係數,稱為二項式係數。二項式定理這個公式有加法,和乘法。(a+b)^n的展開,就是二項式定理,可以用來展開所有六個初等函數的級數。我們知道大學的高等數學中有泰勒級數,所有的泰勒級數都是可以用二項式定理展開的。所以,這就是用代數方法解決高等數學的問題。歐拉著的《無窮分析引論》中有對這個問題的具體措施。對二項定理的理解,需要對於排列組合有深刻的理解。
  • 2018高考數學二項式定理的題型總結
    同學們好,二項式定理是理科生的專利,當然理科生需要總結歸納二項式定理有哪些題型和變形。今天小新老師就將這些知識總結歸納出來,以供參考借鑑。我們在做題時一定要做到如下:(1)二項式定理的核心是通項公式,求解此類問題可以分兩步完成:第一步根據所給出的條件(特定項)和通項公式,建立方程來確定指數(求解時要注意二項式係數中n和r的隱含條件,即n,r均為非負整數,且n≥
  • 高中二項式定理在新題型中的運用
    題型我們經常碰到的題都是運用二項式定理來求展開式的第幾項或者是第幾項的係數,只需要根據二項展開式的通項公式來求解即可。所以這道題,我們要先將(x+a)^9變形,然後再利用二項式定理求解即可。具體做法第一步,將(x+a)^9變形。(x+a)^9=(x+1+a-1)^9.
  • 2020高考全國1卷理科數學第8題解析,二項式定理運用
    本題是一道二項式定理、二項展開式的題目。不是常考題,我查了一下近五年的全國理科1卷,除了今年的,只在2016年考了一題:求(2x+√x)^2展開式中x^3的係數。難易程度為中檔題。因為不常考,容易失分,所以也要引起重視。
  • 二項式定理知識點的匯總以及拓展
    二項式定理的公式的由來二項式定理是由(a+b)^2,(a+b)^3,(a+b)^4等展開式歸納猜想而來,並由排列組合的方法證明了這一歸納。二項式定理的性質二項式定理的係數具有對稱性。當n為偶數時,中間項是第n/2+1項最大;當n為奇數時,中間項為兩項,即為第(n+1)/2項和第(n+1)/2+1項的係數最大;Cn+Cn+Cn+…+Cn=2,這也是(1+1)^2用二項式展開所得,同時偶次冪係數相加等於奇次冪係數相加=2^(n-1);二項式定理係數項的增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