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領導與管理

2022-02-05 梨花一枝春帶雨w

收錄於話題 #個人成長 58個

生活當中經常能夠見到領導者、管理者,在工作單位這種現象是普遍的,存在著諸多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很多時候,我們都天然的混淆了領導者和管理者的界限。因為領導者和管理者在完成事情的角度是沒有區別的。

本質上,領導和管理是分開的。領導者負責的是決策的環節,管理者負責的是執行的環節。每一個升遷都是從執行到決策的過程,也就是從管理者到領導者的過程。

領導和管理都是創造力培養的過程。領導是第一次創造,決定的是目標和方向;管理是第二次創造,決定的是執行的效率和速度。

領導和管理簡單化來講,就是思想和行為。領導關注高層,主要思考我要做什麼;管理關注基層,主要思想我要怎麼去做。思想決定行為,正確的思想會促成正確的行為,而錯誤的思想會致使行動一敗塗地。

用我們的實際工作舉個簡單的例子:一群學生在教室裡背書,背了半天,突然老師走進教室,和同學們講你們背錯了,今天不背這個問題。方向錯了,再努力也都是徒勞。

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在對的方向做對的事。領導在任何時期都要高於管理,這不僅對於工作單位,對家庭,對個人也都是如此。

缺乏領導的企業,就像是大海上漂泊的船隻,漫無目的,找不到方向和歸宿;缺乏領導的家庭,母不慈子不孝,最終分崩離析;缺乏領導的個人,內心沒有堅定地驅動力,儘管一味的在提升個人能力,但往往事與願違。

願我們都能成為自我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堅持兩個創造過程,堅定方向,立刻行動。

相關焦點

  • 管理和領導的區別是什麼
    一名具有高影響力的領導者必須理解管理與領導之間的區別。你必須學習如何應用每種角色的原則來取得良好的業務效果,鼓勵下屬也使用同樣的原則去培養員工。為了提升自己言語與行動的力度,領導者必須以身作則,在正確的時間,因正確的目的而做出恰當的領導行為和管理行為。
  • 「管理的思考系列」領導者的自我管理與提升
    我們在《管理者要做到」三標「》和《關於團隊管理的一點感悟》這兩篇文章中,分別從組織對管理者的要求和向下管理這兩個角度來闡述了組織對管理者的要求。領導(特別是中層領導)作為組織中的一個重要角色,要想完成組織賦予的使命,帶好團隊,自身也需要不斷精進,努力提升自我,這就是本篇文章講解的主題。
  • 思考|何謂管理?
    前段時間在姐姐的推薦下參加了一個關於管理的培訓,今天就趁著這個機會就來談一談我對於管理的一些觀察與理解。
  • 管理者≠領導者,領導與管理的區別是什麼?
    團隊領導、經理和其他掌握權力的人,經常要在有效領導與管理之間切換。領導和管理這兩種品質都有其優勢,適合不同的情況。
  • 領導與管理
    在現實生活中,要維持企業或者一個組織正常的運轉,領導與管理的存在和作用可以說是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因為管理的實施與職務分不開,所以經常讓人們感到領導與管理是一回事,是同一個概念。實際上,領導與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雖聯繫緊密卻又截然不同。領導是從管理中分化出來的,領導與管理的客體不同,領導與管理實施的方式也不同。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 用思考力管理好已知,用逆向思維管理好未知
    今天,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思考力。思考力決定了一個人能力的高低、認識和順應世界的程度以及整合資源的水平。作為領導,必須把思考力作為最核心的能力來提升。其實歸根到底是領導的思考力不足。思考力決定領導預測未來、響應未來的能力。如果思考力不提高,早上決策的事情,晚上就可能變了。因此,作為領導,要想走向卓越,必須升維思考力。升維思考力有五個等級:第一,零星思維;第二,羅列思維,第三,系統思維;第四,本源思維;第五,生態思維。
  • 「教育管理」還是「道德領導」?
    原標題:「教育管理」還是「道德領導」?同年7月,在教育部召開的「全國中小學校長隊伍情況抽樣調查工作部署會曁《中國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研究》項目工作會議」上,對於我國中小學校長標準相關框架的研製情況,我們從職責範圍、校長身份、資格制度及其更新、培養機構、養成課程、錄用條件、調任或者懲戒、退休制度、工作時間、薪金以及研修等11個方面,與美、英、法、德、俄、日、韓等國進行了詳細的比較,並提出:中小學校長應當確立價值領導、教學領導和組織領導的專業定位
  • 職場思考:領導找你,但手頭有事,應該讓領導等一會嗎?
    正確的做法是放下手頭上的事,先去找領導,然後再告訴領導,剛才手頭上有事,等下回去繼續做。不同的順序,對你的影響完全不同。我同事小王,為了表現自己工作很忙,很敬業,領導每次喊他,他都會說稍等一下,正在忙。小王覺得這是他的職場智慧,讓領導感覺他在做事。
  • 管理不作為的領導,都存在這3大障礙!
    這樣的領導,不論TA個人能力有多強,管理能力一定是很差的。而有溝通障礙的領導,不僅做不到這些,反而成了團隊溝通的最弱一環。整體管理能力弱的領導,通常不善於對多項工作進行統籌安排,不善於較複雜的任務完成,不善於工作過程的糾偏和修正,更不善於創新。
  • 優秀領導管理有九大原則:激勵、分層、系統...
    領導原則是領導活動規律的具體體現,是領導行為必須遵循的基本規範。領導管理有九大原則:(1)激勵原則:通過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最大限度地調動被領導者的積極性(3)分層原則:依據企業規模劃分領導管理層次,各層次領導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行使職權。(4)適度原則:把握和處理好質與量的關係。(5)權變原則:市場是瞬息萬變的,領導者必須具備銳利的目光和機敏的頭腦,隨機應變。
  • 領導與管理的區別是什麼?
    通常,人們都習慣把管理和領導當做同義詞來理解和運用,似乎管理就是領導,管理者就是領導者,管理過程就是領導過程。事實果真如此嗎?傑克·韋爾奇有一句名言:「多一點領導,少一點管理。」張瑞敏也說過:「海爾在向世界一流公司邁進的過程中,既需要精細的管理,又需要強有力的領導。」……在他們看來,領導和管理是有區別的。
  • 領導的管理四象限,你該學一學了!
    昨天有一位讀者跟我說,他工作中做的都是一些雜事,工作很累,但是領導並不待見。無獨有偶,有另外換一個讀者跟我嘮嗑,他最近空降了新領導,安排了一些很難的工作,幹的步履維艱,想諮詢我該怎麼辦?今天的文章從「管理的四象限、我們如何破局」兩個方面逐一聊聊。
  • 挑戰性管理:團隊領導五項能力修煉
    原創丨CTO訓練營  內容丨CTO訓練營 課堂筆記以下內容整理自百分點集團 CTO 劉譯璟老師給第九季CTO訓練營同學上的課《挑戰性管理
  • 被提拔為中層領導後,如何突破?轉變思維,提升管理能力
    小王原來的工作一直局限在技術層面,對於整體業務的其他環節並不清楚,但是作為中層領導,很多下屬來請示工作,涉及到產品前期、產品的銷售甚至一部分財務知識,小王本身並不懂,因此就會不斷詢問下屬原因,導致很多業務被拖延影響進度。小王上任後,管理的相關部門在業務上並沒有好的起色,反而有幾次拖延了產品的進度,這讓高層領導很不滿意。
  • 向領導提問,只提問題不給方案?聰明人都會站在領導角度思考
    這樣的場景在職場許多公司都會碰到,我相信任何一個老闆都需要像小王這樣的員工,帶著自己的思考去提問題,比單純提出問題要更有效。一、解領導所急許多人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第一個反應就是立馬把問題甩給領導,希望領導來指導,給出解決的方案。
  • 管理是管事,領導是帶人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認為,領導=管理,似乎管理者就是領導者,領導過程就是管理過程,實際上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很大。管理主要強調控制,領導主要強調激勵。 領導和管理一樣嗎?通常,人們都習慣把管理和領導當做同義詞來理解和運用,似乎管理就是領導,管理者就是領導者,管理過程就是領導過程。事實果真如此嗎?傑克·韋爾奇有一句名言:「多一點領導,少一點管理。
  • 管理13-領導與領導者
    激勵:關注並盡力滿足員工不同階段的需要,拉近與員工的心理距離,激發並持續保持下屬積極工作的願望和熱情領導者要帶領、引導、指揮不同員工朝向同一個目標努力,協調這些員工在不同時空的貢獻,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使他們在企業經營活動中保持高昂的積極性▍管理與領導
  •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換位思考相互理解,領導幫助謊言巧說
    教師,在中國這個社會中,是大多數人倍受尊敬的.班主任,則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教育者、指導者,是和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最緊密的老師。而班主任工作則是一門藝術,因為其工作的對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一代新人。
  • 「管理的思考系列」關於團隊管理的一點感悟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從管理者怎麼管理好團隊,讓團隊成員的能力得到最大發揮的角度(自上而下的角度)來談談團隊管理的幾點感悟。個人認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要想帶好團隊,受到團隊成員的尊重,完成組織目標,並成就自我,最終成為一個合格的領導,需要明白自己和員工之間關係的本質,並基於這一認知在業務目標、員工成長、團隊文化這三個方面做好(參見下圖)。
  • 退休老領導的管理忠告:這5點年輕人學著點
    人難管,管人難,這是企業管理經常會遇到的難題,特別是操作層的員工,由於他們文化層次參差不齊,個性千差萬別,經歷也迥然不同,對待工作往往是得過且過,想要管好他們非常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