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友義:翻譯工作認清立場更重要

2020-12-17 中國網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中國譯協副會長兼秘書長黃友義中國網 董德

中國網: 對外傳播雖然僅僅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是它涵蓋的內容非常的廣泛。您認為我國目前在對外傳播中存在哪些問題,能不能舉幾個例子?

黃友義: 平時媒體上報導比較多,也是老百姓茶餘飯後經常說的一些中翻外公示語和旅遊說明方面的錯誤,大家都當做笑話哈哈一笑。其實我認為實質問題要嚴重的多。

比如,外國特別關心中國的政府走向,去年基辛格出了一本書《論中國》,其中有一章專門講中國90年代,也就是蘇聯解體後的中國外交政策,他引用了當時鄧小平講中國外交的話——「韜光養晦」。其實鄧小平1991年講這個話的時候,翻譯界包括外交部、新華社、外文局的同志,一直關注這句話的翻譯。因為韜光養晦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同的解釋,形成了中國譯者和外國譯者兩種截然不同的翻譯方法。

比如我們理解鄧小平的意思,就是蘇聯解體了,我們不要當世界的領袖,用鄧小平的話說,就是不當頭,不扛旗,集中精力把中國的事情辦好,特別是把中國的經濟搞上去。如果這樣理解韜光養晦,翻譯成外文就是要低調行事。

但是西方人不這樣理解,西方人翻譯的韜光養晦,就是把自己真正的意圖隱藏起來,以圖東山再起。如果翻譯成那樣就和我們翻譯的低調行事,在理解上有完全不同的差別,就會誤解我們的外交不是和平外交,而是陰謀外交。所以翻譯翻的好與壞,不光是文字的問題,還有一個立場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黃友義:積極引導人工智慧服務於翻譯
    第二至七屆論壇分別在韓國首爾、中國香港、中國北京、印度尼西亞茂物、中國澳門、馬來西亞檳城舉辦,是亞洲翻譯界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中國積極推動亞太地區翻譯交流黃友義告訴中國網記者,亞洲翻譯論壇最早由中國人發起,縱觀其發展歷程,過去七屆論壇有三次都是在中國舉辦的。「21年來,我體會到了亞洲翻譯界隊伍之壯大,以及承擔的任務之重要,亞太翻譯論壇大大推進了中國翻譯界與世界交流的程度。」
  • 如見故人·喜不自勝|對話黃友義:翻譯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必經之路
    黃友義,帶你探求翻譯背後的故事,共同思考有關翻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談到翻譯這項工作,黃友義滔滔不絕。  節目中,主持人與黃友義探討了中國翻譯的歷史進程,從而探求了在中國發展的不同階段,翻譯工作所承擔的不同責任和承載的歷史文明。
  • 政協委員黃友義:建議推動翻譯立法
    中國網 汪瑋 攝中國網3月2日訊(記者 汪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翻譯協會秘書長、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黃友義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疾呼,為提高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能力,中國需要更快地以多種方式組建、形成一支強大的、高水平的翻譯隊伍。今年已經是黃友義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第6個年頭。黃委員是我國外宣戰線上的老兵,又是國內外翻譯界的名人。
  • 黃友義:提高待遇是培養和保留翻譯人才重中之重
    中國網3月9日訊(記者張銳)全國政協委員黃友義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怎樣提高翻譯待遇,已是培養和保留翻譯人才工作的一個重中之重。他指出,在黨政文獻翻譯領域,在當前翻譯人才不足的情況下,怎麼讓現有人才提高待遇,有榮譽感,更加積極地投入工作,並自豪地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可以作為示範,讓青年大學生覺得這是一個有前途的事,讓他們注意學習和掌握這門技巧。「黨政文獻的翻譯,翻譯往往介入太晚,是被動的,沒有時間字斟句酌,」黃友義委員說。
  • 黃友義:翻譯大賽將激發全世界漢學家的翻譯熱情
    中國網9月2日訊(記者吳瑾)旨在激發大家對中國文化興趣的「2013中國國際翻譯大賽」於9月2日正式拉開帷幕。為此,中國網專訪了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中國翻譯協會秘書長黃友義。黃友義:文學最能反映一個國家的文化,文學作品內容豐富,翻譯文學也是最難的任務,因而能夠真實反映翻譯水平。中國網:如今文學翻譯市場呈現的狀況如何?黃友義:中國文學在海外的市場在莫言先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是個分水嶺。
  • 黃友義委員:社會還沒有完全認識到翻譯的價值
    不過,翻譯人才現在還是緊缺,尤其是他提到的中外結合,「現在沒有足夠的外國人來幫助我們從事中譯外的工作,中譯外又涉及很多領域: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文化又有古典文化,又有當代文化,所以翻譯量非常大。長期以來,學習中文的外國人非常有限。有一部分外國學者,他們僅僅側重於文學上的翻譯,而中國人的翻譯,又常常是中式英文。
  • 黃友義:新的翻譯技巧理念或在作品當中體現出來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中國翻譯協會秘書長黃友義主持發布會。中國網 寇萊昂 攝中國網9月2日訊 2013年9月2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作家協會和中國外文局聯合主辦,「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中國翻譯協會、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和《人民文學》雜誌社承辦的「2013中國當代優秀作品國際翻譯大賽」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 黃友義委員支招:"任性"、"四個全面"該怎麼翻譯?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外文局原副局長兼總編輯、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黃友義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攝影:吳瓊靜中國網3月8訊 (記者 吳瓊靜)李克強總理在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句「有權不可任性」的新提法引來無數網友點讚,而在今年全國政協的發布會上,發言人呂新華的「任性」一詞剛出,大家都將同情而又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會場的翻譯。面對層出不窮的網絡新詞、潮詞,在對外傳播中如何才能用外語精準又生動地表達呢?
  • 政協委員黃友義:國家應立法規範翻譯市場(圖)
    記者:中國形象宣傳片、中國電影、中國版權輸出等一系列動作表明中國文化正在走向世界,您認為中國文化今後該怎樣克服各種文化、經濟、政治障礙,在世界舞臺上發出更大、更強、更美好的聲音?黃友義:我想中國需要從點點滴滴的事情做起,告訴國際社會中國並不可怕,講述個人的故事是個很好的手段。
  • 黃友義:中國翻譯教育與產業發展新趨勢(組圖)
    、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的成員以及全國教育界、翻譯界、出版界和相關產業界的領軍人物匯聚一堂,就翻譯產業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更加健康發展的具體途徑,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與翻譯學科課程設置、教學資源、學生就業以及與新技術的應用等多方面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旨在總結和分享翻譯碩士教育創建近三年來的經驗與成果,試圖找到更科學、更專業、更適合翻譯產業需求的翻譯碩士教育的有效途徑
  • 黃友義:中國譯協將在國內外大力推廣翻譯大賽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中國翻譯協會秘書長黃友義主持發布會。中國網 寇萊昂 攝中國網9月2日訊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中國翻譯協會秘書長黃友義在今日上午舉行的2013中國當代優秀作品國際翻譯大賽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翻譯協會計劃通過它的國際聯絡系統,通過國際翻譯家聯盟,以及這幾種語言所在的翻譯協會、翻譯公司的人的聯繫關係,將在國外對本次翻譯大賽做一個有相當力度的推廣。
  • 黃友義:翻譯資格考試證書實現「三個銜接」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MTI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英語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黃友義出席會議並講話。黃友義介紹了翻譯資格考試和翻譯專業碩士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指出目前翻譯資格考試證書已實現「三個銜接」,並對今後推進銜接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 黃友義:公共政策翻譯和研究的三大意義
    黃友義,察哈爾學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原副局長兼總編輯、中國譯協常務副會長、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北二外中國公共政策翻譯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
  • 黃友義:中國崛起給翻譯帶來的變化
    2017年3月22日,黃友義先生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師生帶來一場精彩講座,題為《中國崛起給翻譯帶來的變化——從宏觀與微觀兩個角度看當今的翻譯》。黃教授旁徵博引、妙語連珠,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解析了中國崛起與翻譯事業變化的關係,及譯者如何更好地適應新變化的應對之策。
  • 認清蔡英文立場反覆的真面目
    蔡英文一路走來,立場反覆可謂是家常便飯。選民若是在選前未能認清其真面目,也該在選後要有所覺醒。    當然這不是蔡英文第一次轉變其過去的立場,她曾嚴詞批評馬英九兼任黨主席,認為「兼黨魁喪失制衡機制」、「兼黨主席有很大憲政風險」,民進黨甚至有份民調顯示「有54%認為馬兼國民黨主席不恰當」。令人感到卜口一不解的是,蔡英文完全不把過去曾批評的制度設計當一回事,將在正式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兼任黨主席。此種出爾反爾的態度,促使對此的打臉文迅速在網絡流傳。
  • 黃友義:讓翻譯事業更好地為跨文化交流服務
    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黃友義發言(中國網 李異濤攝)翻譯工作作為跨民族、跨文化、跨語言交流的紐帶,是文化傳播的必經之道,是決定文化傳播效果的直接因素和基礎條件,從某種角度講,也是一個國家對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環境建設的具體體現。今年8月初,在北京奧運會舉辦之際,第18屆世界翻譯大會將在上海召開。
  • 《燦爛的中國文明》網站英文版翻譯工作啟動[組圖]
    中國網記者 李佳攝影中國網訊  由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主辦的大型文化網站《燦爛的中國文明》增設英文版,英文版翻譯工作正式啟動。7月9日,中國文化研究院和中國外文局在北京舉行合作籤約儀式,網站英文版的翻譯工作由中國外文局組織一流專家完成。中國文化研究院理事長李業廣出席籤約儀式,中國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胡從經和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黃友義分別在協議上簽字。
  • 黃友義:中國特色中譯外及其面臨的挑戰與對策建議
    :中國特色中譯外及其面臨的挑戰與對策建議摘要:翻譯工作的專業特點決定了翻譯工作者更擅長於從事把外語翻譯成母語的工作,但由於中西語言文化的巨大差異,能夠熟練掌握漢語的外國人非常有限。  中國網9月23日訊(記者 李昭)由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譯外高層論壇於2011年9月23日在北京舉行,這是繼2007年首屆中譯外高層論壇之後我國對外傳播翻譯領域舉行的第二次高層次專業論壇。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黃友義出席論壇並做大會主旨發言。
  • 《中國重要政治詞彙對外翻譯標準化專題庫》正式上線!
    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黃友義發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多語種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中國網 倫曉璇攝)(中國網直播11月19日訊)由中國外文局指導,中國翻譯協會主辦的「改革開放40年與語言服務創新發展論壇暨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於2018年11月19日-20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 全國翻譯工作座談會暨中國翻譯協會成立30周年
    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主張、中國的立場、中國所倡導的內容、中國的文化、中國人的思想的認同度是不是大幅度地提高了?這項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協助努力,更離不開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指導和支持,希望各行各業、各級部門和領導能夠對此給予高度重視,理解翻譯工作的複雜性、艱巨性和特有的規律。在政策、資金、人員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為翻譯工作的不斷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和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