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吃的燜子到底是什麼?

2020-12-18 懂球帝官方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地道風物。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我放一張炒涼粉,量你也分不出來」。 圖/網絡

-風物君語-

「燜子和涼粉有什麼區別?」

「燜子比較好吃。」

燜子,從成分上說與涼粉別無二致,都是一定比例的澱粉和水,經加熱、攪拌、糊化後的一次奇妙融合。

然而從吃法上來講,無論是陝西人加了大勺麻醬、辣子的滷汁涼粉,還是華南地區的避暑甜品仙草凍,都是將涼粉切塊,根據甜、鹹選料,拌之即食。

▲ 陝西的滷汁涼粉,往往會加個雞蛋,配著饃來吃。 圖/視覺中國

▲ 廣東、福建、臺灣等地流行的仙草凍。 圖/網絡

燜子則不同,此物北方獨有,因而只做鹹口。在澱粉與水順利會師後,待冷卻成膠狀,切塊入鍋,少油小火,慢煎至兩面焦黃。這樣熱乎著出鍋的燜子,佐以配料,一口下去其軟、糯、香盡在舌尖綻放。這,才是燜子。

▲ 不許再叫我炒涼粉了! 圖/匯圖網

而燜子的歷史,則要從百年前的山東煙臺細細說起了。

煙臺燜子傳奇

據說燜子起源於一次意外的探索。

▲ 山東,煙臺,休漁期。漁船停泊在芝罘島東口漁港內。 圖/視覺中國

當時煙臺有對門氏兄弟,以賣粉條為生。有回遇上連陰天,無法晾曬粉條,眼看著粉就要酸壞了,兩人情急之下,將之切塊油煎,拌上蒜蓉,分給鄉親們吃。結果,嘗過的人都翹起了大拇指,稱其風味尤勝粉條,自此兩兄弟改賣這種被稱作「燜子」的小吃。至於「燜子」的叫法是以兄弟倆的姓氏冠名,還是取自其連煎帶燜的製法,尚不可考。

▲ 燜子的半成品堆滿了平底鍋。 圖/視覺中國

煙臺燜子多以番薯粉製成,本來難以入味,但煙臺人在燜子出鍋後,除了放入大勺麻醬提香、蒜汁調味外,更加入了海邊人家自製的「蝦醬」。這三樣調料皆味猛勁大,又各具風味——麻醬如同山嶽厚重,入口香醇;蒜汁氣衝霄漢,「味」薄雲天;蝦醬則由漁家拾得的小蝦,連殼搗碎,醃製而成,最是留存住那一份大海的野性。

▲ 正在晾曬的蝦醬。圖/圖蟲創意

在這三者的統攝之下,燜子溫順地展現出其香、軟、黏、糯,而這三味也在燜子的調節下,達成和解,融匯於一體。這樣的一口燜子裡,蘊藏著山海的壯闊。

▲ 山東,煙臺,海邊燈塔。 圖/視覺中國

然而在渤海之濱,鮮,才是永恆的主題。煙臺人不滿於三足鼎立之勢,在傳統的燜子做法外,又衍生出一道「三鮮燜子」,將本地的海產「請」入鍋中與燜子同炒。這「三鮮」並非單指三種固定的海鮮,而是隨著時令之變而變化,常用有蝦仁、海參、貝丁、魷魚、螺肉片、煙臺盛產的海腸以及被稱為「天鵝蛋」的紫石房蛤。

▲ 三鮮燜子。圖/匯圖網

燜子雖興於煙臺街巷,但時過境遷,到如今,老一輩們仍然惦念不忘,年輕一代卻不再那麼熱衷了。倒是在遠隔渤海相望的大連,掀起了一股吃燜子的熱潮。

大連人的鄉愁

清末,在天災人禍之下,大批山東人為圖生存而「闖關東」,並大多在沿海的大連和丹東定居下來。

▲遼寧,大連,夕陽下的燈塔。 圖/視覺中國

大連人吃燜子,最稀罕外層的那一口焦糊,大連話裡念作「ge」。

▲ 炒碎了,更入味兒。 圖/網絡

地道的老燜子,少油慢煎,火候恰到好處,外面自然就形成了一片金黃,裡頭卻是軟糯,還沒等咬開就聞見一股焦香味,讓人食慾大增。相比於丹東燜子的方正,大連人喜好將燜子打得碎碎的,強行增大了表面積,說是能更入味兒,我猜,其實很可能是大連人覺得這樣,就可以吃到更多的「ge」了。

到現在,燜子在大連街頭依然常見,更隨客人口味,加了蔥花、香菜和辣椒油,甚至出現了由豆腐皮和牛肉丸做搭配的「豪華版燜子」。不過,戀舊的大連人或許還是最想念小時候的味道——用兩根細細的鐵絲「窩」成小叉子,紮起一塊煎得焦黃,只放了麻醬和蒜汁的燜子,小心翼翼地送到嘴裡。

▲ 細鐵絲「窩」成的扎燜子專用小鐵叉。 繪圖/Q年

燜子難做,更是要現做現吃,圖那一口出鍋時候的熱乎。遠在他鄉的大連遊子,可以買到真空包裝的大連海鮮,卻難以吃上正宗、地道的大連燜子。從這個角度上說,燜子,早已成為了大連人的鄉愁

天津人的「龍鱗」

二月二,龍抬頭。

▲ 二月二的春餅,北京人吃的「龍鱗」。 圖/網絡

▲ 油炸糕,熱乎的「龍膽」! 圖/網絡

到天津就不一樣了,二月二,吃煎燜子,天津人都知道。

天津燜子,用綠豆粉做的最漂亮,淡綠色,切得方正,半濁半透。從賣相上說,不像它代表的寓意「龍鱗」,反倒像龍宮裡淘出來的水晶。對這樣的「珍寶」,煎得時候更得費心,先下燜子再放油,把控住火候,把兩面都煎出些「焦咯吱」——這就算對「懶龍」的鞭策了,督促它好好治水,今年能風調雨順。

▲ 天津街邊的燜子攤。 圖/視覺中國

有時候光吃燜子不夠盡(管)興(飽),天津人還喜歡配上烙餅,就著一盤合菜,裡頭有雞蛋、豆芽、肉絲、粉絲、韭菜……一頓下來滿滿當當,是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古老儀式感與實實在在的家常美味的結合,代表著天津人對傳統的珍視與當下的滿足。

▲ 炒合菜。 圖/圖蟲創意

因此,天津人吃燜子,是把它吃進文化裡了。

肉燜子才是正義!

燜子入河北而畫風一變!

如果說起源於煙臺的燜子是從外部突破——靠醬料的口味衝擊燜子的防線,那麼河北的燜子就是由內部賦予山藥粉(即紅薯粉)肉香的靈魂。

▲ 河北,定州,月色下的開元寺塔。 圖/視覺中國

定州人號稱「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的,都吃過燜子,據說這手藝還是傳自從南吃到北的「吃肉大戶」蘇東坡——把瘦豬肉絞成塊狀(太碎就不夠味道!),放入紅薯粉裡攪糊,經沸水煮、小火熬、過涼水再晾乾、最後放上鐵架燻。這一套下來的肉燜子,有姑娘小腿粗,切成薄片,能蒸、能炒、能燉,不肥不膩,一出鍋就香飄十裡。

▲ 定州燜子。 圖/網絡 

到石家莊的行唐,肉燜子照樣老少皆宜,而且做的時候切了些肥肉,出鍋的燜子滋滋冒油,更香,讓人暫忘長膘之憂;到邯鄲的磁縣,還得掛上一層薄薄的雞蛋,改刀成方塊,遠看竟以為是道糕點!

▲ 邯鄲磁縣的燜子。 圖/消費主張

再到河南境內,禹州的燜子不用肉做,但比肉還好吃!這種燜子從粉條裡來,禹州粉條本來就是天下聞名,凍幹之後,再煮軟加入紅薯粉攪勻,拍成餅,入籠屜燜蒸成結一大塊。可燒、可燉、可煮、可煎、可炸,亦可涼拌。與肉食同炒,肉香就都跑到了燜子裡去了,搶盡了風頭!

保定、河間,沒有一頭驢可以逃出生天!

保定人和河間人在驢肉火燒的問題上從來沒謙讓過,就像金庸筆下的少林武當,都說自己是武學正宗。可是!誰又有考慮過驢的感受!

▲ 驢那麼可愛!為什麼要吃驢! 圖/視覺中國

這倆地兒人吃驢,從驢肉到驢筋、驢舌、驢心、驢肝、驢肚、驢大腸、驢小腸……現在連驢湯和驢油都不放過!非得把連碎骨都沒取乾淨的驢肉老湯下到澱粉裡,邊攪拌邊加驢油,到粘稠了再入鍋煮。這樣做出來的驢肉燜子,味足還便宜管飽,老少鹹宜。

▲ "保定派"驢肉火燒VS"河間派"驢肉火燒。 繪圖/Q年

因此幾乎每家賣驢肉的店裡,都有賣燜子的,而且不管「保定派」還是「河間派」,有一門絕學是相通的——都有在驢肉火燒裡夾燜子的吃法。相比於驢肉的香濃味厚,燜子偏淡,口感軟、嫩、糯,就好像有些人吃老陝的肉夾饃非得要肥瘦的,火燒裡夾點燜子,口感上更豐富滑膩,剛柔並濟。

▲ 夾了燜子的驢肉火燒。 圖/圖蟲創意 

對於保定人和河間人這種,從頭吃到尾,從肉吃到湯,一點兒「驢面」都不給的行為,我只能說:

真香!

- END - 

文丨葉吟嘯

封圖丨視覺中國

— 點擊下方圖片,跟風物君一起吃吃喝喝 —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天津人二月二要吃煎燜子,燜子的做法特簡單,調料汁這樣調最好吃
    天津人二月二要吃煎燜子,燜子的做法特簡單,調料汁這樣調最好吃上一篇文章耳朵介紹了,全國各地二月二都要吃什麼美食,這一篇,耳朵就要詳細介紹一下,天津人必吃的燜子。燜子是中國北方蒂去傳統特色小吃,「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吃過燜子」。
  • 燜子的做法,肥而不膩,老人小孩都愛吃
    大家好,我是鄉村生活美食,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呢是大年初一,農曆的春節,首先呢,再次新春佳節之際,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今天呢既然是過年那咱們呢,就跟大家分享一道我們北方人過年都會做的一道美食,是什麼呢,就是燜子。
  • 燜子都會做,醬汁怎麼調很關鍵,教你這3招,好吃的燜子吃到撐
    最近在和同學聊天,聊來聊去聊到煙臺的燜子,我其實已經忘記這個小吃叫燜子了,一直稱之為涼粉,其實這是不恰當的,涼粉應該是涼的,而這個燜子是在鍋裡香煎過的,然後再加入各種調味料,所以還是有區別的哦。當年在煙臺讀書的時候,每當周末,都和幾個同學約好,出去逛街,興之所至,逛到賣燜子的店面前,就每人來一份燜子,邊吃邊走,每人手裡拿著一根小叉子,把那醬香撲鼻、蒜香濃鬱、蝦醬鮮美的味道慢慢地放進嘴裡,邊走邊品味。和朋友們聊著聊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於是相約在某個時刻,再回到煙臺,再去小巷裡品嘗一下那曾經的味道。
  • 北方集市上特有的5款小吃,你吃過嗎?南方人這輩子可能都沒吃過
    北方集市上特有的5款小吃,你吃過嗎?南方人這輩子可能都沒吃過小的時候,沒有現在的生活條件好,吃不上還是呢麼比較高端的零食,什麼乾果,果乾,薯片,什麼的基本上都吃不著,就是吃一些土零食,但是這些零食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還記得兒時吃過的那幾種零食嗎?南方人這輩子可能都沒吃過。開口笑,其實這是一道點心。
  • 蒸蛋,東北人的做法你知道嗎?4步教你吃到醇香滑嫩的雞蛋燜子!
    蒸蛋,東北人的做法你知道嗎?4步教你吃到醇香滑嫩的雞蛋燜子!南北差異體現在各個方面,就比如飲食習慣,用一個成語體現那就是南米北面,南方人偏愛吃米飯,北方人喜麵食,而且南方人吃飯更精細,口味以清淡為主,而東北菜粗放量大,口味偏重,連吃蒸蛋的陣仗也很霸氣,和南方人的含蓄不同。下面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東北蒸蛋,一道有特色的雞蛋燜子,蒸蛋的蛋液要用尖椒、東北大醬調味,醇香又滑嫩。
  • 大爺用紅薯粉做美食,當地人叫「燜子」,比肉還香吃一口就上癮!
    現在進入冬季天氣漸冷,還有不到兩個月就要過年了,但是年過七旬的周大爺,他仍然在自家院子裡做著一種當地的特色美食,他做的這種美食是用傳統的方法做的,除了留一些給自己吃以外,大部分的都拿來賣給鄉親,而且當地人都說這種美食吃起來比肉還香,到底是什麼樣的美食能受到大家如此的歡迎呢?一起來看大爺用紅薯粉做美食,當地人叫「燜子」,比肉還香吃一口就上癮!
  • 三鮮燜子的做法步驟
    用料 燜子 1塊 魷魚 50克 蝦仁 50克 黃瓜 30克 胡蘿蔔 30克 蔥 5克 姜 3克 蒜 5克 糖 0.5勺 一品鮮醬油 1勺 蠔油 0.5勺 鹽 1匙 味精 0.2匙 水澱粉 適量三鮮燜子的做法
  • 東北辣椒燜子的做法
    炎炎夏日沒有什麼胃口的時候,東北人最愛吃的晚餐就是蘸醬菜,各種可以生吃的蔬菜,不能生吃的就焯水或蒸熟,再拿來蘸醬,可見東北人對蘸醬菜的喜愛。蘸醬也分很多種,除了炸醬以為,東北人最喜歡的還有一種蒸醬,叫做辣椒燜子,今天咱們就來做這道辣椒燜子吧:原料有:大醬100克、雞蛋兩個、尖椒一個、味精2克、花椒粉2克、食用油一湯匙、蔥花若干。先把尖椒切碎,最好挑辣一點的尖椒,做出來的辣椒燜子才好吃。
  • 燜子是河南獨有的特色美食嗎?河北、山東和遼寧人不願意了
    剛蒸好的燜子冒著熱氣,切成小塊,澆上調製好的蒜汁就可以吃了。燜子冷卻之後,質地變硬,可以和蔥片,蒜苗,辣椒等放在一起炒製成菜,十分美味。但是,對許昌禹州人有著特殊意義的燜子,並不是禹州獨有的特色食品,在中國的河北,山東和遼寧等地也有燜子。
  • 你知道的燜子做法有幾種?
    小主的大廚,關注不迷路大連街最有名的小吃就是燜子了,當年最火的天津街夜市裡,最火的小吃就是燜子。你知道燜子有多少種做法嗎?第一種 煎燜子這也是大連大排檔最常見的做法。一塊鐵板,老闆把燜子切成碎塊,煎的焦黃的,用鏟子盛到小碗裡,澆上調好的芝麻汁,蒜醬,生抽,站到旁邊用叉子插著吃吧,外面一層是脆的,裡面是軟的,蒜香配著芝麻的香氣,絕了。
  • 北方鄉村才有的3種美食,九成南方人沒見過,你吃過幾種?
    說起特色美食,我國廣闊的鄉村當真是個出產寶貝的地方,在這裡走一走轉一轉,總能有不同的發現,尤其是來到膠東的鄉下,一股濃鬱的土味兒一定會撲面而來,各式各樣的當地美食讓你眼花繚亂,從不敢吃不敢買,到一吃就停不下來,也就幾分鐘的事兒。
  • 河北趙縣有種價廉物美、風味獨特的驢肉燜子,三種吃法越吃越饞
    河北石家莊趙縣有一種地方特色美食叫趙州鹹驢肉,鹹驢肉的副產品即驢肉燜子,經常喝驢肉在搭配在一起賣。在當地人的餐桌,它既是一道下飯的美味——單憑這一種食物即可飽腹;又是佐酒的佳餚,久吃不厭,常吃常新。出鍋的灌腸須晾涼定型,吃時切盤,一片切下來如娃娃的臉大,晶瑩剔透,富有彈性。透明的腸裡能夠清晰看到裡面紅亮亮的驢肉塊、薑末。驢肉灌腸比純驢肉的口味又不相同,吃到嘴裡香軟滑嫩,油香滿口。入口即化的灌腸,加上有嚼勁的腸衣,讓食客飽嘗口腹之慾。再說燜子,也叫肉糕。
  • 跟著婆婆學到的河南燜子做法,比粉條好吃太多,錯過很可惜
    跟著婆婆學到的河南燜子做法,比粉條好吃太多,錯過很可惜!五一回家的時候婆婆學做了幾道家常菜,這幾道家常菜都是平時我沒有吃過的,比如糖饃,綠豆丸子,燜子等。其中燜子是我最喜歡的菜餚了,連著吃了好幾頓,還是沒有吃膩,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燜子的做法。
  • 煙臺最牛小學生作文《我爸爸在南洪街賣燜子》
    我爸爸是在南洪街賣煙臺燜子的,由於今年經濟效益不好,房租又貴,競爭又很激烈,導致我家小攤收入下降,我非常擔心爸爸要經營不下去。燜子,他就掙不了錢,他掙不了錢就不會給我買魚買肉吃,不能吃魚吃肉我就會記憶力下降,上課聽不進去,成績就上不去,我成績上不去就會被媽媽罵,我被媽媽罵,就會失去信心。
  • 它是「負熱量食品」,減肥吃點它,這麼便宜很少人知道,贅肉甩掉
    它是「負熱量食品」,減肥吃點它,這麼便宜很少人知道,贅肉甩掉!這道菜叫做「煎燜子」,是北方的一種特色小吃,是由紅薯澱粉製作的,口感類似於魔芋豆腐,紅薯是一種高纖維的食物,這種由紅薯製作的食材熱量是相當低的,簡單煎一下表皮會微微發硬,口感外酥裡嫩,淋上蒜汁麻醬,好吃又飽腹,能夠讓你輕輕鬆鬆瘦下來。
  • 到煙臺有什麼好吃的可以吃,三款美食大公開
    再加上煙臺市近海,飲食特點也帶有了海洋的味道和特點,但是煙臺畢竟是在北方,在包子麵條等等麵食上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接下來就來說說煙臺有什麼好的值得吃。1.膠東大包膠東大包就是體積特別特別大的一種包子,因為它的體積很大,所以是煙臺很特別的一種特產。
  • 大連海鮮美食鑑賞——帶你看看北方的美食
    北方在很多人眼中是枯燥沒有生機的,吃的沒有南方豐盛多樣,文藝青年們最愛的碧海藍天,也要去三亞或者廈門尋覓。但其實,北方也有海,也有陽光沙灘,也有數不盡的山珍海味。今天就大家走進典型的北方濱海之城——大連。看看北方的海味到底怎麼樣。
  • 把北方人「慣壞」的暖氣,到底長什麼樣子?
    「什麼?暖氣竟然不是氣?」這句話是不少南方人頭次見到暖氣的真實感嘆。拜託,都0202年了,你們竟然還不知道暖氣裡面裝的是水嗎?雖說你們南方人享受不到暖氣帶來的溫暖,但對於這麼優秀的取暖法寶,也不能一點都不了解吧。
  • 這4種北方「有名氣」的小吃,南方人沒見過,吃過一種算你「牛」
    這4種北方「有名氣」的小吃,南方人沒見過,吃過一種算你「牛」!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一日三餐也是非常有講究了,再加上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的人對小吃也是情有獨鐘的。為了符合現在人們的需求,一些大街小巷上面的小吃品種也真的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如果餓的話吃起來也是非常方便的,有很多的人現在餓了都會想到這邊的一些小吃,不僅味道非常好吃,也是可以填飽肚子的,最重要的是這種小吃價位非常便宜。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些北方著名的小吃,南方人很多連見都沒有見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第一種就是甄糕。
  • 中秋節吃了4桌團圓飯,哪桌是南方人吃的?哪桌是北方人吃的?
    中秋節吃了4桌團圓飯,哪桌是南方人吃的?哪桌是北方人吃的?美食一直是我們生活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家常菜,還是朋友聚餐飯店裡面吃的菜,我們注重的就是菜的味道和健康,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在這些傳統節日裡面我們除了相聚,還有的就是吃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