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坊間流傳下來知天命的四本禁書,你知道幾個?

2020-12-22 三點壹事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具有奇異色彩的書本,有些被流傳了下來,而有些則成為了傳說,通過人們的口耳相傳被我們現代人所熟知。而真正的書本早已不知所蹤,無法考證。

要說中國歷史最富玄幻色彩的書本,那不得不提就是《推背圖》了,傳說《推背圖》是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所著,此二人奉李世民之命推演大唐命脈,但是二人卻不小心推算出了唐朝後數千年的歷史。《推背圖》是中國第一部預言奇書,其中主要包含了60幅畫像,圖文並茂,代表了不同的預言。流傳至現在大部分預言已經實現,推算事情的準確率高達90%。在坊間,被譽為第一「神書」。但是到了宋朝,此書被卻被朝廷列為禁書,但凡有私藏者,輕則抄家,重則送命,但無論統治者如何禁止,卻還是有部分人私藏,正所謂:「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此書也就一直在坊間流傳了下來,至今已有幾百年,模板更是數不勝數,誰也不知道哪一個真,哪一個假。

現在我們總是在提倡工匠精神,說起工匠我們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魯班,他被民間很多手藝人視為祖師爺。可以說,是他開創了建造業的先河。而他所著《魯班書》更是極具傳奇色彩。據傳,此書曾被魯班詛咒,凡是要繼承了這本書,就得選擇一樣東西:鰥、寡、孤、獨、殘。因此,這本書又被稱作《缺一門》。據傳魯班書開頭寫道:「欲學此術,必先絕後」,因此很多想要得到《魯班書》的人都望而卻步。

但凡經常看神話電視劇的朋友都會了解一本書,此書和《推背圖》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他要比《推背圖》更加厲害,這本書就是《奇門遁甲》。這兩本書都是通過演算來「改運」,不過《奇門遁甲》常見於兵法之中。這本書被道家奉為神書,通過學習此書可以對氣候變化,地理優勢來做預判。像姜子牙、諸葛亮、張良等,都深得此書精髓。據傳,此書最早可追溯至炎黃時期。黃帝大戰蚩尤時,由於蚩尤會吞雲吐霧,黃帝無法取得勝利,幸得一高人指點,得到此書,這才大勝蚩尤。勝利後,黃帝把由把《奇門遁甲》進行了細化,共分為一千零八十局。後世凡是能得到此書的人在戰場上無往不利,但此書卻被歷朝歷代列為禁書。

終極預言奇書《乾坤萬年歌》,這本書據傳是姜子牙在周朝建立後所創,整部書的內容主要是七言詩格式, 以下為書中摘錄部分:

1.「而今天下一統周。禮樂文章八百秋。串去中直傳天下,卻是春禾換日頭。

如今天下要被周朝一統,而周朝有800年的國運,繼周朝之後是秦朝, 「串去中直」,就是「串」字去掉中間一個直豎,是呂字,是指秦始皇的姓,秦始皇據傳是呂不韋的兒子。「春禾換日頭」就是將「春」字下邊的「日」字去掉,換一個「禾」字,就是「秦」字,這兩句話就是說秦要一統天下。

2.四百年來更世界,日上一曲懷毒害,一枝流落去西川,三分社稷傳兩代。

漢朝總計四百年,四百年後董卓造反篡漢,從此拉開三國序幕,而劉備作為漢朝正宗在西川建立蜀國,僅傳了兩代便被滅國。 這裡就列舉兩個書中的句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進行查閱。這本書對於每個朝代都有明確的描述,不愧為終極預言奇書。

這幾本書都在民間有著極其高的威望,也被很多人認為是「神書」,但是這些書卻只是供大家茶餘飯後來消遣的,切不可當真,書寫這些書的作者正是用了某些人的好奇心理來編造預測未來,歷史是不能改變的,但是未來猶未可知,我們還是要相信科學,不要去盲從的相信什麼命運,只有相信自己才最靠譜,只有努力你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相關焦點

  • 五十知天命,你真的知道天命是什麼嗎
    孔子說,五十二知天命。你不必等到五十才知天命,你現在就可以知道,無論你多大。什麼是天命?天命就是現實存在。
  •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忙碌半生的你,知天命嗎?
    「五十知天命」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段話是孔子的人生感悟。從生理角度講,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體盛衰的總規律。
  • 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即知自己,你真知嗎?
    正應了孔老夫子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孔子論述的是一個人從出生到壽終思想的階段性變化,他認為人到三十是該成家立業的時候,經過一番塵世的洗禮,到了四十突覺醒悟,對金錢物質的追求有了更深層次的挖掘,從前山峰巒起,終有所得,終於不得。人生過半方知天命,六十而後只求心安......
  • 五十而知天命也!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個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五十本應是知天命之年 ,樂天知命,無需強求 ,因為人生已經過去了一大半 。過了五十是個很尷尬的年紀 。在單位上班的感覺進步沒希望 !去打工老闆又嫌你年紀太大!只要你失業了,就很難再就業 !絕大部分單位招工條件,年齡基本都是需要四十多歲以下 。每年畢業的大學生許多都找不到工作 ,就別說已知天命的我們 。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知天命」就是知道一事之成敗受客觀限制,非人力可為。既不是你努力就能控制,也不是誰的阻礙就能限制的。「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之所以能「不怨天。不尤人」,就是因為「知天命」,知道客觀限制非人力可為,故不在成敗問題上而有怨懟。「知天命」是把注意力從事實的成敗轉向價值的應該。即使知道不行,也應該「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因為要「行其義」。另一方面,「知天命」意味著「盡人事」。因為命既為人力所無可奈何者,那麼不盡人事,怎麼可能看到人力無可奈何者呢。人力不盡,如可知道無可奈何?「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
  • 如何理解「五十而知天命」的「命」?(上)
    「天命之謂性」的「命」就是這個意思,老天好像發了話,表示了一種意思,它命令你做一個人,同時就給你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本分,這就是你的性,叫做「天命之謂性」。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的命,也可以這樣解。孔子到了五十歲的時候知道,人之本性是天之所命,秉承天命而行道是他的本分。
  • 關於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你了解多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之所以五十能知天命,方法就藏在前面那句「十五而有志於學」裡。志,就是立下志向。不是偶然想起來,也不是努力衝一把,而是不管風吹浪打,一直堅持到底。關於五十知天命,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是天命呢?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天是主宰一切的某種神秘力量,這裡的命就是指命數。
  • 巴曙松:我所知道的天命
    關於知天命,有十分積極的理解,強調不可辜負因緣際會所提供給自己的機緣,所謂「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與己之不負於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其次,知天命,就是知道了事情的成敗,努力固然重要,機緣乃至運氣影響往往更大。也知道即使努力了,事情未必成功,這個時候的努力,也許是為了讓自己將來不後悔,也許就是不知從哪裡來的一股倔強支持。人和人的一點差距,往往也就是因為這一點點的不甘心與倔強。同
  • 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什麼天命
    孔子說,人生五十而知天命,那知道的是什麼天命?這種理解和答案因人而異,而且見解多且不同。有人說是知道了自己以後的人生該怎麼過?也就是說知道了上天給自己是怎樣安排了?有人說50歲的人對事情不再有追求,對榮辱不再關心;但事實上這個所謂的知天命,應該是兩層意思,一層是人到了50歲,已經快從中年步入老年,應該徹底知道自己了,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代和社會的位置,(不是地位)十歲以前可以混沌無知;二十歲可以懵懂輕狂;三十歲可以對自己非凡幻想;四十歲可以對自己抱有半醉半醒;但到了五十歲,那就該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塊什麼料,有多大的能量。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看完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
    而對於50歲,孔子也有他的見解,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那麼,其中的「知天命」究竟指的是什麼呢?接下來小編就給你解惑,相信看完以下的內容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首先,「五十而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為但不企求結果。
  • 五十而知天命,什麼意思
    五十而知天命,什麼意思天命就是天道之理。即天道仁義。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老而有德。德是天道仁義,如果到了五十還不知道天道仁義,那麼這個人就是個糊塗人。他幹的事也可能是糊塗事。三十而立,三十開始獨立做學問,四十不惑,四十歲的時候不會感到困惑,五十知天命。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天道仁義,六十耳順,六十歲的時候平靜接受一切。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七十歲的時候才能隨心所欲。這就是孔子的修行過程。五十知天命。天道義理。這裡一定要知道,命是天命仁義的意思。而不是什麼規律。孔子是個修行人。一切行為基礎都是仁。
  • 五十知天命,何為天命?
    古語說,五十知天命,五十五了,還千裡在外打工,艱難維持生計,不能不說是命了!今生雖苦,但也要苦中尋樂,工作之餘,喜靜靜讀書寫字,聽音樂,漫步大自然,性格極內向,餘生做好自己,一切隨緣吧!《了凡四訓》有言:「造命者天,立命者我。」
  • 五十而知天命,那麼「天命」到底是什麼呢?
    孔子在晚年對自己的一生進行了簡要的自述,在《論語·為政》中寫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評述成為無數讀書人的「人生標杆」,每逢年歲將至,總有觀聖人行跡來反思自己的生平,三十「立」的是什麼?四十自己是否真能「不惑」?五十是否真的理解了「天命」?
  • 50知天命,你多少?
    孔聖人曾經說過,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如今本人已經歲數超過56歲,深刻體會到過了50的人,什麼叫天命?所謂天命其實就是知道自己的三個軌跡而接受,不埋怨、不抱怨:知道自己的命運軌跡不怨天知道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自己未盡的責任不懈怠50以後的職場人生其實就是守成和延續,沒有太多的機會和時間,全部要自己爭取
  • 老話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你是在多少歲知天命?
    老話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韋彩是在她四十八歲時,因為命運弄人,她提前知天命的。韋彩曾在她三十歲時,被她的科長說過一句話:「韋彩,我們廣東人有一句話,意思是,如果小樹長得太直,就不可能長成大樹,你活得太直、太真、太用力了!」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到底是什麼意思?看完增智慧了!
    人們無論幹什麼事情都會事先和家裡人商量一下,聽聽他們的意見,這是因為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這個人的人生閱歷也會逐步增加,當人們到了一定年齡段,就會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事,孔子說五十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 五十知天命,都知道了些啥?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人生也過半了,真正開始下半場了。「吃一塹,長一智」,酸甜苦辣都嘗過,就漸漸看透了人生,也看淡了人生。1、忙來忙去,忙啥?你總是心懷善心對人,真心實意幫助別人,但有的人,卻覺得你的好,是理所當然,並不會懂得感激。人到五十,就知道了對自己好一些,對別人心狠一點。別委屈了自己,討好了別人,不值得。那些「心懷不軌的人、忘恩負義的人、趨炎附勢的人……」都不值得對他好,別再「委曲求全」了。
  • 我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4大玄學禁書,書名你一定有所耳聞
    中國歷史長河中有很多奇人奇事。也有很多流傳下來的書籍。讓人嘖嘖稱奇。今天就帶領大家看一下關於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奇書。一《乾坤萬年歌》這本書是商末周初的姜子牙所作。雖然這本書我們很少聽聞。他出生於工匠家庭,從小隨家裡人學習建築技巧,掌握很多經驗本領,同時更是一位出色的發明家,關於他的故事廣泛的流傳,據說工匠所用的墨斗、曲尺、刨子都是魯班發明的,他是我國土木工匠的始祖。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內容深刻複雜。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一定以為書中內容是造房子,造一些工具,器具等。但是書中不僅如此,傳說這本書分為兩部,上部分講的是工匠之法。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有什麼含義
    所以需要窺得天命。而對於儒家來說,天命主要體現在社會學的價值取向上。一、知天命需要時間上的悟一個人從孩童到青年,再到中年老年,從家庭到社會,從工作到生活,方方面面的磨練經歷,不到一定的年齡階段是參悟不透的,孔子以人生經驗定在了50,也只是個虛數而已,古語有「老者如僧」,也是這個道理。
  • 佛說:人過五十,一定要知天命,天命就是這2個字
    孔子當年求道於老子,不禁心曠神達,說了一句話:「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為何物矣。」人過五十,一定要知天命。天命就是上天運行的規律,天命主宰眾生的命運,一個人只有知天命,才能趨吉避兇,遇事化險為夷。到底什麼是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