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相比,人的壽命有沒有什麼差別?《易經》中是如何解釋的?

2020-12-11 騰訊網

據張介賓的《類經·卷一·攝生類一》中記載:「百歲者,天年之概。」

當我們在祝福老人家的時候,常常會說長命百歲,這實際上就是古人們所認為的人類壽命的極限,因此像「百年之後」等便是表示去世的意思。

相信對於很多人,特別是年紀比較大的人來說,能夠盡享天年是一種追求,也就是說,幾乎是每個人都想要儘可能活久一些,至少也要把自己的壽命活完。然而,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天年」到底是多少年,自古以來,無數科學家都在解密著這個人類生命的「第一話題」!

到底為什麼有的人活得時間長,而有的人活得時間短呢?

從古至今,人們對於長壽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研究,想要從中窺視長壽的秘訣,但是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太大的成效的。

有的人還說,在這生命的輪迴之中,冥冥之中早就已經將我們什麼時候出生,以及什麼時候離開算得很清楚,那麼人的壽命到底是多少歲呢?

古今壽命差別原因

古代有句話說:人到七十古來稀。從這一句話我們也可以看出,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活到70就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了,更別說百歲老人了。說明在古代70歲已經算是一種生命極限,也是很多人心中高壽的年齡。

然而,如今的社會中,七十歲的老人並不少見,甚至百歲老人都不至於到「古來稀」的地步。

那麼,為什麼古代人普遍活得時間會比較短呢?

首先,由於古代時人類發展的比較落後,再加上各種戰爭的爆發,導致很多人因為食不果腹而餓死,為了生計甚至很多的老人都要做一些賣力氣的活,而老人家又哪裡經得起這種折騰。

此外,古代的醫學是遠沒有現代發達的,因此在古代的時候,可能一個很小的病就會要了人命。而一個人要一輩子不生病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生病醫生解決不了的話,就只能靠身體硬撐了,因此古人的壽命才會普遍短一些。

久而久之,古人們便會認為七十歲的老人是「古來稀」了,這樣想想的話也確實如此。

尋求長生不老

長生不老之術至今沒有實現的可能,但是中國人卻是對此追求了長達千年的時間?特別是古代的修士以及帝王,為了追求長生,可能連自己的命都搭了進去。

在尋求長生不老的人物之中,秦始皇便是帝王中的一個代表。

作為首個統一了中國的帝王,秦始皇自然是想讓自己的統治得以延續下去,他想帶領大秦走向更大的輝煌,可是卻一直擔心自己沒有長壽的壽命,因此他便追求了長生不老之術。

當時他致力於尋找那些能夠製造長生不老藥的奇人異士,為他研製仙丹服用。然而,即便如此他也沒有逃過天命,最終還因為仙丹的毒害而去世。

在歷史的記載中,有活了數百年的奇人,也有得道成仙,得以長生的記載存在,但是這向來都被認為是人們幻想的結果罷了,並非真實存在的故事。

如今,有確鑿的文獻記載的,史上最長壽的人是法國的婦女讓路易絲·卡門,享年122歲零164天。而歷史上最長壽的男人則是日本的泉重千代,享年120歲零237天,大抵都在120歲左右。

那麼人的壽命,是不是真的有固定的期限呢?

實際上,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就有令人們普遍信服的結論了。

通過研究表明,動物的壽命可以通過細胞的分裂判斷其長短。我們都知道,人類的一生的,細胞是在不斷的衰老,並且不斷的分裂再生的,也正是因此人類才會成長與衰老,而細胞的分裂也是有一定的極限的,當細胞分裂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動物就會產生死亡現象。

據研究發現,細胞最多可以分裂的次數基本是固定的,而由此也可以推測人類的壽命極限就是150歲左右,而最少也能夠活到120歲。

然而,這是在理想條件下的結果,而人類的一生中,所做的很多的事情都可能會導致壽命的縮短,再加上各種疾病以及意外,因此至今沒有發現有能夠順利活到150歲的人。雖然在理論上人類最少也能活到120歲,但大多數人的生命總是在行進到大半時便戛然而止。

而實際上,人類的壽命除了極限之外,還有周期的存在!

老祖宗早已算好生命周期,《易經》中給出答案

在《易經》中提到了兌卦以及艮卦,它們所代表的的數字分別是7和8,而在研究之後發現,很多人的生命周期都與7和8這兩個數字有關,並且推斷出來73與84這兩個年齡為生命周期?

經過數千年的數據研究發現,可以得知有很多老人都在這兩個年齡段去世。因此,一些人在經過研究之後都認為,7或者8就是生命循環的一個周期,而7的周期是7到84歲,8的周期則是8歲到73歲。

另外,跟據世界衛生組織所公布的數據中表明,中國人的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1歲,而女性的平均壽命為74歲。而在世界衛生組織於2019年公布的各國平均壽命之中,是日本人的評論壽命壽命最長,為83.7歲。這個結果令人驚訝的與《易經》中推斷出來的生命周期非常相近,因此在這兩個年齡的老人要更加的注意休息。

如今對於《易經》還有很多人在進行深入的研究,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加驚人的信息出世,這也讓人不由得非常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多年前的書籍竟然至今仍有值得學習的知識,令人令人嘆服!

小結

經過專家們的研究成果可以表明的是,人類壽命的長短,在一方面受到了社會經濟條件以及衛生醫療水平的制約,因此在不同社會、不同時期會有很大的差別,而另一方面又由於人類的體質、遺傳因素、生活習慣以及生活條件等等的個體差異,因此個體的壽命長短相差時很懸殊的。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的科學手段已經相當的成熟了,已經能夠幫助人們去避免一些重大疾病的出現,並且對很多的疾病進行有效的醫治.

但是,在易經中所提到的兩個周期時,最好還是要做到更加的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要學會愛惜保養自己的身體,平時多加強鍛鍊,這才是對生命負責的表現。長壽的秘訣,其實就藏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之中,而這也是在易經中所領悟出的生命的真諦。

除了這兩個周期之外,其他的時間也要保持鍛鍊,並且最好是有規律的,進行適當的鍛鍊,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事實上,「衰」和「老」並不是相同的意思,只要是生命便會慢慢的變老,這哪怕是掌握了科技的力量的人類也無法阻止變老的進程,但是「衰」卻不同,一般來說,一個人會隨著年老而衰,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鍛鍊與保養儘可能的延緩變衰的進程,也就是表示我們可以儘可能地延長我們的壽命。

同時,除了堅持鍛鍊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堅持健康規律的生活,並且要時刻保持好的心態,這對於長壽而言都是有好處的,並且生活起來也更加的有滋味,你覺得呢?

參考資料:《類經·卷一·攝生類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能活多久?《易經》:早已算好的壽命,要特別注意這兩個年齡
    正常算一下,人的壽命應該是150歲。但是每個人因為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氣、作息規律等等問題,每個人的壽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耗。《易經》:跟壽命有關的智慧2000年前,古人就已經把壽命相關的問題寫進了《易經》當中。
  • 人的壽命是多少歲?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一是我們現在的居住環境和飲食有了很大的改善,二是我們的醫療條件比古代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不管人的壽命是多少歲,你有沒有想過,每個人都有一個生命的周期,比如說什麼樣的人長壽?人到了多少歲是個坎?有沒有固定的周期呢?
  • 健身肌肉男的壽命與普通人的相比 差距有多大?
    然而有一種說法是健身練肌肉的那些肌肉男壽命不會太長,他們是這樣解釋的,健身的力量訓練是在耗損人身體的精氣神,所以肌肉練的越大就說明身體的損耗就越多,相對的壽命也就越短,甚至還不如不健身的普通人。這就像是把人的壽命比作成了一杯水,健身的肌肉男是大口喝,而不健身的普通人是小口喝,所以普通人喝的時間要久一些,那麼這種說法能成立嗎,練一身肌肉的男人與普通人相比,其壽命的差距與差別到底區別在什麼地方?
  • 易經破譯生命密碼:人的壽命是多少歲?古稀年後的2個年紀多注意
    易經破譯生命密碼:人的壽命是多少歲?古稀年後的2個年紀多注意《易經》,是解釋和揭示宇宙運行的變化規律,和人生密碼的一部寶典。今天應該這麼去界定《易經》這本書,它是無所不包,無所不涵蓋的。不管人的壽命是多少歲,你有沒有想過,每個人的生命周期是什麼樣的,人到了多少歲是個坎?有沒有固定的周期呢?
  • 人的壽命是多少?《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這兩個年齡段需注意
    20年後,泰爾其爾發現一天中人的器官敏感程度、體溫、血壓也存在周期性變化,並稱之為「生物節律」。20世紀中,有科學家「生物鐘」的概念,人的壽命取決於他的「生物鐘」循環次數。《易經》中長壽的奧秘在古代,雖然人的平均壽命偏低,對人體的認識也有限,但是老祖宗依然憑藉自己的智慧摸索出了一些規律,《易經》中就有體現。書中曾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 什麼是易經?解釋的人很多,但這個解釋才算靠譜——零基礎學易2
    學一門學問之前,總要弄明白學的這個是什麼?當別人問及的時候,才能說出個條條道道。尤其是學易經,這個更不好說清楚,因為很多人已經先入為主的把易經和佔卜劃為等號了,然後再和封建迷信連在一起。其實易經最初的作用就是用於佔卜,以開民智。
  • 《易經》中的「易」是什麼意思?和時間有什麼關係?
    古往今來,對於「易」之釋名,有很多解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所說:「易,晰易,蠣艇、守宮也。象形。」從象形角度而言,「易」嫩賜的象形字,蜥賜能隨著自然的變化而變化,假借為「變易」之易,象徵宇宙萬物的變化。孔穎達在《周易正義序》中指出:「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
  • 人的壽命是多久?2000年前易經早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中國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很低,一般在30歲左右。47歲即謂「晚途」相信許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活得時間久一點,從古至今,都不缺乏研究如何長壽之人,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更長的壽命。在20世紀的時候,有一位奧地利的科學家發現人體中的許多秘密,他認為人體細胞都是有周期性,比如說一個人的情緒是28天,而細胞的再生一個周期也是25天左右,體力周期也有一個固定的天數。
  • 易經中的「彖」「象」指的是什麼呢?
    易經中常見《彖》或《彖傳》《象傳》字樣,那麼「彖」「象」指的是什麼呢?把易經的一個卦的全文羅列出來,我們會看到什麼呢?第一是,卦的符號和卦名,如䷀和乾。其二是,題和辭句,如「乾:元亨利貞」。其三是「彖傳」或稱「彖曰」之類。其四是,彖傳下面的「象傳」。其五是,爻名和爻辭,如「初九」「潛龍勿用」。六爻各自分列於下。
  • 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古今詞義肯定是有差別的
    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古今詞義肯定是有差別的時間:2020-12-04 12:31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古今詞義肯定是有差別的 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 易經告誡:飯局中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遇到別深交
    《易經》:「需者,飲食之道也。」人活著就要吃飯,但是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飯。由古至今,吃飯已經演變成飯局,一場飯局既能是親朋好友間的敘舊寒暄,也能是生意場的交鋒談判。因此,在飯局上說什麼談什麼做什麼都會影響到自己。
  • 古今詞義的差別
    著有《漢語詩律學》《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同源字典》等四十餘部,主編有《古代漢語》《王力古漢語字典》等,譯有波德萊爾的《惡之花》等三十餘部。古代的詞義,有些是直到今天沒有變化的,例如「人」「手」「大」「小」「飛」等。有些則是起了變化的,雖然變化不大,畢竟古今不同,如果依照現代語來理解,那就陷於錯誤。
  • 試管嬰兒和普通嬰兒有什麼差別,壽命還是智力?答案讓人意外
    不知道的人家還以為是自己沒有生育能力呢。太渣了,幸好不能生孩子,人還年輕,可以早點看透渣男的本質,以後會有更多的選擇。可能不清楚的人有很多,他們會因為不能自然生育而覺得是不正常的事,尤其是試管嬰兒,有些人會存在很深的偏見,難道是管嬰兒和普通自然受孕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嗎?
  • 如何理解《易經》中的卦象的意義?
    於是,自《易傳》始我們就已經有了一個用於解釋《易經》卦象以及經文內容的卦理系統。這個系統認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兩兩相重演變而來的,八卦的符號分別象徵著天、地、水、火、雷、風、山、澤等八種自然事物。所以古人在解釋卦象與經文內容時就常常在這八種事物的象徵意義中探討。比如蒙卦,蒙卦是由上面的艮卦與下面的坎卦相疊而成。艮在卦象系統中被認為是山的符號。
  • 易經對公平是怎麼解釋的?
    公道和公平自在人心,人都會追求公平,同時也會追求不公平,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此話怎講呢?比如分蛋糕,每個人都想能夠公平的到得應得的那塊蛋糕,但每個人同時又想著能夠得到比別人大塊的蛋糕,對於公平來說難就難在這裡了,幾千年來雖然一直有一小部分人為了公平這兩字在努力,但始終不能完全做到。很多人都看過易經,因為悟性有所不同,所以在領悟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 如何擺脫困境?《易經》給出了三個步驟,助你從失落中走出來
    《易經》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典籍,只不過用一種特殊的形式來理解這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其中,有很多思想對我們今天仍然有著很深遠的現實意義,能夠指導我們為人處世,幫我們解決人生中的困惑。今天和大家分享易經裡的三句話,希望能夠在事業和生活上對大家有所幫助。
  • 《易經》的智慧:「人有小算盤,天有大算盤」,點醒多少人!
    聰明並不是一種錯,但因聰明而處處精於算計,什麼都要佔盡風頭和便宜,終會招來禍患。算盤打得響噹噹的人,撿到的是小便宜,丟掉的是大格局,得不償失啊。人有千算,天則一算《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易經提醒:人到四十九,這三類人來家做客,不可久留,是有含義的
    人到中年,大多數男人會感到非常困惑。易經忠告:人到四十九,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要久留,是有道理的。一、放貸的人如果有放高利貸的人,向你靠近,勸你用高利貸的話,一定不能使用,沒有還錢的能力還去借高利貸的話,就是自尋死路,你不是只有一個人,而是有一個家庭,你愚蠢的選擇不知會害了自己,還會連累家人。所以放貸的人上門「做客」,我們必須知道堅決拒絕。
  • 學習《易經》對人有什麼好處?
    《易經》在古時候用於佔卜、測吉兇、行兵打仗,那我們現代人學習它又有什麼好處呢?唐太宗的宰相曾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就連西方國家愛因斯坦也說過:「《易經》是一把打開宇宙迷宮之門的金鑰匙。」古今中外,眾多偉人名人對《易經》推崇備至。可見《易經》這本書的評價之高,如果我們去深入學習,一定會有以下收穫。
  • 《易經》,是僅僅用來算命的嗎?
    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你是否有接觸到《易經》方面的書籍和知識呢?還是只要你一聽到是關於《易經》方面的事情,就自然而然的認為這是封建迷信活動,是江湖術士招搖撞騙的算命手法,沒有什麼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