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學英語——基礎教育的悲哀之一
——致教育部長和教育決策者
魯莽
中國的英語教學模式是全民學英語,國人為此付出的代價太高,這是中國基礎教育的悲哀。一門英語,扼殺了多少天才?浪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資源?偉大的英語,有多少國民能應用於工作和生活中?強迫受教育者在幾乎無用的英語上消耗大量的精力,是民族教育的悲劇,在幾乎沒有意義的學科上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資源,這代價太高了。
一、中國的英語教學,是在學生痛苦的基礎上強制發展的(調查一下,中小學生到底有多少愛好和善於學英語的啊?),是一種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資源的浪費。漫長的英語學習和艱難地考試既是智力資源的浪費,也是對學生的心理摧殘。
配備數以萬計的英語教師、編印數千萬計的英語課本,這是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浪費。至少12年的英語教學和學生學習,為此付出的管理、培訓、輔導、評價,這是財力和智力資源的浪費。
按照《課程標準》要求最遲小學三年級開設英語課,按不同學段的課時規定計算,一個高中畢業的學生,在12年的時間裡至少要用1.5年的時間學習英語(其中不包括課外自學和輔導班補習)。況且學習英語所投入的精力遠比其他學科大得多呀。人的一生有多少個「1.5年」(加上幼兒園和大學期間與課外輔導班,恐怕2年不止)啊?!這是智力資源的浪費,是對學生的精神殘害。
二、中國人學英語幾乎是「無用」的。
90%以上的國民參加工作、步入社會都用不上英語。初中、職高、高中畢業的學生直接參加工作後,上學期間學的英語根本沒用。就是大學(無論是專科還是本科甚至是研究生畢業的人,幾乎沒有幾個工作中能用上英語。
三、英語給很多學生造成的負擔和壓力太大的,影響了基礎教育和義務教育的發展與普及。
很多學校英語的現實教學與學生英語的實際掌握和和實際應用能力相差太大,師生都叫苦連篇,很多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的很多學生跟不上英語教學進度,完不成學習任務,加之許多教師採用簡單粗暴的管理手段,致使學生大量流失,農村中學的鞏固率根本達不到義務教育驗收所說的90%以上的鞏固率,此數據純屬編造)。8億人在農村啊,長此以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國民素質豈不是一句空話?
四、我們的母語正在受到嚴重的威脅,回歸漢語,回歸中華民族真正需要的東西才能使我們的民族立於不敗之地。
把對英語的學習提高到和我們的母語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不符合常理的舉措,是崇洋媚外的行為,其結果必將毀滅我們的民族和人民,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有必要要求全體國民都去學習甚至精通另一個國家的語言嗎?漢語中音譯的外來詞、英漢混雜的口語和書面語泛濫,我們的母語已「洋相」百出,傷痕累累啊!這難道不荒謬嗎?從武裝侵略到經濟侵略、文化侵略是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侵略方式的改變,這難道不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嗎?
我不知是誰倡導了全民學英語,為什麼把英語設為基礎教育三大主課之一,也不明白且沒有弄明白如此重視英語教學對中國的發展有什麼積極作用,我只是用我狹隘的眼睛觀察多年也沒看到英語的積極作用,反倒發現它的消極作用卻令人恐慌……,因此我「瘋狂」呼籲:取消全民學英語,取消英語在基礎教育中「三大主科之一」的「神聖地位」,若出於社會發展的需要,確有必要推廣英語,國家可以重點建設一批真正的外國語大學,讓需要學的、願意學的、喜歡學的去學,這些人一定學得很好!有這些人才也許就足夠社會需求了。
從人生發展和社會現實出發,退一萬步說,也應該將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改為選修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