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學英語——基礎教育的悲哀之一

2021-03-05 野菊素語

全民學英語——基礎教育的悲哀之一

——致教育部長和教育決策者

魯莽

中國的英語教學模式是全民學英語,國人為此付出的代價太高,這是中國基礎教育的悲哀。一門英語,扼殺了多少天才?浪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資源?偉大的英語,有多少國民能應用於工作和生活中?強迫受教育者在幾乎無用的英語上消耗大量的精力,是民族教育的悲劇,在幾乎沒有意義的學科上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資源,這代價太高了。

一、中國的英語教學,是在學生痛苦的基礎上強制發展的(調查一下,中小學生到底有多少愛好和善於學英語的啊?),是一種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資源的浪費。漫長的英語學習和艱難地考試既是智力資源的浪費,也是對學生的心理摧殘。

配備數以萬計的英語教師、編印數千萬計的英語課本,這是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浪費。至少12年的英語教學和學生學習,為此付出的管理、培訓、輔導、評價,這是財力和智力資源的浪費。

按照《課程標準》要求最遲小學三年級開設英語課,按不同學段的課時規定計算,一個高中畢業的學生,在12年的時間裡至少要用1.5年的時間學習英語(其中不包括課外自學和輔導班補習)。況且學習英語所投入的精力遠比其他學科大得多呀。人的一生有多少個「1.5年」(加上幼兒園和大學期間與課外輔導班,恐怕2年不止)啊?!這是智力資源的浪費,是對學生的精神殘害。

二、中國人學英語幾乎是「無用」的。

90%以上的國民參加工作、步入社會都用不上英語。初中、職高、高中畢業的學生直接參加工作後,上學期間學的英語根本沒用。就是大學(無論是專科還是本科甚至是研究生畢業的人,幾乎沒有幾個工作中能用上英語。

三、英語給很多學生造成的負擔和壓力太大的,影響了基礎教育和義務教育的發展與普及。

很多學校英語的現實教學與學生英語的實際掌握和和實際應用能力相差太大,師生都叫苦連篇,很多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的很多學生跟不上英語教學進度,完不成學習任務,加之許多教師採用簡單粗暴的管理手段,致使學生大量流失,農村中學的鞏固率根本達不到義務教育驗收所說的90%以上的鞏固率,此數據純屬編造)。8億人在農村啊,長此以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國民素質豈不是一句空話?

四、我們的母語正在受到嚴重的威脅,回歸漢語,回歸中華民族真正需要的東西才能使我們的民族立於不敗之地。

把對英語的學習提高到和我們的母語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不符合常理的舉措,是崇洋媚外的行為,其結果必將毀滅我們的民族和人民,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有必要要求全體國民都去學習甚至精通另一個國家的語言嗎?漢語中音譯的外來詞、英漢混雜的口語和書面語泛濫,我們的母語已「洋相」百出,傷痕累累啊!這難道不荒謬嗎?從武裝侵略到經濟侵略、文化侵略是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侵略方式的改變,這難道不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嗎?

我不知是誰倡導了全民學英語,為什麼把英語設為基礎教育三大主課之一,也不明白且沒有弄明白如此重視英語教學對中國的發展有什麼積極作用,我只是用我狹隘的眼睛觀察多年也沒看到英語的積極作用,反倒發現它的消極作用卻令人恐慌……,因此我「瘋狂」呼籲:取消全民學英語,取消英語在基礎教育中「三大主科之一」的「神聖地位」,若出於社會發展的需要,確有必要推廣英語,國家可以重點建設一批真正的外國語大學,讓需要學的、願意學的、喜歡學的去學,這些人一定學得很好!有這些人才也許就足夠社會需求了。

從人生發展和社會現實出發,退一萬步說,也應該將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改為選修課吧!?

相關焦點

  • 海南省全民學外語叢書之一《英語300句(普及版)》新書首發
    《英語300句(普及版)》新書首發。張茜翼 攝儀式上為海南多個機構、高校贈書。張茜翼 攝  中新網海南新聞6月29日電 (記者 張茜翼)作為海南省全民學外語叢書之一的《英語300句(普及版)》新書首發式,29日下午在海口市解放路書城新時代經典傳習所舉行
  • 全民過度學習英語,是國之悲哀還是大興
    自從1984年英語納入高考主科開始,國內全民學英語的風氣越演越烈,以前只是初中開始學英語,後而小學開始學英語,到現在幼兒園都開始學習英語了,英語培訓機構也遍布大街小巷,中國人全民學習英語到了令人瘋狂的地步;難道中國人真的到了不修倫理道德,不聞社會巧技,憑一門工具語言英語就能做到安生立命的時代?非也!
  • 中國人為什麼要全民學英語?
    英語是當今世界唯一的世界通用語,除了中國,全球其他大多數非英語國家也在全民學英語,下面這組與英語有關的數據,任何人均可以通過百度或谷歌檢索到:全球範圍內,80%以上的網絡信息是以英語為載體的;全球50%以上的報紙是用英語書寫的;全球75%的信件是用英語書寫的;60%的廣播是用英語播放的,等等。
  • 王衝:英語從娃娃抓起是中國的悲哀
    作者:王衝我的孩子剛滿三歲,最近頻頻接到幼兒英語教育機構的電話。什麼美國外教,全英文教學環境,讓你的孩子從小就練就一口純正的英語,云云。收費當然不菲,大約是一個月5000元左右。而周圍的家長,也都早早讓孩子學起了英語,「學了未必是優勢,不學肯定是劣勢」。
  • 我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
    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英語了,初中要學,高中要學,大學也要學。這個方針也是體現在各種考試中,中考、高考、四六級、碩士入學考試、博士入學考試,甚至是職稱考試,都需要考英語。從上面這個角度看,學英語是必須的,你如果不學或學不好,可能畢不了業,各種考試通過不了。首先從國家的角度看,為什麼要下這麼大的力氣推進英語教育呢?
  • 全民學英語是對是錯?啞巴英語、未經審核的「外教」、一節課500
    在全民學英語的時代,我們的年代是初中開始學,後來是小學三年級,現在是幼兒園都開始學英語,在全民學英語的時代,早就了李陽、俞敏洪等因為英語而發財致富的人,也有眾多因為英語從而改變人生的人,但是更多的是學了英語也沒用多少的人!我們的英語學習到底是為了逢迎國際還是扼殺了人才呢?
  • 全民學英語,感覺中國就像是美國的殖民地
    有多少人認同全面學英語,那麼就會有多少人可能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學英語作為一種科研或者交流的工具,和認同全民學英語是完全不同的意義。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非常難以理解為什麼要學英語。那個時候,我甚至以為中國和美國有什麼特殊的關係!以前東北成為日本的殖民地的時候,那個時候學日語。後來不知道怎麼就開始學俄語,然後就全民學英語。這個事情,對於我來說,感覺很難受。
  • 文化自信,從取消全民強制學英語開始
    選擇用的佔16%,84%的人選擇不用7、你認為全民學英語有必要麼?選擇有的佔2%,選擇沒有的佔98%8、你認為全民學英語對國家發展作用大麼?22%的人認為大,78%的人  認為不大9、你認為全民學英語是否浪費資源?68%的人認為是,32%的認為否     10、你的英語學習成績比漢語好麼?
  • 名師:為什麼要學英語?
    《英語是一種生活方式》系列:  (一)為什麼要學英語  (二)多學一門語言,就是多活一輩子  (三)英語語法裡的數學邏輯  80後的童鞋們,一般上了初中才學英語;90後的小盆友們,小學裡就開始學ABC;00後的寶貝們,漢字不識幾個,就會說bye-bye
  • 小學初中英語怎麼學?之一:英語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
    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已經成為國際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學習和使用英語對吸取人類文明成果、借鑑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增進中國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能夠為提高我國整體國民素養,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國民的國際交流能力奠定基礎。
  • 代表委員之聲:全民皆學 英語地位是否正常?
    代表委員之聲:全民皆學 英語地位是否正常?     代表委員之聲:全民皆學 英語地位是否正常?  代表委員之聲謝克昌委員:全民皆學,英語地位是否正常?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張景勇、李柯勇)「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現行英語教育效果與其投入是不相稱的,它對科技、社科人文等其他教育體系,尤其是人才的培養和選拔等眾多方面的負面影響,已經凸顯。」謝克昌委員對我國現行英語教育體系的思考引人關注。  英語教育是否應該全民化?
  • 全民學習英語 評論區又被攻佔了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每次爆出些熱點事件後,網友評論也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下引發了不少網友討論的【全民學習英語】,這條新聞短短1小時內已經收到了2128條評論,有人表示質疑,有人贊同,有人甚至還在評論區激烈討論了起來,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吧~
  • 全民學英語有必要嗎?多數人離校三年忘掉95%單詞
    英語佔用了我們太多寶貴的時光。今天我想吼一句:中國人真的需要全民學英語嗎?被英語消耗掉的那些寶貴的時光有價值嗎?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中國的英語教育,這個飽受國人爭議的畸形教育。一、外國為什麼要學英語?中國需不需要全民學英語?
  • 應試教育的悲哀:英語四六級"姚"不可及
    在美國生活多年,能聽得懂教練布置戰術,能單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姚明的英語交流水平如何,明擺在那兒。但四、六級考試如大山一般的存在,也是明擺著的——它有它的道理:只會聽與說,不會寫與看,詞彙量達不到,照樣是一個「英語文盲」。
  • 職評砍掉外語,是全民英語糾偏的一部分
    自明年1月1日起,北京市300多萬名專業技術人員想申報職稱,就不必再辛苦地去背英語單詞、學職稱計算機課程了。北京市人社局宣布為人才鬆綁,外語和計算機考試將不再作為職稱評審必備條件。(12月2日《京華時報》)  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定需要通過職稱英語考試,這是全民英語時代的產物。
  • 提高基礎教育英語教師語言評價素養
    然而,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師的語言評價素養缺失、評價素養亟待提高的問題,引發了外語教學與研究界的關注。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過程中,教師們帶著課改的新理念審視著自己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力圖從單一的知識傳授者的「演員」身份,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等多位一體的「導演」角色。
  • 教育內捲化,是基礎教育的一大悲哀
    基礎教育內捲化的典型標誌是什麼基礎教育內捲化最為典型的標誌就是出現不正當和潛規則。比如學生的在校時間。按照規定,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小學不得超過6小時,初中不得超過7小時。2018年又發出通知:2018年9月起,中小學上課不得早於8:00;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得早於8:00到校,上課時間不得早於8:30。
  • 檳榔小學「新基礎教育」英語研討活動報導
    2016年4月5、7日,思明區「新基礎教育」檳榔生態圈英語學科研討活動在檳榔小學15樓多功能演示廳展開,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 有哪些國家放棄本民族語言全民全面學英語?
    >但這些國家裡多數並不是以英語作為唯一的官方語言,一般都還有其它一些本民族的官方語言,所以不能說他們放棄了本民族語言全民學英語。真正以英語作為唯一官方語言的除了英國後裔為主導的澳大利亞,只有加勒比地區的一些小國,比如巴哈馬和貝里斯等幾個。包括加拿大(法語)和紐西蘭(毛利語)在內的其它國家都還有除了英語之外的官方語言。上面這是從法律方面來講,但實際情況裡確實有幾個國家可以說完全放棄了本民族語言,變成全民說英語了,最典型的一個是愛爾蘭。
  • 《英語300句(普及版)》新書首發 系我省全民學外語叢書首本著作
    本報海口6月29日訊 (記者陳卓斌)6月29日下午,海南省全民學外語叢書首本著作《英語300句(普及版)》在海口首發,全書分設15課,模塊齊全,內容由淺入深,適合具有初級或中級英語水平的學習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