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繁體字引發的糾紛……

2020-12-15 澎湃新聞

一個繁體字引發的糾紛……

2020-04-13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而漢字則承載著中國人

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

商家在起店名、菜名

甚至廳內小小提示語時

往往都會花上不少心思

當涉及到文字內容的設計

可能會對文字進行一些形式的改變

然而,南京的這家飯店就因提示標語中

採用「不規範漢字」

引發了糾紛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八旬老人胡某與其朋友到南京某飯店內就餐,進門踏上門廳內木橋的階梯後意外滑倒受傷。該店內貼有「小心臺階」的警示標識,但臺階上無防滑條等防滑構造措施。

120將胡某送至醫院就診,經診斷造成胡某胸腰椎壓縮性骨折。

胡某認為該店股東A公司、總店B公司

是造成人身損害的侵權責任人

其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胡某出院後與該店協商賠償事宜未果

故將兩家公司訴至法院

原告胡某訴稱

1.判令A公司、B公司賠償胡某急救費、醫療費15714元,住院護工費1680元、住院夥食補助費1500元、護理費36500元、營養費10950元、殘疾輔助器具費25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0元、交通費400元、殘疾賠償金26458元,總計125702元;2. 判令A公司、B公司之間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被告A公司辯稱

本案涉門店是B公司的分支機構,實際經營者是B公司,並不是A公司。A公司與B公司之間為投資關係,A公司系B公司的股東,因此,A公司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故請求駁回胡某對A公司的訴訟請求。

被告B公司辯稱

B公司對於胡某的摔倒已盡到全部公共安全保障義務。門店臺階有明顯提示,且胡某也知道有臺階。胡某現83歲,行動不便,其摔倒與其實際身體狀況有極大關係;急救費用包含了醫保統籌部分,不應再次主張,且其醫療費用中有多項系其自身疾病治療產生,與案發事故無關。

本案爭議焦點

1.股東A公司和總店B公司是否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當事人胡某是否也需承擔一定責任?

了解了案件的詳情

法院又是如何認為的呢?

(1)A公司不用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根據店堂內公示的營業執照,該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應為B公司某分店,其民事責任應由總店B公司承擔。A公司系B公司的股東之一,並不是該事發地點的管理人。

(2)B公司應承擔一定責任

B公司分店在臺階踏步處無防滑構造措施,且警告標誌不規範,臺階立面上張貼有「小心臺階」的標誌,該標誌中「階」字系繁體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相關規定,公共服務行業以規範漢字為基本的服務用字,故「小心臺階」標誌未使用規範漢字,應當承擔一定的侵權責任。

(3)胡某也有一定責任

而胡某作為一位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有能力也有義務對自身人身安全盡到謹慎的注意義務,在臺階上摔傷也從一方面印證了其自身未完全盡到注意義務,故胡某對於其自身損害後果的發生亦存在相應的過錯。

法院綜合考慮,對胡某訴請的各項財產損失進行了逐項認定,合計為50574元,B公司對胡某的財產損失承擔40%的賠償責任,為20229.6元,外加2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

法院判決

一、B公司於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賠償胡某損失22229.6元;二、駁回胡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原告 胡某向南京中院提起上訴,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起來聽聽法官怎麼說?

對於公共場所管理人而言,在公共場所應當設置必要的安全提示,安全提示應當符合相關規範要求。具有安全提示功能的提示標識應當使用規範漢字,不應當使用繁體字等非規範漢字。如公共同場所管理人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鼓小助有話說

看完了這個案例,鼓小助想告訴大家,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出門在外都要注意安全!

餐飲店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更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按照國家相關的規範要求做好規範措施,盡好自己的義務!

我們只做原創,如需轉載

文後附下圖二維碼即視為獲得授權

原標題:《一個繁體字引發的糾紛……》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最好遠離繁體字
    簡體化漢字已使用了幾十年,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鬱鈞劍、宋祖英、黃宏、關牧村等21位文藝界的政協委員聯名遞交了一份關於《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建議在小學階段開始設置繁體字教育,比如將繁體字設置成必修課,或在講授簡體字的同時也教繁體字,將中國文化的根傳承下去。
  • 《通用規範漢字表》公布 未恢復一個繁體字
    44個漢字字形暫不調整2009年,《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公布,曾因對44個漢字字形微調,引發輿論熱議。相關專家解釋說,在《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和《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中,存在一些具體字形處理與所定規則不一致的問題。如「碧、墅」等絕大多數字左上部件末筆的橫都已變為提,而「琴、瑟、琵、琶」等極少數幾個字左上部件末筆的橫沒有變為提。
  •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回應
    近日,教育部在官網上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中提出的一則《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進行公開答覆,答覆的基本意思是學校教學使用規範簡化漢字,但支持青少年去認識繁體字,在書法教育中書寫繁體字,開展繁體字相關研究。
  • 繁體字
    一款非常好用且漂亮的繁體字軟體,此繁體字軟體有以下功能模塊 1.繁體字學習模塊,收集了大概2700個繁體字供軟體使用者學習,學習中感覺要重點學習,可以添加關注 2,繁體字轉換模塊
  • 繁體字輸入當然選擇繁體字輸入法 1.0
    繁體字輸入當然選擇繁體字輸入法 1.0 2008年09月26日 14:04作者:陳濤編輯:陳濤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繁體字輸入法是一款兼容所有中文輸入法的繁體字即時轉換軟體。
  • 臺灣網友再提「繁體字申遺」 擔憂繁體字被邊緣
    事實上,香港使用簡體字範圍日益廣泛,這讓部分臺灣網友開始擔心繁體字被邊緣化,但也有網友自我安慰:臺灣成為唯一使用繁體字的地區很好啊,可以申遺啊! 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1日報導稱,繁體字將會被邊緣化嗎?有臺灣網友發文稱,使用繁體字的香港,不論是政府機關或者小學,開始漸漸接受簡體字。照這種情況下去,未來臺灣可能是唯一使用繁體字的地區。
  • 《通用規範漢字表》沒有恢復一個繁體字
    繁體字和網絡字這次都未被加入字表內。 早報訊 教育部昨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通用規範漢字表》(下稱字表)情況,本次字表中沒有恢復一個繁體字成為一大特點。繁體字一個都沒有收錄此次字表收錄8105個漢字,分為三級,一級為常用字級,3500字;二級3000個;三級字表收字1605個。在昨天的發布會上,知名語言文字專家、字表研製組組長王寧介紹了字表研製中對繁體字的處理。王寧指出,維護漢字的基本穩定是《通用規範漢字表》制定的重要原則。自古如此,從漢字發展的歷史看,簡化一直是主要趨勢。
  • 六部門下文識五百繁體字為哪般
    作者:粟海「每人要讀一遍《說文解字》,並至少認識500個繁體字,至少知曉500個常用字的形、音、義」。近日,漯河市6家部門組織開展的一項活動引發熱議。開展此活動的初衷源自何處?不同聲音的分歧點在哪裡?是否達到了預想效果?記者對此展開了深入調查。
  • 馬英九:臺灣要積極推動繁體字
    馬英九:臺灣要積極推動繁體字 時間:2009-08-14 15:59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6月30日電 馬英九日前參訪日星鑄字行活版字體復刻計劃,強調支持繁體漢字是「一路走來、一往情深」。
  • 繁體字的文化承載不應被過度放大
    去年的這個時候,有一份《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引發關注。教育部前不久在官網公開相關答覆,提出「學校教學應依法使用規範漢字,但在中小學經典閱讀和書法教育中,會涉及繁體字教育有關內容」。
  • 評論:繁體字復活有意義嗎?
    在全國政協會議分組討論中,電影導演馮小剛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並將一定數量的繁體字增加到小學課程中,旨在「讓小學生感受傳統文化」。在以往的兩會上,甚至還有代表和委員提出要用十年時間系統復活繁體字。看來,繁體字該不該復活已經成了中國文化發展繞不過去的一道考題,很有全民討論的必要。  馮小剛委員用「親不見,愛無心」的舉例贏得了不少人的贊同。他還再三強調說,此舉旨在「讓小學生感受傳統文化」。而我看,傳統文化是不是能夠很好地傳承,根本不在於要不要復活繁體字,繁體字復活沒有意義。
  • 內地學生回應部分港人文化優越感:你繁體字還不如我
    原標題:香港理工大學內地學生用書法回應:你繁體字還不如我  香港有部分人抱有「繁體字為正統」的文化優越感,比如香港演員黃秋生,曾以內地看不懂繁體字為由,感嘆「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亦有香港激進反對派以繁體字歷史悠久為名,鼓吹「文化優越論」、「文明等級論」。
  • 由對聯引發的命案:如果不知道繁體字簡體字的區別,還真看不明白
    這樁由對聯引發的命案,當然是被我們日審陽夜審陰的包青天偵破了,但是如果不知道繁體字簡體字的區別,還真看不明白。 話說在北宋仁宗趙禎景佑四年,剛剛為雙親守孝期滿,回朝廷報到之後被任命為天長縣知縣——這裡要插一句:包拯考中進士、當大理評事(八品法官)、建昌縣知縣、和州稅監(稅務局長)的時候,父母依然健在,所以他不是被嫂子養大的。
  • 書法用錯「繁體字」(附100常用繁體字用法)
    點擊關注青少年書法家園,星標/置頂公眾號不再錯過任何一個精彩
  • 房山法院通報涉暴雨天氣引發糾紛典型案例情況
    2020年9月23日上午,房山法院召開涉暴雨天氣引發糾紛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通報了該院2017至2019年度因暴雨天氣不利影響引發案件的審理情況,並結合因暴雨天氣帶來不利影響產生糾紛的呈現特點、常見表現形式等給出對策建議並進行相關法律提示。
  • 繁體字或將引入中小學課堂,家長:簡體字還不會呢,還整繁體?
    記得有一個段子,說到臺灣小學生和大陸小學生同時被老師罰抄寫,一個詞抄寫100遍,結果臺灣小朋友抄寫到「憂鬱的烏龜」五個字的時候,哭了…因為它的繁體字是這樣寫的,「憂鬱的烏龜」,不得不說,這也太難了吧,別說寫了,相信不少人見都沒見過
  • 黃秋生回應「繁簡之爭」:繁體字是文化鑰匙 自己常用簡體字
    香港演員黃秋生25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鑰匙,但自己更常使用的是簡體字。「我沒有反對用簡體字,因為我自己也常用,寫起來很方便。」他說,但當需要研究中國文化和看古書時,簡體字是不夠用的。識繁用簡是比較理想的做法。此前,黃秋生在其微博中表示:「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哎,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其所說的中文正體字即指繁體字。
  • 為什麼要學習繁體字?
    當年我們所使用的繁體字,它不僅蘊含著歷史底蘊,還有人文關係,非常的形象而又生動。繁體字是漢字的原始形態,是記載了每一個漢字產生過程的圖像,是認識漢字的規律性表現形式。所以,繁體字是中華民族正宗的文字。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文化財富。
  • 張的繁體字怎麼寫 張的繁體字怎麼打
    很多人為了體現自己文化深蘊比較厚,喜歡歇一歇繁體字,但是呢,總是有些細節會弄錯,也就是不知道寫還去寫,比如「張」字的繁體怎麼寫呢?另外它在網聊天的時候該怎麼打呢?「張」的繁體字就是「張」,「弓」字旁不不變,僅僅是右邊的「長」字,記住「長」的繁體就容易知道「張」字的的繁體了。如果你實在忘記了呢?我們該怎麼辦呢?下面就告訴你如何查「張」字的繁體字。除了直接用新華字典查外,如果你有手機的話也可以直接百度搜索查的到的。電腦的話就非常容易了,比如下載一個繁簡中文的插件,在網上可以直接繁簡轉換,非常方便。
  • 黃秋生炮轟簡體字 專家反駁:繁體字增加交流成本
    中新網北京7月18日電(記者 張曦) 近日,香港演員黃秋生用繁體字在微博寫道:「在中國內地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哎,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這句話迅速在網上引發爭議,除了被不少網友指責言論過於偏激,也遭到不少業內人士炮轟,其中《漢字英雄》的製片人兼主持人馬東在接受中新網訪問時就直言:「黃秋生老師說的是外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