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巴特—道德教育

2020-12-14 中公教師網

考情分析: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在教招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考試為主,屬於人物思想的常考考點,主要考查赫爾巴特人物的地位、著作、教育觀點等細節性的知識點,所以需要學生在識記的基礎上進行人物的區分。一般考查形式:考查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居多,少部分會出現簡答。

一、赫爾巴特人物生平

赫爾巴特是德國19世紀著名的哲學家與教育家,同時也是歐洲教育心理學化運動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主張將他的教育理論與教育學的發展建立在倫理學和心理學基礎之上,試圖揭示教育與心理之間的關係,揭示教育規律,在此基礎之上,深化了教育學的發展。他主張

把教育學建立成科學教育學的思想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因此在西方他被稱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縱觀赫爾巴特的一生來看,他的教育實踐主要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伯爾尼-布萊梅時期。1797年,赫爾巴特在大學畢業之後,處於擔任家庭教師的階段。在此實踐過程中,他心理學的規律對該貴族家的三個年齡不同、性格各異的兒童進行教育實踐,使教育結果能發揮更大的成效。這個時期他雖然只是家庭教師,但已創造了「自己的學校」,有了自己的理論觀點,他開始研究教育學上的心理學問題。在家庭教師辭職之後,拜訪裴斯泰洛齊,深受其「教育心理學化」的觀點,開始深入研究。

第二階段:哥廷根時期。赫爾巴特在哥廷根大學擔任教授職位,講授哲學、倫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多種課程。並且出版了《裴斯泰洛齊直觀教學ABC》。此後,在研究裴斯泰洛齊的基礎之上,1806年,出版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學》。這個時期是赫爾巴特在教育理論最富有成就的時期

第三階段:哥尼斯堡時期。1809年赫爾巴特奔赴哥尼斯堡大學教學,接任康德的席位,擔任哲學和教育學講座,直至1833年。在此期間,赫爾巴特撰寫了大量心理學著作,如《心理學體系》、《心理學教科書》、《科學心理學》、《關於心理學應用於教育學的幾封信》等。這個時期是赫爾巴特從事教育科學事業的鼎盛時期。

二、道德教育理論

赫爾巴特認為,教育學想要成為建立成一門科學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只有建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之上才能成為一門科學。在他看來,倫理學和心理學應是建立教育學的基礎。他說:「教育作為一種科學,是以實踐哲學與心理學為基礎的,前者指明目的,後者指明途徑、手段以及對教育成就的阻礙。」赫爾巴特的教育目的分成必要的目的即最高的目的,培養學生的道德,為了達到最高目的需要先設立一個基礎,在近期能夠達到的目的即可能的目的,是與學生將來職業相關的目的,應該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他認為道德教育最為重要,學校教育應該圍繞道德教育來進行。

他的道德教育思想重視人類的道德規範、強調培養正確的道德觀念,認為人們之所以會做出善的行為,趨善避惡,是因為形成了道德觀念。赫爾巴特確立了五種對人類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道德觀念,即內心自由、完善、仁慈、正義、公平。內心自由要求個人的意見和行為擺脫外在的幹擾,服從內心理性的判斷,真正認識到個人行為的意義,使意見與行為協調一致,確定人的行為方向。完善即當意見和行為之間發生矛盾且無法調和時,則依靠「完善」的觀念加以解決,即用多方面理智能力加以協調,使行為完善起來。仁慈即當「完善」的觀念還不能解決意見與行為的矛盾,兩者仍然無法協調時,就要用「仁慈」的觀念即「絕對的善」的觀念去解決。這就要求個人的意志與他人意志協調,能為別人謀利益,保持與人為善的態度,而不與任何人發生「惡意的衝突」,從而維護安定的社會秩序。正義即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是經常發生的,這就要求用「正義」的觀念予以調節,即要求安分守已,互不侵犯,遵守法律,從而鞏固社會秩序。公平即假如上述各種觀念仍然不能約束一個人的行為,他還發生破壞社會生活秩序的錯誤行為時,則用「公平」的觀念對損害社會生活的惡行,給以應受的懲罰,對好的行為予以褒賞,做到賞罰分明。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爾巴特是19世紀德國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傳統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其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學》一書被視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他本人被譽為「科學教育學之父」。其思想在教招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形式考查,為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們進行了系統的梳理。
  • 小議赫爾巴特教育思想
    對於赫爾巴特在我們考試中出現過很多次,主要是以選擇題形式進行考察,今天就他的理論進行講解,以便於大家能夠識記。1.人物地位赫爾巴特是傳統教育學派的代表人物、現代教育學之父、科學教育學之父;社會本位論、實質教育論的代表人物;2.著作:《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3.教學思想:(1)理論基礎倫理學
  • 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詳解
    一、考情介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考查方式主要以單選題和多選題為主。單選題主要考查赫爾巴特的代表作及其地位、教育思想中的原則等。多選題主要考理論基礎、傳統三中心、教學四階段等。2.教育性教學原則(單選)赫爾巴特指出,教育(道德教育)是通過而且只有通過教學才能真正產生實際的作用,教學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徑。教育和教學是目的和手段的關係,即通過教學來進行教育。3.思想基礎(多選、單選)倫理學: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心理學:教育的途徑和手段(教育的首要科學基礎就是心理學)。
  • 赫爾巴特——現代教育之父(傳統教育代言人)
    在教育學上的考點關於赫爾巴特的比較多,我們在複習的時候要將其歸納統一起來,我們簡單了解一下赫爾巴特的生平,其中紅色字體是考點。  赫爾巴特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他叫教育學研究建立在心理學和倫理學的基礎上,被稱為「現代教育之父」。  赫爾巴特明確提出教育學的科學性問題。在他看來:「教育學作為一種科學,是以實踐哲學和心理學為基礎的。前者說明教育的目的;後者說明教育的途徑、手段與障礙。」他在哲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論,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教學理論,在倫理學的基礎上建立了道德教育理論,從而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
  • 教師招聘:赫爾巴特與杜威教育思想的異同
    這為其以後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其教育思想都以社會的目的作為教育目的。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目的分為「可能的目的——選擇的目的,必要的目的——道德的目的」。前者在於通過教育培養人未來從事某項社會職業的能力,後者在於通過教育形成人類的共同道德品質。這樣,兩者的教育既培養了人類社會生存能力,又使之具有社會正義觀念。
  • 赫爾巴特VS杜威教育「三中心」
    赫爾巴特與杜威教育「三中心」這類題目在歷年教師考試試題裡也經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學員也經常在這個題目中摔跤絆跟頭,所以中公教師今天特意為大家準備了赫爾巴特VS杜威教育「三中心」的詳細講解,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對這個知識點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和記憶,以防於未然: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倡導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提出了「教師」「書本」「課堂」的傳統教育學三中心。
  • 比較分析赫爾巴特的傳統教育理論與杜威的現代教育理論
    赫爾巴特和杜威是西方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赫爾巴特是傳統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杜威是現代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二者教育理論既有統一性,也存在著對立,其表現如下:(1)赫爾巴特和杜威在教育理論上的統一性①他們對哲學、心理學和生理學的理解,是其教育理論和實踐的重要前提。
  • 現代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教育思想梳理
    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赫爾巴特是第一位把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進行研究,並努力把它建成一門科學的教育家,他強調教育學必須以心理學為基礎。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他提出了統覺論,即觀念心理學。 「觀念」是人的心理活動的最簡單和最基本的要素,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動的基礎。人的心理活動就是觀念的聚集和分散的活動。
  • 赫爾巴特及其教育思想解析
    因此,赫爾巴特也被稱為科學教育學之父、現代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強調系統知識的傳授,強調課堂教學的作用,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傳統教育三中心,即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所以他又被稱作傳統教育代表人。二、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1.一原則:教育學教學原則。
  • 2021寧夏特崗教師招聘筆試備考_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提出了教學的教育性原則 教育過程分為三個部分:管理、教學和道德教育(訓育)   【真題示例】   1.   A.誇美紐斯B.赫爾巴特   C.杜威D.凱洛夫   1.【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赫爾巴特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提出了教學的教育性原則。他認為在教學中,既沒有「無教學的教育」,也沒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在近代教育史上,沒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與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對當時乃至之後百年來的學校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非常巨大、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稱為「教育科學之父」「近代教育學之父」,因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學》則被公認為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本文從赫爾巴特的三個時期和實踐活動及理論基礎來對他的教育思想進行解析。
  • 被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和「教育科學之父」的赫爾巴特
    二、兩個理論基礎強調教育的兩大理論基礎:哲學倫理基礎和心理學基礎赫爾巴特的貢獻在於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的基礎上,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可以說是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倫理學即實踐哲學,主要體現為5種道德觀念,赫爾巴特認為心理學就是研究觀念的科學,他重視和發展了兩個重要的概念,即「意識閾」和「統覺」三、三個中心赫爾巴特強調系統知識的傳授,強調課堂教學的作用,強調教材的重要性,強調教師的權威作用和中心地位,提出了教學過程的三個中心,即「教師中心,書本中心、課堂中心」。
  • 論赫爾巴特的重要思想
    赫爾巴特的重要思想也是我們歷年來的重要考點,接下來我們重點探討赫爾巴特的一個原則,兩個基礎,三個中心以及他的四階段理論。一、 赫爾巴特的一條原則赫爾巴特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教育性教學原則」是德國近代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的一條重要的教育教學原則。赫爾巴特認為教育是以道德的養成為最高目的的。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赫爾巴特和他的教育思想
    前者說明教育的目的;後者說明教育的途徑、手段與障礙。"他在哲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論,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教學理論,在倫理學的基礎上建立了道德教育理論,從而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赫爾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教育性教學"的思想。
  • 教育學重點人物:赫爾巴特--教育內容解析(二)
    上一篇對赫爾巴特的教育目的我們進行了了解,相信同學們對他的教育目的已經不陌生了,那麼這一篇就對赫爾巴特的教育內容進行解析學習,希望能幫助同學們對他的教育主張能夠進一步掌握。赫爾巴特教學理論是基於他的心理學,稱之為「統覺聯合論」。他認為心靈原始是一無所有,只是接受外界印象的受容器。我們內省了解的,只是一些感覺、願望和觀念。
  • 【簡答題】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思想
    【簡答題】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思想昨天簡要論述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赫爾巴特第一次提岀「教育性教學"概念,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2.建立教育學理論的兩大理論基礎:倫理學和心理學。3.強調教師的權威作用,形成了傳統教育的三中心:教師中心、課堂中心、教材中心。
  • 「赫爾巴特」與「杜威」的那些事兒!
    ,赫爾巴特是傳統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杜威是現代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赫爾巴特的哲學思想受康德和費希特影響,其在《普通教育學》中培養學生「多方面興趣」與其哲學認識論是密不可分的。而杜威的教育理論則是建立在他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想上的。 赫爾巴特和杜威都十分關注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課程理論以及教學過程等教育的基本問題,他們的教育理論都是建構在這些主要問題的基礎上的。
  • 19世紀「四段教學法」脫穎而出,赫爾巴特的科學教育完勝古典教育
    他少年聰明,14歲就寫了一篇哲學論文《論人類道德的自由》。18歲中學畢業後就進了耶拿大學,師從著名哲學家費希特。他在這裡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教育科學研究所—赫爾巴特教育研究所。赫爾巴特的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心理學教科書》等。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體系是建立在倫理學和心理學這兩塊基石之上的。
  • 赫爾巴特生平
    赫爾巴特是19世紀德國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公認的現代教育心理學創始人、科學教育學之父。他以旺盛的精力和對教育特有的興趣與稟賦,在其系統的實踐哲學與觀念心理學基礎上,以倫理學闡述目的、心理學論證方法、實驗學校為實踐基礎,建立起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個具有嚴密系統的經驗教育學體系,成為科學教育學誕生的重要標誌。除實踐哲學的理論支撐,赫爾巴特教育學體系的另一基礎就是其觀念心理學。
  • 赫爾巴特在教師招聘中常考的主要教育思想
    赫爾巴特是康德哲學思想的繼承者,近代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在世界教育史上他被認為是現代教育學之父或者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學》的出版標誌著教育學作為一門規範獨立的學科正式誕生,同時這本書也被認為是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他的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並不會全部涉及,但是針對性的會集中在幾個核心理論上進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