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時的玉璽,收藏在故宮博物院,原來是這個樣子

2020-12-18 李秀筆記

【玉璽】在我國歷史上,玉璽是至高權力的象徵,只有皇帝用的才稱之為璽。古代印、璽通稱,以金或玉為之。據說始於秦始皇。璽始出於周,到了秦朝才有璽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璽,而臣民所用只能稱為印。

【田黃三聯璽】這件田黃玉璽,是清代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時所用,現在收藏在故宮博物院,非常珍貴。後來的清代皇帝代代相傳,最後傳到末代皇帝溥儀手裡,跟隨他顛沛流離至東北。1950年,溥儀將此物捐獻給國家。 「乾隆宸翰」,正方形,邊長2.6cm;「樂天」,底為橢圓形,長徑3cm,短徑2.3cm;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邊長2.6cm。三枚印章的高相同,均為1cm。

【材質與設計】三枚玉璽由石環鏈聯結而成,每一個石環均為完全閉合。也就是說,這三枚玉璽和石鏈來自一塊完整的非常大塊兒的田黃。石環採用鏈雕工藝,環環相扣、活動靈活,而且每個石環都光滑細膩,設計打造過程均非一日之功。

【文化傳承】璽文分別為「惟精惟一」、「樂天」、「乾隆宸翰」。其中,「惟精惟一」出自《尚書》,可以看做是乾隆皇帝對自己的警醒,體現了他居安思危的治國思想。「樂天」源自《周易》,意思是要順天而為,合於自然之道,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乾隆宸翰」,宸翰指皇帝的親筆,這裡指乾隆御筆,也就是說,這屬於乾隆皇帝所有。

相關焦點

  • 史湘雲是一枚麒麟玉璽的化身,而不是龍,請故宮博物院務必注意!
    原來竟是孝莊太皇太后親手指定了胤礽為康熙的接班人,而不是康熙指定胤礽為自己的接班人。證據就是在通過密碼破譯後,磚家豁然發現,竟是賈母(孝莊太皇太后)將襲人(龍袍)給了賈寶玉(胤礽)。下面本磚家再次通過破譯《紅樓夢》的文字,明確指出史湘雲是一枚麒麟玉璽的化身,而不是龍玉璽的化身!一方面讓故宮博物院把「乾隆二十五寶璽」看仔細了!另一方面再次讓紅學詐騙集團裸奔於天下!
  • 乾隆爺:十足的璽印發燒友
    其中,做太上皇期間刻制的「太上皇帝之寶」印足有22.5公分見方,為清代最大的皇帝御寶,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乾隆御筆」璽,清乾隆 此後,在乾隆皇帝授意下,內府工匠又用不同質地的材料製作了多方「太上皇帝之寶」,此次所拍之品即是其中之一,在所有太上皇帝之寶中位列第二
  • 唐人所制這個寶貝,故宮博物院僅收藏一個,是乾隆皇帝最愛
    李廷珪是唐僖宗時人(874~888),據說本來姓奚,是易水人。因為戰亂流落到了南方,在安徽歙縣落籍,因為所制墨大為唐皇欣賞,於是賜他姓李。是人磨墨,非墨磨人李廷珪出身制墨世家,他所製作的墨,形狀很多,有圓餅龍蟠的,有像彈丸的。李廷珪所制墨十分名貴,歷來都是皇室收藏,普通文人士大夫根本無緣見到。
  • 乾隆皇帝瘋狂收藏1800多枚,玉璽到底有什麼魅力?
    乾隆皇帝擁有的玉璽卻多達1800枚,而且大多價值不菲,是最有實力的玉璽收藏家。乾隆御覽之寶乾隆皇帝的玉璽大部分不是用於工作,而是在玉璽上雕刻自己的詩文、記載自己的豐功偉績。太上皇帝之寶在這1800多枚印章裡,只有一枚是圓柱形,其他都是方形,這枚圓柱形的玉璽是乾隆皇帝退位後才打造的,稱為「太上皇帝之寶」。
  • 滿清皇帝有二十五顆玉璽,都是什麼樣子的,現在都在哪裡保存呢?
    滿清皇帝有二十五顆玉璽,都是什麼樣子的,現在都在哪裡保存呢?說到玉璽,大家都知道那是皇帝的專用用品,其實玉璽就是皇帝的印章,只不過皇帝使用的印章成為玉璽,而老百姓使用的印章只能稱作印。歷史上最為出名的一塊玉璽就是傳國玉璽,據傳說是秦始皇用和氏璧雕琢而成的一塊玉璽,並且名李斯在上面刻制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這枚玉璽,被秦始皇稱為傳國玉璽,作為王朝傳遞的信物,被皇帝珍重的保存著。秦朝滅亡後,傳國玉璽流傳到了漢高祖劉邦手中,這枚玉璽又成了漢朝的傳國玉璽。據說,西漢末年,王莽篡漢。
  • 皇帝之寶玉璽,解釋皇帝印璽之一,是慰勞王公的文書頒布詔書之用
    從秦代開始,用玉做璽是皇帝的專用,指喻皇位,玉璽世代相傳,擁有者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皇帝之寶的解釋皇帝印璽之一。用於慰勞王公的文書頌布詔書之用,參見「 皇帝行寶 」(寳) bǎo 玉器,泛指珍貴的東西:寶貝。寶劍。寶物。寶藏(z刵g )。國寶。財寶。珍寶。傳(chu俷 )家寶。如獲至寶。寶貴。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寶座。登大寶,皇帝登基的玉印章等。
  • 被趕出紫禁城,溥儀將它縫在棉襖夾層偷帶走,漂泊26年終回故宮
    印章的作用在以前是非常大的,皇帝用的玉璽實際上就是印章的一種,而且古時候的印章除了跟現在一樣有籤署的作用之外,還有很多人喜愛收藏印章。 非常幸運的是,溥儀的這個方法確實讓他把這印章帶出了宮,而且如今這田黃石三聯章也成為了國家收藏的文物瑰寶。
  • 組圖: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乾隆的玩具箱
    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碧玉雕花多寶格」,裡面各式珍寶,如同皇帝的玩具箱。(圖片來源:臺「公視」)  人民網1月29日電清乾隆皇喜愛利用餘暇欣賞宮廷收藏,並命令能工巧匠照樣仿製出袖珍品,放在身旁的小型寶盒─多寶格,以方便他隨時把玩。
  • 乾隆自詡十全老人,究竟長什麼樣子?義大利畫家還原乾隆真實相貌
    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他是滿清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從掌控政治實權的角度來說,乾隆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0年,禪位後還做了3年多的太上皇。也許是在位時間太長了,而乾隆在位時還是清朝國力最巔峰的時期,因此乾隆自鳴得意。
  • 故宮"小太和殿"皇極殿開門迎客 乾隆曾擺千叟宴[1]- 中國在線
    昨天,遊客在新開放的故宮皇極殿內參觀。本報記者賈同軍攝昨日,位於故宮寧壽全宮的皇極殿開門迎客。這座外形酷似太和殿的宮殿,成為故宮博物院內惟一一座遊客可以穿殿而過的大殿。故宮宮廷部研究員林姝站在皇極殿前的單層石基上,將史料娓娓道來:「這裡始建於清康熙28年,初名寧壽宮,是康熙皇帝為了世祖孝惠章皇后而修建的,她辭世後,這裡作為康熙嬪妃的住所。直到乾隆22年,太上皇的嬪妃陸續離世,這裡才空閒出來。隔了兩年,乾隆皇帝開始籌建自己『退休』後的居所,在寧壽全宮大興土木,微縮仿照中軸線的模式打造太上皇宮殿。」
  • 到北京看什麼——故宮珍寶館裡的田黃三聯璽
    故宮博物院到故宮,必進珍寶館和鐘錶館。本期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小物件,就是其中一個,珍藏在珍寶館中。說是小物件,是因為東西尺寸小。從意義上來說卻非常重大,是故宮的鎮館之寶。在文物分類上,通常將這個小物件寫作:清·田黃三聯璽。這個名稱,說明了此款文物的歷史年代、材質、款式及樣式。
  • 乾隆傳位嘉慶轉交玉璽不忍撒手,劉墉一句話點醒乾隆立即鬆手
    乾隆自導自演一齣好戲,轉交嘉慶玉璽不放手,劉墉一句話點醒乾隆乾隆傳位給嘉靖皇帝時,居然抓住玉璽不捨得放手,在身旁的劉墉對乾隆說了一句話,這才使乾隆有所醒悟,徹底放開玉璽。說起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那就非乾隆皇帝莫屬。乾隆25歲登基,在位60年,一直活到89歲,這樣的年齡在古代皇帝中實屬罕見。乾隆執政60年時,覺得不敢超過爺爺康熙皇帝的執政年限,便高調將皇位傳給兒子嘉慶。有資料記載,乾隆在典禮進行到傳玉璽的關鍵時刻,卻抓著玉璽不捨得放手,不禁讓人懷疑其中有什麼隱情?
  • 乾隆嗜玉成癖:故宮博物院藏玉一半是他所藏
    真正說到中國歷史上的愛玉之人,恐怕每個人都要提到乾隆皇帝。雖歷代帝王多以玉為美,但真正做到嗜玉成癖、樂此不疲的當首推乾隆。乾隆皇帝對玉極度喜愛,他對中國玉器史的貢獻也是很大的,故宮博物院藏玉三萬多件,其中一半為乾隆所藏。乾隆時玉雕藝術達到頂峰玉,在中國歷史上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早在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6000—前5000年)晚期即有玉制工具。
  • 乾隆皇帝的玩具箱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位時間長達60年,退休後又做了3年太上皇。他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在位時間也最長的皇帝。同時乾隆還是一個能玩兒、愛玩兒也會玩兒的太平天子。乾隆皇帝乾隆熱愛文化、熱衷收藏。他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愛看「故朝舊苔痕」,對古代藝術品情有獨鍾。
  • 景致記錄:故宮珍寶館之金編鐘,歷經波折重回故宮
    到了北京,除了必登長城之外,肯定還要去故宮博物院打卡的。我們這些尋常百姓,走進那高高的宮牆內,到故宮博物院參觀之時,除了觀賞華美的建築,還有那些皇宮珍寶可看。在封建社會,皇帝擁有天下財富。這幾天,景致記錄要介紹的,就是故宮博物院珍寶館。故宮珍寶館,位於故宮博物院東部,設在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內。故宮博物院收藏有180多萬件文物,珍寶館對外展出的有400多件文物。說到養性殿,大家可能會覺得是不是打錯了字,應該是養心殿吧?
  • 故宮「小太和殿」皇極殿開門迎客 乾隆曾擺千叟宴
    昨天,遊客在新開放的故宮皇極殿內參觀。本報記者 賈同軍攝  昨日,位於故宮寧壽全宮的皇極殿開門迎客。這座外形酷似太和殿的宮殿,成為故宮博物院內惟一一座遊客可以穿殿而過的大殿。  皇極殿,名氣雖不如太和殿、乾清宮等旺,但來頭卻足夠大。故宮宮廷部研究員林姝站在皇極殿前的單層石基上,將史料娓娓道來:「這裡始建於清康熙28年,初名寧壽宮,是康熙皇帝為了世祖孝惠章皇后而修建的,她辭世後,這裡作為康熙嬪妃的住所。直到乾隆22年,太上皇的嬪妃陸續離世,這裡才空閒出來。
  • 兩岸故宮"十全乾隆"展 乾隆11歲"作業"展出(圖)
    兩岸故宮文物聚首「十全乾隆」栩栩如生  寫「小學作業」的乾隆、因尚古而生「貪念」的乾隆、喜歡借畫作「穿越」的乾隆、作為「背包客」的乾隆……繼清代帝王雍正、康熙特展之後,昨天,北京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合作舉辦的「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位」特展在臺北盛大開幕,全新視角解構呈現出一個富有才情、崇尚藝術、真實可感的鮮活乾隆帝。
  • 連乾隆皇帝都嘖嘖讚嘆的寶貝:桐蔭仕女玉山子
    桐蔭仕女玉山子今天的北京故宮博物院裡,珍藏著一件清代乾隆年間製作的玉雕作品,名叫「桐蔭仕女玉山子」。乾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年壽最高的皇帝。
  • 傳國璽不是玉璽?雍正皇帝常用29枚玉璽,而乾隆最終規範為25枚?
    在許多中國歷史劇的劇情裡,我們常看到皇帝在派人調兵救駕或頒布重要詔書時,會從一個裝著「天子六璽」的盒子裡,專門挑出一枚玉璽使用。為什麼皇帝會同時製作那麼多枚玉璽?這些玉璽在日常生活和關鍵時刻,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對於不了解中國古代玉璽制度的讀者而言,說起玉璽,首先想到的是傳國璽。
  • 皇帝都自稱「朕」,那太上皇的自稱什麼?乾隆霸道李淵心酸
    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所以首次採用「皇帝」這個稱號來表明自己華夏最高統治者的身份。與此同時,他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規定,包括皇帝的衣食起居、禮儀規範、大臣和百姓需要避諱的東西等。而在稱呼上,秦始皇也開始由寡人改稱為「朕」。很多人就感到好奇,如果皇帝退位了,當上太上皇后又該如何自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