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遊玩,好東西太多了。到故宮,耀眼的琉璃瓦、朱紅的城牆、高高的大殿、漢白玉的欄杆讓人目不暇接。那麼如果鑽研到細節上,還應該看哪些小物件?
到故宮,必進珍寶館和鐘錶館。本期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小物件,就是其中一個,珍藏在珍寶館中。說是小物件,是因為東西尺寸小。從意義上來說卻非常重大,是故宮的鎮館之寶。
在文物分類上,通常將這個小物件寫作:清·田黃三聯璽。這個名稱,說明了此款文物的歷史年代、材質、款式及樣式。
田黃三聯璽是清代乾隆皇帝的私人玉璽,據說在他做太上皇時經常隨身攜帶,視為珍寶。後來的清代皇帝代代相傳,最後傳到末代皇帝溥儀手裡,跟隨他顛沛流離至東北。1950年,溥儀將此物捐獻給國家,放到了故宮的珍寶館。現在,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玻璃清晰了解這款文物的模樣。從歷史角度來說,田黃三聯璽承載了重要的歷史價值,通過這款小小的物件,能深刻體會我們國家的歷史。
再說說田黃三聯璽的材質。現在隨著鑑寶節目的普及,對于田黃這種材質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田黃屬於一種壽山石,較為稀有。由于田黃石材質柔軟細膩,特別適用於雕刻印章。好的田黃石自帶油脂般的光澤,用手摸起來光潤潤澤,因此價值不菲。當然,僅就材質而言,此田黃三聯璽的材質並非極品。
田黃三聯璽的重要工藝價值體現在其三聯設計。三枚玉璽是由石環組成的石環鏈聯結而成,石環鏈上的每一個石環均為完全閉合。這至少說明了如下3點:雕刻用的原石很大;雕工設計工藝難度很大;雕刻消耗工期很長。原石小的話,根本不可能雕刻出這些鏈子。石環採用鏈雕工藝,環環相扣、活動靈活,而且每個石環都光滑細膩,設計打造過程均非一日之功。
田黃三聯璽的璽文蘊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智慧,體現了重要的文化意義及傳承。璽文分別為「惟精惟一」、「樂天」、「乾隆宸翰」。其中,「惟精惟一」出自《尚書》,可以看作是乾隆皇帝對自己的警醒,體現了他居安思危的治國思想。「樂天」源自《周易》,意思是要順天而為,合於自然之道,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乾隆宸翰」,宸翰指皇帝的親筆,這裡指乾隆御筆,也就是說,這是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因為是皇帝的印章,所以稱為「璽」。
田黃三聯璽的篆刻工藝,亦非常精緻,這我們從三方印的拓章就能看出。兩枚陽文、一枚陰文,精巧卻不輸雅致,古樸而不失韻味。
最後回到小物件上來,這款田黃三聯璽非常精巧。我們可以從三枚印章的尺寸來了解一下。「乾隆宸翰」,正方形,邊長2.6cm;「樂天」,底為橢圓形,長徑3cm,短徑2.3cm;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邊長2.6cm。三枚印章的高相同,均為1cm。
上面說了這麼多,到故宮,這款田黃三聯璽是必要看的。材質、工藝難得,最重要的是身臨其境,親眼所見並體會其中的文化內涵。老話兒說得好,真東西看多了,假的打眼一看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