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珍寶館裡,到底藏著什麼寶?

2020-12-17 尼克行記

幽幽紫禁城,明清兩代帝王宮殿,經歷過500多年的輝煌,也曾遭遇過列強的搶劫,以及因歷史變遷導致藏品文物的大遷徙。如今,涅槃重生於20世紀的紫禁城搖身變成了向國內外遊客敞開大門的故宮博物院,每天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國數萬遊客,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三大殿,以及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再加上御花園都是故宮中軸線上遊客必經之地。

在故宮博物院的東區,還有兩處藏有頂級珍寶的宮苑同時也是嗅覺靈敏的遊客必到之處,它們就是鐘錶館和珍寶館。

眾所周知,在大清乾隆年間,紫禁城裡面已經大面積使用發條鐘錶,而目前鐘錶館裡收藏的珍貴文物也多為乾隆和嘉慶兩朝於皇宮造辦處製造的發條始終,當然,其中也有大量英、法、瑞士等國出產的精品古董時鐘。在鐘錶館的後身,有一處更大的宮苑區域,那裡就是藏有故宮重要文物的——珍寶館,也是許多遊客遊覽故宮時必打卡的地方。

珍寶館前為九龍壁,氣勢非凡,取龍騰祥照之意。九龍壁正對面就是國家頂級文化寶庫——故宮珍寶館。很多人好奇,珍寶館裡面究竟藏有什麼新鮮玩意兒呢?您還別說,裡面的東西您可能大多數沒有親眼見過。

在1925年故宮博物院建院以來,已有近百年歷史,自1958年開館迎客以來,通過國家繼承,回購,社會各界捐贈等多種方式收集了440多件頂級明清皇室文物,展示於皇極殿西廡、養性殿、樂壽堂和頤和軒等各處。

故宮珍寶館內,現藏有各種寶石、金銀器物、珍珠翡翠,以及金絲鳳冠,象牙玉雕,各類珍寶舉世無雙!當然,除了器物珍寶之外,珍寶館區域本身的皇家建築也非常值得一看,九龍壁,寧壽宮,乾隆花園,樂壽堂,珍妃井,按照參觀路線行走,都能看見。

有趣的是,在珍妃井後門發現了這個石質文物(最後一圖),孤零零擺在門旁,你知道這是什麼嗎?它在皇宮裡是做什麼用的嗎?

相關焦點

  • 到北京看什麼——故宮珍寶館裡的田黃三聯璽
    到北京遊玩,好東西太多了。到故宮,耀眼的琉璃瓦、朱紅的城牆、高高的大殿、漢白玉的欄杆讓人目不暇接。那麼如果鑽研到細節上,還應該看哪些小物件?故宮博物院到故宮,必進珍寶館和鐘錶館。本期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小物件,就是其中一個,珍藏在珍寶館中。說是小物件,是因為東西尺寸小。從意義上來說卻非常重大,是故宮的鎮館之寶。
  • 故宮珍寶館裡富貴逼人的七珍八寶
    這兩組寶貝是在故宮珍寶館皇極殿東廡的展櫃中展出的。金燦燦地、鑲寶石,一種迫人的富貴。如果不是我採用提早、故宮跑直接跑進珍寶館,還真不能拍到這兩組寶貝的全景。它們太美了,看到者邁不開步是常態。一為輪寶,降伏四方惡魔;二為白象寶,佛以形象教人;三為紺馬寶,驅馳四方,跋涉生死大海;四為神珠寶,淨濁水;五為玉女寶,為轉輪王之供養;六為主藏臣寶,掌寶藏;七為將軍寶,是轉輪王的護法神。故宮珍寶館中的這組七珍用金成造,滿嵌珠石,做工精細,是宮中法器的代表作品。
  • 臺北故宮裡,到底藏了多少寶貝?和北京故宮相比又怎樣?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遺留下的燦爛文物基本珍藏在故宮中,準確說是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2009年周兵執導紀錄片《臺北故宮》曾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臺北故宮》共12集,追溯了文物遷台歷史和臺北故宮現狀,並對書法、繪畫、青銅、瓷器、珍玩等臺北故宮館藏國寶一一進行介紹。近期再觀看,感想頗多。
  • 探秘故宮珍寶 領略「錦英瑞彩」?平涼市博物館引進故宮博物院藏...
    【博之美物】探秘故宮珍寶 領略「錦英瑞彩」故宮博物院藏宮廷琺瑯器精品展掠影西洋人物紋方形花觚掐絲琺瑯牧童騎羊式筆架正值平涼市博物館新館開館,藉助故宮博物院對口文化幫扶的東風,經平涼市相關部門多次赴京協調,平涼市博物館引進了「錦英瑞彩」故宮博物院藏宮廷琺瑯器精品展,為參觀者帶來了一場特別的視覺體驗。
  • 臺北故宮餐桌上的"珍寶"(組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國經濟網臺北12月30日訊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遊臺灣的必去之地院內收藏有自北平故宮博物館及瀋陽故宮,熱河行宮運到臺灣的諸多文物,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臺北故宮博物院為保護文物,禁止遊客拍照。
  • 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值得一去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來這裡之前最好做點功課,畢竟這裡收藏著故宮一半的珍寶,而且大部分都必留在大陸的更加貴重,值得細細品味。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 南京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 北京 故宮、 瀋陽 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
  • 探秘臺北故宮館藏 蔣介石帶去臺灣的珍寶
    原標題:探秘臺北故宮館藏 蔣介石帶去臺灣的珍寶   臺北故宮,原名中山博物院。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位於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故宮指的是皇帝住的地方,也叫皇宮,可臺北皇宮並不是皇帝的居所,它比較特殊,臺北故宮確切地講應該是叫博物館,裡面收藏了大量的稀世珍寶。大家最熟悉的故宮應該是北京故宮,它位於北京城內,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居於世界五大宮之首,至今已經580多年的歷史,多數人都去領略過它的風採。
  • 「北京故宮博物院200件珍寶展」2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北京故宮博物院200件珍寶展」2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2日清晨,珍寶展尚未開幕就有720多名來自日本各地的觀眾慕名而來,排隊等候入場。43歲的伊東芳華女士曾在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2日一大早就從秋田市乘車趕到東京觀展。
  • 故宮的珍寶館裡的鎮館之寶,不是那些珠寶首飾,而是這兩座山
    對於故宮,我們都知道是曾經的皇帝和他的家人住的地方,那麼這個地方肯定有許多的值錢的金銀首飾一類的,而且清朝有這麼長的歷史,那麼在位的這麼長的期間,肯定有許多的寶物,除了自己發現探索的寶物,一定還有著別人所進貢的寶物,而且就看看清朝當時的貪官和珅的屋子的屋裡堂皇的程度,都足以令人咂舌
  • 稀世珍寶!北京故宮博物院必看十大國寶,你知道幾個?
    >通過國寶帶我們走進那段歷史,了解那時的人和事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的國寶當然不只這三樣其他必看的十大國寶,你知道幾個?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佔地面積723600餘平方米,周圍環以10米高的城牆和52米寬的護城河(筒子河),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
  • 走近臺北故宮珍寶 看一看盛世的瑰寶
    乾隆皇帝將此帖與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的《伯遠帖》同列為三件稀世珍寶,珍藏於他的書房「三希堂」中。另兩幅字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聖」王羲之,以優雅閒逸著稱,此帖則是傳世作品中筆劃最為圓鈍的,更富有質內斂的氣質。其筆法與結字,幾近無懈可擊,行氣舒緩連貫,給人悠從容的感覺。王羲之的作品今已無真跡傳世。
  • 「皇帝的多寶格」特展 臺北故宮南院祭出619件精巧珍玩
    華夏經緯網12月25日訊:據臺灣「工商」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故宮南院於25日盛大推出「皇帝的多寶格」特展,一次展出619件多寶格珍玩,飽覽清皇帝最愛的古玩奇珍,帶領觀眾體驗皇帝專屬多寶格的機妙與賞玩樂趣,處處精彩、充滿趣味。
  • 建國第一大案故宮盜寶案實錄
    多數人參觀故宮是因為皇室宮廷生活的神秘,故宮是天子住的地方,戒備森嚴,過去老百姓連城牆邊都不能靠近的,也有個別人是盯上了故宮裡的珍寶。珍寶對人的誘惑力是巨大的,故宮對民眾開放後的八十年來到底發生過多少盜寶案呢?已知民國期間是很罕見的,最為轟動的是故宮博物院首任院長易培基「監守自盜」案,今天來看,那是一樁冤案。
  • 故宮分院來了!抗戰時期,重慶守護了大批故宮南遷珍寶
    抗戰時期,重慶守護了大批故宮南遷珍寶) 《國家寶藏》的熱播,讓故宮裡的館藏成為網紅般的存在,很多人看完節目都大呼:「故宮等我!」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那些運送出去的文物,就有很多來自北京故宮。其實在全面抗戰之前,國民政府已經把故宮裡的很多珍寶運出,以防落入日寇之手,沒想到時局如此不利,國寶很快又要面臨轉移命運。據統計,國民黨在離開大陸前,運到臺灣的故宮文物一共有2900多箱。
  • 去過故宮珍寶館,才算真正見識過稀世珍寶,遊客:大飽眼福了!
    故宮皇城,全國國民都知道,每天都有五湖四海的遊客慕名前往。去故宮旅遊除了看氣勢恢宏的皇家建築之外,還有一處珍寶館一定要去。去過故宮珍寶館,才算真正見識過稀世珍寶,很多遊客也紛紛表示:大飽眼福了!故宮珍寶館位於故宮博物院東部,這裡收藏了很多文物寶貝,當然,故宮的文物有很大一部分被蔣介石轉移到了臺北的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多是清代宮中舊藏,但是也足夠讓你大開眼界了。金累絲龍紋嵌珍珠寶石帽頂,所謂的金累絲,是把金這一金屬,拉成細絲,編制纏繞而成,其工藝非一般的細緻。
  • 臺灣:賞絕世珍寶 讀悠悠歷史
    賞絕世珍寶 讀悠悠歷史去過臺北的人都知道,到臺北,如果只有一天時間,只能玩一個地方,最應該去的地方一定是故宮,臺北故宮!臺北故宮不是古蹟,卻因藏有中國歷代稀世珍寶、頂級精品文物而聲名遠揚。這裡的每一件藏品都大有來歷,那是一段顛沛流離、輾轉萬裡的辛酸歷程。臺北故宮博物院坐落在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依山傍水。
  • 中國大案紀實:建國後故宮盜寶案實錄
    珍寶對人的誘惑力是巨大的,故宮對民眾開放後的八十年來到底發生過多少盜寶案呢?已知民國期間是很罕見的,最為轟動的是故宮博物院首任院長易培基「監守自盜」案,今天來看,那是一樁冤案。很快,中國第一臺聲控報警器在童光耀工程師的主持下研製成功,於1960年1月巧妙地安裝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內,珍寶館裡的寶物有了不吃不喝、全天候的守護者。孫國範成為聲控報警器這個「電子警察」的第一個獵物。
  •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珍寶約65萬件,多樣珍寶珍貴程度世所罕見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