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次學習才知道太極該如何打|八式動功訓練營營員體會

2020-12-14 太極好

史子紅

老師們好!同修們好!我的作業交完了。從現在起,我就算進了太極大門了。通過這次學習才知道太極該如何打,以往的太極套路清零,從頭開始,按照老師所講,一點一點修正,我有信心,也有決心,在名師的指導下,會逐步進步的。方向對了,只要積跬步,太極的殿堂總會越來越近,不求能進去,只求靠近點。希望這次能有一個好的成績,也希望同修們也都有好成績。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

今天下午練習時,第三式的腿有了輕鬆的感覺,學第三式時,老師說基本動作還可以,意思也有了,就是再把支撐腿的力撤了就好了。這一個多月來,我一直沒有找著那個支撐腿,怎樣才能把力撤了,剛才突然有了,很高興,但還沒熟練掌握,就一點點的收穫與同學們共享。

歲月無痕

時光如水,日月如梭。45天的八式動功網絡訓練營即將畫上句號。但是我知道自己的太極功法修煉才剛剛開始。佛經有云要悟後起修,只有把太極原理,運行的規律,真正搞懂了,弄明白了,才能進行真正的太極功夫修煉。

通過這45天的修煉,自己身上的毛病錯誤被明師康老師楊老師,一個個指了出來,並且告訴修正的方法。雖然和其他同學的功夫水平不能比,但是和以前的自己相比較那就是天壤之別。畢竟我現在也算是真正開始練太極拳了。

八式動功畢業的參賽視頻交上去了。可是我自己很清楚自己的動作、毛病、缺點一大堆,都不用老師說自己就知道,為啥?因為好多的太極功能自己還沒有真正掌握。比如身體的升降,支撐腿的屈伸,重心的移動等等總是不能在完全放鬆的情況下完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何其幸哉!有了太極觀真,這條康莊大道,我只要在名師的指引下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就可以了。感恩康偉老師!感恩楊君秀老師!感恩和我一起修煉的同學們!願太極觀真越辦越好,惠及華夏,造福全球!

蘭心

哇!下午有事剛看手機,看到兄弟姐妹們都在和康老師聊天談心講體會。45天的學習訓練營馬上就要結束了,真是太快了,感覺很多都沒掌握呢。

在這45天裡每天就有規律的按排好自己的學習時間,早6點邊做早餐邊洗刷邊學習完後趕快在孩子們沒起床前開始練功,安靜心靜,一天間忙家務,睡覺前再學一遍視頻講解,時間按排的滿滿的,感覺有壓力生怕趕不上,中國的老人身心都不能聽從自己的安排,一個字「累",想學點東西都不容易。

雖然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堅持下來學習,各位老師的學習勁頭十足,氛圍很好,在一個群裡相遇真的是一種緣分,馬上要結束了,真的依依不捨。

相信我們大家都受益匪淺,收穫滿滿的。提起來慢慢修練,慢慢體悟和消化。彩虹姐姐說的好,路漫漫修遠兮,吾將奮然而前行。我們一起加油!

把太極老師請到家

隨時隨地練太極

全民太極APP:www.quanmintaiji.cn

太極觀真官網:www.taijiguanzhen.com

相關焦點

  • 八式是真正的太極入門功法|八式訓練營營員體會
    第一感恩康老師、感恩楊老師、感恩臺後默默奉獻的各位老師;第二感謝同學們拼搏的學習熱情深深的感染了我,帶動了我學習的積極性和進步;第三通過四十五天的學習相信大家都收穫頗豐、碩果纍纍,更相信大家是志在頂峰之人,不會因留戀半山腰的風景而停住腳步。
  • 這兩條腿比以前輕鬆多了|八式動功訓練營營員體會
    家人們好 第一期網絡八式訓練營,還有五六天就結束了,通過這一個多月練習,自己有了很多感悟。最明顯的是感覺這兩條腿比以前輕鬆多了,以前打拳上身就是一塊鐵板,下面就是兩條死腿,通過訓練營老師把平時教的理論,通過心法在如何練到身上。
  • 將八式太極拳用於體育鍛鍊,具有4個優勢
    其實八式太極拳可以幫到我們,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優勢。1、易於學習的優勢八式太極拳將太極運動的精華較完整、科學地提取了出來,它保留了太極拳運動招式的精髓,還具備太極拳的基本拳理。另外,八式太極拳動作幅度大且又簡單易學。
  • 太極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
    至於楊式太極拳架的規矩,對於初學者,首先是楊公澄甫《太極拳術十要》,其次是明白十三式,再有就是32目。至於具體的身法、步法、手法等只要跟隨傳統太極拳老師學習,都會在教拳過程中耐心細緻不厭其煩的反覆強調行拳的規矩。
  • 陳式太極拳基本功|太極拳系統化訓練
    在陳式太極拳發展傳習過程中,歷代拳家積累了一套系統嚴密的訓練方法。在此,我將陳正雷大師講授的陳式太極拳傳統訓練方法與自己多年練習及教學當中積累的一些經驗體會結合起來作以介紹,敬請各位指正。這裡的基本動作包括定步的手上纏絲動作和熟練後配合步法的協調練習,通過這些基本動作的練習來初步了解陳式太極拳對手法、步法、手型、步型的基本要求,明確陳式太極拳的基本特點和風格。掌握了規律,了解了風格特點,然後再開始進行整個套路的學習就容易多了。
  • 太極圓緣:養氣混元生太極,結緣明師練混元
    培訓班學習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健康。平時多注意閉目養神養血養肝,多練靜功,『四門緊閉,靜心練氣』。等恢復後,還是要以練靜功和練目功為主。保重!相信一定會好的」——這不就是針對性的微型培訓嗎!我去年的感激之情還沒機會向潘老師當面表達,今天又得到潘老師因需而宜的面授!這一刻我的嘴笨拙地不知說什麼好,又一次失去了表達的機會!
  • 感謝潘老師傳授,我們願努力去體悟那一層一級的太極美景
    老師這次規範、系統的教學,我受益匪淺,使我重新認識了混元太極的豐富內涵,改變了以前我對混元太極的一些錯誤理解和不正確的鍛鍊方法。我在以後的學習訓練中,先站三個月以上的無極樁,然後再把24式動作按您的教案改過來,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再請教您,或者到中山公園請教莊班長等老拳友。在您的指導下,我一定會把混元太極練好,把身體調好、養好。再一次感恩老師!感恩師母!
  • 武當太極十三式
    點擊標題下方藍字 和美太極 免費關注,相約每晚,不見不散。問題:如何才能每天都收到這樣的文章呢? 太極十三式是第一代內家拳,為三豐祖師所創,十三勢是由起勢、抱球勢、單推勢、探勢、託勢、撲勢、擔勢、分勢、雲勢、化勢、雙推勢、下勢、收勢等功防意識較強的十三組動作組成,其中內含吐納導引、採補混元樁等三種道家內修養身功法,然十三勢動作亦是根據鍛鍊人體八脈的需要所編,而八脈又內連五臟,整個套路內含五臟八脈,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組合
  • 太極養生八式動圖全解,初學者必備!
    陳式太極拳養生八式,動作舒展大方,柔和平穩,圓活連貫,由簡至繁;練起來輕鬆自如,陰陽相合,剛柔相濟,均勻緩慢,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以連續弓步為主要步型變化,手法動作以中國傳統太極拳的正手即掤、捋、擠、按為主線變化而成。
  • 腳下有了這種感覺,才算入了太極的門
    求知的路上,我首先接觸了陳氏太極。想當年,那還是一個開給華為員工的福利課程,我也偷摸著進去了。老師們很年輕,20歲左右,黑黑瘦瘦憨憨,真真像陳家村走出來的孩子。教的方式無比簡單,就是一招一招地學,一遍一遍地打。三個月打下來,我得到了武俠小說中的兩點體會:在行雲流水間似乎能感受到周身氣機的存在;那一招一式竟似不能改動,更無法中斷。
  • 太極拳論解析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王宗嶽《太極拳論》)太極拳把人體比作「太極」,身體一動,就分了陰陽,身體一靜,陰陽則合,收式時有的套路叫作「合太極」。在打拳過程中,也要動中有靜,就是陰陽即使分開時,也要時時處處有相合之意,有合的趨勢,這樣才平衡。是動態的平衡。所以在練拳中,不管動作如何開展,不能散,中醫養生上也叫「抱元守一」。
  • 泡泡英語學習營營員:充實而快樂的寒假學習生活
    新東方網>資訊>新聞動態>正文泡泡英語學習營營員:充實而快樂的寒假學習生活 2018-02-28 13:45 來源:新東方北京學校
  • 龐老師講述的自發功理論
    只要自發功一出,一打,她就會迎、會破。老師打這兒打那兒,就這麼引著她動。所以搞自發功不是隨隨便便地發,要以意念引導著按一定的要求去做,這樣就不會出問題。現在有的人千方百計地出自發功,不發強著發,大家幫著催,「發呀,發呀」,這麼一催就催瘋了。那就不是神為主宰,功法也沒了,他就片面追求出自發功。本來自發功一般來說發得對、發得好,三個月(最多不超過半年)就可以將身體關竅基本打通,通了以後就不怎麼動了。
  • 學拳必看太極三功:腰功、胯功和腿功
    一、太極腰功腰是連接上下肢的樞紐,是中軸,是紐帶。練習太極拳,動作要形成整體性,就必須依靠腰來調節。武術中有「太極腰」的說法,這說明太極拳特別注重腰的鍛鍊,要用腰來帶動四肢的運動。從運氣的角度來說,「氣沉丹田」也是在腰部。
  • 「90後」館長自創 「太極二十三式」
    12月21日,太極拳申遺成功後第三天,何衛俊在接受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採訪時認為,這對普通太極拳學習者來說影響不大,但對於太極拳的推廣來說意義深遠。這位90後太極館館長,自始至終在用自己的方式敲開年輕人的太極「心扉」。因為在他看來,得年輕人,太極拳便能得「天下」。
  • 如何從太極操走向真正的太極拳?
    如何遠離「太極操」?關鍵是在明拳理。我師爺楊禹廷生前常說:「練拳就是練的一個理」。太極拳之所以取名太極拳,是由於太極哲理是編撰太極拳的理論根據。太極哲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太極圖像。,太極即一氣,一氣即太極,以體言則為太極,以用言則為一氣,時陽則陽,時陰則陰,陰而陽,陽而陰。一氣活活潑潑, 有無(並)不立,皆在當中一點子運用,即太極是也。」孫先生的這番精論,對太極拳練的是什麼(氣),有什麼特點(由內達外,內外協調一致),怎麼練才算正 確(學拳需明理,明理才能得法,此外還需勇氣,毅力,精神),給出了一個比較完整和精確的概述。
  • 不一樣的暑假 | 招式如行雲流水,揚州這所學校學生夏練三伏打太極
    今年春學期複課後,市區翠崗中學在初一、初二年級開展了太極相關項目學習,通過傳統武術,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暑假期間,一些同學在學校開展為期半個月的武術集訓,準備在省武術大賽上一鳴驚人。孩子們隨著音樂的響起,微微起動身軀,上下相隨的招招式式如行雲流水般,氣、形、態、神齊聚,靜時無聲勝有聲,動時響如濤聲。翠崗中學新初二(11)班陳思何: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學校組織武術進校園活動,讓我原本瘦弱的身體變得強健,讓我更有精力、更開心地學習和生活。中華武術有神功!我覺得練太極拳後,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
  • 如何訓練太極拳的「鬆緊」
    練太極者眾,能技擊者少,實是因為練操者眾,練拳者少;練操易而練拳難;教操者眾而教拳者少。練太極欲求技擊,必須先求形正。各家太極拳招式都不盡相同,難道只有一家形正,其餘都不正?不是的。形正並非指每一招式的運行路線標準不變,而是指身法要領正確。身正形順,則內勁自出。
  • 一個初學太極者的真實體會—學太極拳,從零開始
    下面是我學練習太極拳的一些體會,我先簡單介紹下我的情況:我是一個學習太極拳時間五年學齡的學員,而且是從零開始,在此之前我從未學過任何武術、氣功之類的東西。但通過幾年的學習,對太極拳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功力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精神狀態、身體狀況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也初步體會到了太極拳的奧妙之處。
  • 『太極道』楊澄甫(楊露蟬之孫)解王宗嶽太極拳論
    楊澄甫(圖中端坐者、楊露蟬之孫,太極宗師) 王宗嶽太極拳論解明——楊澄甫      ( 熙華國學堂註:明黃字體為王宗嶽先生《太極拳論》原文,冒號後為楊澄甫先生註解。)          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隱者藏也,現者露也,隱現之法,與人對敵,猶神明難測之妙,如敵來擊至我身,我身收朿為忽隱使敵不能施其力,如敵手往回抽時,我隨跟進為忽現,敵不知我式高低上下,無法敵當我手,練太極如何中小船人步臨其上,必略偏忽隱,又裹步必隨起,忽視,猶龍之變化,能升能降,降則隱藏藏形,現能飛升太虛興雲吐露,此理言太極能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