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績效工資總量上發放70%月薪,扣留30%作為年底獎金。你咋看?

2020-12-17 自在人生wub

又是歲末,很多中小學校都習慣於在這個時候集中統一發放老師的獎勵性績效工資。一來作為年終獎勵,相當於給老師攢錢發紅包了,也算是一種新年好彩頭吧;二來突出體現了「多勞多得」和「獎勤罰懶」的分配原則,讓老師們體會深刻,激發鬥志。年底獎金發放絕對不是平均分配,其中的差距還是蠻大的,有的老師平時付出很多、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獎勵性績效工資足足能夠拿到一萬五六千元;而有的老師平時幹活比較輕鬆且各項成績平平,獎勵性績效工資也就只能拿個五六千元。教育教學實績的多少和取得成績的好壞,在這個時候表現的特別突出,「效率優先」與「獎勤罰懶」原則,在這裡得以充分彰顯,一般這部分獎勵性績效工資佔據老師實際工資的30%!

現在,老師的全部工資統稱為績效工資,具體包括兩個部分,即基礎性績效工資(70%)和獎勵性績效工資(30%)。基礎性績效工資主要由崗位工資、職稱工資、教齡工資、和各種補貼構成,老師的這部分工資,同級別、同教齡、同崗位的差不多都是一樣的,例如都是大學本科學歷、都工作了15年、都帶一個班的語文課、都是中學一級教師,他們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就是完全一樣的;基礎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兼顧公平」的按勞分配原則,主要考慮的是平等、公正、和社會和諧等分配因素,並且都是每個月定期足額打卡發放,構成老師的實際月薪。而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是由兩個部分構成,即崗位實績和成績獎勵,平時課務安排多的、負責事情多的,就是工作實績多,在績效考核中,成績比較突出的,就是成績優秀,這些在獎勵性績效工資中都非常顯而易見的會表現出來,差距是很大的;正因為如此,所以在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時,才會出現老師之間存在較大的分配出入,充分體現「多勞多得」與「獎勤罰懶」!

對於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國家有意進一步調整規模,有很大的可能會從目前的30%提升到50%,更加彰顯效率與公平。在今年9月3日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表示: 「我們還將研究改革和完善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降低職稱在績效工資分配中的權重,單列班主任崗位津貼,推動提高教師教齡津貼標準」。對於教育部的這個想法,筆者持保留意見,因為我們國家目前仍然處於發展中階段,公平和穩定才是社會的重中之重,現在教育部提出「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問題,是否恰當,有沒有經過專家論證,有沒有充分考慮民意,筆者感覺有許多地方還是很值得商榷的;調整「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應該更加慎重,充分聽取各方專家和廣大教師的民意,不可隨意「拍腦袋」匆忙決定,否則引發大部分老師集體的反感和嚴重影響到大部分老師的生活穩定,都是教育部的所不能承受之重!

教師職業是一個技術活,更是一個良心活,老師們的教育教學技術水平確實很需要大幅度提高,但是師德師風過硬更為重要。近年來,國家對於教師的「技術」和「良心」兩個方面抓得都比較緊: 一方面是大張旗鼓地整治和厲肅師德師風建設,「師德紅十條」、「一票否決」、違規違紀嚴懲不貸等層出不窮,搞得教育行業差不多就是風聲鶴唳,即便出臺了「教育懲戒權」細則,老師也沒有幾個敢於當真,這可是直接涉及到飯碗的大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謹慎為妙啊!另一方面是積極提升教師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水平,努力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教書育人從教當老師,比如彰顯教師尊崇地位的教師節「亮燈」活動,再比如深圳中學高薪引進名校北大清華等優質大學生做老師等,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水平顯而易見!這兩個方面都可謂抓住了教育的要害,體現在工資待遇上,既要突出整體收入的普遍提高,又要適當拉開收入差距,讓真正師德好、水平高、任勞任怨的好老師實現高收入,這也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公平!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教師績效工資總量上發放70%月薪,扣留30%作為年底獎金」,還是比較科學合理的,既有助於社會安定與和諧,又有利於激發老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上進,充分體現了我國按勞分配製度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和「多勞多得,獎勤罰懶」原則!

相關焦點

  • 績效工資發放70%,扣30%作為年底獎金,普通老師能拿回自己那份嗎
    馬上就到年底了,有的學校可以發獎勵性績效工資了,對於收入不高的老師來說,很多人盼著這些錢來過年,殊不知這些錢本來就是他們自己的錢,很多學校實行的教師績效考核辦法,都是將教師每月工資的30%扣除下來,然後實行年終按勞分配,這種做法,引發了三個問題
  • 你的績效工資是「譏笑」,是「擠笑」,還是感激之笑?
    疫情過後,2020學年已過一半,又到發放老師們半學年績效工資的時候了。這次績效工資發放,是跟往年一樣有被譏笑的感覺,還是能勉強擠出一點笑意,或者露出激動的笑容,老師們心裡忐忑,又滿心期待。今年上半學年老師績效工資發放,大體上可以歸結為三方面:一個有利條件,三個常態爭議,一個期待方案。
  • 2018教師工資改革好消息: 30%績效工資不再拿來被重新分配, 獎金單獨發放
    教師職稱評定改革上,難度減小,並將額外考核師德。老師想要提高收入一是依靠工資工齡,二是靠職稱。工資工齡只有你幹夠足夠長的時間才可以漲。所以大多數老師對職稱比較上心。績效工資改革,教師工資將絕對性地上漲。據了解,多地已將教師自己30%的績效工資歸還老師,而且另外採用績效增量工資對教師進行績效考核。這樣一來,教師不僅能把30%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全部拿回,還能通過考核後再拿一部分績效增量工資,教師的工資無疑會增加不少。這對於普通老師來說可是一個好消息了。除此之外,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津貼由教育局另外發放。
  • 2020教育部督查教師工資,即將年底,你的工資發生改變了嗎?
    這些搞清楚了,你就知道你的工資到底有沒有發放到位,今年還有沒有可能補發或增發。年終是否應該有兩筆錢,爭議比較大;桂平市教師報料,拖欠教師好幾年的「第十三個月工資」,而官方對此進行了否認,表示機關事業單位年終有一次性獎金,沒有第十三個月工資的說法,雙方各執一詞。
  • 蘭州調整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標準
    《通知》規定將市屬事業單位原工資構成中津貼比例按國家規定高出30%的部分(不含特殊崗位原工資構成比例提高部分),以及年終一次性獎金(即第十三個月工資),納入績效工資總額;同時還公布了市屬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平均水平標準參考標準等。其中,專業技術人員中的正高級人員每月績效工資總量為3800元。
  • 教師績效工資即將發生重大變化!拖欠的工資必須補回來,公務員發多少教師發多少...
    接下來每個月它的主人把它身上的羊毛剪了30% ,年底到了,給它織了件毛衣,然後告訴它:諾,這是你的獎勵,恭喜你,繼續努力吧!羊很鬱悶,把它的故事寫成童話,起了個愣傻得名字叫:《績效工資》。晚自習10點半下班回家,一女遭遇劫匪,顫抖曰「大哥,你要是劫財的,我是窮教師,績效工資不漲反降了,這幾天正鬧罷課呢,你看報導就知道了,我是真的沒有錢,你考慮一下劫色吧。」
  • 教師績效工資即將發生重大變化!拖欠的工資必須補回來,公務員發多少教師發多少……
    此外,呂玉剛表示,在強化評價導向方面,《若干意見》提出建立健全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學校辦學質量評價體系,強化過程性和發展性評價,更加注重評價學校提高辦學質量的實際成效,並作為對學校核定績效工資總量、對校長教師實施考核表彰的重要依據。
  • 廣東省徐聞縣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辦法
    一、建立統一的績效工資制度    (一)根據省、市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工作的部署,按照規範化、標準化的原則,將國家、省和市原規定發放的和我縣各中小學自行發放的各項津貼(含班主任津貼)、補貼、獎金以及2006年7月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保留的原工資構成中津貼比例高出30%的部分,全部納入績效工資進行歸併,建立統一的績效工資制度。
  • 當心年終獎發放遇「花樣」,獎金怎樣繳個稅,幫您算算帳
    扣留部分月工資作年底福利、將積壓產品打折賣給員工、把「年會抽獎」當發年終獎……實踐中,因年終獎發放引發的爭議並不少見。法律沒有強制規定企業必須向員工支付年終獎,企業可自主決定發放與否。但是,如果企業的規章制度或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年終獎,就應按照其規定或約定發放。在雙方沒有明確約定的情形下,應當結合獎金支付的初衷及獎金性質綜合進行判斷。
  • 終於還是在年底前看到有地方將績效工資全額發放給教師個人,羨慕
    2020年快要結束了,每到年底總是能時常看到與工資發放相關的好消息。今天看到有位老師(也不知是哪裡的)發布了一則消息(如上圖),說今年績效工資全額發給個人了,昨天到帳了,終於不必被別人剝削了,也終於知道每年被剝削了那麼多,話語中充滿著滿足感和喜悅感,著實讓人好生羨慕。
  • 關於發放2018年績效工資通知
    每個崗位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基礎性績效工資基本標準×相應崗位基礎性績效工資係數(崗位係數具體見山科大人字〔2019〕3號附件1)(二)獎勵性績效工資1、2018年度超基本工作量業績津貼核撥標準(1)教學單位專任教師每個超基本教學工作量按60元(=14400元÷240)計算,實驗教學人員每個超基本實驗工作量按51.4元(=14400元
  • 績效工資分基礎性和獎勵性兩部分
    本報訊 (記者王 暉 實習生王慶慧)8月11日,記者獲悉,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制定的《河南省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意見》已得到省政府批准,正式實施。按國家規定執行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的義務教育學校正式工作人員從今年起實施績效工資。
  • 關於教師的績效工資,有知情人士這麼說,你們看對嗎?
    關於教師的績效工資,有知情人士這麼說:2009年,全國的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開始實行績效工資。是在國標基本工資之外,另外給教師的績效,對比的是公務員的「陽光津貼」。在具體分配的時候,採取的是分兩個部分進行,一個部分是基礎性績效,一般是按人均績效套職稱係數再乘以70%,計入個人工資發放。另外的30%部分,稱為獎勵性績效,是統一計算給學校,由學校考核後再分配。從理論上說,似乎沒有問題。而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被曲解了,以致許多教師都認為是自己的工資被抽一部分出來,再重新「掙」回來一樣。
  • 高校績效工資這樣分,教育部已給出樣板!最高按平均水平三倍發放
    「通知」根據山東省在落實《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過程中,結合職教創新發展高地建設,積極探索績效分配改革,將高等職業院校績效工資總額核定係數最高提高到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基準線的5倍,較大地提高了績效工資總量。相關政策的出臺,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有力推動了職業教育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地。
  • 教育部:教師工資將不按績效工資發放
    統計局發布的城鎮非私營部門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教育行業收入達到92383元。這個收入水平是多少?如果換算成月薪,公辦教師的平均工資約為7698元。
  • 將獎勵性補貼按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辦法發放給義務教育教師個人?
    伴隨著督查組的督查以及年底前完成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目標總任務的逐漸臨近,江西省某市最近發布文件,明確2020年政府獎勵性補貼的總量和發放計劃。按照該文件的時間規定,各地已完成根據2019年義務教育教師與同級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差額的政府獎勵性補貼總量的編制並獲得了本級領導小組審批,在11月中旬各級財政部門要將政府獎勵性補貼總量的資金籌集到位並及時撥付到各義務教育學校。該市各義務教育學校要在2020年11月底前參照本校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辦法將政府獎勵性補貼發放到教師個人。
  • 熱議: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怎樣發放才算公平?
    績效工資是教師工資組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工資包含70%的基本工資和30%的績效工資,由於績效工資是拿老師的工資再分配,是從個人工資中扣除的,相當於在老師工資上「割肉」。雖然績效工資設置的目的是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但卻造成了廣大教師群體的不滿。
  • 宜春袁州區農村教師績效工資遲遲未發放
    袁州區農村教師績效工資何時發放?袁州區「五型」辦:8月15日前會發放到位網友:宜春市袁州區農村教師的2019年度績效考核獎金及2019~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30%績效工資何時到帳?這兩筆工資本該在6月底到帳的,可至今已是八月中旬了,還沒到帳。
  • 國務院為什麼再三要求給教師漲工資?看完「工資單」你就明白了!
    國務院為何再三要求給教師漲工資?教師表面上看上去:工作穩定待遇好,不僅雙休還有兩三個月的帶薪寒暑假,怎麼看都是讓人羨慕的「鐵飯碗」。但很多教師卻說:教師工作辛苦,晉升難,工資也就是公務員的三分之一,勉強夠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現實中教師收入真的這麼低嗎?
  • 薪酬設計:日常薪酬核算與發放,績效工資/獎金的計算方法
    日常薪酬核算與發放隨著IT技術、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使用計算機系統、雲計算等來代替人工進行員工薪酬核算。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計算機代替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為HR工作者,我們仍然需要搞懂日常薪酬核算與發放的相關內容,這樣在使用系統或對接薪酬核算需求時,才會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