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格律 花5分鐘了解寫好格律詩應該知道的禁忌

2020-12-12 老街味道
泠泠七弦上 靜聽松風寒

格律詩中的禁忌還是有一些的,但是關于格律的書不一定講這些內容,或者講了讀者也注意不到。對於初學者來說,寫的詩符合格律的話就挺不容易,這些作詩的細節並不細究。

另外很多人寫的這方面知識,雜七雜八搬運了好多內容,估計作者自己也稀裡糊塗。例如齊梁時期的四聲八病本身就有歧義和爭議,讀者看到一半搞不懂就放棄了。老街今天儘量用簡單的話,挑一些我們用得著的內容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前言 先說格律

格律詩就是平仄、對仗、粘連、押韻。除了四種基本句式,還有2種視為正格的變體和5種拗體。關于格律的基礎內容請看我的文章《律詩四式讓您半小時學會格律 老街味道》,《相信嗎?十分鐘讓您看懂格律詩怎麼救拗》。

以上這些是常識,如果違反格律,例如出現孤平、三平調、失對、失粘、換韻等錯誤,就不是嚴格的格律詩,因此也不屬於「格律詩」的 「禁忌」。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很多不符合格律的唐詩,被蘅塘退士錄入了《唐詩三百首》的五律、七律目錄下呢?這是律詩演變過程中的問題。

關於這些不合律的律詩,我在《 老街味道 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上篇樂府與古體詩》《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下篇律詩與絕句》裡有詳細的描述。在本篇文章裡儘量不提。好了,關于格律的問題說到這裡。下面只談格律詩中要注意的禁忌。

葉嘉瑩

正文 格律詩要注意的禁忌

一、先說押韻的問題

1、 新舊韻 :新舊韻混用的問題只有今天才有,這屬於出律,按說不應該提,比如:叔這個字,在古代是入聲,今天是平聲。簡單說,假如你寫的詩註明是平水韻,那麼你押韻的時候不能用「叔」這個字 。同理,句中的字也是,比如石、失、溼等字,平仄古今不同,混用的話是出律,就不算是律詩了。這個問題比較特殊,放到第一處講一下。比如:

落拓江湖人不知,心無拘檢愛吟詩。歸田淡掃陶公恨,揮汗未嫌襟袖溼。 偶弄青山流水句,罷題上苑百花詞。但求仙老莫偷夢,賺我江郎筆一支。

詩、知、詞、支是古韻平聲,溼在古韻是入聲,這首就只能說是新韻七律,不能說是古韻七律。這是改編的一首詩,第四句原詩是:論世長同杜叟悲。

2、擠韻: 詩句中不是韻腳的地方,儘量避免過多使用同韻的字,這樣讀起來拗口。例如:

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風雨不動安如山。

仙、安和山是鄰韻,如果句中再多一個同韻字的話,讀起來會非常拗口。這些細節要注意儘量避免,但是有好多情況下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至少不要有三個同韻的字。

3、撞韻:律詩仄收的那一句是不用韻的,如果最後一個字與詩韻是平仄不同的仄聲韻字,就是撞韻。撞韻儘量避免,但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這個可以參看填詞用的看詞林正韻,例如平水韻的上聲三講、二十二養與三江、七陽都屬於詞韻的第二部。撞韻詩最著名的有韓愈這首七絕: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好去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處,chu,與無wu,酥su,都du,韻母相同,這就是撞韻。可見不耽誤出佳作。

4、重韻:格律詩中不能一個字兩次押韻。古人的律詩中沒有重韻的,詞裡邊有疊韻,不屬於重韻,是詞譜要求的,比如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

不過大詞人李清照有一首詞《武陵春》是重韻的,不是詞譜的要求,非常非常少見: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兩個舟字。

可能有人會說,蘇東坡的《水調歌頭 赤壁懷古》裡用兩個發是怎麼回事?老街告訴您,這不是一個字,在繁體字是兩個字,一個是頭髮的發,一個是發生的發(麻將牌裡的發)。

香菱學詩

5、同音韻:同音不同字是允許的,但是還要儘量避免,如果無法避免,就要注意不要連續兩個句子押同音韻。例如虞世南《賦得臨池竹應制》:

蔥翠梢雲質,垂彩映清池。波泛含風影,流搖防露枝。 龍鱗漾嶰谷,鳳翅拂漣漪。欲識凌冬性,唯有歲寒知。

枝與知同音,作者分別放在第二聯與第四聯,如果是一二聯、二三聯、三四聯,讀起來就拗口。

6、押韻單調:儘量陰平(一聲)陽平(二聲)穿插使用,避免單調。這個也不是原則性大問題,注意就好,比如早發白帝城 :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還,是二聲,間與山是一聲。

7、湊韻: 為了押韻勉強湊合填上一個字,會非常影響作品的質量。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韻腳,寧可整首詩換韻也不要湊韻。包括所謂的倒韻(為押韻將兩個字的詞顛倒使用)也屬於湊韻這一類。

舉個例子,為了押韻母是U的韻(六魚、七虞)把「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硬要改成: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頭梳。

8、啞韻:詩作成以後,應該朗讀一遍,感受一下韻腳是否響亮。其實朗讀不僅如此,還能發現其他的聲律問題,比如同音字、平仄不合處。

9、同義韻:簡單說花、葩,憂、愁,不要在一首詩裡一起使用。重複是一種浪費 ,下邊會講重複的問題。

王力

二、格律詩要特別注意的其他問題

1、句式結構單調

儘量避免句式無變化,比如雷同的王維《送張五歸山》 ,四句結構都是二一二,就比較單調:

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東山有茅屋,幸為埽荊扉。

王維的另一首則有變化,前二句是二二一,後兩句是二一二:

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徑轉回銀燭,林開散玉珂。

2.仄收無變化

就是仄收的那一句,除了避免撞韻,還要注意上、去、入的變化,雖然是仄收,但是不可只用一種,還是王維的這首《從岐王夜宴衛家山池應教》,就非常注意這種變化:

座客香貂滿,宮娃綺幔張。澗花輕粉色,山月少燈光。積翠紗窗暗,飛泉繡戶涼。還將歌舞出,歸路莫愁長。

仄收的四個字:滿,上聲。色,入聲。暗,去聲。出,入聲。

3、重字

重韻是絕對不允許的,但是有意識的重字是允許的,如《黃鶴樓》、《登金陵鳳凰臺》。不是有意側重突出,一定要避免無意義的重字,絕句和五七律篇幅短小,每一個字都要講究效率。很多情況是因為寫的時候沒有注意,所以寫完後,最好閱讀或者書寫一遍。另外有些網絡軟體也可以幫助查詢格律和重字:《 老街味道 通過網絡檢查詩詞格律要注意什麼?》。

4、重意

如李白的《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紅顏棄軒冕」與「迷花不事君」意義重複。道理和上面一樣,每一個字都要講究效率。

5、合掌

合掌是另一種特殊的意義重複,專門指上下聯的意義重複。

宋之問《初到黃梅》詩:「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紀昀《瀛奎律髓刊誤》評論說:「途中、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道理仍然和上面一樣:每一個字都要講究效率。

聞一多

結語

以上是我暫時能想到的細節,我看過不少網上的文章,關于格律詩要注意的問題基本上都包括了,沒有寫入的要麼是重複,要麼是出律的問題,前言裡講過,看我的那三篇文章即可。

關於詩,通格律是一部,了解詩家語是一步:老街詩詞閒話72-寫出好詩一定要學會使用詩家語,避免這些忌諱是一步,理論都知道了還要加以練習。

匆忙之間,未免疏漏,還請詩友們指正。

@老街味道

2018-4-16

相關焦點

  •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當然可以。格律是個什麼東西?「格」指格式,「律」指音律,「格律」是指在漢字音韻學發展到較高層次的時候,唐人為了避免大家寫詩的時候出現語病、音病而開發出來的一套平仄格式和規則。
  • 詩詞格律與創作 格律詩的那些變格您了解嗎?
    其中有的內容一直有爭議,我個人水平也有限,未免有謬誤,這裡把我知道的講一下,大家可批判性的了解:一、被視為正格的兩個形式1.三仄尾 ,平平平仄仄的變體:平平仄仄仄。2.鯉魚翻波(仄仄平平仄平仄)。十分鐘讓您看懂格律詩怎麼救拗,
  • 寫詩乾貨:格律詩的平仄禁忌,孤平及其解決方法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聯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課程的第四章內容。在上一章中,我們將格律詩、詞、和對聯之間的格律共性進行了匯總講解,點擊查看文章:>這一章我們來詳細談談格律詩律句與對聯方面的格律禁忌問題,以及相關的重點寫作要領。
  • 格律詩第一講: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平仄格律
    終於有時間來寫這個專欄其實從第一天發詩評起,就有人說我是為了賣專欄,結果快一年了,專欄資格開通大半年,一篇專欄的文章都沒寫。不是不能寫,而是本人什麼都寫,每天的文章更新基本上沒停過,詩詞知識,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並不是全部。
  • 詩詞格律零基礎,怎麼自學?
    所以要說詩詞的「零基礎」,可以下行到人的基本語言功能——至少咱們都會說話吧?而格律詩詞作為詩詞中更進一步有規則的文字遊戲,它形成的基礎就是對文言文的熟練使用。雖然我平時也和大家說,其實誰都可以學習古詩詞,誰都可以學習格律詩詞,但是如果缺乏文言文語感,很難掌握從文言文中精煉出來的平仄規則和意象以及境界。那麼格律詩詞的基礎是不是文言文呢?
  • 什麼是近體詩,什麼是古體詩,什麼是格律詩,什麼是新格律派?
    前言看評論裡有一些朋友不是太清楚什麼是格律詩,近體詩和古體詩有什麼區別?還有人問什麼是新格律派?如果這些搞不明白的話,很容易把詩詞搞成一鍋粥,平仄、格律、對仗什麼的就更搞不清楚了。老街按照時間的順序簡單說一說,古體詩、近體詩、格律詩、新格律派到底是怎麼回事?
  • 知道了這些,才剛剛可以寫格律詩
    格律詩,又叫近體詩,包括絕、律、排律、詞。格律詩的規則,主要分為聲律、韻律、句律、謀篇規則。有人曾形象地說:寫格律詩就如同跳芭蕾舞。跳芭蕾舞必須用腳尖跳,否則不能叫芭蕾。同樣,格律詩必須按格律詩的規則寫,否則就不能稱作格律詩。
  • 輕解格律,戀上詩詞——古詩不是背的,詩歌是用來寫的
    4)拗救源於上面禁忌,犯了禁忌還可以救。兩種方法,本句自救,對句救。(據說還有人提出隔句救,好吧,他贏了,本來前人連拗救這種說法都沒有,可能只是覺得這樣讀起來好聽。格律的很多東西都是後人總結出來的,唐人只是確定是近體詩的形式和上面的基本規範。
  • 【詩詞微塾】格律詩入門途徑
    詩詞微塾 格律詩入門途徑 詩是一種文學體裁 唐詩宋詞,詩律之工,音韻之秀,鍊句之縝密,意境之深構,實為中華詩詞之登峰造極!格律詩以獨特的韻律美、意境美、對稱美、簡潔美,成為中華文化瑰寶中的明珠,並在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傳承和發揚。
  • 十分鐘搞定詩詞格律
    詩詞,很多人都喜歡寫上幾筆,博客上、微博上就有不少。然後,真正懂得詩詞格律的人卻很少,多數人只是字數對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韻等,一概不對。很多人也不願看書,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覺得書上講得太複雜。那麼,這裡是一個以前的講座,現稍加整理重發,目的在於針對零起點人群,以最簡明的方法,教會大家詩詞寫作的基本格律。
  • 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
    有朋友提問: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有人說,平仄韻律是格律詩詞和對聯的基本規則,絕對不能忽視和否定,那種寫格律詩詞和對聯可以不用管平仄的說法是無知的表現;平仄過時了,為了意境可以不顧平仄韻律的說法都是不對的。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 詩詞寫作常識:格律詩的基本格式及平仄要領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巷,這是我們《格律詩詞創作精講,玩轉格律詩詞》課程的第一章內容。基於大家對格律詩詞的熱愛,詩巷特開設了本專欄課程,我們將全面、系統地講解格律詩詞,從律詩、絕句到詞逐一展開;希望能夠幫助欲學寫格律詩的朋友正確入門,力爭做到不但要學會、還要寫好格律詩詞。歡迎加入詩巷,帶你玩轉格律詩。
  • 詩詞3個誤解,絕句一定是律詩,曹雪芹不學格律,孤篇壓全唐
    我這裡說說3種現象,您看看自己有沒有遇到過:第一,絕句一定是近體詩( 格律詩);第二、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林黛玉教香菱學詩的一段話,被人用來作為學詩不需要學格律的證據;第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認為「孤篇壓全唐」。
  • 詩詞創作言必稱格律 您知道什麼是格什麼是律嗎?
    前言學習舊體詩詞,躲避不了格律這一關。作為舊體詩的基礎知識,格律經常成為詩詞愛好者學習創作的絆腳石,因此引起的爭議也很多。好多人提倡詩詞不必遵守格律,也有的人說學詩必須學格律。這一次老街先不討論關于格律的爭議,今天探討的是:到底什麼是格?什麼是律?什麼是格律?
  • 十分鐘搞定詩詞的格律
    然後,真正懂得詩詞格律的人卻很少,多數人只是字數對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韻等,一概不對。很多人也不願看書,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覺得書上講得太複雜。那麼,這裡是一個以前的講座,現稍加整理重發,目的在於針對零起點人群,以最簡明的方法,教會大家詩詞寫作的基本格律。詩詞的格律看似很難,實際上很簡單,只要堅持把這篇文章看完,不出十分鐘你就能搞定它,哪怕你以前沒有任何基礎。
  • 10分鐘了解一下 古人寫詩詞考慮平仄嗎?
    其實老街以前寫過關于格律詩誕生的一篇文章《老街今天再講一遍,希望會有更多的朋友知道下面這個問題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是:古人寫詩詞考慮平仄嗎?一、先秦到魏晉時期的詩與歌 詩和詞都是韻文,最早都是用來歌唱的,因此作者一定會考慮音韻的優美。
  • 三天學會詩詞格律,詩詞愛好者必讀
    對一個幾乎不懂格律、智商在90以上的人來說。詩詞格律有三天時間就足夠了。這個三日通蓋源於此。因此。這裡所寫的可能會在今後的某一天作一些修改。以便更切合一點實際。2、我的三天的概念。實際上準確地說應該是三個課時。但是我相信一個人一天中如果全部都沉浸在平平仄仄中。對大腦是會有損傷的。我可不想看到有人因此而變得神經兮兮。所以我覺得每天上一節課。然後自己再花點適當的時間去消化一下。
  • 前溪詩論:格律詩就應該只押平聲韻​
    本文以下面幾點作為說明:1、格律詩只押平聲韻應該是音律學上的要求其實對音韻格律之學,當代人已經知之甚少,古人的詩是可以用來吟誦的,雖然今人對吟誦的方法和樂理已經不甚了解,但我們知道,格律詩之所以要押韻,是因為要產生一種循環往復的韻律美(聽覺美)。
  • 「詩詞微塾」格律詩寫作之修辭
    檻菊愁煙蘭泣露,……明月不諳離恨苦";"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垂楊只解惹春風";"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等等。擬人也稱為移情,即把作者的感情移到客觀事物上去表達。擬物,是把人當物來描寫。七、互文互文,是在散文中不常見,而詩詞中極常見的一種修辭方法。它的特點是,前後兩個語言成分,或兩個句子,在結構上相同或相似,意義上相輔相成,需要合在一起看,才能了解其完整準確的含義。如漢樂府《戰城南》:"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怎麼在城南戰鬥,卻死在城北呢?
  • 最簡短的詩詞簡史,5分鐘了解下詩詞發展的進程
    四、 南北朝 永明體與格律詩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格律詩的雛形,齊梁時沈約、王融等人的永明體就是早期的格律詩,我們甚至可以看到,有很多詩人寫出了標準的格律詩。例如梁簡文帝的五言律詩《登板橋詠洲中獨鶴詩》:遠霧旦氛氳,單飛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