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詩中的禁忌還是有一些的,但是關于格律的書不一定講這些內容,或者講了讀者也注意不到。對於初學者來說,寫的詩符合格律的話就挺不容易,這些作詩的細節並不細究。
另外很多人寫的這方面知識,雜七雜八搬運了好多內容,估計作者自己也稀裡糊塗。例如齊梁時期的四聲八病本身就有歧義和爭議,讀者看到一半搞不懂就放棄了。老街今天儘量用簡單的話,挑一些我們用得著的內容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前言 先說格律
格律詩就是平仄、對仗、粘連、押韻。除了四種基本句式,還有2種視為正格的變體和5種拗體。關于格律的基礎內容請看我的文章《律詩四式讓您半小時學會格律 老街味道》,《相信嗎?十分鐘讓您看懂格律詩怎麼救拗》。
以上這些是常識,如果違反格律,例如出現孤平、三平調、失對、失粘、換韻等錯誤,就不是嚴格的格律詩,因此也不屬於「格律詩」的 「禁忌」。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很多不符合格律的唐詩,被蘅塘退士錄入了《唐詩三百首》的五律、七律目錄下呢?這是律詩演變過程中的問題。
關於這些不合律的律詩,我在《 老街味道 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上篇樂府與古體詩》《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下篇律詩與絕句》裡有詳細的描述。在本篇文章裡儘量不提。好了,關于格律的問題說到這裡。下面只談格律詩中要注意的禁忌。
正文 格律詩要注意的禁忌
一、先說押韻的問題
1、 新舊韻 :新舊韻混用的問題只有今天才有,這屬於出律,按說不應該提,比如:叔這個字,在古代是入聲,今天是平聲。簡單說,假如你寫的詩註明是平水韻,那麼你押韻的時候不能用「叔」這個字 。同理,句中的字也是,比如石、失、溼等字,平仄古今不同,混用的話是出律,就不算是律詩了。這個問題比較特殊,放到第一處講一下。比如:
落拓江湖人不知,心無拘檢愛吟詩。歸田淡掃陶公恨,揮汗未嫌襟袖溼。 偶弄青山流水句,罷題上苑百花詞。但求仙老莫偷夢,賺我江郎筆一支。
詩、知、詞、支是古韻平聲,溼在古韻是入聲,這首就只能說是新韻七律,不能說是古韻七律。這是改編的一首詩,第四句原詩是:論世長同杜叟悲。
2、擠韻: 詩句中不是韻腳的地方,儘量避免過多使用同韻的字,這樣讀起來拗口。例如:
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風雨不動安如山。
仙、安和山是鄰韻,如果句中再多一個同韻字的話,讀起來會非常拗口。這些細節要注意儘量避免,但是有好多情況下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至少不要有三個同韻的字。
3、撞韻:律詩仄收的那一句是不用韻的,如果最後一個字與詩韻是平仄不同的仄聲韻字,就是撞韻。撞韻儘量避免,但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這個可以參看填詞用的看詞林正韻,例如平水韻的上聲三講、二十二養與三江、七陽都屬於詞韻的第二部。撞韻詩最著名的有韓愈這首七絕: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好去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處,chu,與無wu,酥su,都du,韻母相同,這就是撞韻。可見不耽誤出佳作。
4、重韻:格律詩中不能一個字兩次押韻。古人的律詩中沒有重韻的,詞裡邊有疊韻,不屬於重韻,是詞譜要求的,比如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
不過大詞人李清照有一首詞《武陵春》是重韻的,不是詞譜的要求,非常非常少見: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兩個舟字。
可能有人會說,蘇東坡的《水調歌頭 赤壁懷古》裡用兩個發是怎麼回事?老街告訴您,這不是一個字,在繁體字是兩個字,一個是頭髮的發,一個是發生的發(麻將牌裡的發)。
5、同音韻:同音不同字是允許的,但是還要儘量避免,如果無法避免,就要注意不要連續兩個句子押同音韻。例如虞世南《賦得臨池竹應制》:
蔥翠梢雲質,垂彩映清池。波泛含風影,流搖防露枝。 龍鱗漾嶰谷,鳳翅拂漣漪。欲識凌冬性,唯有歲寒知。
枝與知同音,作者分別放在第二聯與第四聯,如果是一二聯、二三聯、三四聯,讀起來就拗口。
6、押韻單調:儘量陰平(一聲)陽平(二聲)穿插使用,避免單調。這個也不是原則性大問題,注意就好,比如早發白帝城 :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還,是二聲,間與山是一聲。
7、湊韻: 為了押韻勉強湊合填上一個字,會非常影響作品的質量。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韻腳,寧可整首詩換韻也不要湊韻。包括所謂的倒韻(為押韻將兩個字的詞顛倒使用)也屬於湊韻這一類。
舉個例子,為了押韻母是U的韻(六魚、七虞)把「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硬要改成: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頭梳。
8、啞韻:詩作成以後,應該朗讀一遍,感受一下韻腳是否響亮。其實朗讀不僅如此,還能發現其他的聲律問題,比如同音字、平仄不合處。
9、同義韻:簡單說花、葩,憂、愁,不要在一首詩裡一起使用。重複是一種浪費 ,下邊會講重複的問題。
二、格律詩要特別注意的其他問題
1、句式結構單調
儘量避免句式無變化,比如雷同的王維《送張五歸山》 ,四句結構都是二一二,就比較單調:
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東山有茅屋,幸為埽荊扉。
王維的另一首則有變化,前二句是二二一,後兩句是二一二:
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徑轉回銀燭,林開散玉珂。
2.仄收無變化
就是仄收的那一句,除了避免撞韻,還要注意上、去、入的變化,雖然是仄收,但是不可只用一種,還是王維的這首《從岐王夜宴衛家山池應教》,就非常注意這種變化:
座客香貂滿,宮娃綺幔張。澗花輕粉色,山月少燈光。積翠紗窗暗,飛泉繡戶涼。還將歌舞出,歸路莫愁長。
仄收的四個字:滿,上聲。色,入聲。暗,去聲。出,入聲。
3、重字
重韻是絕對不允許的,但是有意識的重字是允許的,如《黃鶴樓》、《登金陵鳳凰臺》。不是有意側重突出,一定要避免無意義的重字,絕句和五七律篇幅短小,每一個字都要講究效率。很多情況是因為寫的時候沒有注意,所以寫完後,最好閱讀或者書寫一遍。另外有些網絡軟體也可以幫助查詢格律和重字:《 老街味道 通過網絡檢查詩詞格律要注意什麼?》。
4、重意
如李白的《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紅顏棄軒冕」與「迷花不事君」意義重複。道理和上面一樣,每一個字都要講究效率。
5、合掌
合掌是另一種特殊的意義重複,專門指上下聯的意義重複。
宋之問《初到黃梅》詩:「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紀昀《瀛奎律髓刊誤》評論說:「途中、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道理仍然和上面一樣:每一個字都要講究效率。
結語
以上是我暫時能想到的細節,我看過不少網上的文章,關于格律詩要注意的問題基本上都包括了,沒有寫入的要麼是重複,要麼是出律的問題,前言裡講過,看我的那三篇文章即可。
關於詩,通格律是一部,了解詩家語是一步:老街詩詞閒話72-寫出好詩一定要學會使用詩家語,避免這些忌諱是一步,理論都知道了還要加以練習。
匆忙之間,未免疏漏,還請詩友們指正。
@老街味道
2018-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