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大家在網上看到的都是關於死記硬背有哪些缺點,比如死記硬背效率低、沒有興趣、容易遺忘等,但是死記硬背也有它的好處。
死記硬背也被成為機械記憶,就是傳統的將記憶內容反覆抄寫、背誦達到記憶的過程。除了機械記憶以外,我們人還具有圖形記憶、情感記憶、動作記憶等,但是簡單一點理解,我們人只有機械記憶,不過是圖像、情感或者動作的機械記憶,這麼理解雖然有些片面,那是也能讓我們更好理解各種記憶之間的關聯。
那死記硬背究竟有哪些好處呢?在古代私塾中很多學童都會搖頭晃腦地來讀書,其實就是鍛鍊他們機械記憶的能力,我們年齡越小的孩子鍛鍊機械記憶的好處就越多,因為年齡小的同學本身記性就好,如果通過大量背誦訓練的話,他的記憶力會得到更大程度的開發。
訓練機械記憶的過程,我覺得就像健身運動員在訓練肌肉一樣,越練你的記憶就會越好,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機械記憶能力在不斷衰退,可能你再訓練機械記憶效果就沒那麼明顯了,所以在這裡建議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沒上小學)通過大量不求甚解的背誦來提高自己的記憶力。
機械記憶作為我們最原始的記憶能力,一旦你的機械記憶能力提升上來以後,再掌握一些高效的記憶方法,那真的是如虎添翼,才能發揮記憶法的真正威力。
但是上面講的這些還不是死記硬背最大的好處,死記硬背最大的好處而且是任何記憶法都無法達到的好處,是死記硬背的抽取速度特別快,通過死記硬背記住的信息,只要你沒有忘記,你可以達到秒回憶,基本不用動腦子就自動浮現出來。但是如果是通過記憶法記憶的信息,你可能需要回憶定位場景或者一些樁子,才能幫助我們把記住的信息回憶起來,所以用記憶法記憶信息抽取速度為慢一些。
有句話是這樣講的「理解是記憶之母,重複是記憶之父」,導致很多人,在記憶的過程中總是想先理解,理解不了就沒有辦法記憶,這種思維也是有局限性的。之前的文章分享過,理解和記憶是兩個相輔相成的過程,不能因為無法理解就不去記憶了。
而且記憶的難度要遠遠大於理解,所以我們可以在理解不了的情況下,通過使用記憶法先記住再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你能把材料記住了,相信裡面的含義你也能慢慢理解。
不過在使用記憶法的過程中,我們都是提倡先理解,不過能不能理解,再使用記憶法,記憶完成後通過反覆複習加深理解和記憶,這才是最高效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