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時 一起來讀書(一) | 關於「成人鷹架」的思考

2021-02-18 泰州市九龍鎮中心幼兒園

在「春暖花開時 一起來讀書」活動中,就《學前教育中的主動學習精要——認識高瞻課程模式(第2版)》教師們學習著、討論著,讓我們看看他們各自的心聲和感悟吧!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想分享的關鍵詞是「成人鷹架」。「第二章:什麼是高瞻學前教育課程模式?」中主動式參與學習有材料、操作、選擇、幼兒的語言和邏輯思維以成人鷹架。書中對成人鷹架的解釋為鷹架意味著成人支持和適當拓展幼兒當前的思維和理解水平。通過這種方式,成人幫助幼兒獲得知識,發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技能。

鷹架,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建築腳手架,鷹架理論指學生在學習一項新的概念或技巧時,透過提供足夠的支援來提及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顯然,這種教學思想是來源於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最鄰近發展區」理論。維果斯基認為,在兒童智力活動中,對於所要解決的問題和原有能力之間可能存在差異,通過教學,兒童在教師幫助下可以消除這種差異,這個差異就是「最鄰近發展區」。換句話說,最鄰近發展區定義為,兒童獨立解決問題時的實際發展水平(第一個發展水平)和教師指導下解決問題時的潛在發展水平(第二個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可見兒童的第一個發展水平與第二個發展水平之間的狀態是由教學決定的,即教學可以創造最鄰近發展區。因此教學絕不應消極地適應兒童智力發展的已有水平,而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不停頓地把兒童的智力從一個水平引導到另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鷹架教學是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的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法。該教學法是指一步一步地為學生的學習提供適當的、小步調的線索或提示(支架),讓學生通過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攀升,逐漸發現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學習者。

分享一個工作中的案例:在一次區域活動中,有一個小朋友在玩拼圖,他隨便拿了一塊,對著外形找到了對應的格子將拼圖放進去,接著又隨便拿了第二塊···直到拼完。接著他把拼好的拼圖送走了,又拿了新的拼圖。這次他先拿了一塊,對著拼圖上面的圖案找到了對應的位置,又拿了一塊圖案可能可以拼在一起的一塊拼了上去···直到拼完。我此時我看他又換了第三張拼圖,依然準備用第一種方法拼,我就和他分享了先拼角和邊,再按照圖案和形狀進行補充。他自行嘗試了我的方法後對我說:老師,我覺得你的方法能更快拼完拼圖!我覺得以後工作中我依然會先讓幼兒獨立探索,然後在最後時讓大家分享自己的活動並讓別的幼兒提出自己的意見,最後如果我覺得有別的方法我也會和大家分享。

還有就是對自己經歷的思考:小時候學習騎自行車,這件事我是自己獨立學會的,比較困難的地方就在於如何把握好平衡感。現在回想起來學習過程中有利的因素就是自己嘗試的過程是很深刻的,如果把握了某一刻的靈感就水到渠成的學會了,不利的因素就是自己學騎自行車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不慎摔倒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甚至會對騎自行車產生一定的心理陰影。但是如果有成人在旁邊,他可能為了不會讓你摔倒而在旁邊扶著你,偶然的鬆手反而會突然失去安全感而影響到騎自行車。我相信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很少有人不跌到就能學會的,此時如果有軟性的地面和成人在旁邊觀察,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受傷,就算摔倒後腳卡在自行車裡也會第一時間獲得成人的幫助。而自己學會騎車也能培養為了成功而堅持的品質,甚至在成功後獲得到喜悅和自豪也要遠遠多於有成人在旁指導。當然,有時候指導也是很重要的,比如開汽車,必須要人教我剎車和油門應該在什麼情況下踩,因為這件事的危險性太高。選擇一種優秀的課程模式就好比讓幼兒自主嘗試著學,教師在必要的時候提供支持,並且嘗試學習的內容能符合這個年齡階段甚至是單獨個體的幼兒。

通過「鷹架」的引導,積極的師幼互動和評價,幫助教師進一步提高針對某一核心經驗支持幼兒發展的策略。高瞻課程中,教師在師幼互動中更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尊重幼兒作為一個主動學習者的選擇的權利。幫助教師建立支持性學習氛圍,教師和幼兒分享控制,建立真實真誠的關係,教師在幼兒進行學習的同時也在主動學習。

相關焦點

  • 【網絡讀書五】再讀《鷹架兒童的學習》
    記得剛開始遊戲時,老師提供了剪雪花的示意圖。樂樂堅決地想要挑戰最難的雪花,一開始他能夠跟著步驟圖折出剪雪花前的五折角,但是在繪製花紋時犯了難。老師採用直接示範的方法,並且在鏤空、曲折剪等精細技巧時也提供幫助。樂樂見證了美麗的雪花誕生,被深深吸引,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玩剪紙。慢慢地,樂樂能夠完全自己剪出漂亮的花樣;再接著,樂樂能夠自己設計花紋,展示鏤空的美感。
  • 鷹架教學
    今天有幸聆聽崔麗霞教授關於《閱讀策略與閱讀策略教學》講座,學到一個新名詞:鷹架教學。
  • 第3講:批判性思維的鷹架教學
    當學生在學習中接觸到新課程中的信息、想法、事實和意見時,就可以使用教師準備的題庫來自問自答,或小組工作,這樣一方面加深了對新知識的掌握,一方面也加強和鍛鍊了批判性思維。3)5 W, 1 H 。這就是常用的六個問題:誰,什麼,在哪裡,何時,為什麼,如何?這六個問題(或問題詞幹)為批判性思考提供了極好的基礎。
  • 支援鷹架作用的教學策略— Part B
    這時候老師就要用到不同的鷹架技巧了。為了幫助學生更清楚自己如何被評分,如何讓自己表現更好,給學生一份老師的評分標準會讓學生更清楚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單項或整體的表現。不管是口語任務,還是寫作任務,從一開始就告訴學生評分標準裡的不同級別是如何被界定的,老師從哪個角度進行評分,學生必須考慮到什麼因素與方向.這樣學生就很容易下手準備了。(例子!)
  • 關於「融會貫通」一詞的思考
    關於「融會貫通」一詞的思考作者/裴永河融會貫通是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個詞語,出自《朱子全書·學三》,「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記得今年10月份搞的漢字聽寫大賽,主持人讓默寫《水滸傳》當中黑旋風的真實名字時,參賽選手無一人默寫出來。我認為「融」的涵義更多的是要對學生進行通識教育,廣泛的涉獵知識,具有人文情懷、完美人格、跨學科能力,只有這樣,我們培養的學生才能行穩致遠。其次,學生要注重把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唯有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學生學習積極性才會大大提升。
  • 活動預告│孩子需要「鷹架」——維果斯基導讀
    【 點擊上方藍字 浙江圖書館 關注我們 │ 給生活加點料 】孩子需要「鷹架」——維果斯基導讀
  • 以混齡的方式鷹架兒童學習——維果斯基理論支持混齡互動.
    1234園長培訓班上,一位來自廣東的園長提出關於混齡班教學到底好不好的疑問。近日,小編正好翻閱《鷹架兒童的學習——維果斯基與幼兒教育》這本書,在「維果斯基理論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這一章節中,也談到了這個問題。現小編將其中重要觀點摘錄於此,期待引發更多幼教工作者的思考、共鳴與實踐。
  • 【知味書會】鷹架幼兒的學習——圖式理論與幼兒教育
    讀到一本好書,便是一種美好的遇見,它會啟迪思維、點亮思想、豐盈內心,《讀懂幼兒的思維》就是這樣一本值得所有幼兒教師和幼兒父母共讀的好書,它帶給我許多思考和啟示,以下三點與大家共勉:幼兒是有能力的學習者,學會以幼兒為師。
  • 鷹架兒童的學習——「高瞻課程」分享研討會(二)
    延續上周的 HighScope 課程分享,本周我們進行了HighScope 課程分享第二期,探討《主動鷹架,以幼兒為中心的小組活動》,由小編周池帶領著大家共同了解「鷹架」的意義以及在區域課程中小組活動的實施與開展。
  • 解惑丨讀書時應該進行怎樣的思考
    也就是為研究問題、做學問而讀書。我所說的讀書思考,主要是講為學習、為研究而讀書時的思考。為學習、為研究,肯定要讀書。尤其是為了研究還必須讀很多書。張培剛先生在哈佛大學寫博士論文,9個月時間翻閱了200多部專著,涉及180位學者,最終論文得了威爾斯獎。為學習或研究需要很認真讀書,為了說明或檢驗讀書認真,有的還要求整段整篇地背下來,有的還寫讀書筆記或體會。
  • 骨幹教師也需「鷹架」
    基於這種現狀,我們通過搭建鷹架為骨幹教師培養創設關鍵事件、幫助骨幹教師走近關鍵人物,為不同發展方向的骨幹教師提供不同發展空間與成長路徑,滿足骨幹教師在專業發展道路上的自身需要。鷹架理論,又名支架式教學,指學生在學習一項新的概念或技巧時,通過提供足夠的支援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在實際工作中,骨幹教師的專業發展也需要藉助鷹架。
  • 支援鷹架作用的教學策略— Part A
    所謂的鷹架(Scaffolding)作用,主要是針對比較弱的學生或比較難的概念做輔助或補充,學生透過老師搭建鷹架的輔助才能了解、完成任務。老師說慢一點、拿圖表、照片、身體語言、重複幾次說明、Paraphrase、讓同語言的學生用母語解釋一遍.這些都是常見的基本鷹架技巧。請老師們回去2017-01-06的分享,在那一篇有關於鷹架作用詳細的解釋。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談一下,有哪些鷹架教學策略可以幫助學生做到呢?這個技巧並不需要學生用語言,但需要每個學生的聽力和理解能力。
  • 挫折教育:比起提高「挫折容忍度」,更重要的是「鷹架式學習」
    人都是在一邊被打擊一邊成長的,孩子的抗打擊能力越強,孩子就越有自信心,也會更有勇氣去面對人生的每一關。了解「挫折容忍度」,讓孩子更有力量的面對挫折所謂挫折容忍度,就是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進一步達到預防的效果。比如挫折容忍度高的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會思考可能失敗的原因及嘗試推理是否可避免及預防。
  • 受梅姬颱風影響 臺中金沙百貨巨型鷹架從天降落
    正在整修的李方艾美酒店,今日下午所搭建的鷹架不敵梅姬帶來的強風,頂層的鷹架被吹落,壓到數輛汽車,並造成2人受傷。鷹架散落一地,壓到數輛汽車,並造成2人受傷。梅姬颱風來勢洶洶,風勢強大造成臺中市中區民族路前金沙百貨頂樓大型鷹架被強風吹落倒塌,整個驚險畫面被PO至臉書《爆料公社》,網友直擊一邊用手機錄影一邊尖叫,他並留言「麻煩臺中警察和救護車趕快到臺中火車站的金沙百貨救援拜託」,鷹架倒塌有一部自小客遭壓住,並傳出有人受傷,路旁民眾見狀趕緊報案,直呼:真的好驚嚇!
  • 《思考快與慢》讀書筆記一
    ‍640/1000#拆解今天繼續讀書學習打卡,很有收穫,現分享與你。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書時究竟該如何做筆記
    現在就來看看書中關於讀書筆記的2個製作方法和筆記應用的方法:1、一元化筆記本選一個好看賞心悅目的筆記本,經常性的帶在身邊,每當讀書時,都可以把自己的靈感記在其中;在看電視劇或是電影的時候一本書中真正有用的東西基本上只佔到30%,如果你抱著一字不拉的態度,那麼多半你看到的都是廢話。讀書方法要發生改變,要主動尋找書中最能打動自己的部分,而不是通讀,通讀再多書,如果沒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真的不會得到任何提升。
  • 《如何閱讀一本書》 | 該怎樣讀書和思考?
    或者,一直想讀書,卻不知道什麼書適合自己?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那麼,或許《如何閱讀一本書》可以幫到你。作者:[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爾斯·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初版於 1940 年,1972 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
  • 挫折教育:比提高「挫折容忍度」更重要的是「鷹架式學習」
    所以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往往比孩子更擔心。擔心孩子沒有足夠的力量應對挫折,擔心孩子失敗後可能無法康復。我們都知道,沒有挫折,每個孩子的生活都不會一帆風順。因此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比不必要的憂慮更為重要。在我的家人面臨挫折之前,我總是害怕我的手腳。當他做某事有困難時,他會很慌張。
  • 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家長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怎麼辦?有些家長會採取說教式的方法,也有的家長會另闢蹊徑。 案例分析 寶爸小王帶兒子去逛商場時,總會發現一個問題,孩子每次路過商場的玩具店時,總要用各種方法讓家長買下玩具。
  • 鷹架作用 Scaffolding
    Scaffolding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教室中,當學生沒有辦法突破或學習時,老師1.適時給予基本的指導。2.必要時簡化一些步驟、示範一個畫面、樣本、流程 、動作3.給一點指示,問一個問題。很多人會把鷹架作用和差異化教學混為一談, 其實兩者本質是不同的。 Scaffolding 是將一個很大的任務變小一點,老師提供一個方法、結構、支援,讓學生可以達到每一小步。當串聯每一小步,最後還是走了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