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讓潮汕人集體沸騰的電影終於上映,背後的潮汕故事你知道多少?

2020-12-20 騰訊網

  (本文除預告片外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上個月的一天,很多人的朋友圈

  突然都被一部潮汕電影刷屏了

  這部《爸,我一定行的》

  (潮汕話「爸,我硬虎直個」)

  已經於8月24日正式上映。

  先來看下預告片。

  溫情版▼

  搞笑版▼

  青春期的惹是生非,

  不甘平凡卻一事無成,

  老父的訓斥與叮嚀,

  街坊四鄰的七嘴八舌,

  繁華的大城市和古樸的家鄉,

  還有功夫茶、英歌舞等潮汕印記

  ……

  如果你是潮汕人,

  總有一些片段會讓你感到「扎心」

  這部電影目前正在上映,

  在銀幕之外,還有很多事情值得你了解~

  不論你已經觀影,或是尚未走進電影院,

  知道這些都有助於你

  更好地理解電影、理解潮汕。

  1

  很多人以為這是一部校園青春片,其實不是的。這是一部關於青年奮鬥和父子親情的電影,講述了一對潮汕父子的衝突和羈絆,從誤解對立到互相支持和解,以及兒子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成熟的故事。故事很平淡,甚至有些俗套,但也足夠真實。

  此外,影片還對潮汕文化多有展現,包括習俗(如功夫茶、英歌舞)、場景(村裡的伯公廟、「下山虎」老厝等)、美食(如牛肉火鍋、腸粉)等等,帶有濃濃的鄉土氣息。潮汕在電影裡不只是背景板,每一個潮汕符號,都是支撐起影片脈絡不可或缺的部分。

  影片深層次的精神內核在於,揭示了潮汕年輕人的人生之問:是循規蹈矩,走父輩選好的路,還是追求自我,走自己想走的路?是留在家鄉的溫室裡,平平淡淡過一生,還是不畏艱險,外出打拼,為未來搏上一搏?這兩個問題,很多人仍在尋找答案。

  如果你是潮汕人,不論你來自城市還是鄉村,不論你在家鄉長大還是在外地長大,不論出身於怎樣的家庭,相信這部影片的情節、場景、人物,有很多地方會讓你感慨「我也遇過這種事」,「我家也是這個樣子」。

  2

  關於取景,影片中大部分場景發生在潮汕鄉村。為了找到讓大多數潮汕人都找得到共鳴,劇組在潮州、汕頭、揭陽、汕尾跑了很多個村子,最後選定的取景地,在汕頭潮陽區、潮南區的金灶、關埠、和平、峽山,包括東溪村、花園村、宮山村、柳崗村、玉蒲村等。

  聯排的下山虎老厝、村口的伯公廟、溪邊的老榕樹、市井氣息十足的街市、還有過節時的煙火、英歌舞隊伍等等。這些村莊和場景組合起來,就成了影片中典型的潮汕村莊以及鄉村生活。

  影片中除了鄉村,另一個重要場景就是校園,這是在汕頭潮陽區潮師高級中學取景的,校服則來自潮陽區黃圖盛中學。

  3

  影片中人物的表演相當出彩。據介紹,全片有超過2000名潮汕人參演,幾乎所有角色,都是在普通潮汕人中「海選」出來的,他們都是第一次面對電影鏡頭。但他們的表現並沒有拖後腿,鄉裡的「刺流仔」、大媽、紡織廠的小妹,每一個都非常逼真,讓人倍感親切。

  影片的「跑龍套」裡面,還有幾位家喻戶曉的潮汕老戲骨來客串。他們雖然大多已不再年輕,甚至不再是潮汕人記憶中的模樣,但仍然奉獻出「老戲骨」水準的表演,成為整部片的演技擔當!

  這個愛說閒話的大叔是「水雞兄」李樹浩,今年已68歲。▼

  時光飛逝,他帶給我們笑聲的這些角色,一眨眼已經過去快20年了。

  《夏雨來》裡的龜蛇龍▼

  《七十二家房客》裡的橄欖福▼

  喜劇演員蘇細珍,飾演「刺流仔」的母親,是一個吵架從不輸人的中年婦女。▼

  蘇細珍仍活躍在熒幕前,情景喜劇《厝邊頭尾》裡,蘇細珍飾演鳳姐。▼

  一口潮普的老校長是林錦標演的,他已經80歲了。▼

  很多人可能對他沒什麼印象,其實家喻戶曉的小品《個銀兩粒》裡配角就是他。▼

  但他的搭檔,主角「個銀兩粒」的扮演者林俊龍,已於去年因尿毒症去世,享年54歲。▼

  只有一句臺詞的潮劇名家方展榮,也已經70高齡,但聲音依舊洪亮。▼

  他在潮劇舞臺上演過許多膾炙人口的角色。比如《柴房會》的丑角李老三▼

  除了幾位老戲骨之外,片中最出彩的還有主角之一的老父,他精彩的表演讓人很難想到他竟是一位素人演員。

  老父的演員名字叫鄭鵬生,是劇組發動所有親戚朋友「海選」來的。他本來在潮陽做豬肉丸和麻葉,靠小生意撐起家庭,與電影裡的人設很像。經過一段時間在劇組的觀察和學習,他達到了專業演員的水平,貢獻了最深沉最感人的一個角色。不論是教訓兒子的怒火、語重心長的叮囑、還是為兒子前途的操心,都完美詮釋了一位樸實隱忍的潮汕老父,相信很多人都能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父親的影子。

  4

  這部電影的主創都是潮汕籍的年輕人。導演藍鴻春,汕頭潮陽人,2009年從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在鳳凰衛視從事過6年的編導工作,一直想要製作一部潮汕題材的電影。

  藍鴻春▼

  2012年曾有一部潮汕話電影《鮀·戀》在省內高校和網上大火,上線首日即突破20萬點擊量。藍鴻春就是《鮀·戀》的監製。而真正把拍攝一部院線電影的想法提上日程,則是在藍鴻春與鄭潤奇相識之後了。

  鄭潤奇(369)▼

  鄭潤奇,汕頭潮陽人,他是本片的編劇和主演,自己演自己,他有個綽號叫369,於是主角也叫369。之所以他的綽號叫369,是因為他自小就是潮汕笑星趙曙光的粉絲,而趙曙光除了飾演著名的夏雨來,另一個知名角色就是潮汕版《七十二家房客》裡的警察369。

  趙曙光飾演的369▼

  鄭潤奇嘗試了很多職業之後,也走進了表演行業。他的本業與電影裡一樣,是一個拍潮汕話搞笑視頻的網紅。他也一直有拍攝潮汕題材電影的想法。

  藍鴻春和鄭潤奇,兩人都懷著對潮汕本土文化的創作熱情,相識之後一拍即合,說幹就幹,拍出了這部片。

  電影的主題曲《老父你食未》是樂隊「玩具船長」的作品,玩具船長目前被公認為潮汕最好的樂隊,主要成員來自汕頭南澳島。當藍鴻春和鄭潤奇找到他,表示希望他為電影創作主題曲時,他卻說:「早就寫好了。」

  李奕瀚▼

  原來,此前李奕瀚曾創作了一首名為《老父你食未》的潮語歌曲,歌詞是汕頭濠江區旅遊局局長楊育挺紀念去世的父親寫下的,由樂隊成員黃澤森演唱,講述的正是兒子對爸爸的感激、歉疚和愛意。藍鴻春聽了當即表示,「那首歌簡直是為電影量身定做!」於是就有了這首感人至深的電影主題曲。

  《老父你食未》的MV▼

  另外,電影的配樂由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吳澤華創作。吳澤華也是汕頭南澳島人,在汕頭一中讀書時就獲得省級、市級的多個音樂獎項。

  吳澤華▼

  老一輩潮汕藝人已漸漸老去,他們接過了潮汕文化的接力棒。

  5

  最後再來欣賞一組潮汕鄉村題材的插畫,都是根據影片中的場景創作的。

  放煙花▼

  潮汕鄉裡辦喜事「食桌」▼

  鄉裡的年輕人練英歌▼

  畫這組插畫的,是汕頭大學的畢業生,陳健業,他是中山人。在汕頭讀書的日子,他就特別著迷於潮汕的民俗文化,畫了很多潮汕的風物,後來越畫越投入,成了潮汕文化的鐵粉。聽潮語歌,吃潮汕菜,成了他的日常。

  他也是最早看過潮汕電影《爸,我一定行的》一批觀眾,看完後他花了兩個月時間,把這個故事畫成了插畫。

  街邊腸粉粿條攤檔,潮汕正宗的民間美味就藏在這些地方▼

  上課打瞌睡▼

  和喜歡的人踏馬路▼

  潮汕鄉間閒適的日常▼

  村裡的問題少年▼

  父親送孩子去坐遠行的大巴▼

  大城市裡的潮汕牛肉店▼

  在大城市彷徨的孩子,在老家守候的父親▼

  細膩的筆觸,豐富的細節,每一幅畫,我們都能看到作畫者對潮汕鄉土的體察和情意。

  說了這麼多,是否喚起你對故鄉的些許回憶?

  來源:廣州日報綜合,部分內容來自萬二之首微信公眾號、南方日報(記者餘丹)、羊城晚報(記者趙映光)、廣東最生活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

相關焦點

  • 這部潮汕話電影終於上映!有贊有爭議,你怎麼看?
    就在這幾天,很多人的朋友圈突然都被一部潮汕電影刷屏了這部《爸,我一定行的》(潮汕話「爸,我硬虎直個」)已於8月24日正式上映先來看下預告片溫情版▼搞笑版▼青春期的惹是生非
  • 預售開啟《老爺保號》1月15日催淚上映!燃兩代潮汕魂!
    老爺保號預售現已開啟1月15日膠己人一起看電影由高峰、小泡聯合導演,蔡樂、洪一可領銜主演的潮汕方言電影《老爺保號》將於1月15日在廣東省影院上映,現貓眼、淘票票平臺已開啟預售。全潮汕人演出陣容潮汕星級演員&流量明星助陣2021首部潮汕「非遺文化」院線電影叛逆不羈的潮汕青年陳偉豪(蔡樂飾)和好友們打算用音樂闖出自己的天地。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親情、友情和愛情都隨著理想遠去,陳偉豪更因母親的離世跌落人生冰點。
  • 學會這些潮汕俗語,你才知道潮汕人是在誇你還是在罵你!
    Talk潮汕-讓全世界認識大潮汕講述潮汕故事,弘揚潮汕文化。作為一個被潮汕水土養育長大的女孩,對於母語潮汕話有一種獨特的感情,潮汕話抑揚頓挫,說起來有一種朗朗上口的文言文氣息。久則久之,「庵埠老爺大細目」就作為一句俗語在潮汕一帶流傳開了。「大細目」形容人偏心,處事不公。
  • 潮汕粿品居然已經有五百年歷史,種類繁多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故事
    大家好,我是鄉裡人講故事,今天來講一下潮汕地區的特產——粿,作為民間食物,「粿」卻不是一種,而是一類,其歷史已有五百年之久。其背後隱藏著的故事,你知道嗎?潮汕的民俗文化與閩南、臺灣等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於是粿類食物在這些地方的鄉下也都很普及。
  • 潮汕腸粉,不可不嘗的潮汕美味,對它你又了解多少呢?
    說到汕頭很多人立馬就會想到吃,畢竟食在廣州,味在潮汕,每天就會有很多人,不遠萬裡奔赴到汕頭去品味那新鮮打撈上來的海鮮,經過千錘百鍊製作出來的牛肉丸,還有那個一代代傳承下來用古法製作出來的滷鵝等,到了汕頭你就會發現,吃是一件根本停不下來的事情。也可以說汕頭是一座有故事的美食城市,在這裡不僅能欣賞到美如詩畫的濱海風光,還嘗到原滋原味放入潮菜還能品嘗到花樣百出的特色小吃,讓你的整個味蕾都能得到滿足。
  • 為什麼潮汕的牛肉火鍋那麼好吃?沒有潮汕人的牛肉火鍋,是沒有靈魂的!
    你是否能吃到吊龍,雪花等等。 後來,當地的朋友又帶我們去白塔鎮吃了一次牛肉火鍋,吃完這頓我也終於明白他們配牛肉火鍋為什麼要喝蘋果醋了……太好吃了,人們吃到撐後就喝點蘋果醋消食,接著戰鬥。牛肉火鍋中肉一定是主角,吃牛肉的時候絕不會往裡放蔬菜,連續不停地吃肉,直到結束後才象徵性地吃一點菜,調和一下。
  • 院線電影《寶杯,別笑》在揭陽漁湖拍攝,潮汕熱團隊作為媒體進行...
    採訪視頻 最近一段時間,院線電影《寶杯別笑》在揭陽開拍的消息,可以說引起不少揭陽人的關注。 ▼
  • 潮汕的喬家大院!一起來聆聽潮汕民屋建築的故事
    來潮汕地區,雖說現在到片高樓林立,但是在一些古村落,很多潮人還延續著以前的建築風格,第一個是傳統,第二個是鄉愁,我們一起來聆聽其中的故事在潮汕地區有這樣一句諺語:「郭來郭來,大厝起好是我個」,>就是這樣一句順口溜,有這樣的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郭氏大樓郭來是潮汕地區一個名人,在以前主要是從事糖制業為主郭來賺到錢後,那個時候的潮汕人都有置業的想法,所以有錢的郭來便開始修建自己的郭氏大樓,為了讓自己名聲更加響亮
  • 潮汕食俗:正月初七吃的這鍋「亂燉」,是多少潮汕人懷念的味道!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春節長假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初七這一天,其實在古代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它不僅是個節日,更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日」。遠古傳說中,天地萬物都是我們的「大地之母」女媧娘娘創造出來的,這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
  • 帶你走進潮汕,領略潮汕風味——潮汕粿汁
    今天我跟大家介紹一下——潮汕的粿汁吧。對於粿汁,小編帶你們從歷史淵源來認識一下,60年代初,一名工人的薪資水平均在30元上下,也就是我們爺爺那一輩人,因此價格便宜的粿汁,在那時是很經濟的傳統小食之一。在那時,錢還是很值錢的呢,兩、三角錢就可以買豬雜,只要花上數角錢,父輩們就可飽餐一頓,實實在在地吃上一頓。在當時,街邊處處都可看到有人賣粿汁,吃粿汁的人也是十分多,粿汁已成為了人們一種日常。
  • 林培源:小鎮以內,潮汕以外
    採訪:雅婷、木村拓周作者:雅婷編輯:木村拓周在五條人以現象級的走紅稱霸了這個夏天關於「樂夏」的輿論場之後,潮汕終於有了除牛肉火鍋和馬化騰之外第三張城市名片了姐姐生了對雙胞胎,正好是快要上幼兒園的年紀,家裡很難安靜,林培源於是每天下午出門,背著書去附近的麥當勞或者肯德基坐著複習,他是裡面唯一一個坐著看書的人,「沒有人理解你在幹嘛,也不知道是我太敏感了,還是他們真的會想,這個人怎麼一天天在這裡無所事事的。」有時候他也去小區樓下剪頭髮,髮型師問他在哪上班,「我說我在做淘寶」。
  • 帶你走進潮汕,領略潮汕風味——潮汕鹹水粿
    主要原材料:大米、潮汕蘿蔔乾、白砂糖、食用油、白礬少許。現在跟著小編的步伐,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我們潮汕的鹹水粿的做法,跟隨視頻的實拍製作步驟,回味這道膠己人的特色小吃,見識一下潮汕的鹹水粿的成型之路吧。製作步驟:第一步:製作米漿。
  • 我是潮汕人,我的潮汕話「半鹹半甜」……
    我們這一代人,潮汕話說的真的越來越差了……#汕頭大學開設潮汕話課程#衝上熱搜,開設選修潮汕話課程,期末考試要表演方言情景劇。作為潮汕本土大學,讓外地學生通過方言形式更好地了解潮汕文化,值得提倡。潮汕年輕人向前飛奔,把傳統文化拋在了上個時代。
  • 你知道嗎,吃潮汕牛肉火鍋,要三起三落!
    人嘛,有錢後,就會很講究吃挑剔吃,更何況是經商逾百年的潮汕人。為了滿足口味刁鑽的潮汕人,潮汕菜對食材的要求非常苛刻,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連煮個牛肉火鍋,都要注重牛肉的本真味道,一定要新鮮,而且,還要刀工精細,做法精緻。
  • 這些被潮汕人惡搞的名稱,你知道多少?烏雞不是雞會是什麼?
    聲稱潮汕人的你,對家鄉的海魚能認識多少? 烏雞不是雞,是魚你知道嗎? 那哥不是人,是魚你知道嗎? 身為潮汕人也要被這些搞笑的名稱給笑個半死,對潮汕人民的腦洞大開真的是佩服到五體投地,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可以把文字運用到極致,各種千奇百怪的名稱不只僅僅只運用在海鮮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擁有一個別致的名稱,而我們今天不談別的,我們只談水裡遊的。
  • 你熟悉卻不一定了解的潮汕「神」!
    轉發本視頻弘揚潮汕文化烏魚等你撩你的家鄉有什麼特別的拜神習俗嗎?(趕緊來留言區和烏魚聊一聊吧!)烏魚的嘮叨在潮汕地區大街小巷上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廟宇,每逢初一十五,或者歲時節日都會到這些廟宇上去祭拜。例如:三山國王、天后娘娘,在家中供奉的神明還有「天公」、「灶公」、「公婆母」,總之有很多我們熟悉的信仰神,卻很多人不知道這些神背後的故事。很多人都說潮汕人很迷信,供奉那麼多神明有什麼用?但這個跟西方基督教徒供奉上帝不是一樣嗎?
  • 潮汕牛肉丸美名遠揚背後,竟隱藏骨肉相承的舌尖秘法
    開動你的味蕾搜索一下小手一滑,就有答案!這粒相貌不太揚的牛丸君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SO,愛管閒事的潮管家決定賣弄一番跟大家潮汕牛肉丸背後的那些事兒......能當桌球打的牛肉丸,人間只有潮汕有如果你吃過的「牛肉丸」帶粉,粘牙,沒肉味.....那你一定是吃了個「 假牛丸」!
  • 潮汕大型情景劇《母親的夢》首演
    在《母親的夢》的創作過程中,他也是如此傾注自己的心血:以一個潮汕姿娘(「姿娘」即女人)的一生經歷,展現汕頭這座城市的變化,展現潮汕女人的勤勞賢惠和對信念的堅守。10月20日晚,這部趙曙光歷時三年創作完成、由汕頭市演藝集團旗下的汕頭話劇團、汕頭市歌舞團和汕頭市雜技團三個演出團體首次合作的大型情景劇進行首次合成演出。
  • 潮汕美食中,丸子必須擁有姓名
    人人都知道「食在廣東」,大多數被人熟知的便是廣府美食、潮汕美食。「潮汕是中國美食的一個特別寶貴的孤島,如果一個中國人說他是美食家卻沒去過潮汕,那他不算是真正的美食家。」----《沸騰吧火鍋》《食神》是我對潮汕丸子的啟蒙,兩根大鐵棍不停捶打牛肉,將肉打成漿,製成的牛肉丸Q彈無比,落地能跳起。我與潮汕丸子的淵源要追溯到2014年,那年自己的火鍋店剛開,滿世界找食材供應的時候,潮汕肉丸幾乎是毫無爭議的第一個被確定。
  • 潮汕紅桃粿做法和竅門-潮汕小吃-潮汕小站
    潮汕紅桃粿簡介 潮汕紅桃粿,是潮汕地區傳統的小吃之一。其由糯米和麵粉為主材料,並且使用了桃果型的模具製作而成,固被稍為「紅桃粿」。由於桃果象徵長壽,所以紅桃粿也代表祈福祈壽的願望。同時在時年八節的時候,也會被做為祭拜先祖的祭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