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子曰:默而識(zhì)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鸚鵡學舌】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知識,勤奮好學而不厭煩,教誨育人而不倦怠,除此之外,對我來說,還有什麼遺憾呢?「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一句話可謂是人盡皆知,其實《論語》中,還有一處出現過「誨人不倦」。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論語.述而》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下)
就這三條「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最重要的是第一條默而識之。「默者寂也,識者明記也」,默是寂默,寂是講到心,心「寂然不動」,這是默的意思,心他不動,不動就是定,能夠有定,他就有智慧,心清淨自然產生智慧,所以「寂然不動,而又明記不忘」。這個智慧第一個體現,他能記得住,他不忘,為什麼?因為他心專、定,念頭不生,心地清淨,過一遍就記住,永不忘記了。
-
古代國學精粹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可以說,這是我國婦孺皆知的勸學警句,是國學精粹之一。中華文明綿綿幾千年,無數的國學精粹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古老的歷史長河中,時刻激勵著人們奮發圖強、奮勇向前。子曰:「默而識(zhì)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這句話是孔子所說的。大致意思是告知人們處處留心皆學問,要把所見、所聞、所學都默默記於心間,千萬不要嫌學到的知識過多而產生厭學情緒,要有永不知足的精神。而對於教授他人學習而言,則一定要耐心,不要厭倦。而後孔子說:我自己卻又做到了哪一樣呢?這就是聖人不同於常人之處,學問愈深,愈加謙虛。
-
論語簡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7-02)
這一章是講求學、修道的方法,講了三條:默而識zhì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默而識之】識當記來講,把所學的道理默記於心中。默而識之很重要,如果記都記不住,怎麼可以用得上?平時可以通過背誦把道理記在心中,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立刻想到辦法,從而解決問題。
-
我讀《論語》14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原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孔子:默記於心,學習而不滿足,教育別人而不知疲倦,我還有其他什麼呢!教育「默而識之」是在談學習方法:默記於心是基本學習方法,數千年後的今天依然如此,絕非你捧著書讀一次就可以過關,一定有誦有讀,有理解,有記憶;「學而不厭
-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簡單的八個字我們能學到什麼?
孔子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毛主席說:「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現在的教育學課堂上,老師也常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是重要的教育思想。」
-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鄭中立博士的無悔人生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鄭博士真正做到了。1978年,鄭博士在山東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又被選為全國五十分之一的CGP美國留學項目,被美國耶魯大學錄取。
-
陳德銘:中國將遵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古訓堅持開放
會上,中國商務部原部長、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陳德銘表示,中國將牢記「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古訓,繼續堅持開展跨國科技交流,與東協各國攜手並進。今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有人問我,為什麼中國還要在科技創新的領域進行國際的合作,特別是還要和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進行科技交流。」陳德銘在發言中說道。
-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的漢語教師志願者日記
如今,即使月餘不曾見面,學習也應滴水穿石、努力向上,這正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李零: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不學無術,何以為師?
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不學無術,何以為師?學者本色在於學:熱愛學習,善於學習。不是一時半會兒,而是一輩子,永遠在學,永遠在問,永遠在做學問。當學生是學,當老師還是學。張先生正是這樣的學者,他是我們大家的好老師。
-
誨人不倦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誨人不倦,誨:教導;誘導;倦:厭煩。指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出自: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近義詞有:諄諄教導、不厭其煩、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是褒義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
山東省曲阜市實驗小學: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2010年,學校校訓在傳承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更好地將儒家思想融入師生的成長過程,內容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見於《論語·述而》,意為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別人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學而不厭是誨人不倦的前提、基礎和條件。只有永不滿足的人,才知道學無止境,才能做到學而不厭。「學而不厭」與「誨人不倦」體現學與教之間的互動關係,即教學相長。
-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恩師楊華中教授印象-清華大學新聞網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恩師楊華中教授印象●電子工程系 殷秀梅 入選理由:他是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十幾年勤懇探索,回顧間已是碩果纍纍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桃李芬芳,其樂亦融融;不計辛勤一硯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殘,種花容易樹人難;幽谷飛香不一般,詩滿人間,畫滿人間,英才濟濟笑開顏。 楊華中 男,1967年7月13日出生於四川資陽,1998年8月晉升為教授,目前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工作。
-
李零 | 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不學無術,何以為師?
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不學無術,何以為師?學者本色在於學:熱愛學習,善於學習。不是一時半會兒,而是一輩子,永遠在學,永遠在問,永遠在做學問。當學生是學,當老師還是學。張先生正是這樣的學者,他是我們大家的好老師。《大刀闊斧繡花針》是李零的一部精煉而且精彩的自選集,較為全面地展示了他研究和思考的各個面向。
-
我的母校曲阜師範大學,「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是我們學校的校訓,在曲師大的四年,我感覺自己的人生沒有虛度。 她說,畢業於這所孔子家鄉大學,「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校訓精神深深影響著她的教育理念。
-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丨20餘位濟寧優秀園長及骨幹教師來到樂學樂園...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11月2日,樂學樂園第十五期精英教師培訓班迎來了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優秀園長和骨幹教師共20餘位學員。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批學員中有部分老師正是「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濟寧地區研究會的研究員。
-
【 一鬨而散 】、【 誨人不倦 】怎麼讀?
【出自】:《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示例】:聖人說:「~」,你又來問我,我豈有不說的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八回【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出 處《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例 句1. 他一生勤勤懇懇,~,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棟梁之才。
-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精品推薦)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朱子集註:識,記也。默識,謂不言而存諸心也。一說:識,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說近是。何有於我,言何者能有於我也。謙其學而不厭,以為己所不能,則是自謂厭於學矣。謙其誨人不倦,以為己所不能,則是自謂倦於誨矣。既言厭學,又言倦誨,則是聖人不以勉進後學為心,而無憂世之念也。下章卻便說「學之不講,是吾憂也」,語意翻覆,何其如此之速耶?夫子屢曾自言「好古敏以求之者」,「不如丘之好學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吾無隱乎爾」,若此類者,皆以學與誨為己任,未嘗謙而不居也。
-
江西贛州中學2020年22位優秀教師風採展,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師德感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愛護學生,無私無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