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發的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引起了很多朋友的討論。有人在評論裡發表觀點,有人直接在微信後臺提問,總共有數百條討論。看來情緒的問題確實困擾了很多人。看本文之前,你最好先看看下面兩篇文章:
情緒觸發點
鬼腳七:情緒是一條河
這裡選幾條典型的問題,繼續談談我對於情緒的觀點。
1 分析得不錯,但是情緒的控制是否是一直的忍氣吞聲,一直的謙讓呢?這多麼窩囊啊!
相信每個人都有類似經歷,遇到事情,周圍有人勸你:忍一忍就好了。以前還有人把「忍」字寫成大字掛在牆上,用來提醒自己不要輕易發怒。
其實情緒是忍不住的,總要有個宣洩口。你忍了老闆和同事,回家就會很鬱悶,然後對家人發脾氣。當你忍了一次兩次,等到第三次,或許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你會對他瞬間爆發:老子忍你很久了!
我講的不是控制情緒,而是看見情緒。從外表看,看見情緒達到了控制情緒的效果,但如果你是以控制情緒為目的,不會去看,而會採用最直接方法:「忍」。如果你一直忍,你當然會覺得很窩囊。
再說窩囊,你覺得窩囊,本身也是一種情緒。這時你要做的只是看見你的感覺,不用評價它好還是不好,「覺得窩囊」本身也沒有好還是不好。你可以像看另外一個人的感覺一樣看待自己。
2、說得頭頭是道,但如果一個人沒有情緒,還是人麼?
很有意思的問題,你看看這個問題產生的過程:我說看見情緒,你頭腦會演化成控制情緒,再演化成沒有情緒,然後提出問題:沒有情緒還是人麼?
這就是頭腦的演化作用,如果你不看見,你將陷入頭腦編制的陷阱中。情緒的產生和這個過程是一樣的:
當有人指責你:「你為什麼一直都這麼自私?」
你聽到這句話,頭腦開始演化:我以前對你那麼好,你居然說我自私?!我幫你那麼多忙,你從來沒有說聲感謝,居然說我自私!你還有良心麼?你總是習慣指責別人,從來不反省自己!你以前就指責過我,我每次都忍你,你今天居然又說我這麼自私!
看到了麼?這就是頭腦的演化機制。其實只是一句話,然後頭腦開始演化,在這種演化下,你不生氣才怪!
接著回答你的問題:一個人沒有情緒還是人麼?
我從沒有說我要消除情緒,我提倡的是看見情緒,不要成為情緒的奴隸。有情緒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成為情緒的奴隸,被情緒控制。
再來看看這個問題本身。其實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只是頭腦自動演化出來的問題,沒有人需要這個答案,只有頭腦需要這個答案。因為你不可能沒有情緒,這個假設本來就不成立。就算是聖人,也會有情緒,也會發怒。看看《約翰福音》中的摘選:
耶穌到了聖殿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現象,看到有賣牛羊鴿子的,兌換銀子的,耶穌非常地生氣和憤怒。耶穌是仁慈的,充滿愛心的,是溫柔的,可是這裡耶穌卻生氣了,憤怒了,他可能氣的眼睛都紅了。
其實不需要去管這些邏輯,頭腦最喜歡分辨邏輯,但情緒沒有邏輯,生命也沒有邏輯,只有頭腦有邏輯。對於看見情緒的方法,本身不需要講邏輯,只需要去體驗。
3、憤怒情緒需要看見,開心也是一種情緒,需要看見不?如果開心的情緒也被看見,這種情緒就會減弱,豈不是沒有那麼開心了?由此可見,「看見」也是雙刃劍!
我提倡的看見,不是鬼腳七自己發明的,是修行中的法門:覺察。可以覺察所有事情,不只是憤怒的情緒。一切情緒,一切行為都可以去覺察。一旦你開始覺察,你會回到當下。
開心是一種情緒,興奮是一種情緒,一旦開始覺察,確實會讓這種情緒減弱。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的,也正是這樣的本性,造成了很多痛苦。如果你執著於讓自己更開心,你一定會排斥那些讓你不開心的,一旦遇到那些妨礙你開心的事情,你就會不開心。
如果你真的能覺察,覺察每個細節,你會發現,有一種喜悅會產生。那種喜悅沒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沒有邏輯,也不需要邏輯。你看見某片葉子就會開心,你看見某個小孩也會開心,你看看天空也會覺得開心。
這種喜悅不同於普通的開心,你會覺得內心滿滿的,就像愛上某個人。你慢慢體會一下。
4 說得這麼神奇,只是如何才能「看見」情緒?
看見很簡單。正是因為太簡單,很多人都不會。人的頭腦習慣於複雜,習慣於演化,習慣於找規律,習慣於控制。所謂的看見,就是知道,一直知道。你知道你在憤怒,你知道你在傷心,你知道你在說謊。簡單吧?就是這麼簡單,簡單到像沒有描述一樣,只是把看見換了一個詞:知道。這就是修行人說的覺知力。
看見很容易,但看見後,不讓頭腦介入很難。看見自己在憤怒,頭腦很快就會判斷,發怒是不好的,我不要發怒了,我要忍一忍.這是你就被頭腦帶走了。不用做任何評判,只需要看見就好。頭腦中有很多念頭,你可以一個一個的看,看著看著,你就明白什麼是看見了。
看見很容易,但時時刻刻看見就不那麼容易。這種持續性的看見,就是一種修行。
5 你說的「看見」情緒,是不是就是自省啊?
不是,「看見」不是自省。自省是後知後覺的,自省是事情發生以後,自己的反思。例如吾日三省吾身,是每天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反思幾次,看看哪些對那些不對,以後怎麼改進。這個跟「看見」完全不一樣。
看見是指你當時就能覺察,時時刻刻覺察。就像有一個攝像機鏡頭,一直在攝像你的行動、你的思想、你的情緒。這個攝像機不會做任何評判,也不做任何改變。或者說像一面鏡子映照自己。
看到這裡,你或許有疑惑:這樣做有用麼?是的,頭腦總是想有用還是沒有用。為了讓你相信,我要說當然很有用,比一切打坐禪修閉關吃藥都有用。
6 七哥你有沒有情緒?你會不會對周圍的親人發脾氣?
很多人以為我情緒控制的很好,不會有情緒。以前我在朋友圈說我在發脾氣,有朋友很詫異:七哥,你怎麼也會煩躁?我當然會煩躁啊!我也是人,我偶爾會有情緒,我偶爾也發脾氣,我和大家平時生活一樣,沒有什麼區別。
就算聖人也有情緒,也會發怒。每一種能量,都包含了與之相對的那一極,也可以轉化成與之相對的那一種能量。愛包含了恨,恨也包含了愛。如果你不愛一個人,你不可能恨他。當有人告訴你:我恨你,此生永不相見!你一定要知道,對方是多麼多麼愛你。
當我女兒不聽話,過馬路時亂跑,差點被車撞了。我會很憤怒,我會把她拉過來打狠狠她的屁股!這種憤怒,正是因為我愛她。
有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情緒控制。一旦被情緒控制,痛苦就會產生。要想不被情緒控制,看見情緒就是很好的方法。
當然,如果你的情緒觸發點越少,你會越來越平和,越來越寧靜,一旦你平靜下來,周圍的人也會受你的影響。或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是這個道理。
嗯,最後我想說,鬼腳七是個正常人,跟你一樣的正常人。有七情六慾,有愛恨情仇。有人批評我我會沮喪,有人罵我我會生氣,我喜歡有更多人表揚,喜歡有更多的讚美。可能我和你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我能時刻看見這些情緒的變化。
【七哥閒談】
先給七招聘做個廣告:
最近七招聘新推出了「單職位」的招聘形式,新增了好多精品的好職位,找工作的快加趙敏微信:5817772,驗證:職位+城市
寫完這篇文章,我忽然想起惠特曼的一首詩
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見最初的東西,
他就變成那東西,
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之所以想起這首詩,是因為我想起了一個問題:我是誰?情緒是不是我?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提醒一下明天就是母親節,大家別忘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