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都離不開營銷,一個好的營銷案例能夠讓品牌起死回生,反之,也能讓品牌墜入深淵。
由此可見,營銷對於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拿咱們汽車行業為例,一家車企每年在營銷上面的花費是巨大的,甚至不亞於其研發費用。當然,營銷也不分銷量好壞,並不是銷量好就不需要做,因為現在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即便有著極強的產品力,但沒有人知道也無濟於事。
一款新車從上市前、到上市、再到上市後,一系列的營銷活動都會同時進行。因為研發一款新車型和新技術已經要投入很大的資金,但如果因為宣傳不及時,無法轉化成銷量,相信這個代價誰也承擔不起。
因此,為了博眼球、賺流量,個別車企開始動起了歪腦筋。
近期,奇瑞汽車的一則新車宣傳語就引發了輿論的廣泛熱議。
拿日本成人影星當噱頭
奇瑞汽車被指低俗營銷
12月19日,奇瑞汽車旗下全新車型艾瑞澤5 PLUS車型在合肥正式上市。作為近年來奇瑞汽車的走量車型,艾瑞澤系列也算是開啟了奇瑞汽車品牌向上走的通道,其高性價比策略讓其去年成為為數不多保持正增長的自主品牌。
為此,奇瑞汽車還邀請到了最近綜藝熱度較高的硬糖少女303組合作為車型代言人,希望以「甜美」打動年輕消費者從而出圈。
然而,官方在背景PPT上打出一則宣傳文案:「男人都愛小澤,有沒有瑪麗亞都一樣」,讓原本充滿著青春正能量的發布會卻變了味道。
咋一看,似乎這句話並沒什麼,「小澤」意指艾瑞澤,然而,將「小澤」與「瑪麗亞」組合,就有了「碰瓷」日本成人影星的嫌疑。
由於新車發布會通過網絡平臺面向全國觀眾直播,這則宣傳文案也很快引起了網友熱議。多數網友均批評奇瑞營銷手段低劣、惡俗,並說道:「這是究竟是在賣車還是在公然挑釁輿論?」、「『網管』請拉閘」、「難道奇瑞汽車就這個惡趣口味嚒?」......
這難免讓我們產生諸多疑問,國家相關部門一直在嚴格審查相關惡俗營銷的行為,更是從法律法規上保護青少年的輿論心理,然而奇瑞汽車還敢「頂風作案」,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態。
要說奇瑞汽車的銷量,近年來其確實在逐步攀升,今年11月奇瑞銷量為9.19萬輛,同比增長47.9%。1-11月,奇瑞共計銷售汽車52.72萬輛,同比下降0.1%,全年仍有望實現正增長。
只不過,相比曾經的輝煌,如今的奇瑞汽車的確在走下坡路,而多個內部品牌,如瑞麒、的相互掣肘,一直是被視為奇瑞發展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截至目前的表現來看,奇瑞的銷量僅為吉利、長城、長安三大一線自主品牌同期的一半左右,即便面對上汽、廣汽等二線品牌也並無優勢。而諸如碰瓷成人影星一類的低俗營銷事件,則再度為奇瑞汽車的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
低俗、誇大營銷屢禁不止
為何一直被車企青睞?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群眾對「負情緒」內容有著天然的關注積極性,對應的「負情緒」內容更具有傳播優勢。
再馬拉車市看來,大部分車企對於新車型的宣傳都遵循了客觀事實的原則,即便有誇大的嫌疑但也都在公眾接受範圍之內,但也有個別車企的廣告選擇鋌而走險,在發布內容的時候,都會使用更為「隱晦」或「暗示」類型的字眼,以獲取更多的關注,讓內容更容易傳播出去。
2019年底,相信很多人都被寶沃的宣傳廣告刷屏了。無論是電視,還是電梯,無一不充斥著寶沃的宣傳廣告。「貴才能好,好才能貴。百年寶沃,好,貴。」當這句漏洞百出的魔性廣告語,從前《新聞聯播》主持人郎永淳口中說出時,那股撲面而來的尷尬,甚至讓寶沃汽車當初把自己和「BBA」合稱為「BBBA」的做法,都變得能夠讓人容忍起來。
但其實,寶沃在被福田收購後實際只有品牌才是德系,核心總成的技術方面依靠的是供應商或福田自主研發,這些車為什麼會冷門也不難理解。
而它的這則廣告語,無一不充滿著誇大事實的成分。
同樣是去年,一汽奔騰舉辦的「直衝雲際 質達巔峰」國內首次大型空投翻滾試驗在寧波收官。活動中,一汽奔騰X40和空客H225直升機在寧波完成了一次「高難度」的空投任務。
空投翻滾試驗看似可以測試車輛在翻滾下的安全性,但實則是一次失敗的低俗營銷。奔騰宣稱是國內首次空投翻滾實驗,但其實是無知的表現,在全球各大汽車安全測試中,幾乎都沒有空投測試這一項,這是因為如今的汽車都會進行更加合理且有標準的翻滾試驗,而像奔騰這樣連試驗標準都沒有,何來安全性。況且,此次測試中這臺奔騰X40的安全氣囊居然一個都沒有彈出,能否保障車內人員的安全性?讓人產生質疑。
本以為這類的營銷方式只會出現在自主品牌身上,但是2020年12月17日,朋友圈出現了一則梅賽德斯奔馳的廣告,一時間同樣引發了廣泛熱議。
其藉助了NBA籃球明星艾倫·艾弗森的故事來宣傳奔馳1.3T發動機:身高並非籃球的唯一標準,排量小也並非發動機的唯一標準。通過小個子球員一樣也可以打出精彩的視角,來契合自己的觀點本意。
但遺憾的是,廣告中的人並非阿倫·艾弗森(Allen Iverson)本人。就連Iverson的名字也被奔馳改成「Iversen」。
在艾弗森中國經紀管理人發出律師函不久之後,梅賽德斯-奔馳官方也對此作出了回應,並進行了官方微博致歉,此事才算是劃上了句號。
但這種近似山寨的方式製作廣告,讓奔馳成了請不起代言人的自行發山寨小廣告的作坊,當然令到諸多籃球粉絲和奔馳粉絲不解與憤怒也實屬正常。
拿捏得好叫創意,拿捏不好叫低俗
車企營銷尺度究竟如何把握?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低俗營銷,並且營銷要注意尺度的把握,切記小俗怡情,太俗要命。
馬拉車市還真不相信諸如奇瑞在營銷策劃之前沒有做足充分的考量,以及風險的評估,但是為何還仍然出現這類低俗營銷事件,其企業內部應該深刻的反思。尤其在市場環境惡化的大環境下,這類低俗營銷或將會導致企業遭遇更嚴重的銷量下滑,甚至被消費者拋棄。
因此,對於營銷尺度的把握一定要三思而行。有些俗是你覺得有便有,你覺得沒有那便是沒有,或隱意,或暗示。似是而非的感覺,往往比「露骨」來的更有誘惑力。
不同的企業,因行業不同,就算玩同樣的低俗營銷,面臨的結果截然不同。我們常常看到類似杜蕾斯這類成人用品廣告,讓人拍案叫絕的同時,它的隱意、暗示並不會讓人產生太過強烈的反感,那是因為低俗屬於它們的靈魂,如果不俗,那便無法生存。
汽車行業不同於這類行業,汽車營銷歸根結底還是產品,營銷也只是錦上添花,所謂產品是船營銷是帆,是讓消費者更深入了解產品賣點,而不是無視大眾感受的自嗨,更不是把消費者當傻瓜一般的「皇帝的新裝」式營銷。
總之,對於汽車營銷,歸根結底要有客戶意識,如果真正站在客戶的角度來思考營銷,就不可能出現這種滑稽甚至是荒唐的營銷事件了。
馬曰:
企業對低俗營銷的選擇,終究是飛蛾撲火的「無知」,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無畏」,這是一個問題。假如是前者,在意識到事件的嚴重性之後,積極回應並深刻反思,或許會得到消費者的諒解。然而,如果是後者,明知故犯最終將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