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 冬季養生飲食小知識,這幾個點一定要知道

2020-12-23 力動健康科技

為更好地改善人們的飲食結構,指導人們均衡攝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中國營養學會提出了「4+1營養金字塔」,也就是常見的平衡膳食寶塔。在這座寶塔中,對每天食用「糧、豆類」,「蔬菜、水果」,「奶和奶製品」,「禽、肉、魚、蛋」以及「鹽、油、糖」的量都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以按照這些比例來搭配飲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過,由於一年四季的氣候特徵大相逕庭,健康的飲食不僅需要營養學來指導,還需要依據季節變化來調整飲食比例,補充因天氣而流失的營養成分。

怎樣才能依季節調整自己的飲食呢?此時,學點養生知識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現正值嚴寒的冬季,天氣乾燥,究竟怎樣搭配飲食才能應對這時節呢?一起來看看冬季養生的飲食搭配吧!

糧、豆類篇

在古代著作《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而在現代營養金字塔中,糧食位於最底部,所佔的搭配比例也最高。由此可見,糧食在健康飲食中的地位是首要的。縱觀古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五穀雜糧都是維持生命最重要的能量。如今天氣冷而乾燥,怎樣食用糧、豆才能溫暖一冬呢?這還是需要有點講究的。

要驅寒、去乾燥,可以五穀雜糧熬成粥糜,在熬製前放入熱性食材如羊肉、豬肝、紅棗、大棗、紅豆、南瓜等,會有更佳的暖身效果。不管是在家中,還是在街頭小巷的小攤,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粥,頓時,冷意全無,一股股暖流流入心底。經常食用,能量自積,過個暖冬又有什麼難的呢!而豆類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用它來磨豆漿、製作豆腐、腐竹等。作為冬日裡非常受歡迎的熱飲之一,一杯好喝的豆漿,沒準會比奶茶更讓你窩心呢!

蔬菜、水果篇

作為營養金字塔的第二大比例食物,蔬菜、水果的攝入是不容忽視的。它們能夠有效補充了人體所需的各種礦物質、無機鹽、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還有一定的美容養顏功效呢。

根據相關研究顯示,人在冬天特別怕冷,除了天氣原因外,還與缺乏無機鹽有關。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根莖類蔬菜如蘿蔔、蓮藕、木薯等含有豐富的無機鹽成分,建議在冬天可用蘿蔔來製作各種各樣的抗寒美食,例如羊肉蘿蔔煲。蘿蔔煲湯、蘿蔔牛腩煲等熱食。當然,其它蔬菜也要適量食用,均衡補充體內所需的營養物質。

隨著各種四季水果的上市,有些水果一年四季都活躍在市場中。天氣乾燥,食用一些潤肺生津、清熱去燥的水果,是比較理想的選擇。推薦多吃季節性水果橙子、橘子、甘蔗、蘋果、山楂、梨子等,補充各種維生素,溫潤一整個冬季!

奶和奶製品篇

奶類主要是牛奶、羊奶。牛奶含有豐富的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鈣、鐵、鋅等營養成分。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早餐和睡前飲用牛奶。

冬天呢,可將牛奶溫熱後再飲用,既不會流失營養,又可以更好地抵禦寒冷。除了加熱飲用之外,牛奶還可以與其它食物搭配,製作成自己喜歡的風味,例如奶茶、牛奶粥、木瓜牛奶等。而被稱為「奶中之王」的羊奶,比牛奶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營養價值也相對更高,價格也會更加昂貴。建議有條件的人,在冬天可多飲用羊奶,就像吃羊肉一樣,會增加體內熱量,有較好的禦寒作用。還可以適量食用酸奶、奶酪、乳粉等奶製品,甚至用來製作成各種糕點、餅乾等。冬天想吃做什麼好吃的就做什麼好吃的,冷得都不用害怕上火。

禽、肉、魚、蛋篇

把平時最喜歡吃的一類食物,放在了最後,實在是委屈它們了。在廣東飲食方面有句話:「無雞不成宴」,意思是說,舉辦宴會,就必定要有雞製作成的菜品。除了素食主義者,大部分人或許都是「無肉不歡」的。雖然365天都可以吃肉,但是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就數冬季吃肉的花樣最多了。尤其是夏季不敢多吃的肉類,在冬季都被烹製成各種美食。就這樣吃著吃著,就吃出一種飲食文化來了。

在這麼冷的天氣裡,可以吃的不外乎雞、鴨、魚、羊、牛肉。強烈建議吃羊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羊肉本身屬於熱性食物,此時食用最能暖身暖胃,不易上火。可以適量食用煲類、火鍋類、燒烤等。美味雖誘人,可不要貪吃喲!#冬季養生#

相關焦點

  • 冬季養生飲食應吃什麼,4個冬季養生小知識請牢記,繞開養生誤區
    冬季自立冬之日開始,自立春之日結束。今年的冬季已經悄然來臨,我國各地也紛紛迎來寒冷的氣候。中醫認為冬季是陽氣封藏的時節,要通過各種方法來達到陰陽平衡,才能獲得強身健體的目的。那麼冬季養生要怎麼補養陽氣呢,下面這10個冬季養生小知識請牢記吧。
  • 冬季的五種飲食養生小常識
    冬季的蟄伏是為了來年萬物生長儲存養分,冬季是進補的好時機,進補的目的是防病和防寒,不過,我們希望大家知道一些冬季養生知識,以防走入冬季養生誤區,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冬季的五種飲食養生小常識。
  • 冬季養生的小知識
    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冬季養生主要指通過飲食、睡眠、運動、藥物等手段,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想養生,想健康,接著看。冬天氣候乾燥,人體極易缺水,常喝白開水,不但能保證機體的需要,還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廢物之功效。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
  • 冬季養生小技巧
    最近冬季是越來越冷,那麼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養生小知識,因為在冬季是最容易生病的季節。而且學會養生就可以大大減少疾病的機率。在冬季養生中應該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下面我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冬季養生時的那些小常識吧!
  • 冬天如何養生,中醫告訴你這幾個小知識
    現我們就冬天中醫養身的小知識給大家普及下。防寒保暖在冬天養生小知識中,防寒保暖是確保身心健康的首要。首先,要注重穿衣服,適度添加衣服褲子,留意全身防寒保暖。其次,要留意兩腳的防寒保暖,由於寒從腳生,外部的嚴寒大多數從穴道豐富多彩的兩腳入侵身體,防寒保暖好兩腳十分關鍵。
  • 雲健康 | 冬季養生小知識,快分享給你愛的人~
    雲健康 | 冬季養生小知識,快分享給你愛的人~ 2021-01-15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季飲食養生】冬季養生食譜
    「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都在跟 「吃」打交道,吃不僅僅是為了維持生命活動,更是為了養生。那麼,怎麼吃才是健康的養生之道呢? 孔子曰:「不時,不食。」就是說,人們的飲食要順應節氣而食,違背順時規律就會影響健康。
  • 冬天的飲食與養生
    冬季天氣嚴寒,易受寒邪,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來看,立冬確實是進補的好時節。因為進入冬季後,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冬季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凍養陰」 「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俗話說「男靠吃女靠睡」,男人精力充沛往往被認為是食療補出來的,而女人要想漂亮,則需睡好「美容覺」。冬令進補能夠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
  • 進補要養肺潤燥營養均衡 冬季養生,別陷入這幾個誤區!
    天氣寒冷,有的人為了出門禦寒,喜歡喝點酒暖暖身子,這是真的嗎?還有人喜歡吃點好吃的來補補,這樣做對嗎?更有人在沒有需要時,就泡在家裡不出門,這樣有利於身體健康嗎?下面就介紹一些關於冬季的小常識,讓您了解一下。
  • 冬季養生小知識
    多「點」水 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2、出「點」汗 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
  • 冬季進補養生誤區多,這4個「雷區」不要踩!
    養生雖然不分季節,但是自古以來每個季節都有相應的最健康的養生方式,比如冬天比較適合泡溫泉,夏天越熱的時候越不能吃生冷食物,這些方法都是想讓我們有更好的精神狀態。
  • 冬季吃什麼養生 冬季養生就吃這10種食物
    冬季到來的時候,我們除了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一些事項之外,其實飲食上面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冬季養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那麼,冬季吃什麼養生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冬季吃什麼養生1、玉米在冬季的時候,我們會在很多的餐桌上發現大魚大肉,這應該是人們過冬季的標配了,但是也是為心血管健康埋下了隱患。此時,應該多吃點玉米。
  • 冬季養生小妙招
    冬季來臨,陰雨連綿,還在為如何度過這寒冷的冬天而煩惱嗎?教你幾個養生小妙招,學到手這個冬天也不再寒冷啦!1.在冬季喝茶泡茶方面:適當的喝茶緩解疲勞,緩解情緒。(一)金銀花(也稱為忍冬)+決明子+酸棗仁+桂花,可以有效大大提高睡眠質量,讓你不在困擾失眠。(二)金桔+檸檬+枸杞+冰糖,這類配方治療你的嗓子,讓嗓子不再覺得口乾。(三)陳皮+生薑+紅棗+紅糖,這類養生茶適合冬天怕冷的小姐妹,希望能帶來溫暖。
  • 大寒時節話養生 飲食起居幾個訣竅要知道
    下面介紹幾個大寒養生的訣竅:  節飲食  大寒時節,天氣依然寒冷,但冬季的北方地區室內溫度往往較高,人體容易出現燥熱感。此時適當吃點涼菜、冷飲等,可以緩解這種燥熱,防止上火。但是切忌貪食冷飲,否則會導致胃腸受寒,引起消化性潰瘍、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 冬季如何健康養生?這套冬天養生食譜,讓你不再煩惱,趕快學起來
    現在看來,秋季早已過去,而來的已經是冬季,但是不管是在秋季還是冬季,這都是一個養生保健的好季節。當然,不要以為只有秋季是最乾燥、最多變的季節,冬天也同樣如此,也會讓我們脆弱的身體隨時「煎熬」,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天,因為外面空氣很冷,溫度零下十幾度,而室內因為有暖氣,所以說北方是乾燥的冷,在室內水分大部分都被蒸發,稍不留神,感冒、發燒、口鼻發乾、腸胃不適……如果補水不及時還特別容易嘴巴起皮,沒一天身體是舒服的
  • 中年人,要學會避開「養生坑」!
    人到中年,當要學會養生,不是為了長壽,而是為了健康。但中年人養生是不可率性而為的,很多人看似在養生,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健康挖坑。01走路坑走路養生是毋庸置疑的,從古至今,人們都把走路作為一種廉價的養生方式,飯後散步已經成為了不少中老年人的生活習慣。本著養生的方式,卻會因為走路步數過多,以及走路方式的不恰當而使得膝蓋受到損傷。
  • 養生趴|中醫教你冬季如何養生
    冬天的腳步已經近來,冬天氣溫低,人們的活躍度會降低。但是,冬天雖冷,也不能忘了養生哦。那麼,冬天要怎麼樣養生呢?冬天養生應該吃些什麼東西。今天呢,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下中醫養生中的冬季養生常識,感興趣的朋友看過來啦!
  • 冬季養生的好方法
    冬季養生僅防寒保暖就可以了嗎?冬季養生應特別注意什麼?如何過一個健康溫暖的冬季?下面,我們就圍繞這幾個問題來探討一下冬季養生。 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防止嚴寒氣候的侵襲。第一, 飲食調養。冬季飲食應遵循「秋冬養陰」、「養腎防寒」、「元憂陽」的原則,飲食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
  • 冬季養生10個小常識,你知道嗎?
    冬天是溫補養生的季節,冬天千萬不能夠對身體置之不理,而是應該積極地進行養生,這樣身體才會越來越好。1.飲食要滋陰潤肺  秋收冬藏,冬季到來,人們食慾普遍增強,此時千萬記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傷及腸胃。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多食核桃、芝麻、蜂蜜等,可起到滋陰潤肺的作用;少吃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胃生津。2.冬季進補要科學 補需對路  冬天進補是一個在我國流傳千年的養生方法,經過夏季酷暑的消耗之後,冬天進補能夠很好地滋補身體的虧損情況,並且對於來年的消耗具有很好的儲存功效,令人體更加的健康。
  • 盤點冬季養生小常識,你知道有哪些飲食誤區?
    冬天白天短晚上長這也是有原因的,在養生方面也要遵循冬藏的原則,適當延長睡眠時間,這個時間段要養成早睡晚起的睡眠習慣。對於陽氣比較弱的老年人,最好等太陽出來之後再起床,否則可能會引發感冒咳嗽,嚴重的還會誘發心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