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陳俊:帶好隊、站好崗、做好事, 做一名不忘初心的...

2020-12-22 澎湃新聞

【我的扶貧故事】陳俊:帶好隊、站好崗、做好事, 做一名不忘初心的駐村幹部

2020-12-03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叫陳俊,是黃果樹旅遊區工委政治部創建辦副主任,按照組織安排,自2018年擔任石頭寨村駐村第一書記至今已有近3年了,3年來,我始終以石頭寨村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為己任,以石頭寨村全面實現小康為目標,帶領駐村工作組及村兩委幹部積極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役第一線,實現了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目標,推動了石頭寨村鄉村振興。

陳俊到村民家走訪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幹部,村子強不強,關鍵看領頭羊,石頭寨村作為黃果樹旅遊區的鄉村旅遊示範村、作為貴州省黨建扶貧示範基地,領頭羊履職與否至關重要。從上任駐村第一書記第一天起,我就特別關注村級組織的發展,注重村級組織建設。2018年初,石頭寨村有黨員67名,但高齡黨員及外出黨員居多,黨組織後備幹部不足,示範帶動發揮作用不明顯。為抓好石頭寨村組織建設,物色發展後備幹部。2018年以來,培養考察對象2名、入黨積極分子4名、發展對象9名、預備黨員6名、「兵支書」(支部副書記)1名,有效充實了村級後備幹部力量,增強村級班子辦事能力,使村級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加強組織建設的同時,我還幫助完善村級各項制度,以村規民約為載體,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從村容村貌、環境衛生、濫辦酒席、孝老愛親、文化傳承等方面提升村民素養,全村鄉風文明建設得到強化,村民幸福指數得到提升。經過努力,2018年以來,石頭寨村榮獲貴州省鄉村旅遊重點村、貴州省文明村寨、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等稱號,共迎接省內外觀摩團到村參觀學習30餘次。

駐村工作,融入群眾最重要。群眾工作是最簡單也是最複雜的工作,作為駐村工作組的一員,更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拉近與村幹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石頭寨村是典型的布依族村寨,我本人並不是布依族,語言交流成了首要問題,如何克服這個困難是擺在眼前。後來我通過上黨課、開院壩會、群眾會、入戶走訪交流、矛盾糾紛調解等方式,與村民話家常,將黨的方針政策、脫貧攻堅惠民政策等傳遞到村民家中,以真心換真情,增進與村民彼此的了解,從最初的陌生人到現在村民都認識。

陳俊在壩區給辣椒澆水

石頭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韋永達,獨自帶著兒子生活,多年來一直靠低保救濟生活,因兄弟多,住房得不到保障,在我了解到他家實際情況後,組織駐村工作組與村兩委迅速行動,為韋永達戶申請危房改造項目。如今,韋永達戶已經住上60平方米的新房,解決住房問題後,韋永達帶著兒子外出務工,收入有了保障,並於2018年底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伍德常,獨自一人生活,嗜酒如命,之前一直是村裡公認的懶漢,靠低保維持生活,了解其情況後,我經常與其談心,並為其爭取村裡「一村七崗」保潔員崗位,自從有了工作崗位,懶漢伍德常不再懶,每天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石頭寨村美麗鄉村建設「出一把汗」。

2018年以來,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全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不斷完善。實施危改項目21戶,三改、聯戶路、通組路、庭院硬化、綠化、亮化、白改黑陸續完善;還向上爭取資金182萬元,修建偏坡組櫻桃基地產業路、石頭組人行便道;爭取高標準農田項目資金300萬元,用於壩區基礎實施建設;爭取石漠化治理項目資金1500萬元,修建偏坡組與普叉組產業基礎設施。我還關注貧困學子生活,為7名貧困學子申請助學金,積極組織低保戶評選。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來襲,我與駐村工作組、村兩委幹部始終站在防疫第一線,及時研判、入戶排查、信息錄入、組織志願者值守關卡,石頭寨村未出現一例感染病源。我的工作得到石頭寨村村民的認可。

陳俊參加抗洪一線排水

脫貧攻堅,產業當先。只有產業興旺,村民就業增收才有保障,才能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才能助推鄉村振興。我深知這一點,結合石頭寨村實際,積極培育和發展石頭寨村產業。推動成立稻香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村民把土地流轉到合作社裡來,參與產業發展。合作社流轉土地580畝,發展石頭寨壩區建設及精品水果採摘園建設。2020年,種植紅米水稻120畝,打造百畝水稻田園風光帶,收成稻穀7萬餘斤;種植辣椒250畝,打造精品水果採摘園,收成辣椒8萬餘斤,預計增加合作社收入708000元,帶動就業累計5000餘人次。對內引導村民利用現有農家樂、酒店、蠟染、燒烤等資源發展鄉村旅遊,如今的石頭寨,休閒遊、燒烤遊已小有名氣,遊客接待量不斷上升。對外招商引資,引進雲南匠廬集團、北京輝騰雲端集團在普叉組、石頭組打造精品民宿客棧,惠及農戶91戶,每年籤約租金44萬餘元,其中21戶為貧困戶。如今的匠廬·村曉、雲端·石頭寨兩家民宿已經開業,不僅給石頭寨村帶來大量的遊客,同時給石頭寨村和附近村寨村民提供多個就業崗位,為村民增收致富創造條件。

2020年石頭寨村民忙著採收辣椒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經過努力,石頭寨村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於2019年底全部脫貧。2020年,石頭寨村已經納入貴州省鄉村振興示範點,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同一個戰場,不同的戰役,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為石頭寨村經濟社會發展站好崗。

作者:陳俊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我的扶貧故事】陳俊:帶好隊、站好崗、做好事, 做一名不忘初心的駐村幹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臨危受命,站好最後一班崗丨仁懷市後山鄉田興村駐...
    我叫周瑤,是千萬駐村第一書記中的一員,是臨危受命,站最後一班崗的扶貧幹部。還記得2019年5月20日,我接到仁懷市委組織部駐村辦的通知,讓我做好第二天下鄉駐村準備,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接替前一位駐村第一書記的任務。這雖談不上臨危受命,但內心如履薄冰,做得好可能錦上添花,做得不好那是有負眾望。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初心 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丨荔波縣甲良鎮甲...
    時間砥礪信仰,歲月見證初心。我叫唐靜,2019年7月1日,我到黔南州荔波縣甲良鎮甲站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成為一名脫貧攻堅網格員。在入戶走訪中發現蒙繼漢一家5口人擠在約80平方米的歪斜木房中,住房十分不安全,通過與他拉家常交流,宣傳脫貧攻堅政策,我了解到他希望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於是我便積極幫他申請,在我的努力下,他如願以償住進了荔波縣興旺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
  • 「扶貧典型」汪勝利:站好脫貧攻堅最後一班崗
    《人民日報》公眾號刊發截圖《湖北日報》客戶端刊發截圖《荊楚網》刊發截圖《農村新報》刊發截圖「我身體好些了,想回村裡,站好脫貧攻堅最後一班崗10月27日晚6點30分左右,汪勝利像往常一樣,晚飯後到辦公室加班整理扶貧資料,突感身體不適,口吐白沫癱倒在地。「汪主任太累了,那段時間迎接省裡扶貧考核驗收,連加了幾天班。」回憶當時情景,馮家涼亭社區村幹部施金東流下熱淚,「幸好搶救及時,不然我們就失去一名好幹部。」
  • 雲南保山:站好每班崗做「四有」好教師
    受生命中所接觸的好老師感染,段闐麗從保山師範專科學校畢業進入教育崗位至今,始終紮根農村教育教學一線,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地教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名學生……如今,堅持「站好每一班崗、爭做好教師」的她已經是隆陽區骨幹教師、保山市名師工作室成員,已先後獲獎45項,今年9月還榮獲了「2020年度雲南省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稱號。
  • 從習近平扶貧故事中悟初心、決心和恆心
    《習近平扶貧故事》由67篇扶貧故事組成,按照時間順序,系統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先後在陝西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直到擔任總書記,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帶領困難群眾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生動記錄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扶貧開發、馳而不息推進脫貧攻堅的精彩瞬間,展現了習近平同志「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
  • 站好「三崗」 當好「三員」 漢口銀行人特殊時期的不忘初心
    但是,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應該衝鋒在前,應該對得起入黨誓詞,更要對得起入黨時的初心,來自內心深處的使命感還是讓張彬彬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奔赴前線。來自家庭的顧慮讓張彬彬輾轉反側,不知不覺天亮了,手機收到了最新的疫情數據信息推送,面對新增的數據,張彬彬一邊揪著心,一邊陷入了擔憂:要是在一線不小心把病毒帶回了家,傳染給了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兒,那該怎麼辦?
  • 聆聽好記者講好故事—— 「我願做一隻新聞戰線上的螢火蟲,只爭...
    湖北日報實習生 金凌雲12月19日,由中宣部、中國記協組織的2020年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走進湖北,在洪山禮堂開講。12名來自中央新聞單位、行業媒體和省市媒體的優秀記者,分享他們在抗疫前線、草原大漠、邊關哨所等採訪一線的動人故事。臺上,聲情並茂;臺下,掌聲雷動。
  • 「地評線」天府網評:從習近平扶貧故事中悟初心、決心和恆心
    <br><br>  《習近平扶貧故事》由67篇扶貧故事組成,按照時間順序,系統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先後在陝西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直到擔任總書記,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帶領困難群眾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生動記錄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扶貧開發、馳而不息推進脫貧攻堅的精彩瞬間,展現了習近平同志「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
  • 邯鄲市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王娟——站好最後一班崗
    王娟(左)和同事在一起我是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外科副護士長王娟。今天是3月10日,是我們來到武漢的第36天,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好日子,因為今天我們所在的武昌方艙醫院就要閉艙了,這意味著武漢疫情已經得到了初步控制,勝利就在眼前!回顧這一個多月時間,往事歷歷在目。
  • 「我的扶貧故事」我要做扶貧一線上催人奮進的「鼓手」|都勻市小圍...
    8月10日,我就接到駐村通知後,8月12日,安排好中心各項工作後,我與中心其他三名同志來到都勻市小圍寨村,成為了一名駐村隊長。鄭紅英由於都勻市融媒體中心是新成立的單位,如何打好這場脫貧攻堅戰,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認為,投身到精準扶貧這項偉大事業中,不僅是一次自我鍛鍊、自我提高、自我升華的機會,更是一名新聞從業者的榮光。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知心人」丨荔波縣力書村第一書記韋紅姬
    2018年3月,我很榮幸到黔南州荔波縣瑤山瑤族鄉力書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奔赴村寨開展群眾工作。自己能夠成為全縣下派脫貧攻堅隊眾多隊員中的其中一員,深感榮幸與驕傲。從此,我踏上扶貧之路,承擔更多的責任與擔當。
  • 「站好最後一班崗,守好最後一道防線 」
    「站好最後一班崗,守好最後一道防線 」  ——記十一師疾控中心主治醫師張景慧  「如果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過完年後,我就要開始著手交接工作,憧憬退休後的生活了。」6月1日,十一師疾控中心主治醫師張景慧笑著說。
  • 「我的扶貧故事」為群眾做好事 辦實事 解難事丨劍河縣南寨鎮馬大...
    在村裡工作、生活的這段時間裡,我每天入戶走訪摸清底子,登記家庭人口,經濟收入狀況,致貧原因等,同時,宣傳國家扶貧政策,讓他們知道國家扶貧政策涉及哪些方面,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可以享受哪些扶貧政策。2019年8月,我在入戶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範昌興老人過程中,了解到該戶老人的存摺不在身上,存摺裡有歷年來獲得的補助款項。
  • 泰安:不忘初心,答好「民生答卷」
    泰安市放棄動輒上億元的出讓收入,做「賠本買賣」。城區黃金地段,不搞商業開發,而是建生態綠地健身公園;泰山景區腳下,啟用換乘中心,710個停車位對旅遊大巴、外地遊客免費開放;拿出土地,規劃綠地水系、健身步道,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 「我的扶貧故事」能加入這場脫貧攻堅戰,我很榮幸丨長順縣田哨村...
    這是縣裡派駐脫貧攻堅一線動員大會的結束語,出發之時,這些錚錚誓言依然在我腦海裡久久迴旋不能散去。我叫楊松,是長順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一名普通的工作員。2018年初,我有幸成為這上千脫貧攻堅一線駐村大隊中的一員。
  • 楊興山同志的扶貧故事
    這是利津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楊興山同志在扶貧攻堅路上最真實的堅守,更是他用實際行動踐行在扶貧攻堅一線黨員幹部的初心使命。第一個故事:「我不怕跳蚤咬,就怕群眾說我不真心。」2018年8月,颱風「溫比亞」剛過,楊主任買上一箱方便麵帶領其他扶貧同志到北宋鎮佟家村看望貧困戶佟寶生。
  • 【我的駐村故事】不忘初心幹扶貧 阿旺鎮駐村隊員 郭學良
    東川發布」關注我喲 歡迎關注「東川發布」公眾平臺,我們為您發布政府權威信息、熱點新聞、民生資訊、旅遊美食推薦,為您講述東川故事、傳播東川聲音,與您攜手共建美好東川。
  • 「我的生態扶貧故事」冉勇華:懷揣情懷 初心不改
    我生態扶貧的故事我叫冉勇華,男,1986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貴州松桃人,貴州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2014年參加工作,系銅仁市生態環境局幹部,中級工程師,於2019年1月22日下派到泉口鎮大元村任第一書記。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動擔責,協助攻堅隊落實做好各項工作,得到廣大群眾一致認可。
  • 「我的扶貧故事」從大學教師到扶貧幹部|赫章縣朱明鎮黨委副書記熊斌
    接受任務後,我克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困難收整行囊趨車赴離畢節100多公裡的朱明鎮,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工作之初,由於基層工作「零基礎」「零經驗」,我恐懼過,怕做不好工作。為了儘快進入角色、適應工作崗位,我加班加點學習脫貧攻堅「應知應會」,當以「92分」的優異成績通過縣委組織部組織的「脫貧攻堅應知應會測試」後,我的信心大增了、幹勁更足了。在工作中,我始終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 110警察節|徐匯交警雷樹森:只把獎章心中藏,站好最後一班崗
    沒想到,雷樹森掏出20元遞給了他:「小夥子,這罰款我先替你交了,你還不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記住淮海中路都是機動車通行的,不能騎車,這是很危險的……」。男青年根本沒有想到老雷會這樣做,眼含淚花匆匆離去。當天下午,他又來到路口把錢還給了雷樹森。之後一段時間裡,他還多次義務來路口幫老雷當起交通志願者。這個故事也是都市交通「調音師」雷樹森30年間交通執法的最好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