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歡喜心去隨喜他人!

2022-01-07 吉緣精舍

隨喜功德,就是我們見到別人的這些善舉以及成就之後,要發歡喜心,以歡喜心去隨喜他人。

或者說有人發心去做好事,我們見到之後發歡喜心,去幫助他們成就這些好事,去成就這些功德事業,這就是隨喜功德的內涵。

可以說,能否隨喜他人的功德,直接關係到我們自己是快樂的,還是煩惱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對於現代人來說,吃不飽、穿不暖的現象基本沒有了,但是現代人的煩惱卻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無休止的攀比造成的。

從攀比開始,然後嫉妒,然後絞盡腦汁地去獲取,或者去破壞,這是現代人煩惱重、壓力大的重要原因,這些煩惱和壓力都是從自心的錯誤認識開始的。

我們如果能夠換一個思維,別人的房子很寬敞、車子很高檔,我自己的可能沒有人家的那麼好,或者說自己暫時還沒有,這個沒有關係,我們能夠隨喜別人就行了。

當下隨喜,當下就是快樂自在。別人有這個東西,還不一定是快樂的,我們當下隨喜,當下就快樂。

如此,還有何求呢?至於以後有沒有,那是以後的事,當下才重要。否則,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的,然後就產生了一種酸溜溜的嫉妒心理、自卑心理。

如果這個心態改變不了,那麼不管再怎麼努力,獲得如何多的財富,他始終都不會開心的,因為他總有比不上別人的時候。

所以說,個人的心態和思維習慣,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快樂的根本。

相關焦點

  • 「隨喜功德」是什麼意思?
    隨喜與功德連在一起功德,簡單來說就說善事,包括他人以及自己對社會所作的一些好事,也包括他人或者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成就,比如說財富的成就、智慧的成就、學問的成就或者技術的成就等等,這些都是個人努力的結果,都可以稱之為功德。
  • 常見的「隨喜功德」是什麼意思?
    隨喜與功德連在一起,叫隨喜功德。這是什麼意思呢?功德,簡單來說就說善事,包括他人以及自己對社會所作的一些好事,也包括他人或者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成就,比如說財富的成就、智慧的成就、學問的成就或者技術的成就等等,這些都是個人努力的結果,都可以稱之為功德。隨喜功德,就是我們見到別人的這些善舉以及成就之後,要發歡喜心,以歡喜心去隨喜他人。或者說有人發心去做好事,我們見到之後發歡喜心,去幫助他們成就這些好事,去成就這些功德事業。
  • 《隨喜功德》的福報無窮無盡!
    隨喜的功德利益歸納起來有四點:第一,我們經常隨喜他人,所散發出來芬芳氣質,就會充滿四方,讓你周遭的人都能聞到,並回報給你讚美和歡喜。第二,如炬普照十方:願意讚美別人、隨喜別人,喜歡顯揚他人的善美,你的人格道德就會像光亮的火炬。
  • 「隨喜」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隨喜」?
    
  • 什麼是隨喜讚嘆?為什麼要隨喜讚嘆?
    什麼是隨喜讚嘆?隨喜讚嘆,佛教語言,佛語。就是見他人行善,隨之心生歡喜讚揚之心。這是佛弟子們應該具有的一種境界,也是生活在浮躁社會中,人們減輕壓力的一種方式。隨喜:指見人做善事而樂意參加,泛指隨著眾人參加集體送禮等。見人做善事或離苦得樂而心生歡喜;隨著他人之歡喜而歡喜;謂隨他修習善因,喜他得成善果,是為隨喜。讚嘆:指讚美驚嘆大德之人事物。對人、事、物的一種積極認同的態度,即「讚賞 」。由內心對事物的敬仰而產生驚呀表情神態。
  • 隨喜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隨喜?
    我們常聽一個佛學用語「隨喜」,隨喜功德,隨喜師兄,感恩隨喜,它是什麼意思呢,用在何處呢。► 隨喜者,即為見他人行善,身心順從,隨之心生欣悅;亦即隨他修善,喜他得成。►「隨喜功德」,就是隨著所見所聞,凡是有人做了善事,不論大事或小事,都能以歡喜的心隨順應和、稱揚讚嘆。► 普賢菩薩有十個修行大願,其中一個叫「隨喜功德」。修行隨喜功德,與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等有著同樣的重要功德,我們隨喜贊歎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禮拜、念佛、誦經一樣,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課。什麼是隨喜?
  • 我們要學會隨喜功德
    「隨喜」,全稱「隨喜功德」,指見聞他人行善事功德,自己深生歡喜。隨喜是佛門重要而善巧的修持方法,《華嚴經》普賢十大願即列有「隨喜功德」,《法華經》有「隨喜功德品」。比如有人善於講經說法,我嘴笨,記憶力又差,不能講經說法,但真心擁護他、讚嘆他,內心為他歡喜,這樣對方講經說法的功德我也得到了。
  • 佛說:用這3種形式「隨喜讚嘆」能得無量福報
    學佛者經常會聽到四個字「隨喜讚嘆」。大家自接觸佛教以來,一直都在說的就是隨喜讚嘆,隨喜讚嘆是佛弟子應該有的一種境界。在佛教中隨喜讚嘆是一個很重要的詞語,隨喜讚嘆就是見他人行善,隨之心生歡喜讚揚之心。簡單地說,隨喜讚嘆有三種表現形式,第一、見人做善事心生歡喜。第二、隨著他人歡喜而心生歡喜。第三、見他人做善事,歡喜他得成善果,心生歡喜。我們不僅對諸佛菩薩所有成就的一切功德表示隨喜。對一切眾生的善行或幸福也要由衷地歡喜,由衷地隨喜讚嘆。
  • 這個是獲得究竟成就的最大障礙,應以隨喜對治!
    若要對治傲慢,就要修隨喜,以歡喜的心隨喜他人的善根,隨喜他人的功德。  比如,我們看到別人行持善法了,看到他人得到了一些善果——世間的福報,我們應該滿懷喜悅,發自內心的高興、快樂,不是只在嘴上說「隨喜」。什麼叫隨喜?就是心裡歡喜。心裡真有歡喜之心,以歡喜之心說「隨喜」,表裡要如一,心口要一致。
  • 可以修隨喜心
    如果你正被這件事困擾,不妨嘗試一下「隨喜法門」何為「隨喜」,有何用? 在寺院和志工團體中,我們最常聽見的一個詞就是「隨喜」。「我報名了皈依法會。」「隨喜您發心皈依!」「我昨天救了只小鳥。」「隨喜您慈悲護生!」隨喜的真正內涵和作用是什麼?我們首先要弄明白。「隨」就是隨同,「喜」就是歡喜。
  • 耳順與隨喜(深度好文)
    作為一個既不尊儒又不拜教的人,隨著馬齒徒長,對於這兩個熟習而陌生的語境,竟也開始親近歡喜。吾讀「耳順」也早。1974年開始批林批孔運動,《論語》就是反面教材。一句句「子曰」把常識說成了格言,易懂好學,就把它當成了古文的啟蒙讀本。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 隨喜功德、你很有善根、隨緣就好,這些佛教常用語你了解多少?
    無論是平時的生活、修行還是通過觀看電視、電影亦或是去佛教景區旅遊我們總是能聽到下面這些詞語隨喜功德、隨喜讚嘆師兄,你很有善根啊隨緣吧、放下吧積累福報、淨罪集資多多發心、多多發願.師兄之間,常常在做完一些義工的護持工作,或是參加法會完畢,或是為寺院印經修繕隨喜了人力、物力、錢財等情況下,大家定會相互道句「隨喜功德」。法師們也常常對居士們說「隨喜功德」「隨喜讚嘆」,那「隨喜」二字究竟是什麼含義呢?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做功德呢?隨喜是一個佛教常用語,佛教指見人做善事而樂意參加,泛指隨著眾人參加集體活動等。
  • 佛教:隨喜功德,切忌坐享其成,很多人都投機取巧!
    隨喜字面上的意思是跟隨生起歡喜。隨喜可以令我們輕鬆地產生福德,當我們看到別人在造一個很大的佛像、佛塔時,如果我們覺得這個很好,內心當中真正認同他的同時,我們也會得到相應的、或者和他等同的功德。所以隨喜是一個很輕鬆的可以積累福報的方法,有時一念的善心就可以積累巨大的善根、巨大的福報。當然隨喜本身不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方法。假如覺得只要我心裡隨喜就可以了,就可以獲得功德,那麼以後再有放生我就隨喜好了,你們就出錢吧,反正我光隨喜就夠了,錢我是不會給的。像這樣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不用做,一分錢也不出,也不用出一份力,就得到滿分的功德,這是必須不合理的。
  • 吳其堯︱《西廂記》中「隨喜」的英譯
    本文只談談「隨喜」一詞的翻譯。《西廂記》英譯本《西廂記》第一折:「隨喜了上方佛殿,早來到了下方僧院。行過廚房近西、法堂北、鐘樓前面。」王季思先生給「隨喜」一詞的注釋是:「本佛家語,謂見人行善,隨而生歡喜心也。」
  • 隨喜「共修放生」功德
    請師兄們各自作隨喜回向隨喜、感恩代表「共修放生」全>體人員隨喜放生的師父、師兄和善信。《恆常念誦願文》全知無垢光尊者·造願我乃至生生世世中,獲得具足七德之善趣;願我出生立即遇正法,具有如理修持之自由;願我能令上師生歡喜
  • 人間福報:*【佛法真義】天地人 *【星雲說喻】隨喜的功德 *【分享時刻】閱讀時光 *​【記憶的味道】花生豆腐
    隨喜的功德普賢菩薩有十個修行大願,其中一個叫「隨喜功德」。修行隨喜功德,與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等有著同樣的重要功德,我們隨喜讚嘆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禮拜、念佛、誦經一樣,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課。什麼是隨喜?
  • 學佛人經常說的「隨喜」,你真的懂它的意義嗎?原來是這意思
    接著昨天講的隨喜,一種隨喜的人,他也沒有錢,也做不到,只是心裡頭歡喜,「非常好非常好!這個很好!我心裡頭很慚愧,做不到!」只是隨喜了。那麼這三種現象將來感的果報不一樣的,怎麼不一樣?根據他自己的業力,根據他自己的福報,在這個企業當中,隨著這個老闆發起的這個企業,他也享受一份,這個就是前一輩子隨喜的那個人,人家發一百元錢,他跪在那發一塊錢,這個隨喜的人。
  • 真正具備大福報的人,不是擁有多少金錢,而是懂得隨喜讚嘆
    隨喜讚嘆會帶給我們生命隨時隨地的驚喜和發現,隨喜讚嘆也會讓我們意識到生活中一切都最好的安排。01隨時隨地的歡喜是福報的湧現曾經看過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個富翁有很多錢,但是他一點都不快樂。而那個貧窮的人雖然沒有多少金錢,不過他能從自己生活中生出無限的歡喜之心,他就是一個有著大福報的人。一個人想要擁有福報,最需要學習的心態或許就是隨喜讚嘆。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用歡喜的心態去面對,那麼我們的生命狀態就會打開,自然會體現到生命的無窮樂趣。
  • 佛教話語隨喜的演化,隨喜是一種心態,優秀的人都有這個行為
    比如說隨喜一詞,在這麼多年的演化過程中有了新的變化。不知道大家對於隨喜的理解是什麼,從字面上我們可以將隨喜理解為跟隨著別人的開心而開心。其實這一意思在古書中也有記載,在西遊記第九回中,就有長老被迫跟隨國王開心這麼一說,所以就有了隨喜。不僅如此,在魯迅的作品中也出現過隨喜一詞。
  • 學佛人,用三分鐘時間隨喜讚嘆,佛說功德無量!
    聞是法華經隨喜者。得幾所福。而說偈言。有人向佛請教,如果有人聽聞法華經心生隨喜,這個人能得多少福德?佛說: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善功德。我今說之。汝當善聽。因為文字太差,中間省略一段,佛所表達的意思大概是:如果有人聽聞法華經而隨喜,或是為他人演說,這樣一個傳一個,當有第五十個人聽到了法華經,我來告訴你這第五十個人的功德有多大。後面佛又繼續說道: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