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是利用數位技術,通過計算機網絡、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位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簡單來說,平時我們常用的QQ、抖音、博客、貼吧等等都屬於新媒體時代下的平臺。
那麼,在現在這個新媒體到來的時代,人們的認知差距是越來越大了還是越來越小呢?前段時間去聽了一場關於這點的辯論賽。辯手們都很好地進行了闡述,對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現在我也有了自己的觀點。
對於這一點來說,首先我們要了解認知差距究竟是什麼?人與人之間的對於不同事物的看法和維度的解釋方法就是認知差距。例如對於某個點或者全面的認知。所以自然而然地考慮問題片面化是導致認知差距最主要的原因。那麼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真的會讓我們的思考方式片面化嗎?在我的愚見,是不會的。
有人說,當一個人每天把新媒體都當作娛樂活動的前沿陣地,那麼獲得的認知,對於世俗所認定有價值的東西就會很少,那麼相對於他與社會來說,他的認知在整體社會裡,就會被定義為被拉開了差距。但是他的思考方式真的片面化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新媒體的主要力量是讓自己少了很多主動搜索的時間,可以被機器推薦很多自己當下很關注的方方面面資訊,選擇接受和不接受這完全自主,也變得很容易。像是抖音快手短視頻,不喜歡的可以馬上換成下一個,不是嗎?況且有價值的信息越來越多,這不說對人認知的一種提高嗎?我相信新媒體時代人們的認知差距會越來越小。
其次,學習對於提高認知能力是起到重要的作用的。首先,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重新體驗認知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對學習的新事物進行初步了解,在了解其大致構造或結構後,再進行個人的理解認識和記憶。在大腦中形成對於新事物的認知,逐漸加深,直到最後完全掌握。現在由於新媒體的出現,學習成了隨時可以進行的是事情,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知能力得到了提升,大家的認知差距便變得越來越小。
我相信大家會學習去利用這個新事物去幫助自己,提高自己,或許在幾年之後,人們的認知差距越來越小,會有更多人理解這個世界,了解自己。獲得自己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