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成為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制的公職人員,是全社會公認最穩定的職業,基本上不會面臨下崗的風險。但是,這份穩定的職業收入並不高,為此有些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搞一些投資,賺一點收入。但是對於公職人員而言,這3種投資行為一定不能搞,可能會得不償失。
第一,掛證賺錢
在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當中,不乏有一些專業技術人員,他們考過了國家承認的相關資質證書,而這些證書也正是某些企業所需要的。於是有些公職人員將自己的證書掛靠在企業,企業每年給予一定的報酬。這種掛證賺錢的方式,雖然公職人員沒有親自參與企業的具體工作,但是這種行為與兼職取酬的行為是一模一樣的,是違規行為,因為黨政機關幹部原則上不得在各類經濟實體、社會團體中兼職或者取酬。
從網上的各類通報來看,公職人員兼職取酬被處分的問題,大部分發生在企業掛證這種問題上。比如,有些公職人員將自己的建造師資格證掛靠在相關企業,這些企業根據證書的級別每年給予一定數額的報酬,這種行為原本違規,但是現在還有些公職人員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在積極的學習考證,為掛證取酬做準備。小編提醒,學習考證當然沒有問題,但是掛證取酬的想法趁早打消,被發現不但會收繳違法所得,還會受到處分。
第二,披著理財外衣的傳銷
正規的理財行為當然沒有問題,但是有些理財行為卻是披著理財外衣的傳銷,打著高大上的旗號,以高收入為幌子,專門吸引一些收入穩定的公職人員投資,有些公職人員不僅所有的收入被騙走,自己也捲入傳銷受了處分,真的是得不償失。還有些公職人員不僅自己被騙,還把家人和同事也拉下水,所以對理財這種行為,公職人員一定要擦亮眼,收益太高的肯定是有問題的。
傳銷最大的2個特點就是高收入,拉人頭,不管何種形式的理財,只要符合這2點,肯定和傳銷有關。前段時間,小編有位朋友,被騙投資外匯,其實是傳銷行為,自己被騙了20多萬。對於公職人員來說,只要通過拉人頭,下線人員層級超過3級,就會被認定為傳銷,就會受到黨紀國法的懲處。
第三,微商
現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做微商的越來越多,朋友圈裡各種毒雞湯,各種刷圖推薦化妝品、保健品,讓人非常反感。對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來說,最好還是遠離微商,一方面微商這種行為本身屬於盈利行為,這種行為不符合相關法律精神;另外,很多公職人員參與微商,其實自己根本沒有賺到錢,被所謂的總代理反覆洗腦之後,反而是自己的錢全部變成了上家的商品,壓在了倉庫裡。
所以,在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最好儘快遠離微商,不要因此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微商裡的套路,會讓你深陷其中。假如真的想兼職,可以寫一些文章,賺點稿酬,這種收入是合法的。